隧道三台阶法施工图片:黄梅戏艺术片086《无事生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9:47
转载 :老排长

《无事生非》讲述了边关,李侯府上一片热闹,喜迎前方获捷的唐侯大军凯旋归来。唐侯帐下的青年将军娄地鳌与李侯女儿海萝一见倾心。在两位侯爷热心赞许下订了终身。然而却遭到唐侯异母兄弟唐丹江的妒恨,他耍弄阴谋,一对有情人遭到暗算……。另一位青年将军自立获与李侯侄女碧翠素来一见面就斗嘴,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二人又都立志终身不娶。不嫁。但唐侯决心将他们俩撮合成双,他略施小汁,二人果然入了圈套……爱情和友谊的美好,偏见与固执的可笑,阴谋与嫉妒的丑恶,一起编织咸了这出有趣的喜剧。
',1)">
《无事生非》唱词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179047.html###
A:有一颗星星正在跳舞,我无忧无虑来到人间,我无忧无虑来到人间呐,只把娘恩感,不把情债还呐,我是野花不在园中放,我是山猴不愿系链环。世人皆冷眼,轻女却尊男,裙带系裙带,门环扣门环,女儿有价身无主,难得真情结良缘,炎黄子孙皆兄妹,何须寄身嫁一男?担水把柴砍,嘘寒又问暖,家财不富官职小,他听我使唤围裙边呐,家财不富官职小,他听我使唤围裙边,候爷好似泥菩萨,只能供奉在呀在案前! 
B:难道说情魔真是狗?到处摇尾把主求。碧翠生来无忧绪,不知哪来淡淡愁?冷脸发烧红云起,静心生波织绿绸。纵然动情爱,何必找对头?去去去,走走走,为什么越是赶他他偏来占心头?细看也不丑,倜傥又风流。为何不骂也不咒?谁人借去他的舌头?(谈情不怕常斗口,芝麻越打越出油)。恭恭敬敬施一礼,笑眼含情情更稠,(你为何诗笺长枕不眠夜?扭扭捏捏不来投?)。你若真心喜欢我,碧翠十倍还温柔,花儿莫把我羞笑,剪不断,堵还漏,一任这细细轻泉心上流! 
C:喜怒哀乐娇羞恨
海萝:喜怒哀乐娇羞恨,张张假面似真人.
碧翠:假是真来真是假,真容假面本难分.
海萝:碧翠姐舌如钢针唇似剑,正好是戴起假面乱刺人.
碧翠:海萝妹闺中思念早难忍,趁舞兴借假面选一个真 郎君.
黄梅戏《无事生非》

http://tieba.baidu.com/f?kz=561948947

1986年4月,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上海举行。这次对莎士比亚这位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家的纪念活动,催生了黄梅戏的一部超越传统的新作——《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剧作改编。用戏曲搬演莎翁名著,尽管在其他剧种已多有所见,但在黄梅戏历史上是第一次,它是黄梅戏创作题材的一次重要拓展,又是中西戏剧文化融会于一炉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中西戏剧文化的不同特质,决定了以中国戏曲的形式搬演莎翁名著有着相当的难度,而黄梅戏作为地方特色浓厚的剧种,改编的困难更大,剧本改编者金芝在充分审视了莎翁原作的文化特性和黄梅戏的风格特色后,选择了一条“莎,“黄”结合的改编途径:“我想追求的是:既忠实于莎士比亚又忠实于中国戏曲……各自坚持与发挥自己的个性,通过相互的强烈表现而取得相互的统一与和谐。”遵循着这样的创作原则,改编获得了成功,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1.自由空间与原作精神
改编本的第一个成功之处乃是以中国戏曲的样式,完满地表现了莎士比亚原作乐观、积极的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的原作是一部歌颂友谊与爱情、嘲弄阴谋与嫉妒的喜剧,洋溢着乐观主义的情调,与中国喜剧中的压抑感迥然有别。中国的喜剧,受到儒家思想的文化熏陶,很少能够像莎翁那样收放自如,即便是大团圆的结局,都难以逃避勉强的痕迹。莎翁原作中的人物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人物性格也有相当大的距离。像贝特丽丝(改编本更名李碧翠那样快人快语,敢与男性当面斗嘴还要赢过对方的女性,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极为少见。中国封建社会里,等级分明,人与人之间礼多不怪,而莎翁剧中各色人等尽管身份有贵贱,却共同生活在人格平等的氛围之中。这种属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用中国戏曲的生旦格局表现,显然是削足适履,难以取得艺术上的和谐统一。改编者充分意识到莎剧的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距离,进行了大胆的创造,将剧情发生地点移至中国的边关,将时间定为中国古代。边关而非具体的地点,就可以以我国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替代莎剧中的异国风情。时间,没有明确在某朝某代,同样可以使莎翁的精神在模糊性中得到张扬。这样,改编者从空间和时间上为《无事生非》的故事易地中国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天地。这里没有多少儒家教化、封建等级,人物的头脑也没有塞满“忠孝节义”、“三纲五常”,它是中国土地却不完全是汉民族聚居的地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使莎士比亚剧作的精神得以再现,戏曲的艺术样式与莎剧精神得到了统一,得到了协调,容易为观众认可。
改编者在运用戏曲形式又保留着自由空间时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汲取了莎翁原作的情节构架,忠实地反映出原作的人文主义精神。
《无事生非》从风格上看是喜剧。马克思有一段关于喜剧本质的精辟概括:“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马克思所认为的喜剧本质正在于此。在艺术创作中,它既歌颂真善美,讽刺假恶丑,同时,更要体现一种乐观积极的信念,陈旧的必然走向坟墓,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必然赢得胜利。改编的《无事生非》充分汲取了原作中的这一喜剧精神内核:海萝与娄地鳌一见倾心,相爱得真诚而热烈;李碧翠与白力荻始而发誓终身不娶不嫁,继而由唐侯、娄地鳌等人略施小计,暗设圈套,两人双双坠人了情网;唐侯异母兄弟唐丹江嫉妒娄地鳌与海萝的爱情,耍弄阴谋,无事生非,最终阴谋败露,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剧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爱情和友谊的美好,偏见与固执的可笑,阴谋与嫉妒的丑恶;它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美好的必然战胜可笑和丑陋的,当后者被送人坟墓,人类就进入了欢乐的境界。在剧中,唐丹江的阴谋和嫉妒固然可恨,它造成了娄地鳌对海萝不贞的误会,致使他当众羞辱了善良的海萝,也给其他善良的人带来了不愉快。但是,它并不显得可怕,并不像悲剧中的邪恶势力足以毁灭善良和美好,相反,它却不堪一击,它的败露既偶然又必然,它激起观众心中的情感,不是在恐惧中净化升华,而是自我信心,对它报以鄙夷的一笑。改编的剧本忠实地传达了莎翁原作中的这一乐观、向上、充满自信的喜剧精神。
对爱情和友谊的赞美,必然体现在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莎士比亚的原作中,除了阿拉贡亲王彼德罗(改编本中为唐德隆)的庶弟约翰(改编本中为唐丹江),和他的两个侍从波拉契奥(改编本中为鲍西豪)、唐拉德(改编本中为唐南德)是耍弄阴谋的小人外,其他的人物都有着善良的心地,热情的肝胆,他们促成有情人成为眷属,视荣誉为生命,忠实于友谊,也无等级高下贵贱的区分。改编本同样继承了原作的这一精神风范:贵为唐侯的唐德隆为了促成下属娄地鳌的爱情,假扮后者与李海萝“谈情说爱”试探她的真心,接着又与娄地鳌、海萝以及苏妈妈与姑娘共设圈套,让李碧翠和白力荻坠人情网;苏妈妈与马姑娘虽是海萝的乳娘、侍女,却可以与小姐们逗趣玩笑,没有丝毫的奴婢情态;娄地鳌与白力荻是唐德隆的属下将领,并且年岁悬殊,他们之间却像朋友般地友好相处。特别是李碧翠形象,更是风姿独特,她是闺中女子,却全然不受闺中礼教的束缚,不仅在客人面前抛头露面,而且唇枪舌剑,与白力荻互相斗嘴,毫不饶人;即便对唐侯,她也敢说出冒犯的言语,当马姑娘说只有唐侯才敢娶她时,她说:“唐侯若娶我,我还要找一个家常丈夫”,接着唱道:“担水把柴砍,问暖又嘘寒。家财不富官职小,听我使唤围裙边。唐侯好似泥菩萨,只能供奉在案前。”不仅如此,她还像白力荻一样,立志不嫁,“女儿有价身无主,难得真情结良缘。炎黄子孙皆兄妹,何须寄身嫁一男。”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正像她自己述说的,“我是野花不在园中放,我是山猴不愿系链环”,在她的身上,没有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有的是对自由的追求,率真天性的流露,热情与活泼并存。她和剧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在改编者设计的自由的空间内,保留着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神韵,体现出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2.中国化的形式
如果说,改编本在内容上忠实于原作的精神,那么,在戏曲形式上则更多地使之中国化,乃至黄梅戏化了。
首先,改编本在情节结构上做了精简和加工,删除了原作中贝特丽丝父亲安东尼奥和教堂神父和执事几个人物的戏,一方面使剧情更为精练集中,另一方面又摒弃了与中国古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教堂的场景。在原作情节结构总体框架基础上,改编本将笔墨集中在两条线索上:一条是娄地鳌与海萝始而相爱,继而被唐丹江无事生非,掀起风波,最终成婚;另一条是唐德隆设计使李碧翠和白力荻由相争相斗而萌生情愫并坠人情网。双线索的结构显然是中国戏曲传统的结构手法,在对莎剧的改编中派上了用场。同时,改编本还添加了唐德隆访求海萝遭诬真相,在牢中扮作录事的一场戏(第六场),这也是借鉴了中国戏曲中常用的“私访”情节,既增添了剧情的巧妙性,又使得剧作结构更为紧凑。
在舞台场面的安排上,改编本充分将莎士比亚汪洋恣肆的散文化的说白转换为戏曲的唱、白形式。例如原作中的培尼狄克在彼德罗故意将贝特丽丝“爱他”的消息透露给他后,有一大段精彩的独白:“这不会是诡计,他们谈话的神气是很严肃的;他们从希罗嘴里听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然不会有假。他们好像很同情这姑娘,她的热情好像已经涨到最高度。爱我!哎哟,我一定要报答她才是。我已经听见他们怎样批评我,他们就是要我知道了她还爱我,我一定会摆架子,他们说她宁死也不愿把她的爱情表示出来。结婚这件事我倒从来没有想起过,我一定不摆架子,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这段独白虽然淋漓尽致地道出培尼狄克此时的将信将疑和心动神摇,但不适应于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改编本用独唱夹白的方式进行了处理:
白力荻:(唱)像在云中走,似在梦中游。碧翠真想我?火苗能碰油?细想也有意,她是唇枪舌剑送温柔。(夹白)不,不,不!我曾当众发誓咒,婚配要变老牯牛。(夹白)呃!人要随着时运走,谁把誓言记心头?人类无情要绝后,老牛也要生小牛。
大段的独白变成了十二句唱词,对白力荻心理的刻画依然充分,使用的却是戏曲的手法。第五场,娄地鳌在婚礼中因误人唐丹江的陷阱而羞辱海萝,但他对海萝既恨又爱的矛盾心情,改编本借用了戏曲传统的“三揭盖巾”的手法予以刻画,不惟让人感受到娄地鳌内心的波澜,也富于中国传统特色。此外,改编本使用了较多的歌舞、伴唱,同样增强了作品的中国风味。
原作中的警吏道格培里在改编本中被改为护城官杜百瑞,他在原作中是一个喜剧形象,在改编本中更是一个地道的丑角。改编者赋予他中国化的性格特征:愚蠢颟顸却自作聪明,职位不入品却满脑子做官的感觉,对上逢迎讨好,对下颐指气使。且看他上场时的念白:“贵姓杜,大名百瑞;护城官,不上品级。独杆帽翅随风转,不问南北与东西。”这样的喜剧人物在中国土壤上为数不少,作品继承戏曲传统的夸张笔墨绘出这一形象,既具强烈的喜剧效果,又为作品的民族特色添加了一道色彩。
语言是剧本形式的第一因素,也是体现莎士比亚戏剧风格并且难于改变的特征。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道:“莎士比亚的诗,就像泉水那样喷涌出来,每个人物,哪怕是一个乞丐,一个流氓坏蛋,一个王侯,说出来的台词,时如晶莹溪水,时如长江大海,是宇宙与人性的歌颂,是用利刀解剖人性的奥秘,是寻常却永恒的哲理的珠玉,是阳光灿烂的人道主义的精华。”对莎士比亚优美的语言,改编者的处理是尽可能保留其精华,又力求中国化、通俗化。作品较多地从莎翁原作语言中化用意境,而改变成中国百姓喜闻乐见更为通俗的语言。例如第二场中李碧翠用跳舞比喻男女的婚事,在原作中是这样写的:(贝特丽丝)听我说,希罗,求婚、结婚和后悔,就像苏格兰急舞、慢步舞和五步舞一样:开始求婚的时候,正像苏格兰急舞一样狂热,迅速而充满幻想;到了结婚的时候,循规蹈矩的,正像慢步舞一样,拘泥于仪式和虚文;于是接着来了后悔,拖着疲乏的腿脚,开始跳起五步舞来,愈来愈快,一直跳到精疲力尽,倒在坟墓里为止。改编后的唱词为:
李碧翠:(唱)初相识,鹿撞心头舞步乱;苦相思,情急舞狂湿衣衫.托媒时,气喘吁吁红晕泛;成婚时,精疲力尽举步难。从此曲尽无欢乐,悔恨终身入墓眠。
又如原作第一幕第二场中,克劳狄奥向培尼狄克问起希罗,培尼狄克说:“她是太矮了点儿,不能给她太高的恭维。”在改编本中,则演化为白力荻和李碧翠评价娄地鳌的争斗式的对唱:白力荻:(唱)他比我身材高一分。李碧翠:(唱)哎呀呀,还是一根三寸丁。白力荻:(唱)他比我脸蛋白一分,李碧翠:(唱)不过是驴屎蛋洒上粉一层。白力荻:(唱)他比我武艺强一分;李碧翠:(唱)只能拍死小苍蝇。白力荻:(唱)他比我容貌美一分,李碧翠:(唱)哎呀呀,还是猪八戒还魂。
显然,这样化用莎剧的语言,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它的韵味,又是充分中国化了的语言,没有了英格兰文学的痕迹,为中国观众所容易接受。改编者在此基础上,还力求语言通俗化,以使它与黄梅戏的民间风味相融洽,例如第四场杜百瑞让巡丁们脱下帽子,统统露出光头皮,唱道:“当差只留光头皮,双脚踩着西瓜皮。能剥老鼠皮,别摸老虎皮。佛面贴金皮,人配两张皮。又要肥肚皮,又不破脸皮。”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俗中有讽刺,观众从中能够体认出黄梅戏的风格特色。
3.丰富生动的舞台场面
《无事生非》的改编承接着原作欢快的喜剧情绪,发挥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丰富生动、满目生辉的舞台场面,给人以欢快为基调的优美的享受。第一场,唐侯凯旋归来,李海萝盼望的意中人娄地鳌、李碧翠所谓的对手白力荻一同来到李府,张灯结彩,一个含情脉脉,一个舌不饶人,喜乐的气氛立即从不同的角度烘托起来。第二场,李府花园,天上明月,林中彩灯,在幽静而欢乐、甜美而神秘的自然环境中,一场假面舞会正在进行,戴着面具的男女载歌载舞,李海萝与娄地鳌的爱情以唐德隆的试探拉开了帏幕,而暗中窥视这一切的唐丹江也开始了他的阴谋。第三场,阳光明媚,唐德隆与娄地鳌巧设机局,在花园林中故意将李碧翠爱白力荻的话说给白听,接着人物转换,由李海萝与苏妈妈、马姑娘装似无意地将白力荻热恋李碧翠的事“泄露”给李碧翠,使二人双双坠人情网。第四场是护城官杜百瑞和巡丁们的滑稽表演,令人捧腹。第五场喜堂之上,新郎娄地鳌突然翻脸变卦,“三揭盖巾”不是迎来新婚的甜蜜,而是把新娘李海萝推向“毁灭”的深渊。第六场,唐德隆改扮书吏,夜审弟弟唐丹江的心腹,弄清了海萝被诬的真相。第七场,娄地鳌真情悔过,在墓地凭吊李海萝,又在八位戴着面罩的女子中,选准了海萝,终于弥合了喜堂上的裂痕。而李碧翠与白力荻也由对手变成了相爱的恋人,歌舞中两对情人进入了爱的佳境。全剧场面以“热”为主,又“冷热相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改编本吸取了多重艺术手法,力求创造出富有诗意而新奇的场面来,如第一场娄地鳌与海萝目光相遇,李碧翠从两人眼前各牵过一条“线”来,一拉一弹,两人身体随之晃动,“线”断了,两人从忘情中回到现实世界,顿觉羞涩脸红。这里运用的是戏曲虚拟的“牵线打线”的手法,将娄地鳌与李海萝的爱情表现得既深挚又含蓄。又如第三场中,李碧翠从海萝、苏妈妈、马姑娘口中偷听到白力荻爱她的话,舞台上出现了幻觉的白力荻形象,一向与他斗嘴,此时她才觉得他“细看也不丑,倜傥又风流”,面对着幻影,她唱出了“你若真心喜欢我,碧翠十分也温柔”的词句来。再如第七场,娄地鳌来到海萝“坟”前,挥剑劈墓,一声巨响,八位着面具,穿素服的女子飘然而生,翩翩起舞,娄地鳌要从中选择一位替代海萝,而选中的“瞎眼婆”正是假传死讯的海萝。这些场面充满了诗意,新奇不俗,经过导演的二度创作,更具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喝彩。
总之,《无事生非》是新时期黄梅戏拓宽题材领域的一次成功的探索,走“莎”“黄”结合的创作道路,在创作中既忠实再现莎士比亚原作的精神,又以中国化、黄梅戏化的形式出之,使它一次性跃上了成功的台阶,征服了广大观众,赢得了多方赞誉。国际莎士比亚研究会主席、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学院院长菲力蒲·布洛克班克在给导演和剧团的信中说:“看了你们演出的《无事生非》,我谨在此表达我极度喜悦的心情。我认为,你们的演出喜庆欢乐、雍容华贵,诙谐有趣而富于人性的启迪。”在中西方戏剧文化的交流中,《无事生非》以独有的艺术魅力为黄梅戏赢得了一席之位,代表了黄梅戏在新时期的重要成就。

由黄梅戏《无事生非》想到的
http://hi.baidu.com/???????/blog/item/087652ee1895b5fdb3fb9584.html
昨天破天荒在当当买了黄梅戏《无事生非》的VCD,在网上买黄梅戏就够怪了,还买的是VCD?
当第一次在学校大礼堂里看了尚长荣大师的京剧《曹操与杨修》后,我就深信戏剧是一定要到剧院里去,屏幕则会将本来一桌美味变的索然无味。就是因为这样想,纵然手头不宽裕,我看到喜欢的名剧时,便掏腰包去剧院里看了,这也常被同事嘲笑说我:“精神食粮胜过一切。”每次走出剧院后,沉浸于剧中的那种感觉会荡在心中久久未散,直到第二天才想起这个月又要财政紧缩的事了。
买VCD的原因是再也不会有什么机会看到现场版了吧,毕竟马兰离开舞台已久,而黄新德也即将退休,其他的演员难得再来同台献艺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总比那不见天日的田版评书《小八义》要好些了。
闲话少叙,先说这出《无事生非》,这是高中时,在家看过的一出戏,一直让我念念不忘。这可以说是80年代最经典的戏,也曾是黄梅戏创新的源头,二十年过后的今日,再也没有新编的黄梅戏可以胜过它。同时这个舞台上也剧集了当时黄梅戏表演舞台上最中坚的力量,马兰、黄新德、吴琼、蒋建国、王少舫、黄宗毅等等,到现在也没有新人可以超越他们。《无事生非》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名剧,但是却完全的本土化,碧翠、海罗、立狄都有点洋味,整个舞台造型也有些欧化,服装则是有些少数民族的特点,使得观众看来既有别于传统剧,也不离本土化的意蕴。
整个戏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马兰和黄新德,看过他们的一些戏,确实是一对难得一见的搭档,只要一对戏便是光彩四射,马兰也好,黄新德也好,都能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到极致。比起《龙女》那样情谊绵绵的戏,我反倒觉得他们的欢喜冤家更好,台上针锋相对的恰到好处,如这出《无事生非》以及那段《戏牡丹》。马兰的碧翠,动如脱兔,活泼泼辣;静如处子,时而则一往情深。马兰的黄梅戏除了唱腔外,更胜其他四朵金花的,便是表演,而这碧翠的角色无疑给她极大的空间。黄新德亦庄亦谐,一直很喜欢他的书生扮相,觉得有点“黄梅第一小生”的感觉。但他不但能将书生演的入味,便是这搞笑诙谐的武将也演的生动。当他唱着要做六十岁的童男子,否则变成“老牛精”的扭捏态,不禁让人捧腹大笑,拍案叫绝。同样精彩的还有《戏牡丹》中的吕洞宾,黄将那道士的狂傲狷介也刻画的入木三分。当然,《无事生非》中,还有他大段的舞剑戏,他的京剧武生的底子帮了他,更为这出戏添彩。
戏中女二吴琼、男二蒋建国,在前面两位衬托下,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也许是戏份有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兰和黄新德的表演是一种融入人物感情的表演,以人戏如一的状态来呈现给观众。所以戏剧中,模仿是大敌,一定要有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处理。这样才能真正打动人,这些无关唱腔,也无关演技。吴、蒋二人虽然气场有些弱势,但是正好也是符合他们在戏中的角色。同时又有王少舫、黄宗毅的加入,怎能使这出戏不五彩绚烂呢!
PS:VCD的质量真是很差,无论是画面和音质,也许是当年的录制问题。
顺便再谈谈,戏剧的改编,现在戏剧为了大众化和普及化,求新求变已经是破在眉睫。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大致是两种:一种是找来一些外国的故事,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将路易多少世的故事,拉到汉唐宋明,很多人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戏曲是中国的艺术。很多经典的本子都是中国古代的故事。这个不可否认,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故事之前,何妨“拿来主义”呢?如这出《无事生非》,初看字幕“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剧”,当时也是有些反感。但是真正看完后,才骂自己的迂腐。同样的例子还有京剧《王子复仇记》,改自《哈姆雷特》,依然精彩!其实故事无论中外,只要改得好,只要主题好,只要唱词好,都能被大家接受,反而一些戏剧,刻意迎合观众,将中国古代的故事改的不伦不类,不古不今的,那才要命呢!
另一种改编,便是题材不变,主题变,换句话说是借古喻今,用古代的事情来表述现代人对人生、爱情、人性等看法。如上篇博文中提到的越剧《蝴蝶梦》,比起同题材的黄梅戏《劈棺惊梦》其思想更具现代元素。还有黄梅戏《红楼梦》,我一直都没看这出戏,因为我认为越剧实在太经典了,《葬花》、《哭灵》,又有哪个能超越呢?但是后来看了马兰和吴亚玲的《红楼梦》,才发现这个戏是另辟一径。不再立足于宝黛悲剧,而是更多地表现宝玉对人性自由的追求。整个舞台的表现也很有张力,尤其《哭灵》一节,不似越剧一开始的高亢音调悲号“妹妹,我来迟了”,而是由静静地沉默,披嫁衣,到后来的拍棺痛诉。整个感情有个慢慢爆发的过程,而“如此红尘”四字作为结尾,更让人唏嘘不已。当然,除此外,还有一种创新,便是场景与演员装饰的新,不再是传统的服装和化妆,弄的分不清宋元明清,一律都是上世纪80年代TVB古装剧的造型。初看来确实"亲民",但是看多了反而是觉得不伦不类了。
无论如何创新,戏好才是硬道理!
',2)">
精彩阅读连接
世界自然人文经典奇观(426)
中国自然人文经典景观(395)
毛主席照片著作诗词书…(54)
世界中国名牌大学经典(76)
书橱经典收藏(354)
历史大事件精选(303)
经典英雄人物事迹(49)
上海世博会经典照片(36)
经典博文(297)
人生处世处事经典(483)
健康养生经典(241)
经典字画玉瓷石雕篆刻…(392)
经典文史地基础文秘法…(73)
其他经典(364)
我的有感而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