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在建高速公路:好习惯是人的解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6:53
好习惯是人的解放

                                         孙云晓

就像农夫深情地凝望生机勃勃的庄稼,我也一直期待东营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期待是有理由的,10年来不屈不挠的坚持,众多学校和家庭的热情参与,与全国总课题组专家们的密切互动等等。如今,当我看到沉甸甸的《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书稿,课题领军人物张志湖主编又请我作序,尽管日程紧张,我还是欣然应允,与读者朋友说说心里话。

时常有些父母跟我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太多,如不爱写作业、贪吃零食、乱花钱、整天粘着电视、沉迷网络等等。父母们还说自己几乎天天训斥孩子,孩子就是改不了。

我相信父母们说的是事实,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之所以遭父母如此数落却难以改变,是被坏习惯的一道道绳索束缚住了。因此,培养好习惯的根本任务是人的解放。甚至可以说,解放人还是束缚人是鉴别好习惯与坏习惯的试金石。

自2001年起,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直在做教育部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即“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自2007年起,又开始继续做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培养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不能忘记的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对本课题给予了鼎力相助。

如何做到好习惯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呢?也许,从我们10年研究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其中,被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遵从,主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认同,自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1)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2)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3)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4)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矫正不良行为→(5)创造健康向上的环境,养成集体的良好风尚。

为了实现人的解放而不是束缚,习惯的培养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培养积极的共同需要的习惯为主,把重点放在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三大类习惯的养成上。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和目标上,应做到在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在注重个性化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习惯的社会性,加强社会公德性习惯的培养;在重视基本技能型习惯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习惯的智慧性,着重智慧性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育。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每个个体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成长环境的差异,如城乡差别、文化和民族差异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等。在习惯培养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我们的课题组将少年儿童习惯培养确定在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具体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那么,竟究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翻开《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这本书,会有许多鲜活的经验供读者朋友参考。这里,我愿意试着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习惯培养的五大步骤,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具体的帮助。

 

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即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好习惯和改掉某个坏习惯产生兴趣,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向往和自信。

以目标管理习惯为例。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曾于1979~1989年间对毕业生作过一个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1979年,哈佛大学MBA专业的毕业生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把它写下来了?你是否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去实现它?”调查对象的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的毕业生有清晰的目标并把它写了下来,13%的毕业生有目标却没有写下来;其余84%的人除了打算离开学校后好好过个暑假以外,什么目标也没有。

10年以后,也就是1989年,研究人员又找到了当年那些毕业生。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初那13%制定了目标但没有写下来的毕业生挣的钱,是那些没有目标的84%的两倍。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初那些目标明确,而且把目标写下来的3%的毕业生,他们挣的钱平均是其余97%的人的10倍。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学》中说:“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将有助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而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有人会问,习惯到底是什么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学的一个男孩子上课时很调皮,把任课老师惹生气了,下课了全班同学都埋怨他,这个小男孩很懊恼,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孙蒲远老师。

孙老师做过4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丰富,是位全国特级老师。她听了小男孩的话后说:“犯了错就认错还是好孩子嘛。那你决定怎么认错呢?”小男孩说:“我去给老师赔礼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孙老师说:“鞠躬很好,会让对方知道你很有诚意。可是你会鞠躬吗?试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点了一下头。孙老师摇摇头说:“这不是鞠躬,这只是点头嘛,点头道歉缺乏诚意。”那个男孩愣住了,因为长这么大,他从来不知道鞠躬与点头有什么区别。

这时,孙老师站起来,给小男孩演示怎么鞠躬: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然后上身向下弯曲与地面平行,再平身,这才是鞠躬。然后,孙老师让男孩子练习了几次,才让他去给任课老师认错。

孙蒲远老师不愧是全国特级老师,她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有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好习惯。儿童的认知需要具体形象,儿童教育离不开细节的指导。

 

 

习惯培养的第三步-----持久训练,引导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逐步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成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举一个例子,孩子洗手就需要训练,不洗手就不能吃东西,只要是吃东西就必须洗手。“吃饭的时候洗手了吗?”看看,你老问孩子,还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习惯了。开始一看妈妈,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后就不用提醒他了,就如现在我们大人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还要提醒吗?不用嘛,这是习惯!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习惯的养成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因此要训练。做父母的都很明白,孩子小的时候容易乱放自己的东西,早上起来,“我的袜子呢?我的鞋呢?”这就是没养成一个把各类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

我建议父母采取一个办法,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晚上睡觉以前,把衣服叠好,把鞋子放好,都各自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学的书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开始不会,父母可以指导,演示一下,然后弄乱了让孩子学着做。孩子往往就很有兴趣,像军人一样,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

培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但开始的一个月是关键时期。过了这一个月,孩子就能够养成初步的习惯,而养成稳定的习惯需要坚持90天以上。所以说,很多好习惯都要这么一步一步训练出来的。

 

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及时评估,即经常检查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假期到了,这个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写字握笔的姿势练好,开学前我要检查。”

这样的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经常管不住自己,笼统的要求对他们难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目标分割成很多个小目标小计划,并在孩子完成计划后及时的与他一起总结评估:今天做得好,可以奖励一颗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换1颗大星星;获3颗大星星,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这样,孩子每天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并期待着明天的进步。

 

北京有一个妈妈,儿子上五年级,写作业磨蹭。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采取习惯培养的措施。

有一天,妈妈下功夫观察儿子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发现儿子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7回,一回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回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不到十分钟站一回转两圈,这样写作业能不磨蹭吗?

妈妈于是对儿子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刚才给你数了数,一个小时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一楞,想不到妈妈挺宽容的,说3回就3回。妈妈继续说,你如果一个小时内站起来不超过3回,当天晚上的动画片随便看。儿子听了高兴的不得了。妈妈又说,先别开心,有奖必有罚,如果你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超过了3回,当天晚上的电视就不能看,包括动画片。

母子协议达成了。

结果是5天下来,儿子3天做到了,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不超过3回,兴高采烈地看了动画片。但是有两天忘了,一到了6点钟,就急,因为不能看动画片,可怎么央求妈妈也不能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就这样慢慢地变化了,一想到一个小时只能站起来3回,就会慢慢的控制,并用争取晚上看动画片来激励自己。

就这样,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这个孩子终于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好习惯。

 

我觉得这个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我从她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了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的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就是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

 

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形成环境,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什么叫良好的环境和风气? 还是讲北京市史家小学的案例。

该校学生的文明习惯之所以好,与校风良好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做法使我很感动。这个学校种的杏树很矮,一年级的学生伸手就能抓住,但是没有一个人随便摘杏。后来杏树换掉了,换成了柿子树。秋天,红红的大柿子压弯枝头,也没有人伸手去摘。是学生们不知道柿子好吃吗?显然不是,他们不随意摘取是因为心中有荣誉感,你不摘是好学生,我也不摘,我也要做好学生。好的家风是好的家庭环境,好的校风就是好的校园环境。最后丰收的时候摘下来,低年级一人一个,高年级两人一个,分不过来,就这样分了。

非常神奇的是,好环境好习惯的影响力具有迁移性。也就是说,在某个方面做得好,有可能在另一个方面做得也好。史家小学的老师带学生去看电影,有1000多个学生,入场时间5分钟,没有声音。结果人都坐齐了,楼上的放映员还以为人还没来呢,这就是习惯的魅力。

史家小学的的故事耐人寻味,我们培养孩子好习惯需要注意,一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或许会有人关心习惯的评价方法,即如何检查孩子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们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情境测察作为习惯养成的主要评价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情境观察法是当代心理学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方法。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反应。一旦相同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就会自然地做出同样的动作或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在相似的多种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某人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某种习惯。

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行为观察。

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某种动作或行为逐步达到自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

研究表明,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习惯培养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把人培养成为主人,也可能把人训练成为奴隶。因此,习惯培养的原则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我之所以推荐《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一书,当然是有养成教育理论的新发现,但最重要的是因为东营市的学校与家庭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有了这样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书,在某个学校或某个家庭乃至某个地区推广养成教育,就有了可信的依据和借鉴。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习惯研究课题总课题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