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灌缝胶: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25:38
邓兰:没有精神财富的人生无异于动物的一生,而缺乏物质财富的人生将是苦难的人生。
  刘昆:财富是什么呢?说到底,应是“我”的附属物,为我所役,为我所依。最表层的意义当然是钱财,用于维持生命并满足感官需求。深一层而言,色身也是“我”的财富,所谓“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若为追求钱财而损害健康就大可不必,因为钱财是为身体服务的,失去服务对象,服务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再进一步,健康还应为“我”的心灵服务,把时间都用于保养这个皮囊,而不去滋养自己的心灵,甚至迷失了人生方向,那健康又有多少意义呢?看得见的钱财和身体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相比起精神财富来,则如衣服与人的关系,自然应以后者为重。
  洛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既存在相互抵触的一面:如致力于非商业性学术的学者往往苦于物质贫乏,而年薪百万也未必可以弥补心灵空虚;亦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我们需要衣食住行来确保色身延续,也无法回避精神层面的渴望。
  乐伦:两种财富应相互促进比较好,但人的精力和自制能力都有限,所以我们要懂得选择。
  夏莲:我觉得毛主席说得好,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好物质财富问题,其它精力全部用于精神追求。
  若莓:我曾目睹过一件小事:一位母亲让女儿布施乞丐,孩子轻蔑地将钞票从乞丐头顶扔去,钱飘落在地上。父亲严厉地叫孩子捡起,孩子连连跺脚不肯,母亲要捡却被父亲阻止了:“要教她学做人。”这一幕使我想起一句名言:“教育,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菡萏: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既可形成良性循环:如物质财富的积累以创造精神财富为最终目的;而精神财富的增长又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也可以是恶性循环:如对物质财富的极端追求导致精神财富的匮乏;而精神财富的匮乏又造成物质财富的贫瘠。所以我觉得关键是如何协调,使两者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净印:物质财富是硬件,精神财富是软件。
  蒙卫芝:在马克思那里,与这两个概念对应的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基础。孔子也说过:“欲贫者富而知廉耻,知廉耻而学礼仪。”道理很简单:没钱三餐不饱,很难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更谈不上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在佛教中,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是“福”和“慧”。佛陀教育我们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废。菩萨六波罗密中,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精进、禅定、般若是修慧。这也说明了修行的次第,即先修福以积集福德资粮,然后修慧以积集智慧资粮,直到福慧圆满。
  果菁:我们以色身应世,借假修真,如能合理地积累物质财富,却又不为物欲所牵引,只为利他作奉献,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物质财富只是人生的外延,精神财富才是人生的内涵。我们不要做物质财富的囚犯,而要做精神财富的主人。
  徐冉:物质财富可用来资身、利众。自奉方面,够用即可,多了分心,反而不美;利众方面,多多益善,但也须来得清白,去得分明。精神财富本来可以养心,然而世间所谓精神财富,有的不但不能养心,反而损害心智,令人沉迷。本来佛道清闲,为九十五种外道所不及,可现在出版的一些所谓佛教书刊却也以盲引盲,良可浩叹。由此可见,具备择法眼是多么重要。总之,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应为人所用。若被其所转,则多不如少,有不如无。
  李亚琴:物质财富是生存的基础;精神财富则是生存的目的。一个人能同时拥有两者,当然是“富中之富”。但我最仰慕的还是那些可以舍弃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的人,因为出离物欲而去体悟精神生活是最具智慧的。人生犹如过海之舟,如果只在温暖的港湾留连忘返,又如何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刘腾亮:从绝对意义上讲,真正的财富应该是不生不灭、具足万法的佛性。财富的根本用途是用于自身解脱,物质财富大体对应于身解脱,精神财富大体对应于心解脱。所以,二者大致可看成是身解脱和心解脱的关系。如果走极端,即使赢得了整个世界,却输掉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用呢? 


  夏莲:观自在菩萨不可思议威力成就无边珍宝,是为利益众生;毛主席说要为人民谋福利,亦是追求财富。
  明静:佛教徒可以追求财富,但不能穷凶极恶地追求,应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持平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物质匮乏会影响生活质量,但仅有物质财富绝不会带来幸福。而在某些情况下,仅有精神上的富足也会感到幸福。因此,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应随缘,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应积极进取。
  震邦:一切治生产业,与实相不相违背。信佛修行的人,财物聚散,只要不住于此,施受两空,不碍正觉。
  净印:佛教徒可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问题是得到后如何运用,以及在求财过程和得到财富后能否保持不贪着的心。能做到这一点,追求财富对学佛就不会造成逆缘。
  徐冉:佛子应使用财富而不是为财富所用。所以说成追求,已是不当。佛子以无所得为方便,虽广行六度,亦知乃梦中佛事。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素位而行,更无羡慕。当然对初机而言,物质财富支命,精神财富助道,都不可缺少。但个人认为,佛菩萨只是让佛子们脱离饥寒、衣食丰溢而已,不会支持其恣纵贪欲的。先以欲钩牵,最后还得令入佛智。
  李亚琴:佛教徒追求财富的目的和途径都应是正当的。作为一个居士,虽然和别人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发心要纯,要有热情回报社会的心,要有乐施众生的心,这样财运就会增长。如果财富还是不多,也不用执意追求,深信因果的人对财富应淡然处之。
  刘腾亮:追求财富是手段而非目的。我自己也追求财富,但目的不是为了享乐,而是用它来帮助自我修行,并去帮助他人信佛、学佛。人体是四大假合,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过于贫穷,肉体承受的痛苦过大,是不太容易修行的。太苦和太乐都是极端,所谓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所以应当奉行中道。


  见明:我认为这是在信仰上诚与不诚的问题。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必然会衡量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而虔诚的信仰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菡萏:应抱着随缘不变的心态,明了牺牲的目的和本质。如果确实需要牺牲物质利益时,应该毫不犹豫的牺牲。但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否则也是急功近利。
  蒙卫芝:特定情况下可以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但是这种牺牲不应是无益的。佛陀在世时,印度有很多修苦行的外道,佛陀并不赞成无益苦行。
  果菁:《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观。《维摩诘经》也告诉我们,维摩居士在生活中实践佛法:虽然身为在家弟子,却常奉持清净戒行;虽享有富贵荣华,却不为物欲所牵引,是在家弟子实践佛法的典范。
  徐冉:一点物质利益不舍得牺牲,无论说得多圆融,都说不过去。
  李亚琴:我想除非是特别对治物欲的想法,一般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因为物质本身是无自性的,善加利用也能为精神文明作贡献。比如寺庙建筑也是物质造就,而住持其中的僧团又代表着信仰,物质和精神在这里就是统一的。
  刘腾亮: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比方说,某人觉得一本书没用而丢在垃圾堆里,另一个人捡到后却如获珍宝,这里就没有发生“牺牲”和“代价”的矛盾。真正学佛的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必然发生根本转变,这也可以说是硬指标,否则必定尚未入门。具有智慧的人,对许多事物的看法都和常人不同,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因为众生是颠倒的,想要解脱就必须再颠倒过来。对我来说,学佛是生命的全部而不是生活的点缀,所以肯定要否定许多世俗的观念。

很多人将全部的生命和时间都用于追求财富,这样做值得吗?
  范卫平:现代社会中,追求个人财富的同时,也在替社会创造财富,所以追求财富是值得推崇的行为。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从对权力的追求转到对财富的追求,应该是更为健康的选择。
  方应看: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怎么花钱,其次在于赚钱的途径。光明正大地赚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挺好。
  王一蘅:不把全部时间用在这上面,就会用在别的上面。人活在世上总得做事,追求财富应该是正经事。
  邓兰:将全部时间都用于追求财富是不智的。财富的作用体现在使用上,如果不能善加使用,财富再多亦是无益;如果为此而牺牲人生中更有价值的亲情、友情等等,则更不值得。
  见明:人生百年,转眼即逝。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多事情值得去做,若一生致力于此,最终还是空手而去,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
  净印:财为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是不会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求财的。在现实社会中,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把身边具体的小事做好,财富自然就来了。
  果菁:那是目光短浅的行为,他们不了解无常终将剥夺他们执着追求的一切。
  徐冉:就他们而言,肯定认为值得。虽然我认为不值得,但也拦阻不住。随缘劝导,能听则听,不能听也无法。
  李亚琴:财富毕竟身外物,再多也不能换回生命和时间。我们用财富供养这个色身,是为了凭借这色身闻法修行,直至极乐彼岸。若用全部生命去追求财富,无疑是拿着如意宝珠去换一个盒子,盒子有了而宝珠没了,是何等悲哀的事呵!
  刘腾亮:财富决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这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多数人还是深陷于自己的贪心。所以,任何事都应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要走极端。


  邓兰:自个儿觉得开心就是幸福。至于条件,吃饱穿暖,有蔽身之所就可。不过有时饿肚子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福,锦衣玉食的人却未必有这样的感觉。
  刘昆:幸福简单来说就是乐,我们一生都在“找乐子”,但好像没几个人找到真正的“乐子”。尽管这样,我们还在拼命的找,至少想找出一个标准来。有人觉得有了很多钱可以消费,那就幸福了;有人觉得儿女事业有成,那就满足了;有人觉得当上众星捧月的公众人物,才是天上人间的滋味;也有人觉得老来能有一大堆影集回忆青春,也就不枉此生。但等到目标实现的那一天,幸福的感觉往往无影无踪了。所以说,我们要追求大乐、永乐、真实之乐,而不是这种短暂的、似是而非的幸福。
  乐伦:心灵不再流浪就是幸福的标准,外在条件是家庭与事业都具足。
  夏莲:在我看来,幸福就是轻安、自在、法喜充满,最重要的是具有智慧。
  见明:我觉得幸福就是心想事成。
  明静:幸福是心灵的微笑,能享受幸福的心灵往往是纯朴宁静而不是喧嚣扰攘的。幸福生活也许有很多样式,但获得它都需要智慧、勇气和爱心。
  震邦:世人得到财富会感到幸福,沐浴情爱会感到幸福,事业成功会感到幸福。但这种幸福都是短暂而虚幻的。追求真理的人,向真理迈进的每一步都会感到幸福:得闻正法、得遇善知识、得尝法喜、得解惑、得成就等等。
  若莓:我认为人生幸福应是在和睦的家庭中,拥有宁静的心灵,远离浮躁、有一份精神信仰,并对社会有所奉献。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包括:安定的环境,一定的物质基础,工作之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蒙卫芝:我的标准是快乐安祥,不论发生什么都能好好解决;同时有能力帮助别人快乐安祥。至于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首先是能遇到善知识,至少有机会看到古圣先贤的著作,不然会活得很迷茫,空过一生;其次是有信仰,这样才能为自已和他人营造幸福生活。
  果菁: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安祥自在。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就是了解幸福的内涵,包括智慧和能力两个方面。
  徐冉:幸福的最高标准就是常乐我净。现实生活中,能具备暇满人身,得闻佛法,得成净业,将来回入娑婆,广度众生皆不退转,是为幸福,所谓“悲心始遂开颜笑”是也。
  李亚琴:我认为“幸福”可以这样来定义:具有品质的生活,即使在逆境下仍能保持高度理智。幸福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但更主要是精神的。首先明白人为什么活着?若不能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从来没有想过,那只是生活在梦中,所谓的幸福也不过是梦幻泡影。在我的概念中,闻知佛法的人是幸福的;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这样的人不会因个人境遇而随波逐流,因为他是生命的主宰,就象勇敢的舵手不为风浪左右,最终驶向幸福的彼岸。所以说,幸福来自于能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刘腾亮:对我来说,身得轻安,心得清净就是最大的幸福。它的必要条件就是解脱,包括身解脱和心解脱,最难的是心解脱。记得《红灯记》里有这样一句台词,鸠山问王连举:“你为什么自己打自己一枪?”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因为没有智慧,常常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所谓“作茧自缚”。所以,幸福的本质在于心灵,如果内心一片智慧光明,必定是幸福快乐的。


  乐伦:现代人面对经济利益很现实,但使用财富的方法却华而不实,惜福可以让人脚踏实地生活。
  夏莲: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但也造成了更多罪业。为贪一时口福而杀生无数,想想真令人伤心。我愿人人懂得惜福之道,克勤克俭,社会就会好很多。
  震邦:就算以世间法教人,也应当爱物惜命。当今,世人因自然的报复而认识到环保,也是传统观念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吧。
  菡萏:现代人只知及时行乐、奢侈浪费,最终福减祸临。所以惜福的传统观念在现代尤为重要,应大力提倡。
  蒙卫芝:惜福这个观念在现代只是换了种说法,涵义也更广些:像环境保护、能源保护、水土保护等等,都可以说是惜福的新诠释。
  果菁: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惜福无疑是一剂清凉药。惜福就是爱惜自己的福德因缘,宇宙之间,一滴水都有它无穷的功用,都值得我们珍惜。
  徐冉:地球资源到2010年前后即达临界点。所以惜福是珍惜资源,正与大众利益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亚琴:我觉得福报就象银行中存的钱,取用越多,存得越少,一旦用尽即为无源之水。但自己究竟存了多少福报?谁也难料,所以挥霍乱用是浪费自己的生命。古人就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惜福有福”的因果之理,传至今日是一份无价之宝,永具现实意义。
  刘腾亮:现代人很大的问题就是不知惜福。从轮回的角度讲,我觉得生命存在一种“振荡”。今生福报很好的,大多是过去修行所累积的。我观察了许多腐败的高官,他们都声称信佛,并常常到寺庙拜佛。我想他们这么有佛缘,很可能在前世是修行人,今生福报所致而身居高位,结果因为不懂得惜福,爬得高却摔得惨。佛陀说,众生在苦海中“头出、头没”,应该就是指这种可怕的“生命振荡”吧。


  王一蘅: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所以很难知足;而知道自己的局限,就不会有超出这一范围的要求。知足是在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后,能获得相应的满足;而乐则来自于心理的平衡安定。
  洛可:“知足”的标准是“常乐”,“乐”的真正含义是“常知足”。
  乐伦:知足就是靠自己的实力去取得所需;而乐就是理性与感性平衡时的感觉。
  菡萏:知足常乐就是克服贪婪之心,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如果肆意放纵就会导致恶性膨胀。知足常乐并非不求上进,不应将两者混淆起来,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克服贪嗔痴和努力精进之间非但不冲突,而且是一致的。知足是少欲、不贪、清净、平和;乐则是以法为乐。
  净印:知足常乐指对自己的付出感到满意,对自己的所得也感到满足,因而心生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心境。
  蒙卫芝:我的理解是少欲知足、安贫乐道,不过份追求物质享受。知足的标准是自忖已德是否相应;乐的真正含义是自已能把握自已,降服无明贪欲,享受怡然清净的快乐。
  果菁:知足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天平,是获得快乐的有效方法。知足就能节欲,不执一物为我有,即“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徐冉:对自己的生活,支命即可,为知足。给众生带来欢喜,拔除苦难,乃至得究竟安稳,这才长出一口气,叫做乐。如父母见子女成就家业,心中乐甚。从理上来说,心本具足三因,能生万法,何假于幻象中寻求,是为知足。既歇狂心,苦乐双亡,极乐自归。
  李亚琴:知道满足的人常常会很快乐,它的标准则因人而异:乞丐有温饱就应知足,不劳而获是很折福的,除非丧失劳动力,否则都应自食其力;普通人能够丰衣足食,也应知足;居士更应崇尚简朴生活,有积余时部分留作备用,部分回报社会。我们生活在这高度文明的时代,应对现有的一切满怀感恩,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乐来自我们内心,自己有乐,才能施乐于人,才能最后同归极乐。
  刘腾亮:世俗快乐总是苦乐相对存在的,有乐必有苦。欲为苦本,乐为苦因,如此循环不休。就象身上痒得难受,抓一抓固然觉得舒服,可如果一身轻安不是更好吗?凡人没有智慧,只愿去看快乐的一面而拼命追求,却从来没有或根本不愿去想快乐背后的痛苦。凡夫的“乐”,只是暂时的满足,是掩盖“苦”的过程。而真正的“乐”,是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后的境界,是究竟涅槃之乐。


  方应看:我认为勇猛精进之后才知何为知足;赚过大钱后才能真正看透财富。
  王一蘅:当整个社会都处于竞争状态时,知足便很可能乐不起来,因为竞争会将知足者挤得没有生存空间。但一个处于竞争中的人,也可以知足常乐。做一个勇于竞争的知足常乐者比回避竞争的知足常乐者好。人应该活得勇敢、达观,而不应活得退缩、保守。
  邓兰:竞争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知足是即使自己不能做得比别人好,也要开开心心地告诉自己已经尽力,不去自寻烦恼。
  刘昆:知足常乐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即满足已有是达到恒有快乐的前提。看似与竞争意识相违,但两者实际处于不同的层面,前者讲的是心态,后者说的是能量。竞争是对困难的克服,不去迎击困难,能量层就得不到开发。试想在本次世界杯中,巴西队如没有德国队高水平的对抗,也就不可能焕发出他们的超常发挥。竞争的意义并不在于打倒对方,而是通过克服困难达到对勇气、智慧、真性的体验。但更深一层,如果在竞争中不具备有良好的心态,不能当下满足于已有,则内心始终处于焦虑渴望之中,哪有快乐可言?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是体与相的关系,没有竞争,社会就会陷入停滞;而不懂得知足,则社会就容易进入白热化,以至经济过热,人心浮躁,最终丧失维系整个社会契约的公众信任基础。另一种解释是,知足是对于自我极限的认识,是对于度的准确把握,把事情做足而不过。从这个意义上,知足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动力来发挥自己的能量,同时又有智慧使之止于不过,心随于过程之缘。
  乐伦:真正的竞争意识是与自己的惰性竞争,而不是与别人竞争。
  明静:知足常乐应当是指一种平衡的心态,而非不思进取。知足为把握现在,不去攀缘;常乐是对人生心存感激和喜悦。因此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并不矛盾,相反,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知足常乐对现代人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调节。
  震邦:就算在严酷的竞争下,也应该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因为世间竞争就好像金字塔,塔尖上的永远是少数。佛教有业力报应之说,学佛之人更应淡然面对一切,知足常乐。
  若莓:竞争是社会现实,只有去适应才能常乐。竞争提供机会,能展示才华和能力,就不必以知足常乐为借口而裹足不前。放弃不一定是知足,守旧也不一定会常乐。成功时向社会奉献比索取更乐,在竞争中照顾好自己周围人,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是最大的快乐。
  菡萏:知足常乐能令人保持愉快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这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知足常乐不会令人消极,而是积极上进的基本保证。
  蒙卫芝:在物质享受方面,应该知足常乐;在利益大众的事业上,应该有竞争意识。这里所说的竞争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
  徐冉:最好的办法是和而不流,身住红尘不染尘。彻底说来,佛法无诤,更何谈竞争?实在要做给世人看,则于五欲六尘消极,于积功累德积极,一步跨到山顶,岂不远胜在半山腰竞争人我?据一项调查,目前高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基本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优秀的品质;刻苦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其中没有一项是竞争意识,可见竞争意识只是过分重视物质财富者的错误理论,因其见效快速(其实损害远大利益)而被人们错误地奉行而已。
  李亚琴:知足常乐是对物质利益的态度,其实这方面是不必争的,因为每个人的福报因缘不同,怎么争呢?上世因,今世果。世上虽贫富悬殊,但明白因果道理也就不会不平了。要不要改变命运?答案是肯定的。连富人也想怎样更富,所以出现竞争是必然的。但竞争什么呢?为什么同样劳作,挣钱却不相等?因为财富的因来自布施,不求因怎么会有果?我们要竞争谁的布施心大,竞争善业,竞争诚信,竞争热情,竞争智慧……而对生活则应知足常乐。
  刘腾亮:和“竞争意识”相关联的,是人们没有止境的欲望。人们争先恐后地铸造经济大国、军事强国,结果造成资源快速枯竭、环境急剧恶化、国家矛盾加剧。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及全球频频出现的自然灾害,都与盲目的竞争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人类要避免灾难,就必须考虑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就必须知足而有所节制。

 什么是真正的“出离心”?“出离心”与“逃避现实”的区别何在?
  方应看:出离心是给我我不要;而逃避现实是要不到只好说自己不想要。
  王一蘅:出离心应该是“心远地自偏”的精神状态,身在红尘之中,心在红尘之外。明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这并不是退缩,而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逃避现实是无法扮演想扮演的角色,心有不甘,没演完便退下场去。
  刘昆:当我们看到世间分分秒秒的变化与生死无常,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痛苦,自然就会生起出离心。而逃避现实则是为躲避苦痛而采取的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里不敢正视现实。虽然两者都是为了去除烦恼,但性质截然不同。如果是被动地不敢面对困难,就如同怕虎,终究还会被虎扑倒。依照佛法,由清净自己的身口意入手,从根上永远断除了苦,最终才能达到出离的目的。前者如扬汤止沸,而沸不能止,后者如釜底抽薪,则沸相顿消。
  乐伦:出离心就是智慧地看待世间;而逃避现实是一种情绪化的行为。
  见明:真正具有出离心的人会为了信仰而努力修行。而逃避现实的人则得过且过,一旦逃避任务完成,马上又会想起从前生活的种种好处。
  明静:在我的理解中,出离心是对人生持一种有距离的观照。它面对现实而又超越人生的有限性,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智慧和豁达。
  若莓:出离心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远离贪婪颠倒,在生活中不计人我是非,做一个纯粹的人。
  菡萏:真正的出离心,是出离无明和轮回之苦,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勇士,绝不是逃跑的懦夫。
  净印:具有出离心会正视现实,以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现实。
  蒙卫芝:出离心是智慧的,清静安祥的,而逃避现实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两者完全不同。一个生起出离心的人,即使在闹市中也可以行六度四摄,利益众生。
  徐冉:真正的出离心,就是对贪瞋痴慢念头的放弃。否则往哪里出离?现实就是自心所招感之果报,若说逃避,就像于太阳下逃避影子一样令人好笑。出离心是正本,逃避现实是逐末。心净则土净,说明欲往生西方者,应在起心动念上自我警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加上信愿念佛,才能以因感果,如愿以偿。学佛人与其说是逃避现实的懦夫,不如说是最能接受现实、转变现实的勇者。
  李亚琴:出离心就好比从世俗迷梦中醒来,明白世间荣华富贵都是轮回之因,人生的宝贵只在于可用来修行。出离世间种种物质及情感的诱惑,出离我们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如果离开现实,也无从实践出离。有出离心的人不用逃避现实,因为逃避是消极和不自信的表现。
  刘腾亮:出离心的关键在心,而不在外在形式。大乘佛教提倡以出世之心来入世,这是很难的,我自己正在体会和摸索。它与逃避现实首先是目的不同,出离心是为了解脱轮回,而逃避现实只是逃避世俗事务;其次是方式不同,出离心是主动而勇敢的积极行为,逃避现实则是被动而软弱的消极行为。


  洛可:以世俗角度而言,可以储蓄、学识、工作经验为保障;作为佛教徒,当以佛法为保障。
  明静:危机感既来自工作中的挑战,也来自社会变动带来的冲击。有许多新问题需要面对。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同时我也祈求佛陀赐我勇气和智慧。
  震邦:这个问题往大处说,叹世风日下,正法不行;叹人们无视自然,妄加破坏;叹世界风云变幻,不能和平;叹社会瞬息万变,无法把握未来。这都影响吾人当世生存,是为我们共同的危机感。只有大兴佛法,全面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准,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菡萏:我认为应该不断修行,获得坚韧不退之求道之心作为未来保障。
  蒙卫芝:有很强的危机感,最深的是死亡,说不定哪天死了,而念佛还没念到一心不乱,该做的很多事都没做,真是担心。我认为持戒念佛是未来的基本保障。
  果菁:被自私心主宰之时,就会有危机感,我认为布施是对未来最好的保障。
  徐冉:危机处处可见,但后学对无常观修学不足,不死观还强烈支配着我,导致懈怠放逸。印光祖师说得好,纵然智同圣人,也须抛之东洋大海,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唯佛菩萨是皈依处,是未来保障,其他没有可靠之处。
  李亚琴:我对生活充满信心。作为一个居士,我有坚定的信仰,也愿意接受生活的挑战,不论境遇如何都无怨无悔地承担。至于未来的保障,还是对生活的信念。我很欣赏这句话,当你遭遇违愿时可以这样对自己说:“太棒了!这件事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让我又有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刘腾亮:人生无常,国土危脆,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特别是这种末法时代,随时都有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我觉得,对未来的保障只有学佛、念佛。微软公司的广告词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正确的原则是:人生苦短,及时修行。

当个人利益影响到他人利益时,应该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王一蘅:设法不影响他人利益就是。大家能各退一步,天地自然宽了。如他人不愿意退,自己多退一点也没有什么。
  邓兰:首先要尽可能不影响他人利益,如果冲突不可避免,则应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只要不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就无需愧疚在心,因为规则适用于任何人。
  刘昆:个人利益是重要的,但也没有重要到要去牺牲他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当然以谦让为益,有几大利益:首先,谦让可能会引起对方谦让,这样一团和气多好;其次,从长远看,谦让是最终得益的,古时封侯,一位有远见的人就选择了最贫脊的山地受封,结果几百年下来无人与之争,子孙家园安好繁荣,而其他王侯的封地早已几易其主了;第三,从整个社会来看,如果大家都有谦让的精神,则世界就如人间净土;第四,对于个人,谦让是非常有效的修行。
  见明:一是相互协商解决;二是寻求法律帮助。
  震邦:我的原则是以不影响他人利益为前提。
  菡萏:应该把他人和自己做等同观,牺牲个人利益以化解矛盾。损人利己虽然能得到一时之利,但决不会长久;舍己为人却能修善积德,获得福报。如果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应以佛祖舍身饲虎的忘我精神为榜样。但这一点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如果没有修到那种境界,也就不要强求。
  净印:首先看大方向,一般来说,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并行时,我服从他人利益;当我的利益高于他人利益时,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他服从我。
  蒙卫芝:通常是个人利益向他人利益作适当的让步,或者采取其它办法弥补他人的损失。
  果菁:个人利益服从他人利益,但这必须是真正有利于他人的利益。
  徐冉:先人后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佛都让别人先成,何况利益冲突。天天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若不在现实中效法,则有口无心,自欺欺人而已。虽种远因,现世必定无法感应道交。
  李亚琴:当我们将利益让给他人时,这份谦让、友爱和无我,同样能使我们获得与世间之利不能相比的大利。所以我非常崇尚佛教这种自利利他的精神,能在利他的同时利己,将纷繁的世间矛盾化为统一。
  刘腾亮:利益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现实社会并不是理想化的存在,合法而现实的未必合理,如“按劳分配”、“机会均等”等等,似乎都是公正的原则,但在实践时却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其次,要按公正原则保护个人利益,协调和他人的利益关系。我们不可能在利益发生矛盾时,永远无条件地放弃自己的利益。我是个商人,必然会有讨价还价的交涉,自己多一点,别人必然少一点,这时公平交易原则就很重要。


  方应看:我不会,因为有比他更值得给的人。
  王一蘅: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好人都帮不完,失信者哪里还用得着去理会。
  邓兰:只要不是太过份的要求,我会帮助。如果自己的一点小麻烦能解决别人的大问题,何乐而不为?但通常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刘昆:这样做有一点儿难度,古人也说“远小人,近君子”。多接触具有正知正见和道德修养的人,对于培养自己的心性至关重要。别人失信于我,我当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相信他,已经试出了水的深浅,再去往里瞎跳是要出危险的。但如果对方陷入生命危险或必需援助,我还是会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不管是物质还是其他方面。若是一般情况,我会选择“NO”,因为这样他才会从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反省自己,否则就会纵容他。
  洛可:我希望自己能有如此胸襟。
  乐伦:如果确认他无法借机去骗别人的话,我还是会帮助的,但只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夏莲:佛说怨亲平等,这世上找不到一个不曾和你做过亲人的人。我心里觉得一切人都很亲,为什么还要强分别呢?
  见明: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都会期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所以我还愿意帮助。
  明静:如果的确需要帮助,我会伸出援手,尽己所能。也许这个过程中会有思想斗争,但我相信自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若莓:伸出友好的手,帮助他走出困境,真诚地为他解除烦恼,使他愧疚自己的失信,是对他心灵的帮助。
  菡萏:应该持有这样的心态:他是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众生。在他遇到危难求助的时刻,应该以德报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感化于他。不但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也要这样。
  净印:人失信于我是一念之差。一件事失信于我,不会一生失信于我或别人,所以需要的话,可以帮助他。
  蒙卫芝:这要看他打算利用别人的帮助干什么。用来干好事,可以适当帮助;不干好事,坚决不帮助。
  果菁:我还是希望能给予随缘随份的帮助,但我会选择我认为真正有利于他的帮助形式。
  徐冉:虽然对众生永不失望,但在他继续造业时,不能协助造业;若肯回头,必定继续帮忙。
  李亚琴:一切众生应如我母。对曾失信于我的人,同样希望他能改过自新。主要是帮助他对治品格上的缺陷,而在物质上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还是要给他改过的机会。以自己人品的力量感化并引导他,既要有原则,又不失佛门弟子的慈悲。
  刘腾亮:我想我不会刻意去帮助他,但是如果他确实需要我帮助时,我还是会帮助的,因为培养宽容之心是佛弟子的基本功课。被人欺骗是很难受的,每当此时,我常常会反思自己是否也曾欺骗别人,是否就是自己应得的报应?想想无始劫来自己或许这样对待过别人,再由别人这样回报于自己,实在感到可怕。

什么是选择职业的首要条件?当赚钱与信仰或个人爱好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取舍?
  范卫平:应该把工作与生活分开考虑,赚钱与个人爱好也是这样。工作以赚钱为取舍,生活以个人爱好来取舍。
  方应看:选择事业的首要条件是可以终生不断地学习探索。如果需要取舍,我还是坚持个人信仰和爱好,总有办法可以很好地将赚钱和爱好结合起来。
  王一蘅:自己喜欢或能够胜任的事,是选择职业首要条件。当赚钱与信仰发生冲突时,赚完钱再去信仰或爱好吧。总之事情得一件件做,别都搅和在一起。
  乐伦:如果赚钱与信仰发生冲突,那就不赚这个钱;如果与个人爱好冲突,那就改改个人爱好。
  夏莲:自已的爱好虽然重要,但要是发生冲突,一时无法从事自已爱好的职业,还是老老实实的工作吧。
  明静:选择职业的原则是个人爱好与社会需要结合。我对金钱的欲望不是很强烈,以不影响自由和尊严为度。当赚钱与爱好冲突时,也许可以暂时放弃爱好;但如果赚钱与信仰冲突,就别无选择了。
  震邦:从一般择业的原则来说,应该在发挥自己特长,满足自己爱好的前提下,争取最好收入的职业。但赚钱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允许内,在不违背信仰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为赚钱就能违背的信仰,那就不叫做信仰。因为信仰就是坚信和仰止。
  若莓:我会选择有希望、有发展的职业,能够促使自己奋发向上,而不是凭个人喜好。职业是用于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个人爱好发生冲突时,我不会轻易放弃职业,因为放弃意味着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但信仰是心中永久的长青树,如果冲突就重新选择赚钱方式。
  菡萏:择业最重要的是令自己心安,如果心安不下来,干什么事都干不好。当然,能让自己快乐的职业就更好了,但一般人很少有这样的福气。当赚钱与信仰和个人爱好发生冲突时,先分析一下发生冲突的原因。然后权衡一下,什么对你更重要,再作出相应的取舍。
  净印: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爱一行,干一行,因为喜欢才选择;其次要看看自身条件,是否适合干这一行;第三要考虑市场需求,看这个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信仰是人多世的追求,当与赚钱发生冲突时,服从信仰也许会暂时失去一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唯有信仰可使人到达光明的彼岸。
  蒙卫芝:应按照佛的戒律来选择职业,如果一时没有条件,可暂时维持原来的生计,同时想方设法改换更理想的职业。
  徐冉:首要条件是这职业不能危害众生利益。最上者能为大众服务,如政府、公益机构等。其次是能为众生提供各种资源(工农业)或搭建桥梁(商业),也无不可。赚钱只要不危害众生利益,不会与信仰冲突。至于个人爱好,后学认为,上则依教奉行,下则恒顺众生,其余的个人爱好越少越好。
  李亚琴:择业的首要条件是正业,能利益众生就是最好的职业。当赚钱和信仰发生冲突时,当然坚持信仰,因为信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当赚钱和爱好发生冲突时,可视比重而定。我的体会是,有了坚定的信念,一切爱好就淡化为可要可不要的东西了。我曾经把画画视为生命,信佛后就从画梦中醒来,画画能让我解脱生死吗?上师曾在给我的信中说:“可画可不画。”我想这是对世间一切事物的超然态度。这个态度是对事物总体的把握,但从局部来看,要做好当下的每件事,只要是正业,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社会的许多负面现象都是由不爱本职工作的人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要工作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工作,社会将是什么样子?所以,我说的比重也是指个人和社会的比重,每个人、每份工作都是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我们要用自己的热忱来拧紧它。
  刘腾亮: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有正确的人生观,自然知道如何取舍。至于个人爱好,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业力,必要时必须扭转,不能感情用事。我自己的志向是当个科学家,结果成了一个商人。年轻时总觉得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人到中年往往会发现,你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会强加给你。但是,不要总想到是冲突,要用智慧去转,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学佛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挑战并改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