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切缝深度:中国哲学史上玄学、理学、神学产生的思想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32:25

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出现三种错误学说,它们都先后给中华民族的思想建设造成过极坏影响,甚至直至今日仍然可以随处见到它们的影子。

1、魏晋时期的玄学:空谈有无,将有无抽象化。老所谓之有无,是道的有名和无名二者,此有与无都属于道,是道存在的两种状态。老氏后之追随者们,其初如韩、庄、河上、淮南诸人尚未将道远离于物,所论基本近道;而秦汉以后的魏晋,学风则为之一变,将有、无单独拿出来,使之与“名”相脱离。如王弼所倡“崇本息末”说,在《老子注》中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其言已出现有无与名脱离,无即为无形而非物的倾向,为后来的是无生有,还是有生有的争论,打开了个缺口。其实,无论是王弼的“无生有”,还是郭象的“有生有”,以及再后来成玄英李荣的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都离开了道的无名有名之实义而成为抽象的有无,使道家这一来自于实践的科学,沦落为没有根基的有与无的空谈。

2、宋明理学:以理为世界本源,万事万物都是由理所派生。他们的代表是二程、朱熹,故又谓程朱理学。程颐认为,道就是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理是什么?就是所以然即规律。此派认为,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并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理,而且永世长存。说理精辟透彻,似乎无隙可击。岂知此等之处,正是最容易让人们于无知觉中上当,因为,这里使用了偷梁换柱手法:将道先是转化为规律,然后用理为之代。于是,难免不使人犯迷糊:道似乎不是实在之物,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是一种理念性的东西了。此派在国内学界影响最大,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理论建设最具破坏性,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欺骗性强,立论高远,逻辑严谨,不成为他们的俘虏一般很难。

3、道教神学:道教信奉鬼神,并形成一个庞大的神明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牢固支柱。道家本无鬼神之说,但自东汉桓帝事黄老,祭祀老子之后,逐渐将道与老子本人神化。道教创立后,将老子又抬上太上老君、道教教主地位。而道也随之被视为太上老君,如道教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即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从而使老子及其道都被纳入神明系统之中,道教所谓的修持活动也就变成为诵经设供、祈福禳灾、斋蘸拜忏、苻录禁咒等役使、敬祀鬼神之类,给道和为道行为笼罩上了神秘面纱。

三说的产生,全都与《老子》“无名、有名”论述有极其密切关系,篡改歪曲了“无名有名”的本义。实际上名之有无,与物理学之形之有无和物之有无,在深层意义上是有区别的,不可混同不辩。然而,三说的制造者,皆自以为聪明,竟然不辨此处之差异,结果或者滑入形之有无,或者跌进物之有无,而且越钻越深以致于一去不返。

其中,玄学即滑入了形之有无,理学则跌进物之有无,而神学既入于形之有无又入于物之有无里去了。

入于形之有无者,即将有视为有形,将无视为无形。而老氏的有无是无名有名,无名为道在太极一之时,有名则在太极一之后,无论太极一还是其后的二三,都谓先天之道,本质一样,无形无质没有区别。但玄学家却将有名之有硬说成有形,有形为有形质后天万物,所以混淆了先后天的界限,本来先天之道也被打入后天万物的冷宫,违背老氏有无的本义便越来越远,落入歧径去了;
入于物之有无者,即将无视为无物,将有视为有物。而老氏的有无,则皆是道物,皆是一种特殊物质,所以理学家提出道就是理、就是规律之说,从而陷于空亡之境,在根本上否定了无名之道的客观实在性,与老氏有无本义南辕北辙,背道而驱去了;
神学则不但否定道的物质性,落为绝对空无,同时也否定老氏关于道的先后天界限,将整个宇宙道与万物的两大界面阉割为人与鬼神、阴与阳的两大世界,进入尤其荒谬的境地。

二千多年来,纵观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各个历史时期基本是在以上三大错误学说笼罩之下,批评者虽知其非,然而又往往抓不到根本处,到头来不得不举手投降默许认同,可以想见三说在学术史上为害之大。在此三说影响下,先后便有道为规律说,道为理说,道为无说,道为道德行为准则说,道为清空之气说,以及道为神灵鬼怪说等,各种杂七杂八的说法,使道的本来面目更加模糊莫辩。追其思想根源,都是错误理解甚至歪曲了老子无名有名这一论述的结果。

当然这个历史事实的产生,客观上也因为道之一物的确十分特殊,神秘莫测,令人难以作出准确判断。“道”究竟是个什么,是物?还是非物?无法说得清楚,更无法得到它的真凭实据,所以就只有凭空去想象猜测了,于是中华学术史上便出现这样的独特现象,即不断的由后一派去否定前一派,结果不是一个比一个接近真理,而是一个比一个离开真理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