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检测车辆排行:“三阴交”的前世今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39:15
  “三阴交”穴现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又名承命、太阴、下三里。《甲乙经》谓: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现在多于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后缘取穴。为主治男女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全身血证和妇科病的常用穴。对于上述症状,取用三阴交穴的治疗效果毋庸置疑,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足三阴经是否相交在内踝上三寸,以及三阴交穴是否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本文尝试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足三阴经是否相交,首先要从《灵枢*经脉》足三阴的经络循行来看:

     1、足太阴脾经:“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

     2、足厥阴肝经:“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

     3、足少阴肾经:“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由以上经文可以看出:足太阴条明确提出和足厥阴前后相交、易位上行,足厥阴条更明确提出和足太阴相交的位置“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而三条经文均未涉及足少阴与足太阴、足厥阴任何一经相交!也就是说足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从前往后的顺序是:足厥阴肝经其余组大致外侧居前,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居中,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斜走内踝居后;而足三阴经在膝关节以上从前往后的顺序是:足太阴经居前,足厥阴经居中,足少阴经居后。由此可知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在小腿部位前后相交、易位上行,而足少阴肾经并无和其他两经相交的记载。

    二、从足三阴经小腿部位的腧穴位置来看:

     1、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中封穴在内踝前,并且在脾经商丘穴的前方、胃经解溪穴的后方;蠡沟穴(内踝上五寸)和中都穴(内踝上七寸)都位于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膝关穴则位于胫骨内髁后下方,当阴陵泉穴后一寸处。

     2、足太阴脾经的腧穴:从三阴交穴(内踝上三寸)到漏谷穴(内踝上六寸)、地机穴(阴陵泉下三寸、当处于内踝上十寸)、阴陵泉穴都处于胫骨后缘。但是前三穴都位于足厥阴肝经腧穴的后方,独独阴陵泉穴处在足厥阴肝经腧穴的前方。

     3、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从太溪穴(在内踝后跟腱前)到复溜穴(太溪上二寸)、交信穴(太溪上二寸,当复溜穴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之间)、筑宾穴(太溪上五寸)到阴谷穴(当腘窝内侧、平委中穴,在膝关穴后上方),其中除交信向前靠近足太阴脾经外,其他穴都在太溪和阴谷穴连线上,并且处于足三阴经小腿部的后线。

    由以上腧穴位置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肝经与脾经循行相交部位应该是在膝关和阴陵泉之下,中都和漏谷之上,这和足厥阴肝经的“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经文相吻合!

    从上述一、二我们可以得知:首先足三阴经在下肢小腿部并没有三经相交于一个穴位或者一点;其次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相交在内踝上八寸,而不是内踝上三寸的三阴交穴。也就是说三阴交穴并非足三阴经相交之处,那又是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是谁使三阴交穴成为了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呢?

    一、三阴交穴定位文献记载的不同,历史上大致分为三派:

     1、一派以《黄帝明堂经》为首主张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为足太阴、足厥阴之交。如《医心方》: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八寸,骭骨下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足太阴脾,又足厥阴肝。……”《千金要方》:“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中。”

     2、另一派以《针灸甲乙经》为首主张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交,或者未标明何经所交会。如《外台秘要》、《医宗金鉴》、《罗遗篇》、《针灸内篇》、《灵枢经脉翼》、《针灸聚英》、《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明抄本十四经络歌诀图》、《针灸大全》、《针灸问对》等;

     3、第三派则同时列出三阴交的以上两种定位,但没有注明为何经所交。如《针灸资生经》等。

     4、理论上还应该存在第四派,即:明言三阴交穴在内踝上三寸,但是同时标明为足太阴、足厥阴之会。只是圊于手头资料有限,未能检索到。

    二、今人对三阴交穴定位主张不同的分析:

     1、大多数人因循《甲乙经》之说,将三阴交定位于内踝上三寸,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之交会。甚至不惜篡改经络循行图,强行让足三阴经在内踝上三寸相交!此说明显与经文相悖,实不足取!

     2、以黄龙祥氏为代表的少数人从三阴交穴命名分析:内经中的一阴、二阴、三阴分别是指厥阴、少阴、太阴。所以“三阴交穴名之‘三阴’是指足太阴,意即厥阴脉交于足太阴脉,故三阴交穴在现藏日本宋刊本《孙真人千金方》中又作‘足太阴交’。宋以后针灸书对于‘三阴交’穴的归经皆从《铜人图经》之说,其部位也由‘内踝上八寸’改为‘内踝上三寸’,排列位置也从原来的‘漏谷’之后改为‘漏谷’之前。”主张三阴交穴在内踝上八寸,为足厥阴和足太阴之交。(祥参黄氏《中国针灸史图鉴》)此说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缺乏更有力的证据,果如黄氏所言那么此内踝上八寸之“三阴交”穴应该是归属足厥阴肝经,因为和足太阴相交于此所以才叫“足太阴交”;或者仍归属于足太阴脾经,则应该叫做“足厥阴交”。另外此说也无法解释为何《甲乙经》将三阴交定位于内踝上三寸,并且注明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交。本文所据《甲乙经》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第一版、1984年6月第二版根据明刻《医统正脉》本加句缩影发行。除此之外《甲乙经》尚有三种主要刊本:北宋刊本已佚;明正统刊本已佚,其抄本、影印本均现存日本;明蓝格抄本现存日本。我们期望能有新的考古发现给我们带来惊喜或者能有更多的像承淡安那样的有志之士将现存日本的珍贵抄本介绍回国内!让我们能够藉此解开“三阴交”的前世今生之谜!

    以上仅就本人手头掌握的相关资料做一综述,并略作探讨,肤浅和不足之处请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