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摊铺机摊铺速度:历史复习问题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7:58:56

历史复习问题汇集

【中国古代史】

历史复习问题汇集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即祖国历史的开篇。

            【主要表现】

               ⑴政治方面。①以王位世袭制为标志,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历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阶段,至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②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这些政治制度的演进创新为中华政治文明初步奠定了基础。

               ⑵经济方面。①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个经济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②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⑶民族关系方面。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频繁接触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春秋战国时期)。

               ⑷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基本特点  【争与变】

1、国家制度在逐步走向成熟。

          2、 争:诸侯争霸,大夫争权,人人争利,百家争鸣。最突出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变:从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到政治结构、思想文化,整个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各诸侯国内的变法图强。

                 争与变的关系:残酷的兼并战争呼唤着变法,深刻的变法又为激烈的战争提供了条件。二者的和弦共鸣,构成了社会大变革的雄浑乐章。

发展趋势  ①从分裂到统一。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前者为争霸而战,后者为统一而战。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诸侯国的数目由多变少,其规模由小变大,最后由秦国统一天下。

          ②各民族相互融合。 在战争环境中,华夏族同其它各民族接触频繁,缩小了各民族的差异和隔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③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  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和动荡下,贯穿着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交替变革和为之斗争这一历史发展的主线。

              相互关系:这三条主线互相交织在一起,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建立。

              这三条主线就是对秦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的”这三个定语来历的解释。

问题突破  1、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⑴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其表现为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⑵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农民地位的提高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⑶各国为了争霸和兼并战争的需要,进行了改革和变法,采取措施发展本国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⑷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⑸由于诸侯国数量的减少,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              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方案。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④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势力斗争。⑤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使秦国实力迅速增强,因此出现了“商君死,秦法未败”的现象。

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有①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确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③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④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上的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巍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的繁荣。⑤私学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思想家。⑥民族融合的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⑦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各国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

背景:春秋末以来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基础上进行的。

目的:要求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措施: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采取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性质:一场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运动。

结果和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不同点: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更加注重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以明法令”“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更加明确、深刻和行之有效。

                     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特别是“重农抑商”“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什伍连坐”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6、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异同的比较

不同点:

时间范围:两者时间相距近千年。

空间范围:前者地处东亚,后者地处西欧。

社会发展阶段:前者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瓦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斗争对象:前者矛头对准奴隶制残余,后者矛头对准天主教会。

阶级性质: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后者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

             相同点:①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态中产生巨大反响的产物。如中国的封建生产力发展和封建制度确立,西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

②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都属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历史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形成“人文主义”的思想。

7、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比较

    不同点:目的不同:春秋时期是奴隶主阶级为争做霸主进行的;战国时期则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度,建立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

            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重用有才干的人,通过改革积聚力量使国家具备充当霸主的实力;后者则主要是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贵族特权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特点不同:前者采用新的生产关系,维护的是旧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后者则是用封建制代替落后的奴隶制。

            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前者处于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巩固,到春秋末年和战国初期新的剥削方式出现;后者处于战国时期,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而且,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强大。

相同点: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②各国通过改革,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

        ③推动了各种思想的产生、传播和“争鸣”。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基本线索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秦二世、子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

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奭)、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孺子婴(王莽摄政)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献帝(刘协)。

                    秦汉共442年时间。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

               【具体表现】

                 政治领域:①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巩固下来。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至西汉汉武帝时这一制度得以巩固。②封建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外戚和宦官问题、东汉时的豪强地主问题。③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

                 经济领域:①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④对外贸易开始,通过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民族关系领域:秦汉王朝均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思想文化领域:①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②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思想大一统。③外来思想文化(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中国。④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立,产生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对外关系领域: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

基本特点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  秦朝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原因:⑴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保证生产发展;⑵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其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⑶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目的: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措施:政治方面:①建立皇帝制度,核心是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②建立中央官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三公;以下设诸卿,分掌政务。他们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此即三公九卿制。③建立地方官制:废分封,设郡县。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④强调依法治国,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货币。④统一车轨,修弛道。

文化方面:①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

                评价: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边疆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作用:秦朝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2、“汉承秦制”的主要表现

              ⑴继承:汉朝沿袭了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机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监察制度和户籍制度等。

              ⑵发展:汉初沿袭了秦的三公九卿制。为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三公无实权。②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创立刺史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把秦朝的御史台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逐步掌握地方军政,成为州的最高长官。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地方上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结果形成王国问题。景帝时平“七国之乱”,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实行“附益之法”,王国问题得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④创立察举制度。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⑤户口、土地登记制度进一步发展。两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成为编户齐民,他们身份独立,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⑥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秦半两、汉五铢)。

问题突破   1、秦朝的历史地位

             ⑴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自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灭六国;统一西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⑵开创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和秦律等制度,以及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弛道和邮驿等措施。

                      ⑶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秦朝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结果引发农民战争而亡。汉初统治者以此为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⑷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气势雄伟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朝留下的重大财富。

2、 评价秦始皇

              纵观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①他灭六国统一天下,征越族、击匈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③但他统治残暴,以刑杀为威,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3评价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史实:①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巩固了中央集权。②经济上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推行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农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③军事上,打败了北部的强敌匈奴,解除威胁,有利于北部边郡的安宁和生产的发展。④民族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得到扩大。⑤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用儒学治国,巩固了中央集权。但他出击匈奴,大肆征兵纳税,也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

              结论: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4、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①坚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紧密结合其所处的时代,看他的活动的作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促进历史的发展。②是否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反对分裂。③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民族关系上,是否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利于民族融合。⑤对外关系上,是否促进对外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反抗外来侵略。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实事求是,功过分明,既不全面肯定,也不全面否定。

5、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巩固统治。③结果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不同点:①分封制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出现在封建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②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它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6、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特点:①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秦开发珠江流域,派兵征越族,设三郡,迁人口,铁器传入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而且汉族与越族杂居,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此外,秦还开发河套地区。汉武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郡县,加强内地与西南各族的联系。②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这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③北方战争不断,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大融合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

原因: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统治者采取有效政策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

影响:秦汉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秦汉民族关系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外关系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东汉与大秦关系的发展等。

7、 汉政府采取的民族政策归纳。

和亲政策:如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战争政策:汉武帝时三次大败匈奴;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管辖政策:如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汉武帝时设郡管辖西南夷。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汉武帝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域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8、 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

秦朝: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确定了法家思想为基本的思想。

西汉初:以道家的“无为”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汉武帝时期以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尊儒的同时,还崇尚法制。所以,尊儒尚法是汉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9、 关于国内民族战争问题

性质:它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但有进步与倒退,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如: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因为它具有保护中原及北方人民安宁的生活和生产,维护先进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而匈奴单于率军南下掠夺则是非正义的。

规律: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友好往来、共同发展是历史发展长河的主流。如西汉政府的和亲政策,使汉族和匈奴民族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和平。

认识:①随着各民族之间交流与交往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也在逐渐消除。②在中国古代史上,各族都有为民族和好作出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与反侵略的民族战争有质的区别。④任何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民族战争以及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战争均是正义的、值得肯定的。

10、              秦汉文化突出特征及成因。

特征:水平局世界前列,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②统一和多样化相结合。③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中国古代的科技广泛向外传播。④气势恢弘,充满自信和向上的精神。

原因: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时间较长。②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封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③民族关系上,各地区、各民族交往加强。④对外关系上,中外交往频繁。⑤继承和发展上,承接先秦文明,发扬光大。

11、              如何认识秦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联系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这为秦汉文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时,无论科学、哲学,还是文学、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九章算术》里的许多重要成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张仲景、华佗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也相继兴起,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充发表《论衡》,批判迷信思想,反映了无神论的战斗精神;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历史的典范。这些文化成就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的必然反映,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

12、              为什么说秦汉文化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其一、数学、中医、造纸等成就一脉相传,不断地被发展,许多今天仍在使用。我们现在依然为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的庞大军阵所震撼。这些已不仅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

其二、儒家思想在诸子思想中取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以后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三、《史记》及许多秦汉文艺作品,历代都有读者喜爱和研究。道教和佛教的兴起,至今仍然存在,那时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冲突和斗争,其充满哲理的思考和辩难,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启迪。

其四、秦汉文化的许多成就开始外传,促进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秦汉时代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这是一个让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时代。

 

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年——589年)

基本线索   三国  魏(220—265年)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帝(曹奂)

                蜀(221—263年)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

             吴(222—280)大帝(孙权)、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乌程侯(孙皓)

        两晋  西晋(265—317年)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

              东晋(317—420年)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韶)、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年)

              齐(479—502年)

              梁(502—557年)

              陈(557—589年)

        北朝  北魏(386—534年)

              东魏(534—550年) 北齐(550—577年)

              西魏(535—556年) 北周(557—581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共370年时间。

线索归纳  政治上,政权更叠频繁,战乱不休,南北对峙。

经济上,江南经济持续发展,北方经济破坏和恢复交替出现。

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在北方尤为突出。

文化上,突出地反映出时代政治、经济特征。

阶段特征  ⑴封建国家的分裂;⑵北方民族大融合;⑶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主要表现】

                 ⑴封建国家的分裂。三国时期国家分裂,西晋短期统一,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又出现分裂。

                 ⑵北方民族大融合。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迁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及联系的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⑶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着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

发展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中,战乱频繁,国家分裂,但仍呈现出统一的趋势,其表现在:

①     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蜀国诸葛亮发展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吴国时越族下山同汉族开发江南;东汉以来五胡内迁,还包括十六国的混战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②     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江南经济的较大发展,开始改变了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③     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这段370年的历史中,有过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前秦、北魏、北周的三次统一北方。

问题突破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及成因

                ⑴江南经济发展。原因: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相对稳定。

                ⑵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战争破坏,农耕规模缩小;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扩展,西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环境破坏。

                ⑶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佛教盛行。

                ⑷商品经济水平低。原因:社会动荡,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⑸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原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⑴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宗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于不同民族的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⑶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佛教与反佛教的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佛、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

⑷科技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推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原因:①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②民族大融合;③秦汉文化的基础;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反映的当时的历史特点及表现。

历史特点反映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表现在:科技进步(祖冲之的圆周率和《缀术》),文化艺术的成就(乐府诗、小说、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南方政治腐败,士族制度的盛行和腐朽。表现在:陶渊明田园诗的出现。这一时期的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等都带有士族制度的特征,特别是史学的重门第、尚名教、重文献资料的整理注释的特点。文学上以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北方民歌为代表。反映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封建化的趋势。《齐民要术》总结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佛教的盛行。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石窟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在不少领域出现了一些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

4、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战乱与发展并存,分裂与统一交织。这一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也有建设与发展,有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和西晋的短期统一,也有促进社会进步的改革,而北方的战乱,客观上促使以汉族为主体的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对南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⑵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经过长时期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汉族文化的发展,从而具有了统一、富强和使古代文明在一次向高峰推进的条件。这一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两段统一帝国后期的中间过度阶段。

⑶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完善与巩固的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逐步完成封建化过程,这一进步的历史现象是隋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⑷文化思想成就与进步引人注目。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都突出的成就,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581907年)

基本线索  隋(581—618年)文帝(杨坚)、炀帝(杨广)

               唐(618—907年)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后(武曌)、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柷)

              隋唐共326年时间。

阶段特征  封建社会的繁荣。

              主要表现:政治领域: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②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专制主义终于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地主阶级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维持了多年的大一统局面。

                                经济领域:通过租庸调制、均田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封建生产关系,使之推动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洛阳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

                                民族关系领域:①唐朝以和亲、册封、会盟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处理了中央王朝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密切了边疆和内地的联系。②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扩大了统治范围,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对外关系领域: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交往形式多样,不仅与东亚各国保持经济的联系,而且与中亚、欧洲、非洲一些国家建立联系,频繁的对外交往不仅仅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文化领域:由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的各民族、国家间的联系,唐朝文化在科学技术的各部门,文化艺术的各领域,思想文化的各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形成了“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文化特色。

线索梳理  政治上,各项政治制度得以完善。

           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获得重要发展。

              对外关系上,“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文化上,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

问题突破  1、秦隋两朝有那些异同之处

              ⑴相似之处:①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②都建立一些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以庸代役制。③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④统治者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关系。如秦朝加强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朝派人去流求和西域。⑤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都是二世而亡。⑥都为后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繁荣局面。

                    ⑵不同之处:①取得政权的方式不同。赢政是继承王位,后兼并六国,建立秦王朝;杨坚则以外戚身份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后,灭陈统一中国的。②时代不同,秦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隋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③开国皇帝治国重点不同,故影响不同。秦始皇较重视政治,集中精力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国家;隋文帝除注重政治外,还较重视经济,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所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隋朝则为唐朝制度提供规矩,为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打下基础。④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不同。秦朝焚书坑儒,钳制思想;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读书人。

2、 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

继往:①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消除了前朝许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为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②继承了前朝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并将其发扬光大。沿用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把北魏的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生活安定。

开来:①它完成的统一和开创的社会安定局面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被唐朝沿用和进一步完善,并深深影响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六部制和科举制沿用到近代。③隋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唐朝所沿用。④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作用在唐朝得到充分发挥。⑤隋朝对北魏府兵制的沿用与改进被唐朝所继承。⑥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所吸取。

3、 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认识。

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看:盛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共同原因有: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②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迫使统治者吸取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③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的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与民休息;④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制度的革新;⑤最高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⑥开明的民族政策:统治者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⑦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⑧科技进步;⑨以较为发展的前代为基础;⑩开放的外交政策等因素。其中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⑵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重视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善于纳谏、鼓励生产、完善制度等。

⑶从盛世局面的表现(结果)看:一般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力强盛等。

⑷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都是统治阶级调整生产关系,把剥削放宽到农民阶级可以接受的程度,缓和了经济矛盾。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

⑸从盛世局面的前景看: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②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③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两汉、唐朝统治后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证明这一点。

⑹盛世局面给人的启示: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②统治者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④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⑤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民族间、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⑥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⑦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

4、 隋朝的历史地位。

隋朝是一个时间短暂,但影响巨大的朝代,它是既承前启后又具有开创性的封建王朝。其突出表现如下:

⑴政治上:①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南北统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为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奠定了基础。②隋文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继续沿用并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的创立,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⑵经济上:①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由此而来。②隋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为唐朝的经济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③隋朝开凿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隋及以后南北经济以及运河沿岸的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④隋朝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为唐朝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

⑶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顺应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使内地与边疆各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唐朝时中央与各民族地区的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⑷军事制度上:隋朝沿用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唐朝前期加以沿用,并调整健全了府兵制。

5、 怎样评价隋文帝和隋炀帝?

⑴隋文帝是我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隋文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初创三省六部制,开科取士,减轻赋役,纳绢代役。隋文帝这一系列改革,使国力日盛;特别是其首创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唐及其以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⑵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君。他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奢侈腐化、严刑苦罚。这些措施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经济矛盾,隋末农民起义瓦解隋朝,导致其最后灭亡。但隋炀帝杨广曾率军灭陈,为隋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在其统治时期,兴建东都洛阳,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这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6、 对武则天和唐玄宗的评价

对武则天的评价: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虽有很多弊政,但她当政期间,一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摧垮了士族制度,另一方面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②她也是一个有负面影响的人物,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院,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总之,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其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她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王之一,功大于过。

⑵对唐玄宗的评价:出现开元盛世(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的又一个盛世局面,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世界史上也有重要的影响。

7、 隋唐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的五大变化。

⑴土地制度的变化。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秒度 重大的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从8世纪中叶起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主要体现为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⑵赋税制度的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从汉代以来赋税制度重丁口,轻田产的分水岭。宋代的赋税制度、明代的“一条鞭法”,以及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对杨炎的两税法的继承和发展。

⑶选官制度的变化。隋朝建立、唐朝完善的科举度,反映了士族地主势力的衰落以及中下级地主阶级势力的上升。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极大地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

⑷行政制度的变化。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唐朝加以完善,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⑸军事制度的变化。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军事制度的革新,同时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8、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和后期两税法的比较。

⑴条件:均田制的实施(即国家对土地的有效控制)是租庸调制推行的条件;均田制的破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唐政府实行两税法。

⑵目的:前者是巩固统治,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后者是缓和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⑶内容:租庸调制是指: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纳绢代役叫“庸”。两税法是指: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⑷意义:租庸调制的实施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⑸作用:租庸调制的实施使荒地被开垦,人口增加,巩固了唐政权。两税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户口明显增加,但土地兼并不在被受限。由于地主把赋税转嫁给农民,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9、 唐朝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繁荣强盛局面的原因。

⑴从经济上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封建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在江南推广,并向边远地区扩展。长江流域基本得到开发,一些边远地区经济也有较大发展,这就为唐朝前期的繁荣奠定了远比前代深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从政治上看:①隋朝的大一统为唐朝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唐朝繁荣的前提条件。②隋朝统治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如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备,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均田制的沿用与改进,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上层建筑较好的适应经济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封建帝王个人的作用也十分明显。隋唐时期涌现出较多的具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杰出皇帝,如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们有政治远见,且政策开明,并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从而在治理国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唐朝前期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⑶从民族关系看:①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黄河、长江流域作为中国的主体部分基本上是单一民族(汉族)生活,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增强中央对地方的凝聚力。②当时的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民族友好关系。这是唐朝前期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

⑷从对外关系看:重视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吸取外来优秀文化,也是唐朝发达繁荣的原因之一。

10、             如何认识科举制?

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的原因:⑴根本上是以北魏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⑵士族地主日益腐朽没落,不学无术,但仍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

科举制的推行,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同时,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唐朝学制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科举制毕竟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科举制度到后来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消极作用:明朝的八股取士,使读书人成为皇帝忠顺的奴仆;受八股取士的影响,明清时期学校教育体现出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八股命题范围狭窄,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特别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11、             唐朝的对外政策总结。

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其表现主要在:

鼓励中外交往。唐朝注意与世界交往,既传播博大精深的唐文化,又引入一切外来文明。这时,印度的佛教文明,西亚的阿拉伯文明,中亚的许多文明相继进入中国,既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又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学习佛教真谛的玄奘,传播佛教经意的鉴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⑵尊重外国人员。很多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在中国定居,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在唐朝的外国人,可以有自己的礼拜寺,专用墓地,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授予相应官职。这种文明和开放的举动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推动力。

⑶平等地参与国际交往。唐政府中有鸿胪寺等机构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来宾,许多地方设有商馆接待外商,另设有互市监、市舶司等掌管对外贸易,唐政府接受外国的留学生,又将大批的使臣、僧侣派往国外进行回访。

唐朝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使得唐朝成为亚洲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也为今天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借鉴。

12、             汉唐中外交往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⑴特点: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时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方的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至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信道。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的使臣、商贸交往和文化交流全面展开。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往往是以中国文化输出为主。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朝的繁荣。

                原因:汉代江南经济比较落后,不具备海上贸易通商的条件,唐代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3、             唐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唐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尽量以和平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主要有五种形式:

通过战争,安定边疆。唐初,东突厥向南进扰,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唐高宗时,派兵大败西突厥,保卫边疆安定。

⑵设置机构,加强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管理突厥各部;唐朝征服高昌后,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回纥归附唐朝,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南昭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⑶册封爵位,增进友谊。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8世纪初,唐玄宗封南昭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⑷实行“和亲”。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可汗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⑸进行会盟,停止战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朝会盟。

于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中央与各民族地区的联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14、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异同点,及其对汉唐两朝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①通过战争,安定边防,扩大疆域。汉武帝依靠强盛的国力,对匈奴展开长达十年的军事进攻,并以胜利告终;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在其故地设都督府。②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经营西域。③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太宗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⑵不同点: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⑶意义:①西汉、唐朝民族矛盾缓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各民族间友好往来、交流频繁,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5、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

⑴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为多民族国家发展提供了前提(威慑力)。

⑵中央王朝一些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是重要原因(凝聚力和感召力)。

⑶唐朝先进繁荣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吸引力和融汇力。

⑷隋唐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如“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促成了边疆各族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

16、             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⑴从世界来看,隋唐时期中国成为当时亚洲东部最强盛的大帝国。

⑵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内,各族交往频繁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管辖理,所有这些与隋唐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相同,都是隋唐繁荣的有机组成部分。

⑶政治统一局面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等产生广泛影响,是盛唐气象得以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如唐朝境内各民族密切交流,充满开放的气魄,改变了排斥异族的心理习俗,有助于开放环境的形成。

17、              隋唐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作用。

特点:①政策开明宽柔;②措施灵活,方式多样;③以武拨乱,刚柔相济。

作用: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8、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原因及特征。

隋唐时期,中外友好往来频繁,究其原因有:①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②唐朝国力的强盛,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④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中外僧侣在推动中外交流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范围广,以亚洲为主;以和平交往为主;以互通使节、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的经济、文化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时期,中外之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大大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民的先进经济成就和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交流,对亚洲各国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              隋唐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①交往范围广,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并和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谴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的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社会。⑤兼收并蓄。⑥影响巨大,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是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表现有:亚、欧、非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如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中亚地区的名马、异药等;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②使唐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唐乐里就有高丽乐,;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③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唐与各国谴使往还,接纳留学生,;民间贸易交往不断,;玄奘和义净到天竺探求佛学;鉴真东渡日本;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客死在唐朝都城,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④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新罗参用唐朝制度,行科举制、设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和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具有中华文化色彩。日本大化革新即是由留唐日本人回国策动的。其中的政治、经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材;佛教受中国影响;文字、建筑、生活风俗都留有唐文化风范。中国创立的十进制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大食;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20、              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特点及世界地位。

原因:第一,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社会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时,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隋唐政府倡导科举制,举办学校,突破了人才选拔对门第的限制。同时,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第三,文化交流频繁。隋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国内各民族间以及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使唐朝文化博采众长,更加丰富多彩。第四,继承了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封建文化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我国科技文化及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特点:博大精深,全面繁荣,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地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她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21、隋唐文化的特征

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文学、教育、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

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乃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取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的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技术和火药;僧一行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重要影响。

22、              唐朝诗歌繁荣的历史根源。

⑴唐代社会经济高度繁荣是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丰足的社会财富,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

⑵唐朝是庶族地主上升发展时期,从他们中间涌现出的知识分子比士族子弟更有才能和抱负,更了解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

⑶唐代以科举取士,特别在高宗时开始形成的以诗取士制度,在客观上起了导向作用,推动了诗歌的普及和提高,形成了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

⑷唐代的学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创作“自由”,有利于诗歌的发展。

⑸各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对诗歌的繁荣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⑹唐诗的繁荣还有诗歌自身发展的原因。

23、              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唐朝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四个方面:①筒车、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革新,黄河、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和大量慌田的开辟,对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②隋朝的造船业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唐朝的丝织业、制瓷业、制陶业、造纸业等行业的技术高超,产品精美,如制瓷业生产青瓷和白瓷,密色瓷以及唐三彩等。③这一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城市的商业非常繁荣。而且城市中设有专门的商业贸易场所——市,后期并逐渐突破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此外,农村也出现了草市。④长安、洛阳是著名的北方城市,扬州、益州是著名的南方城市。唐朝后期,“出现天下之盛,扬为首”,“扬一益二”的城市格局。

24、              隋唐“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的原因。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隋唐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封建经济的空前发展,为对外交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化的高度发达吸引了周边邻国。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唐朝时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比较发先进。⑤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与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⑥唐朝周边国家在社会形态上正值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它们主动向唐朝学习,借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例如:日本古代学中国,近代学西方。

25、              隋唐时期经济布局的变化。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之后,到南北朝末期,南北经济已趋向平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朝前期。在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地位日渐重要的反映,但全国最重要、最繁荣的城市是长安和洛阳,对外贸易的路线也是以北方丝绸之路为主,这些说明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领先地位。在唐朝安定统一的社会条件下,南北经济发展同步发展,共同形成全国经济的繁荣局面。尤其是扬州,利用运河与长江水道交汇的地位和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发展相当迅速。

到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安史之乱,这场持续八年的叛乱主要在北方进行,此后的藩镇割据以北方为主,这些情况对北方经济再次造成严重破坏,所以,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并有“扬一益二”之说,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发展为南方的商业都会。这时,大运河的运输对支持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更加重要,以至于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这种局面的持续发展,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从而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6、              对以隋唐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的理解

⑴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为各国人民所向往,这是前提条件。因为,隋唐文化的特点有:①全面辉煌,博大精深:与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相比,不仅全面,而且水平高超,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灿烂的成就。②承前启后,源远流长:与宋元文化、明清文化相比,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个顶点,不仅对后来的封建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在今天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③光照四邻,影响深远:与同一时期(7—10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中亚、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以及东亚和南亚的一些民族文化相比,隋唐文化在当时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远远领先西方文明;对周边邻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代表了中国文明,至今还保留着较大的影响。

⑵文泽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因为唐王朝是当时的世界大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享有很高威望;唐朝社会经济发达,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史实有:7—10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基督教会在社会中地位十分重要,也反映在文化方面,各国在科技上压制与宗教神学相矛盾的探索和研究,实行愚民政策,禁止传播或用神学改造一些民间文学,甚至销毁古希腊、罗马的文物和书籍,很多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都被加上了神学桎梏。总体上说,当时的欧洲处于一个“蒙昧时代”,今天我们所了解的欧洲中世纪很多文化成就是在13—14世纪以后取得的。7—10世纪的西亚、中亚文化:阿拉伯帝国(大食)在伊斯兰教的统治之下,阿拉伯人在科技、建筑、医学、教育和文学等方面都创造了许多显著的成就,但从当时情况看来,帝国在北非、南欧、南亚等地推广伊斯兰教,采取了很多破坏当地思想、文化遗传的政策和行动,形成了文化的单一性和局限性。而东亚、南亚、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多处于氏族部落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们大多和唐朝交往频繁,受到唐文化极大的影响。

上述原因和史实都促进了唐朝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盛唐文化对新罗、日本影响很大;与东南亚的交往以佛教为纽带;自西亚的大食向中国传入伊斯兰教,中国的造纸术西传大食;交流范围远及东罗马帝国和非洲。

⑶交通发达,造船和航海技术较先进,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思想开放,兼收并蓄,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⑷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留下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总之,由于以上四方面的因素影响,最终在唐朝时期奠定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隋唐文化与秦汉文化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从地域范围上看要比秦汉文化影响范围广,历史地位也更高,也从文化方面说明隋唐时期进入繁荣时期。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907——1368)

基本线索:五代(907—960)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 末帝(朱瑱)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

后晋(936—947)

    高宗(石敬瑭)、出帝(石贵天)

后汉(947—950)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隐帝(刘佑)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熙)、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孝宗(赵昚)、光宗(赵 惇 )、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禥)、恭帝(赵  显)、端宗(赵昰)、帝昺(赵昺)

辽[耶律氏](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拖雷(监国)、太宗(孛儿只金窝阔台)、乃马真后(称制)、定宗(孛儿只金贵由)、海迷失后(称制)、宪宗(孛儿只金蒙哥)、世祖(孛儿只金忽必烈)、成宗(孛儿只金铁穆耳)、武宗(孛儿只金海山)、仁宗(孛儿只金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孛儿只金硕德八拉)、泰定帝(孛儿只金也孙铁木儿)、天顺帝(孛儿只金阿速吉八)、文宗(孛儿只金图帖睦尔)、明宗(孛儿只金和世)宁宗(孛儿只金懿璘质班)、顺帝(孛儿只金妥欢帖睦尔)

阶段特征    ⑴由若干民族政权的并立到走向统一。⑵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⑷封建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主要表现】

                  政治领域: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唐朝统治结束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与扩大。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结束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960年,北宋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宋太宗时陆续灭掉了各地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但从实际意义上说,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因为,与其并立对峙的先后有契丹族的辽、党项的夏、女真族的金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辽、北宋灭亡后,又形成了南宋和金的对峙。到元朝时,最终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经济领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北经济作物交流、推广;商业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民族关系领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过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文化领域:传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科学技术又有新的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军事和生产、生活领域得到应用,而且传向世界,对欧洲历史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以诗歌创作、理学兴起、元曲兴盛为代表,传统的思想文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线索梳理    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政治体制建设得到加强。

            ⑴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⑵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①宋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防止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并改革了科举制度,使北宋的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②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其特点明显:①经济重心移至我国南方;②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③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进一步扩大;④封建生产方式进一步向边疆地区扩展。

                  民族关系方面,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文化上,以科技为代表,许多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问题突破   1、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目的:宋太祖为巩固君主地位和加强中央集权,针对君弱臣强和兵变割据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模式。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乱政的教训,其有利的一面在于有效地巩固统一;但其不利在于造成军事战斗力低下,因为文官不懂军事。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这一方面有利于有效的巩固统一,防止分裂;另一方面有利于却导致地方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冗官。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作用:宋太祖用不杀戮功臣等不流血的措施,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铲除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兵变换代的基础,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举措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也为后来封建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弊端:①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守内虚外”,削弱了边防,因而边患叠起,时时受到辽、夏侵扰。②致使权利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了“冗官、冗兵、冗员”状况,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③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2、唐朝与北宋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宋: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同时也形成积品积弱的社会局面。

  原因:

  唐: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臣,重视集思广益;吸取了士族与庶族对立导致统治力量削弱的教训,采取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缓和地主阶级上层与中下层的矛盾。 宋:宋太祖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时他自己也正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因此特别注意把兵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

3、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表现

  原因:①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地主隐瞒土地,少纳赋税影响了国家赋税收入。②北宋采取分化事权和重文轻武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即冗官局面,官奉开支与日俱增,使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入不敷出。③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北宋统治者每逢荒年大量养兵,形成冗兵局面,致使军费开支浩大。④北宋统治者从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充实京师,地方军队多为老弱。禁军派驻外地,三年一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⑤统治者腐败无能,对辽、西夏和金一味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统治者对农民肆意盘剥,农民起义不断,这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导致国家积弱。积贫和积弱相互影响,使北宋国力日衰。

  表现:①积贫表现:一是官奉和军费开支过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国穷);二是为解决财政困难而扩大赋税所造成的劳动人民贫困(民穷)。②积弱表现:一是对外无力解除辽和西夏的威胁;二是对内不能控制农民起义。

4、 北宋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前期:面临两大主要社会问题,一是国家分裂,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巩固。因此,北宋前期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完成国家统一,二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期:主要面临四大社会问题:①财政困难,入不敷出;②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负担沉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③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④农民的反抗斗争。因此,北宋政府试图通过“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解决这四大社会问题。

    后期:面临两大社会问题:一是政治腐败;二是面临金的进攻。政治腐   败削弱了国力,金的进攻灭亡了北宋。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及内在联系。

相同点:①背景相同:两次变法都是在北宋统治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北宋的封建统治。③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运动。④结果相同:都最终失败。⑤失败的原因相同:都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不同点:①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②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③改革成效不同:庆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就被废止了,成效不大;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内在联系:庆历新政的局部调整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6、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

⑴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统治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

⑵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统治危机。

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前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被废除。

⑷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但应肯定其进步意义有:①尽管变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②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勇气和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7、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②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并以向辽、西夏、金等纳“岁币”的方式换取和平。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④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民族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

 ⑵关于民族政权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因此,辽、宋、夏、金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与汉族政权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边疆的开发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⑶正确评价两宋时期的三次议和: 宋辽的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南宋和金的绍兴和议。这三次议和对两宋来说,是在接受了屈辱的条件下,统治者求得了苟安,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平友好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8、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与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比较。

  ⑴延续了前代的分裂割据。如:由东汉末割据混战到三国鼎立;由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

  ⑵少数民族内迁,接受汉文化,建立政权,形成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如五胡十六国及北朝各政权;辽、西夏、金、元等的建立。

  ⑶南方与北方相比相对比较稳定,南方经济发展较快。

  ⑷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开发。如魏孝文帝改革、女真等祖的封建化。

  ⑸经历了由分裂混战到局部统一,最后大统一的相似过程。

9、唐宋两朝协调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点

  ⑴方式:唐朝以和亲、会盟、册封、设立行政机构、采取战争手段等多种方式灵活处理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宋朝则多采用战争、和议、贸易的手段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保持联系。

⑵状态:唐朝在民族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基本上制约着民族关系的走向;宋朝则在民族关系中处于劣势,受少数民族政权的制约。

⑶结果:唐朝时,保持全国的稳定和统一局面,表明封建社会处于繁荣状态;宋朝时,形成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表明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以上特点的出现,根源于两个封建王朝整体实力的强弱,也与封建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有关,还深受少数民族势力强弱的影响。

10、              元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③正确地运用战略战术。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历史地位:统一全国。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成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西藏、台湾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首创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尤其是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⑶民族融合: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地流动,一个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⑷经济繁荣:元朝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泉州成为著名的国际性大商港,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因此,元朝时,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1、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⑴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南方超过了北方,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⑵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⑶这一时期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主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了重大进步。

⑷两宋时期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取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⑸这一时期的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各族人民善于继承和发展隋唐的文化成果。

                历史地位:

                    宋元文化高度发达,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体表现为:①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三大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②全面繁荣,取得辉煌灿烂的成就,如三大发明、宋词、理学等。③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辽金的印刷术、火器制造、绘画等。④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由于城市中有娱乐场所“瓦肆”,有戏曲表演,因而宋朝和金朝已经有滑稽戏、讲唱戏等各种戏曲演出。又因为演唱的发展,经五代到两宋,词获得了极大发展,优秀词人和词作层出不穷。⑤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2、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宋元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城市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冲突斗争和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都是社会客观存在决定了文化领域必然出现相应的文化特征。①哲学领域出现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其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指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人欲”是指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种种追求。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这种思想的盛行对我国科技文化事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②科技取得突出成就。宋元时期经济高度繁荣,为三大发明等科技成就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③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学形式大量出现。城市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市民阶层得以发展壮大。他们文化不高,这就要求文学领域出现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如形式自由、可以歌唱的词,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并增多;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杂剧、散曲等。④各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使宋元文化丰富多彩。⑤民族矛盾和冲突斗争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宋代诗词多反映南北分裂的现实,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比比皆是。

13、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地评价认识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理学成为儒家学说中的主流,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起着绝对支配作用。对比几乎就在理学确立绝对统治地位的同时代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不难发现:

第一、文艺复兴冲破封建教会神学的思想牢笼,提倡思想大解放;而理学却用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条条锁链,将中华民族束缚得更紧密。

                    第二、文艺复兴运动充分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倡导个性解放和自由,使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才智得到发挥,造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而理学却强调“绝对服从”,它轻视生命的价值,根本不顾及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将妇女打入社会最底层,窒息了她们的才智。

                    第三、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理学却大力颂扬、提倡缠足陋习,对人类自身进行攻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13681840

基本线索:明朝(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憙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朝(1644—1912)                                                                                                                                                                        

                太祖(爱新觉罗奴尔哈赤)、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文宗(爱新觉罗弈詝—咸丰)、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宣统(爱新觉罗溥仪)

                明清两朝共544年的统治。

线索梳理: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经济上调整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在艰难中成长。

               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进一步巩固。

               对外关系上,进行反侵略斗争;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文化上:以“总结性”为特征的传统文化为主,未形成“侧重于理论探索和实践科学”的近代科技。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全面走向衰落。

          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预示着封建制度渐趣衰落,特务统治显示了统治的极端虚弱,八股取士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②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③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④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农民战争发展到新阶段。

                经济上:①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内调整生产关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②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对外关系上:①明中后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遭到殖民势力侵扰,反侵略斗争开始。②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失去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

                文化上:①基本特征是承古萌新。②传统科技(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③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发展。⑤大型类书、丛书的编纂成就辉煌。⑥“西学东渐”,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发展趋势: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⑶思想控制更加严密;传统文化进入总结时期;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萌发。

                ⑷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⑸统一的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的侵略斗争成为新的历史特点。

问题突破: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认识。

                    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中央,废丞相,将中央大权分属六部;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在中央,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牵制。颁布《大明律》,并实行特务统治。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清军入关后,政权机构方面沿用明朝官制,在中央设内阁和六部。雍正帝为加强皇权,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并有力地抗击了外来的侵略。但是其消极作用也非常突出,宦官专权、特务统治,使政治极为黑暗;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头脑,特别是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已走向衰落了。

2、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⑴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⑵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厂、卫是极端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

⑶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它扩大了统治基础,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

⑷废行中书省机构,在地方设三司。三司是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牵制。遇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这就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此时朝廷仅指皇帝个人)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形成了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君权。从此,皇帝的权力更大,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可以看出,明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方面同时兼顾,在加强对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的控制方面上下并重。

3、 全面评价科举制度

自隋唐开始并逐渐完善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君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这就使得:①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府,参与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士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世作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④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消极作用:主要出现于明清时期,表现为:①呆板的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并且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③明清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举制度埋没了大量人才,淹没了人们的个性,不利于知识创新,压抑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

4、正确认识明清王朝的更替。

清军未入关以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在明朝末年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尽管明末崇祯帝是一位仁义的皇帝,但他无力阻挡兵戈蜂起的农民战争,最后只能剑杀妻儿和自己,与明王朝同归于尽。女真满清的崛起,在关外准备了29年,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上升时期。清军的入关,接纳了中国正统的封建社会的传统,并以新兴民族新的封建制上升时期的锐气给中国正统的、腐朽的封建制度打了一针强心剂;使中国封建社会继续了160多年。清初前期的封建政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逐步接受汉化,运用汉人,采用汉制;同时又保持满族的优势地位。二、实施政治、经济上的重大举措,“更名田”缓解了一定的社会矛盾,“摊丁入亩”对社会结构给予了触动。三、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把权力完全控制在皇帝一人手中。四、加强文化专制主义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制造“文字狱”,严惩汉族知识分子传播有损满清统治的言论。这种统治的结果,一方面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渐趣衰落的历史趋向。

因此说,明清王朝的更替是正常的改朝换代,满洲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统治天下,同样对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5 、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②内容详尽全面。③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④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高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影响:积极影响: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影响:从目的看,它是为了维护渐趣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历史的反动性;从措施看,它以强化封建专制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把对全国的统治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违背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从而在根本上预伏了更强烈的统治危机。

6、比较一条鞭法和 摊丁入亩的异同

              相同点:第一、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第三、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都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不同点:①明朝的改革失败了,清朝的改革成功了;②明朝的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清朝是固定的;③明朝发生在王朝的中期,清朝发生在王朝初建时期;④明朝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清朝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7、 明清时期封建赋税制度的变化

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体现出:①由实物地租发展为货币地租;②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的人头税,按亩征税,形成了“地丁合一”的形态,这是我国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态。引起赋税制度变化的因素,从政治方面看,封建统治者为保证和增加财政收入,所以调整赋税制度;从经济方面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这些因素促成了赋税制度由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同时,货币地租的实施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映出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

             8、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

                    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赋役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仍然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税银全数摊入地亩,并随之取消了人丁税,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变成单一的土地税制。这一变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①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摊丁入亩后,封建国家基本放弃对无地农民的直接控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迁徙或改业都再不受严格的户籍限制,所产生的结果,首先是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加快,促进了一些落后地区的开发。其次,破产农民从农村中游离出来,进入城市和矿山,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工,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准备了条件。第三,摊丁入亩,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几千年的人头税基本上被废除,民众不再有添丁加税之虑,也不必因躲避丁税而逃匿,这有利于人口的统计和人口的增长。

             9、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业发展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的发展使封建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明清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明清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明初的重农政策,清初的更名田等,都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②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新的赋税制度的实行,更是促进了经济发展;③明末的农民战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调整了封建生产关系,农民的人身地位也得到了提高;④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及其有关认识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农民被困在土地上,无法摆脱土地,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劳动力。②由于商人往往买田置地,使资本主义萌芽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惯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⑥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又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认识:明清时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经济制度是处于渐趣衰落的历史时代中,但这个“衰落”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河中的“相对衰落”,它并不排斥商品经济的发展;明初由于实施有效的恢复经济的措施,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发展,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矛盾的态势:一是表现了封建经济的虚假繁荣,二是出现资本主义的新现象。但必须说明的是:这时的中国社会只能是以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为主导,而且,它严重压抑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生长。因此,尽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几乎相同,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受到像中国这样有着三千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压抑,并迅速发展起来,使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明清封建经济的压抑下缓慢地向前挣扎发展,从而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落伍。

              11、中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比较

                相同点: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于同一时代产生,西欧产生在14—15世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都宣告了封建社会的开始衰落。

                不同点:①发展程度不同:中国只是出现在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而欧洲产生途径更广泛,既有城市手工业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也有商业资本的重要作用,还有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②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封建制度发展顽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欧洲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兴起发展。③结局和影响不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起来,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对外经济侵略扩张,冲击东方落后制度,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止步不前,拉大了与欧洲的距离,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12、中西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命运及其原因

                 不同命运:14、15世纪,西欧地区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比西欧晚两个世纪,历史同样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中国的资本主义仍然处在萌芽状态,已衰落的封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

                主要原因:

                从政治上看,西欧许多工商业城市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资本主义萌芽有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在封建大一统的局面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从统治者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看,西欧大都实行重商主义,鼓励工商贸易;中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从对外经济和贸易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巨大发展,由此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从明末清初开始,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压抑。

                从思想上看,西欧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在中国,农民购买力低,地主商人投资土地,不去扩大再生产;在欧洲,农牧业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业资本主义发达。

             13、清朝前期面临的三大矛盾、解决的措施及影响

                满清贵族与汉族等民族人民的矛盾

                解决措施:①镇压汉人的反清斗争;②采取汉族的经济政治制度,沿用明朝的内阁制,采取奖励垦荒的措施;③大兴文字狱,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影响:①镇压了各地的反清斗争,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和安定。②促进了满洲民族的封建化,建立了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大兴文字狱制造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⑵中央政府与地方叛乱势力的矛盾

                解决措施:①清政府武装平定了噶尔丹、大小和卓兄弟等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叛乱,②平定“三藩之乱”。

                影响: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清朝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⑶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矛盾

                解决措施:①清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②推行闭关自守政策。

                影响:①对俄的反侵略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闭关自守政策虽对西方入侵有一定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央同地方的关系,尤其是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同蒙古、新疆的关系加强。明朝与蒙古族鞑靼部首领俺达汗修好,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清朝时通过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又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通过平定回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1771年,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谱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②同西藏的关系加强。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各级官吏,用明朝的法律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赋税;并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领袖都一心拥护中央。清朝与西藏的关系更为密切,黄教领袖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③同西南地区关系的加强。明朝时,在西南部分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加强统治。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在云、贵、川、黔等地,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15、如何理解明清的“改土归流”政策

               概念:明初承接了元朝的土司制度,在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担任各级长官,有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土知府、土知县等官职,统称为“土司”。土司官职世袭,但他们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后来,明清中央政府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的可以调遣的流官直接统治,这种办法叫“改土归流”。

                原因:①土司残酷剥削、压迫人民,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强烈反抗;②土司之间为了掠夺财富,经常发生战争;③土司各霸一方,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况且他们经常发生叛乱。

                过程:①明朝实行“改土归流”,在贵州设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但是,明朝的改土归流很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②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从1726年到1731年,清政府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达到三百余处。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的僧桑格叛乱后,最终完成了西南地区的该土归流。

                意义:“改土归流”使西南地区基本上消除了土司的割据状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直接管辖,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的状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间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边疆。

              16、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特点

                ⑴粉碎割据反叛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平定了南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占据天山南北,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乾隆帝派兵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这些斗争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⑵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①东北:清朝在满洲兴起的东北旧地,设置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进行管理;②漠北:粉碎准噶尔部割据势力后,乾隆帝在漠北蒙古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在科部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当地军政大权;③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乾隆皇帝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西藏:确立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与班禅的制度;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⑥台湾地区:清军进驻台湾后,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⑶加强民族友好交往。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接见五世班禅,赐予“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乾隆帝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⑷抗击外国侵略势力。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时,清军进行雅克萨之战,粉碎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捍卫了边疆,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确定两国东段边界。

            17、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明代以前的中外关系以使节往来、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⑴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也骚扰我国东南沿海。

                ⑵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⑶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害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18、我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变化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明清以前,基本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决定这一政策的基本因素有三:一是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是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三是封建统治阶级实施开明政策。这种对外交往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和发展。

                ⑵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

                   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有:

①从主观因素看:A、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护封建统治。由此,封建统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B、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②从客观因素上看:A、从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B、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表现在:①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从根本上说,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19、关于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⑵产生原因: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朝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⑶不同影响:①唐朝的对外交往扩大了唐朝的对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②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隐患。

201718世纪中西方比较。

      17—18世纪的东方(主要是中国)与同时期的西方比较,可以得出西方的优势已经形成,东、西方的均势被打破的结论。政治上:西欧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的,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政策;而中国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难以解体,同时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西方在地理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积累;而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意识形态领域: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精神动力,解除了精神枷锁;而中国维护、加强传统的说教,大兴文字狱,束缚了思想,遏止了进步。总之,通过比较得出一个结论: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逐步走向了衰落。

21、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经济目的,由于当时欧洲对货币和制造货币的金属——黄金的狂热追求,促使他们去冒险开辟新航路。

  方式不同:郑和下西洋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形式;而西方殖民主义者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积累的道路。

  经过不同:郑和下西洋比西方开辟新航路早半个世纪;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巨大,无论是达•伽马还是哥伦布、麦哲伦的船队都无法相比。

  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利益的贡赐经济政策或贵买贱卖的不等价经济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的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因此,郑和下西洋未能促进中国进入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划时代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使金银等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欧洲,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2、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领先,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中西方科技的差别: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随着文艺复兴的过程中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技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走向衰落,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①在内容上,中国科学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等,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探索。②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注重实验方法,而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体现。

      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②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④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明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①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然而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的传统,一方面使广大农民极端贫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使剥削者用钱去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②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主动贸易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③明清时期教育的落后。④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与清代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失去了政策支持。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23、明清时期文化的时代特征

  总体特征:承古萌新。

  具体表现: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等一批科学巨著。②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专制主义的空前强化,在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③出现了一些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④我国小说达到鼎盛时期的局面。⑤西学东渐开始出现。

24、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什么没有欧洲那样发展迅速?

  ⑴当时我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学技术提出迫切的要求和提供推动力。

  ⑵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⑶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窒息了学术空气;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⑷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条件。总之,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5、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从政治制度上看:明代的特务统治和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措施都说明封建社会需要依靠非正常手段才能维护统治,君主制度走向反动,说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

      从经济上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生产关系虽然未能像西方那样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但已经从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从阶级关系上看:明清时期农民阶级的斗争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末农民战争“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表达了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

      从对外关系上看:①外来势力侵扰边境,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②统治者的政策由积极进取转向消极防守、闭关锁国,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从文化上看:①在思想上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无情揭露和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②在文学上出现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红楼梦》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史实。

26、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的相似点。

经济上: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手工工场。

政治上:西欧主要国家英国、法国的封建王朝都加强专制统治。中国明清统治者空前强化专制统治,西欧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思想上:西欧早期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提出了具有民主色彩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也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文化上:西欧产生了大批反封建的文学艺术作品,揭露和批判教会、贵族腐朽本质,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也产生了一系列反封建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儒林外史》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

              27、明清时期中西差别的比较。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最早产生于14、15世纪;中国生产于明朝中后期即16世纪。从时间上看中国稍晚,但其发展前途却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历经明清,发展缓慢,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力量,以至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夭折;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力量,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无不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中西方对外政策差别:此时期西欧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前奏是新航路的开辟,实质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对外关系的除继续进行传统的对外友好交往外(如郑和下西洋是对中国传统对外政策的总结),还担负起反西方殖民侵略的任务,更可悲的是封建统治阶级面临殖民主义东来的局面,不是富国强兵而是采取消极抵抗,以至于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

                    封建统治阶级政策调整的不同。以康熙帝(1662—1722)和法国路易十四(1643—1715)政策的调整为例可以看出:其相同点方面在目的上都是加强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措施也都涉及到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康熙帝大搞文字狱,路易十四搞宗教专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不同点,路易十四发展工场手工业,取消关卡,大力拓展殖民地,鼓励出口,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的措施。路易十四采取的这些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反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意识形态在西欧兴起。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从内容上看不仅反对封建专制、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而且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设计出许多政治构想。黄宗羲等人的反封建民主生产从内容、影响等方面都不是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仅处于萌芽状态。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

                造成中西方差距的原因。以上差距的出现,原因复杂。就中国方面可以从中国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找,西欧亦然。

             28、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归纳。

⑴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哲学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这三位思想家的思想特色: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反封建的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其具体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文化上,提倡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思想上,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⑵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前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问世。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其原因与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的政策、文化专制的统治以及闭关锁国政策有关。

                    ⑶西学东渐开始,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著作。利马窦等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知识介绍给中国。

                    ⑷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体现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科举以八股取士,学校教育更加规范和严格的思想控制,清代书院的官方化,大兴文字狱,出现一大批宣传封建正统思想的类书和丛书等。

                    ⑸文学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通俗化和平民化的趋向,在思想上体现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幸福的特征。《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表现了突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