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含量测定仪:中国能不能走高收入低通胀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52:34

中国能不能走高收入低通胀之路?

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蔡慎坤 2011-11-10 星期四 大 中 小 默认

 深受高通胀低收入负利率之苦的中国人,肯定无法想像美国这个陷入债务危机、经济衰退的国家,却仍然让人民享受着高收入低通胀的福份。

数据显示,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了“零通胀”;2000年到2010年,美国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美联储的官员最新评估,未来3年美国的通胀率仍将保持在1.5%至2%之间。

2010年美国年人均收入约为4.4万美元,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总财富约为59万亿美元,合每个家庭近20万美元,即每个美国人的人均资产达6.5万美元左右,所以美国人民并不差钱。即使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但美国人一旦失业收入下降,就可以享受到美国政府提供的每月200美元失业救助以及不同类型的食品认购券。

韩非子上有段话:“圣人之治,藏于民,不藏于府库。”这个意思是说,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是将财富藏于民间,而不藏在政府的财库之内。其中的第一句,已经过时,民主时代早就不存在所谓的“圣人”,任何治国者不但皆是凡人,而且是应该是人民的公仆;至于第二与第三句,若解释为政府施政为人民创造财富,使全民安居乐业,则现代的执政者,不论是东方西方,无不都被要求必须致力于改善民生疾苦,藏富于民,这样的道理自然历久弥新。

中国能否走美国的高收入低通胀之路,真正实现藏富于民的社会理想呢?虽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今年要突破10万亿,外汇储备也超过了3万亿美元,福布斯抑或是胡润的富豪榜上富豪人数和拥有的财富都在疯狂增长,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并不能代表中国。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这个平均数显然是被统计出来的,中国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广大的低收入群体,面对高通胀和负低率,实际生活现状是每况愈下。物价上涨对高收入与低收入者的影响,是迥然相异的。在物价上涨的CPI中,食品价格上涨首当其冲。比如2010年,名义上的CPI上涨3.3%,而食品价格上涨却高达7.2%。如果把这个官方数据再调整真实一点,食品价格上涨至少在10%以上。而收入越低,在开支中食品开支所占比重便会越大,即恩格尔系数越高。于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收入的绝对值差异,会被再一次放大。

问题是中国的负利率时代仍在延续,延续到什么时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到2011年年底不会改变。即使银行的利率加到4%,中国民众的银行存款仍是负利率。而这对于低收入者的影响更大,因为低收入者几乎没有资产性收入。

中国官方2010年为通胀设置的警戒线为3%,2011年为通胀设置的警戒线,已放宽到了3~4%,如果“十二五”期间实现所谓的收入翻番,那么,势必大幅度地推动物价上涨。通账加剧的话,低收入者在银行所存的那点保命钱,5年后只怕贬值得所剩无几。
尽管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喊扩大内需增加消费,而绝大多数人仍然情系储蓄,而非消费。中国人消费水平低是因为中国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低,想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3000美元,而绝大部分物价却高过人均4万多美元的美国,中国的消费又如何才能增加?况且,中国消费在总体GDP中的比例正逐年下降,目前中国人的消费与GDP之比为35%,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15%以上。

与此相应,中国的总储蓄率从1996年的36%上升到2009年的51%。为什么在一个财富越来越多的年代,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与信心没有随着GDP同步高速增长?反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设想一下,如果13亿中国人都能如美国人一样,不用为基本的生老病死太过费心,还会如现在这样,偶有余钱就想着存银行吗?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医疗、教育对许多人来说是“三座大山”,有这“三座大山”在面前,哪还敢在其他方面多消费。
  
以住房为例,由于各地的房价太高,透支了普通国民的消费能力,相关的社会保障又不到位,以至于国民普遍不敢消费。现在很多人认为房价上涨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如政府决策层真的想在国民消费上有所作为,最急需做的工作根本不是鼓励消费,而是放宽居民投资渠道,减少行政干预,为低收入者完全提供保障房,连香港和新加坡都能为70%的居民提供优质的保障房,财大气粗的中国政府为何不去效法?

投资、出口、消费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然而,消费一直在走下坡路,投资再多又有何用?当前,中国国内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已耗去大量资金,而中国人消费水平却原地踏步,这无疑是严重的角色错位。因此,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即把过去大部分资金用到了企业和设备的投资上,调整到促进消费上,真正改变中国人“不敢消费”“不敢花钱”的局面。

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四轮严重的通胀,通胀高峰CPI张幅分别为18%、27.7%、8.7%和当前的5.5%。导致人民币的币值一贬再贬,购买力不断下降。而从美元诞生100多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仍然在市场上流通,美国物价的稳定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分”作为人民币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几乎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价上涨速度之快。于是,美国人过去三十年所经历的生活,被形容为:人民收入年年上涨,物价始终在低位保持稳定,相对于越来越高的收入,物价就显得越来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