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 lumia930:感悟评审点滴 [WDC国际评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24:04
我认为当今所有竞技项目的评判,国际标准舞是最难评判项目之一。因为它是属于舞蹈艺术,它不是什么体育运动,也不是自然科学,没有非常客观的精密的评判标准。例如:竞技项目中你只要比我快0.01秒,比我跳高0.01公分,你就是优胜者非常清楚,这种评判是客观的,也是大众的。即便是艺术类的花样滑冰、跳水、艺术体操等它们也是由自选动作、规定动作难度系数加分,艺术体操也是由棒操、球操、绳操等多种量化分数的叠加综合评分。所以基本上还是比较客观的。而国际标准舞是遵循艺术审美标准,虽然由于普及推广、教学考级以及竞赛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技法规范,也制定了具体评判的六条标准。基本技术运用、舞蹈特性的诠释、音乐韵律的表现与诠释、编舞的优差、临场发挥及观众诉求。但这种标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艺术范畴,比较抽象。这些准则在评判过程中有它的客观性,但是更多的是评审很强的主观性。
  在场上,我感觉、我评判、我打分,舞者对我的“马克”是唯一的,不可更改。另外其它竞技项目的评判,一般是多个评审同时对某对舞者(或一个对象)评判。而国标舞是多个评审对一批舞者同时评判,所以评审所看到的某对舞者的表现,有时是片断或瞬间的动作,有时这个评审所看到的舞者优点,别的评审没有看到,却在另一时间看到同一舞者表现时的缺点,而每位评审对舞者表现的技术指标都有自己优先顺序的不同,有的评审看重舞者的引带和控制能力,有的注重舞者重心掌握及移动的质量,而有的看重舞者的线条展示及音乐的诠释……。甚至对舞者同一个动作的表现,由于评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瞬间的评价也不一定是一致的,有时结论相反也是有可能的,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所以最终“马克”出现差异是不足为奇的。我认为每个评审都有捍卫自己观点独立评判的权力。因为这就是艺术审美的特点,它毕竟不是以长短、高低、快慢来度量的,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评审主观做出的评定,并不一定是客观的大众的,而往往是小众的,但在场上又是权威的。这就要求评审本身艺术修养、道德水准、技术水平要有很高的标准。一般从技术层面来说,评审对舞者的评判不存在对和错的问题,舞者没有权利对评审的打分说三道四,其中包括家长和老师,对评审的评判无权加以指责,如果存在职业道德问题,确有证据,也应通过正常程序向有关部门反映,由主办方来加以处理。
  另外,对评审给自己的学生打偏分的问题,我认为有个“度”的控制,只要在印象分之内是可以容忍的,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客观存在着印象分,舞者的气质,服饰,舞蹈风格都属于印象分之内,我对我的学生这方面就有好感这也属正常,但印象分在整个评判中仅占有很小的比例,也就是说两对舞者整个技术表现都很接近,你把自己学生排在前面这属正常,如果水平悬殊,你把自己技术水平第七、第八位的学生硬打成第一、第二名,把别人的属于第一、第二名的学生硬拉向第七、第八位,其它评审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你不是专业技术水平有问题,就是职业道德有问题。如果你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主办方就要采取措施。我想争取到评审位置很不容易,如果为了自己的学生而打偏分,冒被严厉的处分,我感到非常不值得,这是值得所有评审三思的问题。
  正因为评审在场上的权力很大,所以对评审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当然这是要在赛场外,和平时加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对评审的培训教育,考核选拔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例如这次总会邀请唐尼·伯恩斯和罗宾·肖特两位大师在上海举办摩登舞、拉丁舞大师讲习班,要求获A3级以上包括WDC国际评审必须参加,尽管举办这种大师班在经济上会有风险,事实上这次办班确实亏损六万多,但为了评审的提高,这种付出值得。
  另外每年都要对评审进行年审,对评审考核晋级都有人数、时间和质量的控制。对每次大赛评审的使用,以及防止联手等一系列问题,总会领导都一再慎重安排。但最终还是要提高评审自觉自律的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经过选定,那么在场上就要绝对尊重并维护评审的独立评判权力,决不能受到现场观众及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扰。
  例如:国际上意大利的优秀舞者威利·皮诺和舞伴亚历山德拉,他们是我的偶像,他们的舞蹈表现,每次都有新意,他们的编舞组合非常好看非常艺术,但他们始终还没有在最高级别世界赛场上拿过冠军,尤其是2005年International大赛中,当时卢卡已退役,黑池卫冕冠军英国的克里斯托夫刚巧换新舞伴,谁都认为这次大赛是威利·皮诺登顶的最好机会,观众也强烈的期待着,结果使观众大失所望,威利·皮诺最终仅获得第四名,当时场上气氛活跃,嘘声、掌声不断,观众对评审的打分报以强烈的不满,以至于主持人无法继续工作。事实上是威利·皮诺不仅输给了英国老牌名将蒂姆西,还第一次输给了美国的乔纳森·威尔金森。特别是冠军,却让刚从业余转职业的意大利的米尔科获得,这多少有些让观众意外,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赛后,有个评审接受采访时说,威利·皮诺今晚的表现我认为不是最佳,他的表现确实打动了观众,但并没有打动我,我期待着下次世界大赛上,若我还是评审的话,威利·皮诺的表现能激起我和观众一样的激情,我一定把最高分给他……这就是评审的观点。当然这位评审再也期待不到下一场世界大赛上威利·皮诺的表现,因为这场比赛后,威利·皮诺已宣布退役,他也不可能再拿世界冠军了。但他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无冕之王。
  2007年初我在香港看过他退役后的表演,特别我看到了2006年的东京的大师表演,他的状态还是那么出色,尤其是他那难度极高、巧妙的编舞组合,以及他那不可思议的高难度极漂亮的动作,不管多么复杂,他的舞伴亚历山德拉做得如此不费吹灰之力,恰到好处的默契配合,让人惊奇、让人享受。他们的舞技和创新,人们会永远记住,特别是他们的个性魅力、创新精神,以及舞蹈理念,永远激励着国标舞从业者,以及各级别舞者不断攀高的精神力量。
  他曾说:“常规就是为了让突破的,否则常规分文不值”。“什么叫艺术,艺术只有完全停止模仿的时候,艺术才真正开始”。“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情,比那些大家都说是不能做的,更值得你去做了”。“什么叫艺术家,艺术家唯一看不到的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和东西。”这些话和理念,是所有国标舞从业者终身追寻的目标。
  王镇会长在文章中曾说过,“冠军是要鼓励追求的,但冠军每次只有一个,也不能得不到冠军就来世再说,你同样可以为国标舞事业作贡献,同样可以以国标舞艺术为广大人民服务,只要做出成绩,一样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这里更要提到的是那位评审的果断、公正、执着的精神,更是我们评审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评审一定要牢记国标舞的评判是遵循艺术审美主观评定的特点,要紧紧围绕着六条标准,果断、无私、准确的亮出自己的“马克”。
  在评审中,我很重视舞伴之间的引带和位置的相互配合。男士通过手势、眼神、身体和呼吸引领女伴轻巧的跟随,我要清晰看到男士那种阳刚的强势引带技术,但是,男士任何强势的引带动作,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女伴能漂亮的展示,而不是为了男士自己的表现,男士所有的引带,就是要酿造出一个能让女士独立展示自己的空间,使女士在跟随过程中成为真正的Free woman,也就是女士能Follow by myself充分展示自己。如果男士太强势太强大了,以致使女士疲于奔跑,迫于跟随,好像被男的抱来抱去,看上去两人很轻很配合,实际上,女士丧失了自己的重心,以及脚在地板上的滚动,从而也失去了双人舞那种美好的控制和线条的展示。我想看到的是,两个人的重心平滑移动的过程,空中平衡的瞬间定格,以及双方在引带中的情感交流和默契的配合。这些是单人无法给出的。所以我对目前流行的什么单人跳拉丁舞的培训,在比赛中增设单人比赛组别等持否定态度。另外,我非常注意舞伴之间通过引带、传递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氛围。那种在赛场上不看女伴,只顾自己表演,一心想成为注目中心,甚至为了取悦观众对观众做秀,对评审挑逗,做出夸张的面部表情,有时还会打出响指等,我基本上不给“马克”。因为我要的不是你肤浅的表演,而是要你的内心情感和灵魂,要你的全神贯注忠于舞蹈风格的精神。在场上,你是通过形体语言、舞蹈本身与评审和观众交流,你的面部表情是显示你的双脚舞蹈的感觉,是你对舞伴表达自己情感的流露。在场上你时刻记住,你是在和舞伴共舞,一切眼神、情感交流的唯一目标是你的舞伴。保·基利在讲习中着重强调,“男士必须围着女伴跳舞,即使瞬间离开女伴,但你的眼神和心思一直要在舞伴身上,而且要迅速回到女伴身边,即使在影子位时候,你也要把女伴放在前面展示,而自己要站在后面,共舞时两人时刻都要保持眼神的交流,即使不是直接看,也要利用你的余光,用心注意舞伴的位置。如果你离开女伴,自己在一旁做踢腿、劈叉、翻滚……你就失去双人舞的内涵,我就不知道你在跳什么舞,或许在耍杂技……”。我在听德国海德曼老师讲课时,他说“中国很多舞者在上课或练习时,虽然互相牵手共舞,但心思不在舞伴身上,特别是男士,不管转到什么位置,眼睛总是盯在四周的镜子上,来观察自己的舞姿,似乎是在与镜子共舞……”。这种平时养成的不好的习惯,一到赛场眼睛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很不安静,很久进不了角色,这样又如何去打动观众和评审呢。有位外国大师讲课时说:“男士在共舞时,时刻不要忘记把两样最重要的东西给你的女伴,那就是Heart and money你的心和钱包”。因为心在左肋钱包在右裤袋,这里讲的是两人共舞时身形和位置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对着女伴跳舞,处处要为女伴设想,不要阻挡女伴行进的路线,不要干扰女伴任何展示的空间,大师还说:“你不把女伴搞舒服了,你自己也永远高兴不了,你的舞也一定跳不好”。事实上这种最基本的架形、位置、相互的关系在运步过程中,你有没有,能否坚持,评审一眼就能看到,就可能决定“马克”能否给你。
  我在评审中主要还是看基本功。初级选手看基本功有没有,高级选手看基本功是否扎实,程度如何。例如:拉丁舞音乐一起,舞者就应通过面部表情身体的律动,立即让观众和评审看到你内心情感的冲动,特别是男士,要用你的眼神和身体的律动,来煽动女伴要与你共舞的欲望,一开始就要酿造出情感交流的氛围,然后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清晰地表达出男士那种阳刚的有速度和力度的强势引带,并且在女伴身上清楚地得到反映,从而使之间的情感交流得到充分展示。你有没有,有,评审就会对你继续关注,可能就会留在场上,没有,就是白开水,下一轮也许就见不到你。其实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很容易看到和感觉出来的。例如。你是否用主力脚在跳舞,运步之前主力脚有没有在地板上的踩转推的过程,以及美妙瞬间身体的律动是最容易吸引评审的注意。另外,该反身的地方你有没有CBM,在移动过程中,双方是Pass互相经过呢,还是通过对方。经过舞伴,脚下一定是各走各的线,四条线非常清楚,通过舞伴一定会双方身体碰撞,就会重心不稳东拉西撞。通过开始的几个小节,右转、右旋转、迂回步,……就能看到舞者的CBM和Swin Sway的状况如何,立即就可以把最差的晾了出来。例如:我正在看一个舞者的表现,突然,过来一阵风,面前出现一个非常漂亮的“摆荡”,可能“马克”立即给了他,有时也会一阵风引起你的注意,但在面前出现的是一个走样的Big Body Sway,我可能立即让他出局,因为倾斜不是一个action,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反映,是一个Reaction。倾斜是舞者在做“摆荡”和旋转时产生的一个自然形态,Very Natural非常自然,如果刻意做出来的倾斜,必定会使身体出现Side Low,出现身体向侧弯曲断裂变形的形态。
  在前几轮中,这种现象会频繁出现,是能很快分出好与差。我的原则是No Basic,No“马克”。还有那种基本功本来就不扎实,还要花里胡哨、刻意炫耀技巧、过分夸张难度,从而使线条变形,基本舞步走样,基本上也不会得到“马克”。目前在业余舞者中热衷于这种体育化倾向,还比较普遍,追求难度和夸张的动作,什么空中劈叉,身体的极度柔软,繁杂的组合,过分强调加速度等。例如:在探戈中,为了花步需要,任意加进很多上升动作,以及舞序中频繁出现难度极高的各种Pose,从而失去了探戈原始风格,把一个非常有特色,两脚施压地板、重心较低、讲究速度和力度的探戈基本舞步,跳得起伏很大、身体轻飘、重心很高,失去了探戈的原始风格。还有的把具有相同名称的指令步型,例:Fallaway、Fallaway Whisk、Telespin、Teleswivel等,任意地在不同的舞种中混跳一起,从而失去舞种原有的风格和特性。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的不同升降、不同的音乐时值和不同风格的要求,如果忽略这些要求,就会出现把狐步跳成华尔兹的怪现象。我要的是舞种原汁原味的舞蹈特性和风格,其实舞蹈不在乎是简单还是复杂,你只要跳得准确和有意境,你就是精品。外国大师Espan在讲习中有段精彩讲话,他说:“我当评审就非常看重基本指令步型,我要求舞者一定要在舞序中出现基本步。例如:伦巴你一定要让我看到伦巴Walk,而且要用古巴动作描述。在运步时每步都要让我看到三个时段的体态,即Pendulum、Natural Position、 Rotation。即主力脚向地板踩转,把身体按钟摆形式向前推到位,然后经过自然位置,然后再扭臀,运动脚经过主力脚,然后再重复上述时序”。他还说:“今天国标舞面临严重挑战,就是舞蹈的发展和创新冲击了舞蹈原始的风格和特性,拉丁舞不管如何发展,但不能丢掉拉丁舞的本质,恰恰恰你可以在身体的力量、脚的力量、旋转的力度,甚至在移动的方式上可以变化发展,但恰恰恰的基本形态,原始风格特性,脚和地板的关系,髋关节的运用,身体的律动都不能丢,否则你跳的就不是恰恰恰舞”。其实很多大师在讲习中都有类似的呼吁,有的大师提出,要保护舞蹈的历史,要尊重舞蹈发展的过程,要珍惜前辈为我们创建的基本舞步规范……。事实上任何创新如果缺少对原始传统的继承和吸收,那么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充其量也只能流行一时,流行的东西肯定是短命的,不可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种失去舞蹈本身的风格特性,刻意制造花俏动作来取悦观众,再难再复杂也不可取。我认为正是由于过度的表演而丧失了音乐和技巧的品质,等于是在玩杂技。杂技已经把芭蕾跳到肩膀上去了,那是很难很漂亮,在杂技界是一种创新,是精品,应该得金奖,但这个表演拿到芭蕾比赛中,一定是名落孙山。所以一定要强调符合舞蹈特性,原汁原味的舞蹈基本功。黑池大师们的讲习,都是讲的最基本的东西,从基本步到扇形打开,你能感觉到从手指通过身体一直到脚趾,那种力在全身的流动,他们用身体的开合来传递之间的情感,这种控制力是来自身体内部而不是外部,他把重心和能量积聚在身体中心不让散发,而是有控制的去达到应有的效果。是你控制动作,而不是让动作来控制你,好像观众和他一起呼吸一起扭动,这才是共鸣才是艺术。
  唐尼·伯恩斯统治拉丁舞台14年,他靠的是基本功,他绝对不是拉丁舞跳得最花的一位。而摩登舞的马库斯,靠的也是基本功。特别是新科状元意大利的米尔科,从业余到职业第一年就进职业前六,第二年就拿世界冠军,他打动评审的绝对是他的扎实的基本功,他那朴实无华非常大气的框架,飘逸富有弹性的移动,一支脚到另一支脚转换和舞蹈,是那样的干净利落,一个个线条,一个个造型都能在观众和评审中停留和定格,无处不体现他基本功的扎实。他的第一个冠军,羸的是英国老牌名将蒂姆西、美国的乔纳森、意大利的威利·皮诺、英国卫冕黑池冠军克里斯托夫、还有英国的乔纳森,没有真功夫能行吗,只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修成正果。我又想到早期京剧界的富连成科班,那里最讲究基本功,都是童子功,成材后的演出,行家、专家听戏都是闭着眼欣赏,一板一眼丝毫不差,而武戏长靠武生不管在台上翻滚踢打,后背插的旗帜纹丝不动,都是由演员内力所控制。后来到上海后就加了很多噱头,什么宝剑出入鞘,满台踢花枪等花式,表演很好看,也有票房,但缺少真功夫,后来给了个雅号叫海派文化,实际上是花拳绣腿花架子。我想我们的评审不能闭着眼睛去打分,但用余光、听觉和感觉是能亮出高质量的评分。因为这些基本东西评审自己早就熟悉和掌握。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舞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出色的评审他一定是个优秀老师,因为他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舞者的长处和不足,在高手之间能评出谁比谁更强,那个评审一定自己做过示范,或者对一些难度动作有过研究,深知其中奥秘,否则就点不到要点,评判就不会非常准确。
  对高级舞者的评判,主要是看一般人看不到的舞者之间的差异。在武侠小说里,武功高手之间的过招,拼的是内功,几个回合就分高低,因为高手之间是内力相拼招招致命,甚至一剑封喉。国标舞高手之争是好中取优,评审一定要从过程和细节着手。我在Swin Dance中主要看它的核心技术“摆荡”的比拼,因为“摆荡”的质量直接涉及到舞伴之间重心的掌握、平衡的控制、线条的展示、主力脚与动力脚与身体的呼应等都要密切配合,只要有一项不到位,“摆荡”就不能完美,高手之间立即分出高低。
  “摆荡”关键有几个细节,首先是脚和地板的关系,即脚法细腻,我主要看两个过程,一个是从大腿到膝盖小腿到脚踝以及脚的跟掌尖在地板上的滚动过程,另一个是一支脚交到另一支脚,干净利落的交替转换过程,运动脚每次都要经过且明显的要接到来自主力脚和身体的力量,同时要有相应时间的支撑。无论向那个方向移动,运动脚的某个部位要保持与地板轻轻地接触,这就是外国老师讲的Float Technigue“飘浮技术”,我们称它为轻飘浮、软着陆技术。也就是说要妥善适时地使用脚踝、膝盖和腿部肌肉,通过大腿和髋部,在移动过程中把身体轻轻托起,要有飘浮的感觉,而落脚特别是高位下降时要尖掌着地,不要全脚更不能直接落跟,转换重心要平滑,不要颠簸,要缓冲逐渐着地,也就是要严格经过Foot Work,足着点着地的过程,这就是轻飘浮、软着陆的内涵。一个优秀的舞者必须具备这样细腻的脚法,才会有飘逸富有弹性的移动质量。如果两个高手之间相拼,我就看谁能在规定的短时间内使自己主力脚在Kiss地板时,停留的时间更长谁就是优胜。也就是说谁在瞬间能控制时间、占有时间、特别是把时间分配的更好更准确更富有弹性,谁就是把握瞬间时间艺术的高手。这是评价舞者非常重要的技术细节。
  另外,就是腿和身体、主力脚与运动脚在“摆荡”时,如何在时间上先后的配合,虽然这个时间非常短暂,但谁先动谁后动,做错了时序,“摆荡”质量立即显形,正确的时序一定是主力脚发力扭转臀部,整个底盘是做钟摆使身体向上移动,然后带动运动脚开胯延伸,大腿带小腿向斜上方做“摆荡”,这时间顺序虽然都是瞬间,但时序和过程不能颠倒。如果在主力脚发力之前先“摆荡”身体,那么身体一定会冲出去,同时用手拉扯对方,而使其失去重心和平衡。如果运动脚先于主力脚发力或身体向上移动,那运动脚会没有惯性摆不起来,从而用运动脚直接跨出去,所以运动脚一定是随着形体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主力脚发力而开胯延伸,这个过程决不能错位。而运动脚一定是大腿带小腿,而不是小腿带脚往上摆,那样线条会短,时间值不够饱满,线条也不会美。而主力脚发力一定要讲究,大腿要切实向地板发力,用大腿根和膝盖的弯曲用力压转底盘来引带女伴,不能用手和身体去引带。在Swin Dance中,“摆荡”和“移动”的形态是呈现钟摆式Pendulum形状,而不能出现节拍器Metronomic的形状,这种形状的出现就是在用手和身体引带的结果,女伴会感到被冲撞,非常难受。两人不会有好的平衡和线条的展示。而质量高的“摆荡”一定是有荡秋千的感觉,否则线条就短。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Balance,平衡,如果舞蹈的重心是不移动的,而两个人平衡仅是垂直地面的垂直平衡,那舞蹈就容易跳了,而事实上,舞蹈的线条不是垂直地面的,而往往是一个重心向前的垂直状态,所以垂直平衡不一定要由一个垂直地面的姿态来表现的。舞蹈的过程实际上是破坏重心,打破原来的平衡,通过“摆荡”、“旋转”、“倾斜”,建立新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要在不平衡中跳出平衡的一种动作。由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重心有了新的变化,要找到新的平衡点,所以两个人不仅要找出自己的重心和平衡点,还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而且要有相应时间支撑,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在“摆荡”动态过程中,而且是在类似悬崖峭壁中,做出优美的身体姿态,很是不容易。两个人的平衡控制技术,绝对是一项重要比拼内容。实际上舞蹈的过程和线条的形成,一定要符合舞蹈的规律,否则评审一定会说No!亮出红灯。舞蹈线条的形成,一定是男士首先发动,女士跟随做出反应,并延伸展示、形成女士线条,接着男士Follow女士,再创造自己的线条一直到头的过程,这个时间顺序也不能颠倒。
  即,Action Reaction Reaction
  
  (Man hip)(Lady Stretch)(Man Shape head)
这个规律说明:
  ①必须男士通过Hip首先发动,女士仅是跟随
  ②男士Action后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形成自己的线条,仅是酿造一个让女士展示的空间。
  ③女士不能跟随太早更不能主动Action,仅是一个Reaction,在男士酿造的空间Follow by Myself,充分延伸展示形成自己的形状和线条。
  ④男士不要干扰女士展示的空间,一直等到女士完成线条后,男士再Follow女士,安静的形成自己形状和线条。
  舞者只有符合这样的舞蹈规律和顺序,你的一个个线条,一个个Pose才会在评审眼中停留和定格,才会有高分。
  腰力的使用非常重要,腰力要负责上半身线条的展示,否则线条就会变形,同时腰力又要带动臀部的转动,不管在做Over Sway、 Lounge,还是西班牙托步都要靠腰的作用,如果发力不当,就会使臀部变形松懈,下沉或翘起来,一句话,没有好的腰力就没有坚实的底盘,就不会有优质的“摆荡”以及各种优美的Pose。其实腰和背始终联在一起,背肌的作用更为重要,现在高级舞者都在比拼背的作用,谁的背靓谁就占优,事实上所有线条的产生,都离不开背肌的支撑和拉伸,架形、手臂的支撑,身体延伸和转动,都离不开背肌的作用,因为有些部位的延伸和转动,不能靠本身的肌肉。例如:两肋的拉伸、架形的延伸,甚至头的向上引升和转动,它不能靠本身的颈肌来完成,这样会破坏本身的线条,它一定要靠背肌的帮助,带动身体来完成动作。如果身体中心是第一Power,那么各种线条产生、延伸和展示,背肌是第二Power,其实背是名符其实的力源之一,背是人身体中最坚硬部分之一,当人受到外界侵犯时,第一意识就是用背去抵挡,因为背部最坚硬最有抗力。如何突出背的力量,使用好背肌是评价舞蹈技术指标重要信息。如果背无力,首先让别人感到舞者架形不稳,上身软弱撑不起来,做“摆荡”和“旋转”就不够厚实,整个舞姿就不挺拔,不够亮。我记得美国的乔纳森和舞伴卡秋莎,前两年一直进不了职业前六,我一直认为他们的舞很稳健,脚法很细腻,移动质量也好,特别是卡秋莎的地板技术出众,但我总觉得他们与其它舞者相比,总是感到稳健有余活力不足。05年我在杂志中看到阿仑·弗莱彻尔对乔纳森的点评,指出乔纳森背部不靓,缺乏活力,尤其肩部线条较差……。后来我在06年东京大师表演中看到乔纳森表现,哇!简直换了一个人,他的表现非常出彩,比哪个大师也不差,而这二年成绩不断上升,06年International大赛拿到第三名,UK赛上获得第二名,而且第一次赢了蒂姆西,今年黑池大赛上又获得第二名。从中可以看到专家评审点评如此重要。背的靓与不靓如此关键,这个成绩是13个评委打出来的,所以他的背部问题解决以及他的进步,没有运气成份。当然背肌的使用,在评审眼中不光是硬不硬靓不靓的问题,关键是看你的背是否在滚动,在呼吸,光有力还不行,而是你的肩的线条包括其它线条,在背肌的作用下是否有楞有角。例如:Vw华尔兹,舞者要让评审看到你背的滚动,即向前移动和在背的作用下的向前“摆荡”,而不是让评审只看到你前脸,看到你赶拍子和脚下的转动。这个舞虽然步子简单,但质量好坏几个小节就能分出高低,好的舞者一个Pass接一个Pass非常轻松,几个小节就移动很远,而差的舞者就想转、赶拍子,非常吃力,而且移动很小,转不出去的感觉。
  音乐的PK: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舞蹈一定要跳在音乐上,舞蹈动作是借助于音乐的旋律、节奏来体现的,两者要融为一体。如果说初级选手是在跳音乐节奏,那么高级舞者一定要在音乐的旋律和意境上下功夫。如果没有理解音乐去做舞蹈动作,那就会失去音乐所要表现的艺术魅力。两个人共舞是要通过肢体动作在时间上属于瞬间的一种表达,因而两个人音乐都要好。音乐是共舞的共同语言,共同的准绳,否则就不能默契配合,也不可能互相平衡有美的展示。不管是优雅抒情的旋律,还是热情奔放的节奏,舞伴之间都要用形体语言和双脚舞蹈来表达舞者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其实舞蹈是配合音乐的移动,如果没有节奏感或节奏不准确,特别是高级舞者,缺乏对音乐意境的描述,那么舞蹈就失去了重要内容,形同白开水,没有味道,不能引起观众和评审的共鸣,更谈不上震撼!舞者的表现通过音乐描述,一定要让评审有二度创作的空间,这才是艺术。这当然是很难的,是艺术上的升华,但这更是高级舞者比拼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同时这也是我们六条标准中的一条“对音乐韵律的表现和诠释”。所以舞者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不过,我认为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第一轮到决赛,大多数舞者都是一个组合打天下,而音乐又是大会临时固定的,如何在很短时间内,使自己的组合或舞步,能跳在音乐的旋律和意境上?因为要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是需要时间磨合的,舞者要了解舞曲作者的背景,时代的要求、旋律的结构、乐曲的内涵以及表达的内容。当然,表演舞是自己选定音乐且长期磨合,是能达到舞者表现音乐的效果。而锦标赛上临时的音乐,要求舞者跳在旋律和意境上,可能会有些困难。我还看到有些选手在场上互相碰撞停了下来,紧接着跟着音乐又跳了起来,只要踩上节奏就行。其实乐曲在编舞时,是按四小节或八小节编排的,音乐有重拍、次重拍之分,不是随意踩上点就行的。即便是节奏也不能出错。所以舞者特别是高级舞者一定要熟悉音乐,驾驭音乐。音乐的作用决不是给舞者打打拍子,重要的是用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和诠释音乐,在音乐的旋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否则就会使自己的表现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在评审那里拿到最高的“马克”。
  另外我在赛场上非常注重舞者的仪表、服饰,特别是个性的张扬。国标舞是艺术舞蹈,是品位极高的绅士淑女舞风,它的仪表、气质、文明礼仪非常抢眼。摩登舞男士的燕尾服、白领结,飘逸华贵。女伴长裙飘扬高雅妩媚。拉丁舞男士粗犷刚烈,女伴紧身性感线条优美,亭亭玉立。那种浓装打扮、过分艳丽、夸张低俗肯定不会入流,服饰要时尚流行,要有气质风度,符合国际潮流。每次世界大赛大师们的点评中,对服饰甚至舞裙的颜色搭配,都有份量很重的评价。国标舞是艺术气息很浓的舞蹈,和它相关的一切信息都非常时尚、前卫、流行。05年黑池大赛,国内有一对摩登选手,第一轮就被淘汰很是郁闷,正巧碰到对我说:“你看了吧,我觉得自己表现还不错,去年还进第二轮,今年首轮就出局,你帮我分析一下原因……”我说“去年进了,今年被淘汰实属正常,你也不是第一个人,如果要找原因,我认为你女伴的舞裙颜色和图案有些问题……。”她穿的是深褐色,而前后图案是京剧脸谱,在场上转来转去,看到的是京剧的大花脸,她的用意是显示有中国信息,引人注目。但我认为这种服饰并不讨好,因为这是竞赛而不是表演。如果服饰根据表演内容有中国元素或古老信息都可理解,而比赛的舞裙还是要与国际接轨,要合时合流,一张花脸谱并不是每个外国评审都能理解和接受的,第一轮遭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另外舞者必须张扬个性,艺术舞蹈特别是高级舞者之间的拼争,必须强调自己的特点,你要有自己对音乐的描述和节奏的处理,组合的编排要极具个性。例如:英国的乔纳森虽然他还没有拿到最高成绩,但这几年不断进步,已经闯入职业前六,他的舞风就很有特点,那么飘逸、儒雅、悠闲,即使在快步中也步履轻松、风度翩翩,对音乐和节奏处理都有自己的印记,舞伴之间配合相当默契,当然舞伴琳·玛丽娜也不是等闲之辈,她原是世界冠军奥格斯托的舞伴。威利·皮诺更为突出,他的舞蹈经常会引起四周观众的惊叫,他不是在炫耀技巧,而是在进行艺术创新。还有像史拉维克,他的舞蹈对音乐节奏的处理总是让人觉得漂亮大气,总能让人感到芭蕾的高雅在拉丁舞中的体现……。他们的舞蹈让人过目不忘,因为在舞蹈中已深深烙上他们自己的风格和个性,甚至别人想模仿也困难。目前国内有几位摩登、拉丁舞者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希望能再张扬一些。
  任何竞技项目的比赛和表演,都要有新意要有创新,要让人有期待,没有悬念的赛事,味同嚼蜡,每次比赛前六名,特别是冠、亚军早就定局还有什么意思,有观众质疑国标舞比赛,到底有没有临场失误或由于身体不适、情绪不好不在竞技状态。评审能否看出破绽,洞察一切亮出红灯……。我认为有些舞者就是技高一筹,因为他们知道夺冠难而保冠军更难,因而更加努力,出国深造,不断进步,连续拿冠军也是天经地义。也有人质疑国标舞界无黑马,破壳很难,当然冲出黑马是不容易,因为你进步别人也在进步,问题是评审一定要公正,从技术上要能看出破绽,该是黑马就毫不犹豫让他冲出来。事实上,世界上国标舞界的格局已经有了一些松动,尽管大牌评审变化不大,但英国选手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已追了上来,最明显的是意大利的米尔科从业余转到职业第一年就进职业前六,第二年就成为世界冠军,06年UK、黑池都是冠军,07年黑池又获冠军,他是国标舞界名符其实的大满贯,这不是黑马是什么。再说另一位意大利舞者多米尼哥和舞伴卓娅,他们也是从业余转职业,当年立即就进职业第六,把在职业前六外转了好几年的罗伯特、托尼等挤到后面去了,这不也是一匹黑马吗?说到底关键还是自己的实力,你的表现让所有评审毫无犹豫把“马克”投给你,你照样破壳,照样当黑马。我们期待着中国国标舞赛场上不断涌现真正的黑马。
  另外,我在评审过程中,对一些名词和动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例如:英文中的Quick,中文翻译为快,而这个Q是相对英文Slow来说的,它的内涵是Time时间,例如:Quick Step快步,每分钟40小节,而狐步是每分钟30小节,因而快步比狐步的节奏更快,它是指时间的快慢,而Quick Step快步的舞蹈质量,不是比谁跳得更快。英文中还有个单词Fast,它的中文翻译也是快,而这个快是快步舞蹈中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Fast这个快的内涵是Distance是距离,是在单位时间里能移动多远,是距离的概念。同样两个小节,一个舞者向前移动了二米,而另一个舞者向前移动了四米,当然后者比前者更快,其舞技更高。Fast这个快,实际上是Fast Speed Move快速移动,而快步的舞蹈品质就是能否通过双脚在地板上的滚动,利用“摆荡”、“旋转”、“倾斜”形成美妙的线条,在同一时间里谁的移动更大更远,既轻松又漂亮,两个人互相找到对方的感觉,一个脑袋四支脚,看上去像行云流水,又像天鹅划过水面那样飘逸平滑,谁就是优胜。所以同样是“快”,理念内涵不同,Fast才是快步评判依据。
  另外,还有一个英文单词Turn,中文是转,其实这个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而英文里还有个单词Rotate,中文翻译也是转。这个转从舞蹈品质层面上说更为重要,它是指底盘包括身体的转动。Turn一般指的是脚,它是要改变方向的,而Rotate指的是身体底盘的扭转,这种转是围着身体中心的转动,而且身体底盘转动和上半身转动,是有时间先后的。例如:左转,舞者首先转动底盘,然后带动上半身转动,然后再出脚,这个时候的转动,更确切地说是向远处移动,是前进而不是脚去转角度,真正把身体转过来,这里是要更深刻理会身体先转或稍转的含意,因为脚的指向与身体的朝向,在转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是同步的。
  再说教材中提到的Hip,中文翻译是髋部臀部,但中国人认为就是屁股,实际上国标舞中从来不用屁股,Hip是不能松懈或放下,它永远是饱满内聚,否则就会出现屁股坐下或翘起来。而真正用到屁股下降或摇摆,只有在脱衣舞、拉丁风情舞、摇摆舞中出现,而英文有个专用名词Bump,这是真正翻译为挺出和扭动骨盆/髋部,而国标舞中只用Hip,从来不用Bump,所以有时英文名词所连带的动作,简单的理解可能会形成误解,因为它是外来舞蹈,必须不断推敲实践,请有经验的老师示范,消化吸收。
  担任国际标准舞的评审是很不容易的,国标舞总会批准我为WDC国际评审是对我的信任,给我的不光是一份荣誉、一种权力,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一份重托。自己真的感到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所以我感到现在总会领导对各级评审提出“如何做一个合格称职的评审”议题,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特别最近王镇会长在文章中提出的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标准舞文化,评审、老师、选手不仅要具备国标舞的小文化,还要尽量多的掌握大文化的要求。这是在新形势下客观的要求,也是当前实际的需要。自己感到任重而道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虚心学习,向在座的老师、评审学习,向选手学习,向国外大师们学习。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艺术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重新评估,要有一个脱胎换骨全面的提升,才能适应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评审。首先职业道德,除了公正、公平,无任何私心杂念以外,更主要的是真心诚意为选手服务,对舞者负责,熟悉了解选手,准确评判选手,要认真追踪选手的近况,关心舞者的进步,特别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尖子,职业前六,前12、24甚至更多,对他们的表现要如数家珍,要为他们建立个人小档案,他们一年中参加过哪些比赛,是否出国进修培训。其中也要包括21岁、18岁、16岁或更年青的小苗子的情况,要有所发现有所关注,困为他们是冲向国际的希望和未来。再有就是提高艺术素养,除了平时要注意自己的服饰气质,举手投足要得体要符合身份,更重要的是你的艺术素养要展现在你的评判工作中。马克思曾有过一段名言,“艺术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欣赏的,欣赏艺术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必须有经过训练的感知器官,否则艺术就不是它的对象”。而我们不仅是欣赏,而还要评判艺术的人,所以对自己修养的要求将会更高。例如就拿六条评判标准中的一条,音乐的诠释和韵律的表现。我们要求舞者在音乐旋律上要有意境,那么评审首先要会听懂音乐语言,要理解音乐的艺术创造,要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你才能和舞者的表现产生共鸣,才能评出舞者间谁好谁差,这就涉及到评审本身对音乐和舞曲是否熟悉、是否掌握,有关舞曲作者背景、旋律的结构、乐曲的内涵。只有评审具备了很好的音乐素养,你才能感受音乐,才能发挥艺术想象力,才能评判舞者在舞蹈中 表现的艺术形象。对评审来说这不是大文化,而是份量很重的小文化,是专业评审必备的素质。再说专业技术水平,现在舞者很多都在国外学习,舞技越来越先进,我们要求舞者不要跳结果,要亮出过程,那么评审首先就要熟悉过程掌握细节,否则如何从细节过程中评出好与更好,国标舞是一种瞬间时间艺术,我们自己是否是把握这种时间艺术的高手和专家呢?所以没有捷径,没有运气,只有踏实虚心勤奋的学习,不要辜负总会领导那份信任,那份重托,努力使自己很快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