圬工是什么意思:殇之立陶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4:31

01 终于来到了波罗的海三小国里第三个国家,立陶宛。

02 跟往常一样,故事依然从夜里开始。总是坐夜车倒也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不想把白天时间浪费在路上而已。立陶宛虽然比较靠南,但是相信我,比起立陶宛的冷,北边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根本不算什么。

03 从里加来维尔纽斯的人并不多,坐到最后也只剩下我们而已。大巴司机是个厚道人,把我们载到长途车站后,还给我们指路指了半天,告诉我们哪里危险,哪里不危险。为了避免重蹈里加半夜三点找路的覆辙,这次我们把地图研究的很透彻。用大巴司机的话说,找到了火车站,再问问人,你们要去的地方大概在火车站附近。

04 没过多久,就找到了火车站。可是没想到,火车站里居然没人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怎么走,两个警察还为此争论了半天。天呐,我们究竟是要住在什么鬼地方?居然连警察都不知道怎么走……按着警察指的方向,我们开始了寻找民宿之旅。期间又耗费了1个多小时,中途甚至一度想放弃随便找家民宿住住得了,还好最后我们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找到了这家之前在网上选中的民宿。为什么说还好呢?因为一路上其他家民宿看起来都怪怪的,要么楼下是酒吧的,要么大门超破的,这就像在国内住在麻将馆楼上一样,实在无法给人安全感。

05 我们住的那间则完全不一样,虽然在一条岔道上,不过明显比周围的街道要来的清爽、干净,路边更没有什么闲杂人等。敲了敲门,店家把我们领进去看了看房间,这大概是一路上我看过的最好的房间了,舒适、便宜且有格调。就是它了!赶紧把在里加买的食物拿出来,拍一张全家福。拉脱维亚大概是盛产熏制品,培根一类的在那里就像不要钱一样,1拉特不要就可以搞定一大块,还没有一张报纸值钱……桌子左边的那个东西就比较有意思了,开始我以为那也是一种培根,后来打开一吃才发现是腌脂肪。腌脂肪这种东西在前苏联国家很常见,是由整块肥肉腌制而成,价格还不便宜,时常比瘦肉还要贵。这种东西一般是用来揪着面包吃的,不过我倒是觉得,煎东西的时候或者炒蔬菜的时候稍微丢一点进去还蛮好吃的,比生吃来的要强的多。

06 在房间的墙角发现一个箱子。

07 怎么感觉有点旧时装嫁妆的那种大箱子呢……

08 不过这里面是空的,也挺干净的,而且还可以用它上演一出木马计=)

09 折腾了半天,时候也不早了,也该洗洗睡了。明天还有漫长的一天在等着我们呢……

10 冬天的时候,暖气片真是一样好东西。多亏了它,总算睡了一个好觉,也算是补回了一点精气神。

11 维尔纽斯的第一天,先从民宿边的这条岔路逛起。


12 民宿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居民区,里老城没有很远,步行也就二十多分钟的距离,算是相当方便。

13 之所以没有在老城中找,那是因为维尔纽斯跟塔林、里加还不太一样,老城并不只是一面城墙里围着的一片区域。

14 维尔纽斯的老城是分散开的,或者也可以说,整个维尔纽斯都是老城。

15 而被城垣包围着的,只是老城的小小一部分而已。

16

17 维尔纽斯的早晨真的好冷,比赫尔辛基的早晨还要来得冷的多,我都快被冻吃不消了。

18 这张照片照的很有意思,让我感觉自己就像靠在村口大树边等人一样……XD

19 之所以会站在“村口”,那是因为在后面废弃的房子里,发现了这只可爱的小东西。

20 这可怜的小家伙大概也是因为太冷,所以赶紧趁着有太阳的时候,出来晒晒太阳。

21 院子有够破的,一点都让人联想不到这里是市中心。

22 其实刚踏入维尔纽斯的时候,我便感觉到了这一点。

23 白天视线清楚的时候,更是加深了我的看法。

24

25 没走多久便走到了维尔纽斯老城的城垣之下。

26 跟塔林还有里加的城垣不太一样,维尔纽斯的城垣并不是用裸露的砖块砌成的,而是在外面又另外加了一层墙皮作为装饰,有点像是在盖房子。

27 历史上,立陶宛也是个有骑士团组建的国家,这点在他们的国徽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8 所有由骑士团组建的国家都有一个通性,那就是宗教狂热。

29 所以,在立陶宛的街头,特别是老城区城垣下,你也可以看见超级多的教堂。

30 历史上,虽然立陶宛比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来的要强盛。昙花终究一现,由于国力不济,立陶宛公国很快便沦入与另外两个烂兄弟相同的命运之中。先是被沙俄统治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在沙俄倒台的时候赢得了短暂的独立,很快又被德国一纸条约卖给了苏联。很快,德国跟苏联闹翻了,立陶宛再次易主德国。接着德国被干掉了,立陶宛再次被纳入苏联版图,直至苏联解体……

31 先来看看老城里究竟有什么。

32 立陶宛老城里也有很多纪念品店,不过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比起来,立陶宛的纪念品毫无特色可言,简直就是照搬俄罗斯的纪念品。

33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由于苏联时期的移民政策,大批的俄罗斯族人定居波罗的海三小国,已经严重的打乱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基本上在三小国做旅游纪念品生意的都是俄罗斯人。

34 由于民族问题,三小国都曾推出了抵制俄语的政策。俄罗斯人占各国人口比重实在太多,这些政策都收效甚微。

35 但实事求是讲,三小国的年轻人,特别是立陶宛的年轻人,已经几乎不会说俄语了。

36 当然俄罗斯族人除外。(这个门洞很有意思,其实它是一间教堂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还是第一次见到。)

37 显然,在立陶宛,俄罗斯族人跟当地人处的并不是很愉快。

38 据说,立陶宛的俄罗斯族人都很懒,街头乞讨的几乎都是当地俄罗斯族人。

39 好手好脚的,不去工作,出来要饭,引起反感并不奇怪。

40 再加上俄罗斯人天生比较自大,民族优越感很强,所以跟当地人处的并不是很好。

41 当然这只是立陶宛人方面的一面之词,说不定俄罗斯人口中又会有一个截然相反的说法。

42 如果称塔林和里加的街头为宁静的话,维尔纽斯的街头,那只能说惨就一个字。

43 简直是比凄凉更凄凉,萧条到极点了。

44 人们的脸上几乎都没什么笑容。

45 走着走着,突然间,一个门洞里的一排邮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46 顺着门洞望进去,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小院子。

47 院子的各个角落都有小小的惊喜,比方说坐在墙上拉手风琴的老者。

48 又或者是坐在墙边的小女孩。

49 这里其实是一位雕塑家的院子。

50 院子里奇奇怪怪的木雕,都是艺术家的作品。

51 艺术家相当的好客,看见我们之后,便放下手中的活,开始讲解自己屋内的作品。虽然他早已知道我们并不会掏钱购买他的艺术品,但还是讲得挺用心的。

52 聊天中,他告诉我,他准备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世博会立陶宛馆的展览。(我去的时候是10年2月,当时世博会还没有开幕。)

53 后来,虽然我也在世博园里溜达了一圈,不过并没有去立陶宛馆逛逛。

54 也不知道最终他的愿望是否实现了……

55 最后放上一张图,大家来猜猜这个在维尔纽斯随处可见的东西究竟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