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价格表2017年: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1:06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腾迅读书
作者:马未都
第1节:自序
 
  自 序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
  此套书共五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玉器篇、杂项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时受时间限制,内容不尽完整。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套图书,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入手,试图解释文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就一定会乐趣无穷。
  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
  2008年1月
 
                 
 第2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1)
 
  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
  -陶器诞生
  陶瓷是有着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为奥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有多长。
  我今年53岁,以我这样的年纪,两个人首尾相接就进清朝了,五个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当时还是盛世,是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有33岁;十七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以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我们一旦把它量化,就会感到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我们有文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不足五千年,就用刚才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我这样年纪的一百个人首尾相接,大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
  陶器发明
  甲骨文从诞生到现在,不足五千年。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古国,亿万里美好河山",说的就是我国的历史和疆域。再往前追溯,就是我们用火的历史。用火,是野蛮到文明的一个过渡。我们怎么开始用火的?最早的用火就是两个目的:一个取暖,一个熟制。人的进化跟吃熟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用火的第一个成就,当它开始烧制陶器的时候,距离现在大约只有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陶器是偶然烧成的。烧造陶器是新、旧石器时代分界的一个特征。能够用火烧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开端。
  怎么烧造一个陶器呢?我们的祖先烧造陶器时,仅是一个偶然的发现,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今天讲那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发明最早就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把它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高,越烧东西就越完美。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
  正是这个发明,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先端。因为有了陶器的发明,才有了后面瓷器的发明。我们常说陶瓷陶瓷,陶瓷从科学意义上讲,是两种东西,一种是陶,一种是瓷。我们先建立两个完整的概念,这样对后面的若干课才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那么,我们一开始烧造陶器要干什么?首先是制造一个容器。
  容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碗,一个杯子,要用它盛饭、盛水。容器的革命,是人类文明坐标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容器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可以以容器为坐标。我们今天不要狭隘地把容器理解为就是杯、碗,容器包括很多,比如住房,就是一个容器;比如洗澡用的澡盆,就是一个容器;小汽车也是;再比如现在储存信息用的移动硬盘,也是一个容器,可以容纳海量的知识在里面。所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跟容器有关。
  陶器是人类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第一次使泥土改变特征,成为了一个人类的用具,这个伟大的发明载入了文明的史册。
  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一种用器。我们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采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树枝、砍砸一块石头,用来击打野兽,这都是最早期用物理方法去制造的一种工具。那么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学方法,就是高温下改变物质的形态。
  那么,陶器有没有缺点呢?肯定有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它易碎,费劲儿巴拉把这个碗做成了,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每个人都有失手打碎瓷器和陶器的经历。陶器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今天可能感受不到这个缺点带给我们的困惑,而古人则是长时间为这件事困惑。比如说过去古人也喝粥,喝粥的时候用什么呢?他可能用植物的果实,比如用一个匏器,就是我们所说的葫芦,一剖两半儿,盛上粥喝;或者用一块兽皮,兜起来喝,非常不方便。自从陶器出现,他开始用陶器盛粥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陶器吸水。比如母亲盛了一碗粥,出门就叫:"小二,赶快回来喝粥吧!"再回头一看,粥成干饭了,是吧?陶器把水给吸掉了。
  所以,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不能让它太吸水。今天能够残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个花盆了。我们买的陶花盆是吸水的,而且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保证花能茁壮生长,瓷器的花盆养花反而不好。依赖于这点,我们才能到今天还保留有一种陶器,跟我们的生活相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几乎就完全摆脱了陶器。
 
                 
 第3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2)
 
  陶器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今天提倡环保,国家已经下令不许挖黏土烧砖,但是我们还能看到被保留下来的用红砖、灰砖盖的房子,它们都是这个远古发明曾被广泛利用的一个证据。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烧陶的温度要有控制。历史上的烧陶,一般情况下都会低于1000度,瓷器一般要烧到1200度以上。所以说,一开始温度也限制了瓷器的产生。陶和瓷在科学上是两个概念。这一讲只讲陶,下一讲再讲瓷。那么,对陶的理解呢,首先要看它产生的背景。
  陶器产生的一个最好的背景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我们祖先的一个发祥地,黄河贯穿九个省,我们都称黄河为母亲河。陶器主要的发现地域,大多数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但与黄河流域相比较,陶器数量要少,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所以今天我们如果把陶器拿出来单独地看,黄河流域烧造的是最好的陶器。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黄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沿着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仰韶文化,有一个"人面鱼纹盆",非常有名。马家窑文化,著名的是"小口尖底瓶"。小口尖底瓶是一个提水的工具,它做得非常聪明,是尖底,为的是一旦进入水中,尖底瓶就会立刻翻个儿,水从它的口中流入;而当它装满水的时候,就立刻正起来了,这就是它的功能。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用这么漂亮的东西来提水了。
  产生陶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意识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因为我们是一个以种地为生的民族,以农业为主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我自己供自己吃穿,我们的贸易能力相对来说比游牧民族弱。首先弱在意识上。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而游牧民族是通过易货生存,通过交换取得他们不生产的东西。
  农耕民族是定居的民族,需要大量生产用具。但生产时不考虑游牧民族需要抗震动的物品。比如游牧民族愿意使的是金属器、皮制器、木制器等等,都是不容易磕碎的,因为他们生活在行动当中。定居民族可就不在乎这个,分量重一点儿也没关系,易碎的话,小心一点儿就可以了。
  农耕民族的思维定势就是重农轻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都是重农轻商。所以在农业发达的时期,国家非常强盛;而当我们进入一个贸易社会,或者说经济社会的时候,弱点就显现出来了。
  甘肃彩陶
  没有纹饰的陶器称素陶,画有纹饰的陶器称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风格。早年我去甘肃的时候,看到甘肃有很多彩陶。要知道,在原始社会里,财产是以数量取胜的,而不是单纯的以质量取胜。当时的财富都以数量的形式表现,所以彩陶出土的时候往往非常多,有时候一窖有几十个、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当时不谋求彩陶的质量,而是谋求它的数量。
 
                 
 第4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3)
 
  去甘肃的时候,当地人带着我去转,看到这种彩陶,非常多,比我想象的多。原以为收集到一件彩陶是很困难的事情,没想到在一个人的屋子里看到堆积如山的彩陶。我就想:历史上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彩陶陪葬呢?原因无非就是它是财富的显现。当时,积累财富以后,还没办法浓缩这个财富,他不能烧造一个质量更为优良的东西,像后来清代皇宫专用的珐琅彩,价值连城。因此,彩陶只能以数量作为财富的表现形式,然后下葬。被后人无意或有意挖掘出来的时候,你会看到堆积如山、一模一样的彩陶。所谓一模一样,也是大体看上去一模一样。由于是人工绘画,细节上都有差别。
  当时我看到有80公分高的大罐,觉得自己没法拿。我那时还是出差,公务缠身,又年轻,不像现在还有办法,那时没办法,所以挑了一个小罐买了。我买的第一个彩陶才花了60块钱,很漂亮的彩陶罐。我为什么要买彩陶罐呢?因为人家讲,这是马家窑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马家窑",因为我姓马,听着非常亲切,觉得这是我们家的窑,然后就买了,就因为这句话。我一开始不是很清楚,后来才知道马家窑文化中也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有很多种,我当时分不清楚。人家告诉我这是马家窑的,我一听,我们祖上烧的,干脆买回来吧!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我就知道甘肃是彩陶的一个产出地。历史上像甘肃、青海,彩陶非常多,去这些地方找彩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找其他的就比较困难了。
  前些日子碰到一个人,带了一堆明清瓷器找我鉴定。他跟我讲,他在甘肃潜伏了两个月,到最下面的农村里去找古董,他觉得那个地方特别偏远,一定没有假的。不幸的是,他买回来的明清瓷器全是新的。过去埋地雷,很少埋到马路中间,人家知道你不走这儿,知道你要抄小道,就全埋在小道上了,这个道理一样。他专门跑到甘肃,潜伏了两个月,把埋的"地雷"全买回来了。他跟我说:"我在下面,跟所有人吃住都在一起,那些人对我特别好。"结果,人家把"地雷"都卖给他了。
  秦砖汉瓦
  陶器中还有一个词,我们今天也说,叫"秦砖汉瓦"。一说中国的建筑,就说秦砖汉瓦,说的是质量。比如汉代的砖、秦代的砖,以至再往前一点儿,战国的砖,都能烧造得非常好。战国的空心砖,非常大。那个砖的概念跟我们今天看到的砖不太一样。战国时期大点儿的砖,有1米多长,可以做台阶。空心砖做台阶,不会踩碎,说明质量非常好。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秦作为强大的政治中心,所有的经济上的好处都算它的了,所以叫"秦砖",实际上战国时期就大量烧造这种大型砖了。
 
                 
 第5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4)
 
  下面说的汉瓦也是这样。"汉瓦"不是到汉朝才开始烧造的瓦,而是很早就有了,只不过把好处都归了汉朝了,因为汉朝一度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强盛时期。
  文物的证据-马镫
  现在的影视作品当中,大量题材反映秦统一六国这个时期,比如张艺谋导演拍摄的《英雄》,陈凯歌导演拍摄的《刺秦》,都是反映战国到秦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看到电影当中净是一些骑马打仗的镜头,可这个时期的骑兵跟我们后来熟知的骑兵有很大差别。当时的骑兵没法在马上打仗,只体现一种运行的速度。当时的骑兵基本上是骑着马冲到你跟前,然后翻身下马,俩人打起来。不是在马上打仗,在马上打不了仗。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马镫。没有马镫就在马背上待不住,也使不上劲儿。除了没有马镫,还少有马鞍。秦代的马很少有马鞍,马鞍是秦以后才逐渐使用的。所以我们看《英雄》某些场景是对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排着阵往前冲,那是当时战争的一个场面,真正骑在马上打仗是以后的事情。
  我们可以用文物来说明这个事。今天能看到的秦兵马俑,请注意看马,马身上没有马镫,绝大多数也没有马鞍,但其他装备是齐全的。再看唐代的三彩马,既有鞍又有镫,装备齐全,非常清楚。
  马镫大概是公元3世纪,差不多三国时期以后发明的,三国时期都不能证明有马镫。所以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那种骑马打仗的场面,说起来非常难过。我们猜想在古代,即便在马上打仗,大概也是夹着腿,上身使不了劲儿。不是又要拍新版《三国演义》吗?不知道导演会怎么拍。
  过去的骑兵古书上有记载,比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的骑兵主要是一个快速部队。马并不是战车,而是运输车,它把人运到敌人跟前。在战国到秦的战争场面中,马车冲进敌人的一方,是要把方阵冲乱,并非一个杀人武器。到了三国以后,当真正的马镫发明,就导致战争变得非常残酷:不用下马就可以杀人了。
  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先进发明一般都是先用于军事,所以马镫很快就传到欧洲,欧洲管中国的马镫叫一个很奇特的名字:中国靴。过去欧洲骑兵的马上也没有马镫,两条腿都夹酸了,根本就骑不住,所以马镫是可以彻底释放战斗力的一件重要军事装备。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属于灰陶。和红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砖盖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艺,使它的硬度增加。在古代,灰的陶器相对都比红的陶器硬,今天也是灰砖比红砖贵。多了哪道工艺呢?这种工艺是在它烧制的最后阶段,泼水闷制,所以使陶器变得更加坚硬。兵马俑都用灰陶烧制,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以今天的工艺烧造这么大型的兵马俑,都还有一定的难度。
 
                 
 第6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5)
 
  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俑是人殉制度的一个替代物。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一般都是几个人到100人之间,记载中最多的有300多人的陪葬。所以这个俑代替人殉制度,以做成人样的陶俑替代真人去殉葬,是文明的进步。但当时这个制度出现后,在社会上还有阻力。比如孔夫子就讲过,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个做这个俑的人,该没有后代吧?有点儿说断子绝孙的意思。孔子就很愤恨这件事,认为用和人一样的俑殉葬,也是不对的。
  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厌恶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它依然会向前发展。兵马俑,说起来也是一种人殉制度,像秦始皇这样伟大的皇帝,他去世以后要有这样的陵寝,有这样一支陪葬的队伍,表明他生前的强盛。我们今天挖出来并展出的这部分有8000多件,地底下还有多少,现在不是很清楚,还有很多没出土。试想,如果当时是用人殉制度,那是不可想象的,要有这么多人一起下葬吗?要陪着一个皇帝死亡吗?想起来真让人不寒而栗。
  秦代的兵马俑,兵俑以及马俑,大小都与实物一样。比如兵俑的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几乎一致。只有秦代做了这样跟真人大小一致的兵马俑。而秦代之前的战国也有俑,后来的西汉、东汉都有俑,但一般情况下,俑都比较小,东汉最大的俑大概只有真人的二分之一大。
  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当时的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我去陕西时,碰到过侦破案件,有人跑到工地里偷了个兵马俑的将军头去卖,最后被公安局抓住,判了刑。兵马俑到目前为止,有大量仿制品,但是真的兵马俑市场上没有流通过一件。国家管理得非常严格,没有使一件兵马俑流出挖掘场地,所以说兵马俑是我国的一个宝藏。
  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代表国家出去的文物展览,兵马俑在美国、英国都展览过。西方人看到中国的兵马俑觉得特别神奇。这些兵马俑的面部都非常个性化,不是千篇一律地从一个模子里磕出来,每个俑都是富有个性的个体。所以说,当时的工匠对陶器、雕塑的理解是登峰造极的。我们今天都不能想象,秦朝用了那么大的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秦兵马俑的发现本身也是一个故事,很偶然。1974年3月,陕西有几个农民打井,打了好几天,挖土的时候越挖越硬,也不见水。后来挖出来陶器的残片、箭镞等很多东西,正好一个人路过,他多少见过一些世面,就说这底下好像是文物,把这件事上报了。偶然的一个上报,导致兵马俑的发现,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距今也三十多年了。
 
                 
 第7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6)
 
  现在我们去陕西兵马俑博物馆看展览,有很多老头儿在那儿给你签名,说是他发现的。当时有案可查的发现者有5个人,现在估计不止15个人在那儿签名,都说是他发现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乐儿。是不是他发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民族有这样的宝藏,被我们这一代人看到了,多大的荣幸啊!我们看到了古人都没见过的东西。
  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曾发现过兵马俑。当时也是打井,打出过俑。那时候的认知能力特别低,挖出一个俑的头,特别害怕,把它捆起来吊到树上,晒了好几天,晒完以后再卸下来打碎深埋。当时的人非常迷信,觉得不吉利。这在民国初年有记载。
  当时没有知识,后来有了相关的知识,就知道了文物的重要性。今天,秦始皇陵兵马俑还在为国家创造很多利益,每年几百万人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据统计,全世界有将近100个国家的首脑都参观过。
  秦始皇的贡献
  如此壮观的兵马俑,反映了当时高度的陶器文明。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想见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个皇帝做过的最伟大的一件事往往被我们忽略,就是他统一了文字。
  秦始皇拿下江山以后,做了很多事情。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把重量单位、体积单位、长度单位、货币、文字全部统一,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的诏书到了桂林,桂林的人看不懂,不认识你这字,无法执行,所以他一定要统一文字。不统一文字,中央的精神不能下达,到了下面就变味儿。统一度量衡也很伟大,今天可能觉得不是很重要,其实非常重要,我们生活中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因为度量衡的不统一。直到今天全世界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导致有时候遇到一些换算上的问题。西方人愿意用"磅",我们用"斤",两个词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换算起来非常麻烦,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不便利。
  秦始皇拿下政权的时候,统一文字对他来说有极大的好处。他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让李斯率领一部分人,以秦代的篆书为基础,把战国文字统一成一种容易识别的字,叫小篆。对书法稍微有点儿了解的人都知道,小篆是一个很重要的书体。一般说"真草隶篆","篆"就是小篆。大篆非常难认,而稍微有一点儿书法知识,或者让人家教一教,小篆基本就能认,跟现代汉字书写的方法基本一致。电影《英雄》里有这么一段:梁朝伟扮演的残剑,天天在书馆的沙盘上练一个"剑"字,这个字是小篆,可他写在李斯前头了。残剑是赵国人,他"心中有剑",要拿下天下,可他让我看就是一个残废的剑。他天天在书馆里练李斯后来发明的小篆,还差着好些年呢,这字是后人发明的,所以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在看电影当中,如果你不了解这段历史,你觉得很自然;但当你了解这段历史,你会觉得很滑稽。我看这一幕时就觉得特喜剧--他写着不该写的字。
 
                 
 第8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7)
 
  秦始皇统一文字,对我们民族的好处是后代人不能想象的,是后代人应该感恩的。历史上我们的民族无论怎么分裂,最终要合一,就是因为汉字。如果汉字不统一,我们的国家不可能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分裂。欧洲就是一个例子,欧洲的文字非常相近,比如英文、法文、德文中有很多字根非常相近,但文字并不统一。中国的方言很多,我想一个人很难掌握中国所有的方言,比如一个北方人,到了南方基本上就听不懂人家的话了。但是没关系,我们只要写字,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以文字为准,聚集在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种文字之下的国家,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这就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好处。
  汉俑
  汉俑有两类,一类是兵马俑,非常庄重;另一类是说唱俑,反映生活的另外一种形态。一般来说,要了解一个文化的背景,应该了解它后面的大背景。凡是说唱俑出土多的地方,大多是当时歌舞升平的地方,是国土安宁的地方。比如四川出土的说唱俑就非常多,四川是后方,生活相对来说比中原地区好得多,中原地区战争频繁。连抗日战争时期也是这样,人们都撤到大后方,撤到四川重庆,因为那里歌舞升平。文物一定是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不会脱离这个写照。中原打仗,就塑造兵马俑;后方歌舞升平,就塑造说唱俑、杂耍俑。
  市场上的陶俑
  我们今天对陶器的认识非常低,所以在收藏市场上,陶器的价位一直偏低。
  早年北京潘家园市场刚刚形成的时候,有大量陶俑涌到市场,比如小型的汉兵马俑、说唱俑;还有一些动物俑,比如骆驼、马。因为说唱俑很容易讨一般人的喜欢,所以仿制的特别多。
  有一年,潘家园这种俑的数量突然增多,买的人也随即增多,各类消息也增多,很多人都冲过去买,甚至很多大单位都去买。有一个单位买了很多,乐不可支,又找了许多专家鉴定,当时把我也请去了。看完以后,众说不一,有人说这东西对,有人说这东西不对,闹得矛盾比较激烈。
  当时这些俑都搁在地上,在一个大走廊里排了很长的队。我当时提了两条。第一条,我说:"我们现在已看到的这部分俑,从西汉起到隋唐止,几百年时间,历朝历代的俑都有了,从无间断。这些俑同时凑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从统计学角度上讲,概率有多大?"第二条,我说:"你们注意没注意,所有的俑神态各异,非常精彩,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俑上附着的土都是一样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历史上所有下葬的地方,都是事先想好的。历朝历代的东西,不可能都跑到一个地方下葬,绝对不可能。这些俑有山东出土的、河南出土的、河北出土的、陕西出土的,这就决定上面附着的土质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当时觉得这件事特别可疑。
 
                 
 第9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8)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凡事都激动的人,一听说这事,他就说:"我不能落空!"上去就买!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去潘家园,指挥一辆卡车,让工人往卡车上装。他的俑买得都很便宜,装满一卡车后就运回家,他在大兴租了个院子,运了满满一院子。我劝他要慎重,但他不死心,还说:"你看那么多人都在买,还有那么多单位,不能等到最后,机会让我给丧失了。"后来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来找我,说:"那事儿有点危险。"我问:"怎么危险呢?"他说:"这事儿有一个问题,我去洗这些俑发现的。"俑上全是土,他就用水冲洗。有一个陶马的肚子是空的,里面填满很细的黄土,他就用手往外掏黄土。掏的时候,里头有一块玻璃,把他的手拉了一个大口子。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眼前:如果是出土的,玻璃是怎么搁进去的呢?肯定是人家造假时无意中混进去一块玻璃,把他的手拉一个大口子。他手上包着纱布来跟我说:"当时拉的时候,我的心比手还疼呢,一看这东西就是假的了。"
  所以从收藏的角度上讲,有时不能一时兴起就冲锋打仗,更多的是要去分析,也不要设想那么多好事一下全涌到你跟前了。这里有一点是我们一般人不知的:过去收藏是"老乡对专家",老乡来作伪蒙你,但他的知识有限度,所以在作伪的过程中很容易露出这样或那样的破绽;但现在的作伪是"专家对专家",对方也是专家,他把所有可能露出来的破绽事先全部抹掉了,所以你很容易上当。还有,你不要认为卖你东西的人就是作伪的人。过去卖东西的人还得挑长相呢,需要长得憨厚的,但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智力后备军,所有人都给他出主意,帮他设计。所以我看到近些年陶制的仿品都仿得非常逼真。
  20世纪80年代末我去香港,香港的荷里活道有大量文物涌入,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历史上没有见过,比如大型的陶犬。陶犬非常大,跟真狗一样大。我第一次见到非常震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过去出土的陶犬没这么大,大的也就有真的一半大小。陶犬身上还有皮带,特别写真的一个狗,而且这种狗看着很现代,不像古代的狗。其实咱们也没见过古代的狗长啥样,就是老觉得不像。这种大型陶犬刚出现的时候,价钱非常贵。香港有一个大收藏家,他买了两个,还叫我去帮他看,当时一个就100多万港币。后来陶犬数量多了,就没那个价钱了,变得很便宜。大家不是很认知这个东西,其实它反映了当时我们豢养动物的文明,是很重要的文物。
  釉陶
  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贡献,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汉代的陶器上釉这个技术,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传过来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凡是釉里含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凡是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色。
 
                 
 第10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9)
 
  秦代统一了中国,打好了基础,汉代受秦代的恩泽,经济快速发展。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经济高峰,很多文物可以反映这一点。比如汉代的绿釉陶楼,就是普通民宅的样子,非常漂亮,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种富裕状态。汉代的陶器,除了建筑造型以外,容器开始大量增加,像陶壶、陶罐、陶盆等等。
  汉绿釉的盛行,导致包括西方人在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收藏中国的汉绿釉。汉绿釉讲究什么呢?讲究"反铅"。一说汉绿釉,就是反铅。汉代的文物距今有两千多年了,不管是汉绿釉还是汉黄釉,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使它泛着一种银色的、像云母一样的光泽,行话叫"反铅"。现在大部分人收藏汉绿釉,都以反铅为鉴定依据。一看反铅了,就觉得这个东西是真的;一看不反铅,就觉得有点儿二乎。其实反不反铅,与它的真伪没有必然的关系,很多不反铅的陶器都是真的。
  唐三彩
  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
  我们先讲一下唐三彩的概念。"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以前的那种灰陶、红陶,又提高了一百度,大概达到1100度。一旦温度提高,硬度就能提高。
  唐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东汉以后,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那么,唐代变成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是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
  我们对唐三彩的认知,这些年才逐步加深。早年对它认知很浅,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如果挖出唐三彩,一定当场砸掉,觉得不吉利。西方人首先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座高峰。我们过去由于认识局限,所以在拍戏当中也不太注意。早年看电视剧《红楼梦》,贾母的屋里摆一件唐三彩,这是一个大误。《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在乾隆时期,不可能把唐三彩摆在屋里,因为当时认为它很不吉利。
  唐人爱马
  唐代人非常喜欢马。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所以,马在古代是军事力量的体现。比如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其中两骏在20世纪初被盗到美国去了,至今还在美国费城博物馆里展出。另外四骏已经被打碎了,准备运输出国时,被政府截住了,今天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六骏"是指拳毛(音瓜)、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青骓。特勤骠,有的书上也写作特勒骠。这六匹骏马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六匹马,都是战功卓著,最后做为浮雕在昭陵千年供奉,从唐代一直到民国初年。结果被破坏了,非常可惜。李世民本人骑术非常精湛,他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就觉得马非常重要,相当于战车。一个强国的帝王,对军事就得非常重视,只有军事强才能国家强。
 
                 
 第11节:第一讲 陶瓷文明 曙光初现(10)
 
  《资治通鉴》有这么一段记载:"上初即位,牧马有二十四万匹,以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少卿张景顺副之。至是有马四十三万匹,牛羊称是。上之东封,以牧马数万匹从,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就是说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的时候,有马24万匹,很大的数量。唐玄宗就任命两个官去管这件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装备部部长、副部长。到了开元十三年的时候,马已经有43万匹了。唐玄宗去泰山祭祀的时候,马是分着颜色出行的,比如白马一群、黑马一群、红马一群,远看的时候如云锦一般,非常壮观漂亮。
  每年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都有各种表演。其中一个重要表演,就是"舞马衔杯"。让马衔着酒杯,一直递到皇上跟前。这个场面我们今天都不能想象,只能靠文物给我们提示。比如陕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鎏金舞马衔杯酒壶,非常精美漂亮。那个壶上的马,就反映了唐玄宗过生日的一个场面。
  舞马跳的舞步,跟我们今天体育项目中的盛装舞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盛装舞步在一百年前就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非常漂亮。马都非常精神,踩着你想象不出来的舞步,在中国的唐代就有了。唐代有个诗人叫张说,他的《舞马词》里有这么一句:"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就是说这匹马最后的状态像喝醉了的状态。我们看盛装舞步,那马就有点儿像喝醉了似的,晃晃悠悠,就是那种感觉。
  唐三彩马
  由于西方人的重视,唐三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贵的中国艺术品,也就是说,世界纪录曾由唐三彩创造。什么时候呢?1989年。当时苏富比在伦敦拍卖,有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马。为了招标,拍卖公司把它运到香港展览,展览的时候非常轰动,很多人都去看。结果从香港准备运回英国的时候,这匹马在船上丢了,被盗了。但是拍卖图录已向全世界都发放了,准备拍卖,结果在运回的途中被盗了。当时香港皇家警察重案组全部出击,连夜侦办,很快破了案。破案后赶紧把这匹马运到伦敦,正赶上拍卖的时间。因为这匹马有这么一段丢失又被找到的经历,当时世界各大报全都登了这件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结果成交价是374万英镑,当时折合600万美金。这个由西方人创造的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由一匹唐三彩马保持了很长时间。
  唐三彩里有很多马非常生动,非常漂亮,都是贵族的马。那么我们注意马的动态,比如有一匹非常著名的马叫"左勾头,右抬蹄",就是向左勾着头,抬着前腿,非常具有动态。后来我就想,过去对模特的要求也是向左边拧着头,耸着右肩,都是一样的。这样塑造出来的动态,其实不怎么舒服。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古书上的解释也非常多,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马。所谓"花",大概是指马脖子这个位置的装饰,非常漂亮。"五花"当然也是一个泛指。
  我们大致讲了陶器的概念,陶器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比我们更早的时候,西方已经有陶器出现了。可是,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下一讲就开始讲瓷器。
 
                 
 第12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1)
 
  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
  -早期瓷器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但我们有一个更重要、使用更广泛的发明,反而没有被列入四大发明,这就是瓷器。英文的"中国"都叫China,意为瓷器。
  陶与瓷的区别
  首先要讲陶与瓷的界限在哪儿。第一个界限,是烧造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烧成,黏土随处可取,往深一点儿的地方挖一挖,可能就有黏土,只要有黏度的土,都可以烧成陶器。瓷器不行,瓷器一定是瓷土烧成。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
  第二点是烧结温度不同。一般陶器都是在1000度以下,除了唐三彩,唐三彩在1100度左右。瓷器要在1200度以上。
  第三点就是吸水率和透光率不同。我们都知道陶器吸水,瓷器几乎不吸水。瓷器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透光;陶器无论什么条件下,它都不会透过光线。这是科学的界限。
  瓷器的优势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有瓷器的呢?早在商代,就有原始青瓷出现了。科学上可以认定的真正意义的瓷器,应该在东汉时期产生,距今两千年。那么,原始青瓷已经达到了一些客观条件,比如不吸水、烧结温度比较高、使用的是瓷土。尽管瓷土的质量比较差,但也是瓷土。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一个划时代的贡献。瓷器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的强度大于陶器,在生产中想做成什么样子,基本上就能做成什么样子。当然,最早的瓷器生产不能太随心所欲,比如今天我们可以烧出5米高的大瓶子,在过去是烧不成的,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瓷器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原材料便宜。中国早期的容器,尤其贵族使用的容器,很多都用铜来制造,成本非常高。汉代还有一种贵族常用的器皿是漆器,成本也非常高。瓷器改变了这个局面,它的原材料就是瓷土,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相应也就增加了。
  再有一点,就是相对来说,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瓷器的原材料,所以在古代运输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工匠可以带着技术走。只要学会怎么烧造,就可以从甲地到乙地展开这门技术,去异地烧造,而不需要把瓷器从甲地运输到乙地。古代运输的成本非常昂贵。
  原始青瓷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从科学角度上讲,早期白瓷、青瓷、黑瓷都是一种瓷,都算青瓷。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反之,含铁量减低,减得越干净,颜色就越白。
 
                 
 第13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2)
 
  我们今天使用瓷器时,常会忽视很多心理感受。比如我们赴一个宴会,大家觉得盘子很漂亮,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最重要的感觉还是今天吃什么,对吧?今天是吃鲍鱼大餐、鱼翅大餐,还是农家饭?至于使什么杯盘,不是很重要了。但是这种感受在古代很重要。我们设想今天人家请你吃饭,桌上的餐具都是黑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捧着黑碗吃饭心里比较沉重。今天偶尔还用黑色餐具,比如你去吃一碗乌冬面,街上日本餐馆里都有,一般都使黑碗,里面盛着白面条,看着很漂亮。但这是偶尔的事。要是你天天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心里就会很沉重,你老想:我怎么了,老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对不对?
  所以,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摆脱黑暗的过程。首先要让它白起来,一定要变得悦目。这是瓷器最开始的简朴的美学追求。
  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刚才说了,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很有意思。过去说书的老说一句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代以后,中国是分裂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西晋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剩下的时间都是四分五裂。但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非常丰富。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可以说,中国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新人辈出的状态。比如绘画顾恺之、书法王羲之、文学理论刘勰(《文心雕龙》)、诗歌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歌影响了唐诗,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像唐诗的韵味。中国的造园艺术在魏晋时期也蓬勃发展,后来的唐、宋、元、明、清,都有造园艺术,都受到魏晋时期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恣意豪情,他们强调内心的感受,这跟西汉时期完全不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强调的都是外在的东西。今天也是这样,如今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事物都强调外在。比如我们最简单的要求:房屋要大。我的能力能住100平方米,我恨不得要买200平方米。车要强调外形、牌子、排气量,其实你就是为了能代步,不是必须注重这些。
  而魏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所以更多的士大夫关注内心的一种感受。魏晋人是瞧不起汉朝人的,他不能瞧不起后来的唐朝,那是他没看见。但是前面的汉朝,他是瞧不起的。魏晋人说汉朝人:你天天骑马打仗,对我来说没兴趣!所以你注意看,魏晋人都坐牛车,放缓生活节奏。中国每一次经济高速发展以后,都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节奏放缓,这和我们平时生存的状况都差不多。比如我们去参加一场体育竞赛,赛完以后也要放缓一阵,休养一阵。
 
                 
 第14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3)
 
  魏晋时期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带,在竹林里,对酒当歌,一天到晚说着些不太着调的事。但正是这些人和这一时代的特征,使我们的很多艺术都达到了巅峰。今天说的风格、韵律、节奏,很多词汇都是这个时期产生并广泛应用的。内心的感受,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动物造型流行
  魏晋人由于饱受三国时期的战争之苦,所以要停下来享受生活。那么这时期的瓷器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瓷器在此时非常特殊,体现在有大量动物造型出现上。在当时烧造这种动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个普通的圆形碗、罐子要难得多。都有什么动物造型呢?比如有熊尊、鸡头壶、青瓷羊、虎子等等。魏晋人特别喜欢这种动物造型,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强调的都是内心感受。比如同样一把壶,做一个简单的壶不就得了吗?为什么要搁一个鸡头?就是受社会整体文化背景的影响,魏晋人觉得有情趣。西晋早期的鸡头壶,那个鸡头就是一个装饰,根本不通气,水不能从鸡嘴里流出来,而是要从上面倒出来。后来到了东晋,才知道可以把鸡嘴的地方捅通了,水能从鸡嘴里流出来。除了鸡头壶,还有羊头壶,水就从羊嘴里流出来。
  我们再来重新认识一下"壶"。早期的壶的概念很明确,就是哪儿进哪儿出,比如水从口部倒进去,也要从口部倒出来。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的壶就是一个瓶状,哪儿进哪儿出。而到了三国两晋时期,壶逐渐有了改进,渐渐开始"大进小出",就是水从口部进去,从壶嘴倒出来。
  虎子
  刚才说到了虎子,虎子是什么呢?一般是一个虎头,张着嘴,带个提梁。我们普遍解释它是溺器,是接尿的,今天住院时还有类似的用具。
  我有一个朋友,他喜欢家具,不收藏瓷器。他当年在苏北地区寻求家具的时候,碰见一户人家有这么一件瓷器,他回来以后跟我描述半天,说看着那东西挺老。我说:"那可能是个虎子。"他说:"我下回去想办法换回来。"然后他就去买家具,买完以后问人家:"你这个尿壶卖不卖啊?"人家说:"不卖,尿壶卖它干嘛?"他说:"我跟你换吧,尿壶换尿壶,我给你买个新的。"人家说:"不能换,那是我们家小孩尿尿用的,小孩不见这个晚上不尿尿,尿床。"最后他买了一个暖壶,又买了一个烧水的水壶,拿俩壶换回这么一个壶来。这尿壶用了很久,气味很大,他换回来以后拿84消毒液泡了很久。后来他拿给我看,我就跟他说:"这个东西,历史上我们都说它是尿壶,专业术语叫溺器,但是有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它不是接尿的,为什么呢?很简单,你想,这是一个老虎的头,还张着大嘴,给你接尿的时候,你心里不是很舒服。"
 
                 
 第15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4)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上讲,虎子有可能不是溺器。你想,你晚上睡眼的,当妈的拿着这个壶一接,你低头一看,大老虎张着嘴,要把最重要的器官放进去,心里肯定咯噔一下,就不想尿了。你心理上过不了这个关。
  我国古代有很多东西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虎子就属于这一类。有的专业书上把它叫"水器",就是装水的,至于当时具体怎么用,谁也说不清楚,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也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只能推测。我们当然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有出土的文物,或者有文字来证明。比如说出土了一个虎子,同时又有一段文字记载,证明当时是给皇上接尿的,那行了,就有定论了。今天没有定论,只能把它统称为虎子,也挺好听。
  唐朝盛世
  隋代享国时间非常短,统一中国以后,马上就转给唐朝,唐朝就受益了。隋唐之间的关系跟秦汉非常相似。隋炀帝当时开凿大运河,秦始皇建造长城,过去的史书记载都是灾难深重,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但是开凿大运河是使整个国家受益的事情,最受益的显然是唐朝。唐朝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原地区的高速发展,跟开凿这条运河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的盛世,汉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有,但同一个朝代有两次盛世,还就是唐朝,一次是贞观之治,一次是开元盛世。唐朝的经济非常发达,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市场,当时叫东市、西市。我们的词汇"买东西",就是这么来的。过去说:东市上买什么什么,西市上买什么什么。后来简化成"买东、买西",最后就是"买东西"了。我们常用的词,追根寻源后,觉得非常有意思。早在《木兰辞》里也有描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是虚指,不是说木兰住的那地方正好有四个市,也没有这么买东西的:东市买斤鸡蛋,西市买把韭菜,南市买了面,北市买了油,再去包饺子,没这么干的,麻烦。但是文学上可以这么排比着写。
  真正形成东、西市的时候就是唐代,在长安城里的具体位置非常明确。东市主要卖奢侈品,贵重的东西;西市卖的都是一般老百姓用的百货。
  南青北白
  瓷器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过程。古人在烧造瓷器时,不停地想把它变白。早在北齐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瓷杯,但釉厚的地方还闪着青色的光芒,非常漂亮,非常现代,一千五百年前的杯子拿到你眼前,看着跟现在生产的一样。白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的一个最基础的原因。后来无论什么瓷器品种出现,都跟白瓷有关。
  到了唐代,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或者说平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这是唐代整个瓷器的局面。唐代瓷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唐代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缺铜。经济一发展,金融首先就要跟上,货币就要跟上。中国的钱是计重制,按重量算,铜都要用来铸钱。从铸造"开元通宝"开始,政府多次下令禁铜,不允许用铜制造别的东西,国家要用铜做钱,使国家的经济能够高速运转。政府的禁铜令逼迫瓷器迅速发展,原来是用铜来做碗,不让用铜了,只好用瓷器,这样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第16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5)
 
  唐代的"茶圣"陆羽,他写过《茶经》,开头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树。陆羽对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个评判,"南青"就是越窑,"北白"就是邢窑,南越北邢嘛。他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由于这三条原因,邢窑都不如越窑。陆羽是湖北天门人,他站在南方人的立场上,对两种瓷器做出一个判断。如果陆羽是北方人,那他肯定反着说了:"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不如邢,一也。"对不对,还一样说。
  其实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是中国陶瓷史上两朵奇葩,没有高下,每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没法说哪个高哪个低。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瓯》,茶瓯,就是茶碗。皮日休这么写:"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瓷器,这瓷器像月亮一样,像云彩一样,就是漂亮,都说得比较虚。但皮日休还是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说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够烧造很好的瓷器。
  南青-越窑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他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儿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儿像我们吃的红糖的那种糖黄色。早年故宫的陈万里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浙江就买过这么一个越窑的青瓷注子。后来陈先生把它捐给了故宫。所谓"注子",就是执壶,小口。执壶是现在的名称,唐代记载里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偏着提着。注子是由鸡头壶逐渐演变过来的,它做起来比鸡头壶省事。我刚才说了,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很多跟内心感受相关的东西就要去掉,要不做起来麻烦。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可能做出十个普通的壶了,经济需求一大,很多觉得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去掉了。
  我刚喜欢陶瓷的时候,在故宫看见这个壶,觉得美不胜收,围着展柜看了很久,特别喜欢。我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买这么一把壶?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去香港,到处打听有没有这样的壶,也没买到。后来有一次碰到了五代越窑的壶,长流。"流"是什么呢?就是指瓷器中的壶嘴部分,专业术语叫"流",流水嘛。唐代由于受工艺限制,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后,壶嘴就加长了,叫"长流"。这条规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都是短流,因为受工艺限制,烧不成。我估计他们也试着烧过长流的壶,可能一见火,那壶嘴就弯了,就塌下来了,所以唐壶都是短流的。
 
                 
 第17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6)
 
  我当时很喜欢短流执壶,因为见惯了长嘴的壶,所以对这种短嘴的壶特别感兴趣。但当时就是找不到,最后碰上了五代长流的壶。卖壶的人就说:"哎呀,马先生,不要按图索骥啦,碰见什么是什么,随缘吧。"我想也对,从收藏的角度讲,很多时候就是相信这个缘,相遇为缘嘛。你追求的东西有时候是个梦,你追求不到;你永远怀着梦想去追求是不行的,收藏就是要相遇为缘,碰到喜欢的东西就不应该错过。我就买了这把壶,至今还在我手里,有盖,非常漂亮。今天想起来,价钱也非常便宜。珍惜机会是收藏中很重要的一点,一旦你碰到东西了,跟你追求的有点儿差距,但你喜欢,这时就应该珍惜这个机遇。
  要知道,早期的壶不是茶壶,都是酒壶。我看过一些展览,他们把一些唐代的酒壶拿出来作为茶具展览,这是不对的。当时喝茶不用这种壶,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后才确立的,宋元以前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将来讲茶具的时候会讲到这些。
  北白-邢窑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在使,可见当时的产量非常大。
  邢窑有一种底下写"盈"字款的,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一点。"盈"是什么意思呢?是唐代的大盈库。电视剧《大明宫词》看过吧?唐代大明宫的遗址里出过残片,上面就写着"盈",可见当时皇宫都在使用。"盈"字款邢窑白瓷是皇家御用瓷器,《旧唐书》中有记载:"(唐天宝年间)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庸,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开天盛世",国库都比较充盈。大盈库,严格说来不是国库,是皇上的私库,每年这里进来很多钱以及各种宝物。当时这种"盈"字款的瓷器,也就入了大盈库。这些东西供皇上赏赐、送人。邢窑中还有翰林院专用的"翰林"款白瓷,都是邢窑中非常重要的品种。
  这么重要的瓷器,就让我碰上了。我在20世纪80年代去香港的时候,有个人拿出一个白碗,我一看,底下写着"盈"字。我那时记性比现在好,那个"盈"字怎么写,我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岁数大了,记性不如年轻时清楚。我看完以后非常激动。但那个人不知道,问:"这盈字啥意思?"我当然装作不知,说:"我也不知道啥意思,爱写什么写什么呗!"我当时心里怦怦直跳,特别想买这个东西。然后他就说:"也没准是个人名,这有什么用?一个素白碗多少钱,写上字的理应贵一点儿。"我就说:"贵一点儿行,贵多了不行。"那个人不知道大盈库这件事,《中国陶瓷史》上专门讲过关于这个"盈"字款的事。可这人不读陶瓷史,可能也读了很多书,都是画册,一高兴翻翻就过去了。你要真正了解陶瓷,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好处。我装作不知,三磨蹭两磨蹭,最后把这个碗便宜地买了,一路唱歌回到北京。
 
                 
 第18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7)
 
  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有备无患,书要多读。多读一点儿书,你就可能多获得一点儿好处。过去说"有备无患",收藏是"有备无漏",你有这个准备,漏儿就跑不了。收藏的人都喜欢捡漏儿,但当你真碰到漏儿的时候,你的知识会告诉你是不是能够马上决断。
  长沙窑 鲁山花瓷
  邢窑、越窑这两种瓷器,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的两支大军。在这两支大军之外,还有很多小部队,比如长沙窑,也叫铜官窑,窑址就在今天的湖南长沙附近。
  长沙窑很重要,它开创中国瓷器釉下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叫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明显是有意识地涂上去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现代抽象画,不具象。长沙窑往往会画只鸟,画朵花,很具象。
  鲁山窑的花鼓非常有名。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我当时不能想象,一个这么大的瓷鼓背在身上多重啊,也很容易碎,腰鼓要拍来拍去嘛,总觉得不成道理,但古书上记载非常明确。
  鲁山花鼓比较罕见,所以当你碰到的时候,你往往不能相信这个东西是真的。我就碰见过一个,人家从乡下给我背上来,他不知道是什么。这腰鼓没蒙皮子,两头是通的。他说:"我不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中间细、两头大,也盛不了水,也盛不了粮食,什么都干不了,这干吗的?"我当然装傻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今天看到东西,有大量书籍可以去翻,大部分还能猜出来。当时找本书都很困难,根本找不到。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资讯,这个东西就得放弃。我就说:"我也不要,这东西太大了,干吗用啊?"那个人说:"你得念我从乡下背上来不容易,你多少也得给我点儿钱。"后来我就把它买了,至今还在我手里。后来我跟很多人说这事,人家都不相信,说怎么那么好的东西让你碰到了?但事实还就是让我碰上了,一生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算是传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其开放的程度不是今天能够想象的,当时有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外交流非常多,在长安城里到处都是外国人,有点儿像今天。当时外国人带来了很多外国物品,跟中国人交流,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瓷器。比如唐代的龙柄凤首壶,除了龙柄和凤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起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的。这件东西现在故宫,定为国宝。它在解放前就出土了,在一个大古董商的手里。解放后,政府跟这个古董商商量,希望把这个壶匀给国家。古董商贪,想卖高价,国家当然不高兴他卖高价,他也知趣,想了想没什么办法,最后归了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里常年展出。这种龙柄凤首壶,如此精美的可能就故宫这一件,后来陆陆续续又出土过一些,但都没这件精美。
 
                 
 第19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8)
 
  法门寺秘色瓷
  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对中国瓷器影响非常大,叫秘色瓷。秘色,意为秘密之色,充满神秘感。实际上,秘色瓷算是越窑的改进版。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代地改进,历史上的越窑也是这样不停地改进。我们讲过,最早的越窑颜色叫糖黄色,有点儿像红糖的黄色。黄色肯定不如绿色好看,于是它就向绿色慢慢过渡,要追求这个绿色。秘色瓷的颜色就非常青绿了。
  目前为止,明确发现秘色瓷的就是陕西法门寺。法门寺的物品入库有单,上面写着"秘色瓷"多少件。因为有了法门寺这批东西的出土,才把我们传了一千多年的秘色瓷的谜底揭开。原来谁也不知道"秘色"到底是什么色,它是一个秘密的颜色,是一个你甭想看到的颜色。
  法门寺在陕西扶风法门镇,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七个函套装着,一个套一个,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因为法门寺的塔突然塌陷,国家在抢救性挖掘时,发现塔下有个地宫。这个地宫从埋好到发现,中间没有任何人骚扰过,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下,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其中,对中国陶瓷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明确了秘色瓷是什么样子。因为法门寺秘色瓷的出现,民间很多过去不能解释的事全都迎刃而解了。唐代的法门寺在做佛事的时候非常隆重,所有人都顶礼膜拜,皇上亲自主持仪式,所以法门寺里埋的一定都是最高等级的东西,比如大量的金银器。那么,秘色瓷一共埋进多少呢?14件。门口搁着1件八棱瓶,剩下13件都搁在一个大盒子里。地宫里的《衣物账》上注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写得很清楚,每一件都对得上。
  我最早喜欢瓷器的时候碰见过很多秘色瓷,但当时不知道。法门寺不出土,谁也不知道什么叫秘色瓷。我就总觉得这个瓷器的颜色跟越窑有区别,按照越窑的标准,这个绿色不正。这种秘色瓷的价钱也忽高忽低,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时有人告诉我,说这个绿色的瓷器可能是龙泉地区烧的,窑口也不明。那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像现在。我记得有一次,有个人拿来很多,我挑一两件买了,剩下的都放弃了,现在想起来特别可惜,当时应该把它们都买了。
  到了秘色瓷的时候,瓷器开始有了宫廷特征。后来说的"官窑"的概念是宋代形成的,宋代以前没有这个概念。惟独秘色瓷,开始有了官窑的雏形。比如唐代诗人徐夤,写过一首诗《贡余秘色茶盏》,"贡"是上贡,说明秘色瓷不是专门为皇帝烧的,但要为皇帝上贡,所以它带有官窑的一些特征,是官窑的一个前奏。诗是这么写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他就描绘这个瓷器有多么漂亮,说它像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都是溢美之词。但我们注意到,诗里表明这种秘色瓷的颜色已经不是黄,而是绿了。
 
                 
 第20节:第二讲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9)
 
  五代秘色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的钱氏政权也烧造了不少秘色瓷。当时吴越王国在杭州地区,正好是秘色瓷生产的区域,所以有大量秘色瓷。当时秘色瓷不停地上贡给北宋皇帝。五代后期,吴越国跟北宋达成协议:吴越要上贡。钱氏政权不愿意去打仗,也觉得自己跟赵匡胤根本打不了这仗,于是就投降了。
  历史上记载了很多这个时期的故事。当年赵匡胤叫吴越王到北宋首都开封去,他不敢不去,因为前面有南唐李煜的例子嘛。李煜就是不去,最后让宋太祖灭掉了。灭南唐的时候,吴越王帮了很大的忙,换句话说就是出动了军队。南唐灭掉以后,皇上要招待吴越王,叫他去开封,他就不敢不去了。到了开封以后,皇上招待他,送了一份大礼。最后临走的时候,给他一个包,说:"这个包,你现在别看,路上也别看,到家以后再看。"当时从开封回杭州,要走很长时间。吴越王路上就嘀咕,忍不住把这包打开看了,包里是什么呢?全是大臣上的奏折,要皇帝宰了他,或者把他留在开封,不让他回去。换句话说,就是赵匡胤的那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当时南方睡着七八个这样的人呢,北宋就要一个一个收拾。到了吴越王这儿,赵匡胤胸怀坦荡,让他回去了。所以他特别感恩,他就说:"以后我三年就来一趟开封,我绝对不反,我也不睡,我就伺候你。"
  赵匡胤去世以后,宋太宗即位,太平兴国三年的时候,吴越王再度入开封,太宗就不想放他回去了,吴越王国就彻底投降了。后来南宋迁都到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其实就是吴越王的属地。吴越王叫钱(音触),今天杭州还有保塔,当时建塔就是希望能保护他。《宋史》中有记载:"(吴越王)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进……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五万事。"一次就进贡10万件秘色瓷器,有全素的,有镶着金边的,都记录在案,可见当时秘色瓷是非常重要的上贡物品。
  由于越窑的改进,秘色瓷的出现,导致后来宋代官窑制度的产生。下一讲就开始讲宋代的官窑系统-五大名窑。
 
                 
 第21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1)
 
  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
  -汝窑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我们先从宋代的官窑系统,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窑讲起。这一讲只讲汝窑。
  我们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这句话。汝窑作为老大,排在第一,"汝窑为魁"。关于汝窑,历史上的记载很多,以讹传讹的民间说法也很多。今天的电视剧中偶尔也会出现。比如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里,有个演员抱着一个青花大瓶子,说:"这可是汝窑。"弄得很让人笑话!
  命名和窑址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八大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汝窑不用说了,就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定窑,就是定州所烧的窑;还有北方的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龙泉窑,都是以地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汝窑的窑址过去不明,到底在哪儿不清楚。以前我们推测,汝窑一定在汝州辖区之内,大部分人认为是在河南的临汝县。直到20世纪80年代,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被发现,我们才确切知道这个窑口的位置。一般来说,皇家专用的窑口都会离皇城非常近,原因是容易控制,下达指令很方便。比如下指令烧个碗,烧个盘子,没多久就能烧回来。宋代的国都是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而汝州离开封有多远呢,今天算来大概有400里地;烧钧瓷的禹州呢,大概有300里地;宝丰大约有500里地。"里",指的是市里,不是公里。古代的500里是很远的距离了,不像今天,当日往返都没问题,在古代是不可能的。这样看来,宝丰的条件不构成一个皇家专用的窑口。
  汝窑为魁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是老大。汝窑名气很大,自古以来的流传甚广,我们一说就是汝、官、哥、钧、定。南宋人叶(音置)在《坦斋笔衡》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这是南宋人的记载,他生活的时期离北宋很近,所以非常可信。"芒",说的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有两种解释:常规的解释就是指碗的口部是涩圈,没上釉;另一种解释就是光芒,指白色刺眼。将来讲定州白瓷的时候,我会详细地讲到这一点。明代有一个人叫王世懋,他在《二委酉谭》中是这样说的:"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明朝人是这样认为的:汝窑地位第一,北宋的官窑地位次一等,低于汝窑。
  古人的这些记载,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称汝窑。我就认识这么一位,他也知道这些记载,我有时跟他聊天说过这些话,他也找很多书看了,然后下决心要收藏汝窑。他这决心比较大,跟我说:"我非汝窑不藏,其他东西都不要。"这话是什么时候跟我说的呢?二十多年前!直到今天,他还没买着一件呢。他的决心很大,却不知道汝窑之稀有。
  我觉得收藏很大程度上是一件脚踏实地的事,也是一件随缘的事。不能说今天我们没有机会碰见汝窑,但几率微乎其微。你去买彩票,可能无意中会中奖;但你非买中奖那张,就费了劲了,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这位朋友就是非要买中奖那张,所以到今天他也没买着。他的态度很坚决,跟我说:"我的收藏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一定给你收一个汝窑看看!"我也希望他将来能够碰上汝窑,了却这桩心愿。
 
                 
 第22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2)
 
  寥若晨星
  汝窑非常稀少,刚才那个例子已经说明了,很不容易碰到。原因是什么呢?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南宋人周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说"近尤难得"。南宋离北宋时间很近,南宋人都觉得汝窑非常难得,那今天距离南宋已经有八九百年了,就更为难得了。周的这段记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汝窑不是官窑,是"供御"的。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这也就解释了宝丰发现的那个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的汝窑非常一致,有的却相距甚远。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在雍正七年(1729)的时候,宫里有过一次统计,雍正皇帝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了一箱汝窑瓷器。这个档案今天可以查到,清点的结果是:雍正时期宫里有31件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那时对汝窑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个人去判断,有时会官汝不分,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的颜色很接近。所以当时一定会有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雍正时期整个皇宫里才有31件汝窑,很少。
  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汝窑的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汝窑在私人手里,未必能统计到。目前有一个统计比较可靠,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汝窑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可能供你收藏的机会微乎其微。说起来,这都是稀世之珍了。今天要想看到汝窑,到哪儿去看呢?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都有汝窑收藏和陈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我碰到一个人很有意思,他找到我,张口就说:"马先生,我收藏有68件汝窑。"他比全世界还多一件呢!大家听到这会儿,可以听出来,可能吗?全世界倾国家之力,收集了上千年,才收集了67件;他自个儿有68件!而且他还非告诉我:"我这儿都是真的,一件假的都没有。"然后他要请我去看,我说:"你这个都不用去看,听着就假。"他说:"你没有看,怎么知道它是假的呢?"我说:"从科学角度上讲,有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概率。把全世界的67件都搬到你们家,还差一件呢,怎么可能呢?"
  所以,收藏切忌妄想,切忌无知,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老觉得自己突然就变成富翁,突然就变成收藏大家。
  
  珍如拱璧
  汝窑因其稀少,所以非常珍贵。历史上各类文献记载中,都对它推崇备至。汝窑作为上供的御器,给皇上使用。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有一段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一共多少件汝窑呢?16件。这是宋代所有的历史文献中记载汝窑最多的一次,说的是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在1151年到清河郡王张俊家里巡幸,可能出门走到他这儿,就进他们家了。那张俊当然受宠若惊了,皇上都到他们家了。他就拿了一批汝窑瓷器进奉给皇帝,这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礼品,所以周密才在《武林旧事》中做了详细的笔记。
 
                 
 第23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3)
 
  这里说的汝窑瓷器大部分很容易理解,比如"香炉",我们大致想想也知道是什么样子;"香合",肯定是有盖的。那么,"大奁一、小奁一"是什么呢?有人猜测是一种盒式炉,有的专业书上就把它称之为"奁"。这个事很巧,这种奁现在全世界就存两个,一大一小。大点儿的那个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直径23.8公分;小的一件直径18公分,现藏在北京故宫。所以有人认为古书里的那两件就是这两件,"大奁一、小奁一",说得很清楚。北京故宫的那个奁我亲手拿过,很轻。
  汝窑为什么珍贵呢?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这段记载非常重要,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对玉和玛瑙都充满敬畏之情,玛瑙是很贵重的材料。在烧造汝窑的时候,釉里加了玛瑙末,所以汝窑釉面的光泽跟其他瓷器不一样。这里有个巧合,周为什么这么写?汝州这个地方本来就产玛瑙。所以,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任何其他瓷器,在釉中使用过玛瑙。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玛瑙究竟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好处,至今没有结论。
  价值连城
  那么,汝窑究竟卖过没有呢?历史上公开卖过。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卖过一只,是一个很小的汝窑盘子,直径8公分。这个盘子有点儿变形,当时没烧好,有点儿拧着,北京话叫翘棱。估计烧出来以后,工匠一看不合格,顺手就给扔到废料堆里掩埋了。由于盘子小,一个巧劲儿没摔碎,很多年前出土后,就被人认出来了。在二十多年前的美国,这个歪歪扭扭的小盘子当时卖了154万美金。当时像今天特别值钱的元青花、清代粉彩、永宣青花等等,这些非常名贵的瓷器都卖不到这价钱。甚至现在卖到上亿人民币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个二三十万美金,你想想汝窑的价钱。历史上就公开地卖过这么一个。我当时非常震惊,不能想象154万美金买一个小盘子。
  因为汝窑的崇高地位,很多人就特别想收藏到汝窑。我有一个朋友,他把官、哥、钧、定,都收藏齐了,就想凑这汝窑。他跟我一个想法,我也是官、哥、钧、定全有了,也在凑汝窑。我自个儿凑了二十多年了,估计也快凑成了,是不是?
  汝窑非常难得、稀少,我们先不谈它的价值,即使你碰到它,可能也买不起,是这个问题。碰见汝窑的机会非常罕见,所以我们只能到博物馆去看。收藏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事,碰见了是缘分,碰不见也得心安理得。
  造假手段
  中国历代皇帝都对汝窑有所追求,尤其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对汝窑非常赞赏,所以雍正时期仿汝窑的成就最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天的仿制手段也非常高,有大量赝品充斥市场,我见过很多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汝窑来给我看。由于汝窑窑址的发现,使我们对汝窑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了汝窑不仅仅有青灰色,还有其他颜色,所以大量仿品也出现了。
 
                 
 第24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4)
 
  我曾经给一个老工程师看过汝窑。他70多岁了,一看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他通过一个熟人的介绍找到我,掏出一件汝窑。我那天因为有点儿急事,所以话说得就比较急。我一看就是作伪的,马上说:"你这个东西不真。"这位老先生立马就开始发抖,哆嗦,汗如雨下。我当时就知道话重了,也急了,所以赶紧往回找补。我就说:"我说了也不算,您先坐下喝点儿水。"我赶紧让工作人员给他倒水。但老先生喝不下去,坐都坐不下去,就在那儿站着。我估计他花了很多钱,就问:"您花了多少钱啊?"他说:"我花了很多钱。"他先不告诉我花了多少钱。我问:"您在哪儿弄的这东西?"他说:"河南,人家领我去买的。我不是为买这汝窑去的,我为买别的。但是我走到那儿,人家正在挖菜窖呢,一铁锹连沙子带土带这件汝窑,一下子扔到我脚底下来了,我眼瞅着挖出来的!"他也不想,这世界上的事怎么这么巧合啊!扔得那么好?我估计头天晚上练好几回了,不能扔碎了,扔碎了卖不出钱去,对不对?这汝窑带着沙子土,扔他脚底下以后,这帮人就扑上去了,不给他,给多少钱都不卖,成心吊着他。最后,老先生用一生的积蓄,我估计包括过去科研成果的奖金,一共花了124万,把这汝窑盘子买回来了,给我瞧。我当时惟一的担心,就是怕老先生犯心脏病,他在那儿直哆嗦。
  这是一个人生惨痛的经验,眼见未必是实。你是亲眼看着他挖出来的吧?可你得想想,怎么就平白无故那么准?老先生不想,认为一定是真的。还有一点,就是所有人做戏都做得比较足。人家不卖给你,是你非要买。对不对?所以人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冷静地判断事物。我估计他事后也能想出这事儿不那么真,让人听着都是个笑话。
  汝窑的特征
  汝窑有什么特征呢?古书上记载得比较含糊,说有"蟹爪纹"。蟹爪纹说得非常抽象,书上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大致就是说那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我们看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就是那个感觉。
  第二点是"鱼鳞状开片"。你注意看,汝窑釉面的开片跟所有瓷器的开片都不一样,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不是直着的。斜着就会有折光率,看着很漂亮。
  第三点就是香灰胎。我们能看见的汝窑,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胎非常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底同厚。一般的瓷器,都是底厚,壁薄。
  汝窑是裹足烧、芝麻钉。所谓"裹足烧",非常专业,是指瓷器的足部有釉,釉要裹过来。"芝麻钉",是指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来,把瓷器支在空中烧,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是非常讲究的工艺。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汝窑是个夹生胎,没烧熟,有点儿像夹生馒头。为什么要夹生呢?就是汝窑不能烧熟,如果烧熟了,它的釉色就达不到那么漂亮了。烧汝窑的温度不能达到1300度,到1200多度就行了。有时在艺术的追求上,就不能严格遵循科学的规律了。
 
                 
 第25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5)
 
  第四点就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与当时其他窑口相比,它的颜色是天青色,我们可以看到标准的颜色。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是曹昭对汝窑精确的描写,说它的颜色是淡青色,釉色很滋润,如果薄就更难得。明代人讲得非常有道理,但我们掌握起来要灵活。比如他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有蟹爪纹是真的,没有的更好,这话比较绕。今天说起来,有和没有都不是标准。现存的汝窑器,确实大部分都有蟹爪纹,但也有少量的不开片,就是所谓的"无纹者尤好"。
  一般的情况下,汝窑都是素器,不带纹饰。因为它釉厚,胎上面不好刻划。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带纹饰的汝窑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里有一个汝窑洗,椭圆形,洗中间刻着两条相对的鱼。因为它釉厚,刻的鱼模模糊糊,非常不容易看清楚。以致乾隆时期宫廷画谱的记载,说它是"如意暗花"纹。那些太监们看了半天,把两个鱼头看成两个如意头了,所以记载成"如意暗花"了。这件汝窑不要说看照片,就是看实物,都看不清楚。这种汝窑洗,现在全世界有两件,一件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一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汝窑的款识
  一般喜欢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瓷器的款识,就是把瓷器翻过来看看底下写的什么。电视剧里演的买假瓷器,一翻底,下面写着俩字:西汉。都成笑话了!没东汉时,西汉人怎么知道自己是西汉。
  在宋代,并没有形成瓷器底下写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写款。比如汝窑的款识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甲、乙、丙。我们一听很简单,就是编号,按照顺序。但这种编号不是烧制的时候写上去的,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
  第二种,底下写很明确的文字,比如写"奉华"两个字。"奉华"指什么呢?奉华堂,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她用的。史书上记载,刘贵妃还有点儿才华,会画画,她自己有两方章,一大一小,刻着"奉华"两个字,画完以后盖在上面。奉华款的汝窑都应该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
  台北故宫里有个纸槌瓶,上面也刻着"奉华"两个字,中间留着一块空地。乾隆皇帝看见以后,不甘心,觉得自个儿也得刻上点儿什么。其实要说起来,乾隆皇帝地位比妃子要高。乾隆就写了首诗刻在上面:"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这个纸槌瓶原来是一个小撇口,到了乾隆时期,口碎了,镶上了一个铜圈。"口欲其坚铜以锁",意思是想让口变得结实一点儿,只好用铜包上。乾隆皇帝对一个破瓶子还这样珍惜,你想想后来的人,当然更希望得到汝窑了。至今这个瓶子还在台北故宫,镶着当年的铜圈。
 
                 
 第26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6)
 
  还有一种款识,只写一个字:蔡。一听就是姓氏,马上查查当时姓蔡的大官都有谁呢?不用查,蔡京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原来应该指蔡京,字写得漂亮。但因为他是奸臣,后来就把"蔡"换成蔡襄了。中国人有很强的好恶,你是一个坏人,就把你换下去。以蔡京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使用汝窑。
  海外遗珍
  历史上确实有偶然发现的汝窑。英国有一个收藏家,在四十多年前逛英国的跳蚤市场,偶然发现一个汝窑,他就给买了,花了多少钱咱也不知道。但我估计没花多少钱,跳蚤市场买东西都是几个英镑的。1971年,他把这件汝窑捐给英国的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在博物馆的藏品编号中是0001号,第一号。这是一个什么汝窑呢?盏托。宋代人喝茶非常讲究,不像我们今天拿着大茶杯咕咚咕咚一通喝。宋代人端茶盏的时候得有盏托,茶盏端着烫,被烫着时样子不雅,把茶盏搁在盏托上,端着非常雅。这种汝窑盏托全世界也只有两件,咱什么东西都是两件,都在英国。这件汝窑盏托的边上刻了三个字"寿成殿",是宋代著名的宫殿,台北故宫里也有刻"寿成殿"款的定窑白瓷。
  最早从中国流入欧洲的贵重之物中,陶瓷是主项。当时的欧洲贵族家里都有古董柜,要不然显得没文化,很土。在欧洲,怎么看你是不是贵族呢?不是房子大不大,而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古董柜。这古董柜有个名字,叫"奇物柜",就是放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虎皮斑的贝壳,那时交通不发达,内陆见不着海里的东西,觉得新鲜,没见过,就搁在奇物柜里。欧洲人把中国陶瓷搁在里头。当时欧洲人没见过这么硬的陶瓷,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有很多误解。其中有一种误解,认为瓷器本来是一种液体,埋在地里时间长了,就成了固体。还有人认为瓷器是用蚌壳、石灰和鸡蛋皮的碎末,研在一起做成的东西。这都是很无知的猜想。欧洲人认为中国的陶瓷是类似宝石的东西,所以跟其他一些很贵重的物品摆放在一起,这是欧洲中世纪贵族之间很流行的一种陈设方式。
  乾隆与猫食盆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老太太很有心计,为了卖猫,搁一个名贵猫食盆,谁来了都不敢直说要买这盆,都说买老太太的猫,搭上这盆。老太太说:"我不能搭上这盆,我还得靠这个盆卖猫呢。"
  这个笑话不是凭空而来,历史上有据可查。我们翻阅史书时发现,谁把这个名贵的盆叫猫食盆?乾隆皇帝。乾隆时期,宫廷所藏的汝窑水仙盆,乾隆就叫做猫食盆,并为此专门写过御题诗。御题诗这样写:"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音窝)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官窑莫辨",其实应该是"汝窑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窑和官窑。汝窑有点儿偏蓝,官窑有点儿偏灰。一个不是搞专业的外行人看来,差距不大。乾隆就说:"这官窑(汝窑),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火气都无",是个老窑瓷器,火气都没了。我们鉴定的时候常说"这瓷器火气十足",意思就是新的,刚出炉的,所以火气大。"葆光"是说瓷器上的光泽非常舒服。我们老说一个词"包浆",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食器"是什么呢?就是小狗的饭盆。史书上记载,观赏犬中的小狗叫""。唐代诗人元稹有一句诗:"鹦鹉饥乱鸣,娇睡犹怒。"鹦鹉饿了以后,就唧唧喳喳乱叫唤;养的小狗睡着时,你一动它,它就发火了。养过宠物犬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它睡着了你老捅它,它就叫唤,不高兴了。乾隆就说,养的小狗只有"蹴秤",就是踩到秤上以后,才知道主人豢养的恩情。"蹴"就是踩,一蹴而就嘛。
 
                 
 第27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7)
 
  乾隆有这么一段动感情的描述,但是他弄错了,他把观赏犬的小狗认为是猫了。所以,乾隆十年(1745)五月传旨: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落矮些,足子下深些,座内安抽屉。这个乾隆认为的猫食盆,其实是汝窑水仙盆。乾隆传旨,用紫檀做了一个座,正好把他认为的猫食盆搁在上头,下面做得比较高,插了一个抽屉。这个座做好以后,一直在清宫里收藏,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后来乾隆又下旨,把"汝窑猫食盆"给他仿一些出来,他一会儿说官窑,一会儿说汝窑,自己也分不清。猫食盆的典故,就从乾隆下旨开始蔓延出去了。你要真有一个汝窑的猫食盆,别说卖猫了,卖牛都卖出去了。
  柴窑
  既然汝窑有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名贵,这么稀少,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它更名贵的瓷器呢?有,就是柴窑。柴窑谁也没见过。明代宫廷在整理古董的时候,有本书叫《宣德鼎彝谱》,里面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六种瓷器,第一是柴窑,是排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前更名贵的瓷器。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里也说"世称柴、汝、官、哥、定",把钧窑给去掉了。
  柴窑据说是后周柴世宗(柴荣)所烧的御瓷。柴荣在位仅六年,他死了以后,赵匡胤陈桥兵变,拿下江山,当了宋太祖。清人朱琰《陶说》中记载:"柴世宗时烧者,故曰柴窑。相传当日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当时底下人跟皇上请示,瓷器要做成什么样的呢?柴世宗就说了这样一句话:"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者",相当于今天的"这"。就是说按照下雨后天放晴的那个颜色,把瓷器做出来。这只是古书上的记载,没有实物传世。包括历史上的宫廷收藏中,都没有实物。当赵宋王朝取得天下一百多年以后,汝窑就出现了。所以当学者论及古代陶瓷的时候,往往将柴窑和汝窑相提并论。
  柴窑既没有发现实物,也没有发现窑址。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今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久不可得矣!得残器碎片,制为冠饰、绦环、玩具,亦足珍贵。"找不着柴窑,能找到个碎片,都已经很珍贵了。我后来就回想,我在20世纪80年代买过一件类似的东西,孔雀蓝色的四个残片,完全用金属镶在一个铜的方杯里,方杯底下有四字篆书:"世宗遗物。"我当时还真不知道它是什么,对柴窑也没有了解,后来看书才看到。欧阳修在《归田录》里就说:"柴氏窑……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欧阳修说,宋代都没有柴窑,弄到个碎片,用金属把它包起来。我当时把这个东西没太当回事,买得也便宜,我印象很深,80块钱。隔了多少年以后,我再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着了,现在想起来非常可惜,要不然也可以给大家看看。但我可以肯定,那东西肯定不是柴窑,只是个想象中的柴窑。
 
                 
 第28节:第三讲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8)
 
  现在有专家研究,认为景德镇的影青瓷就是柴窑。这点没有定论,只是有一说而已。还有说陕西的耀州窑是柴窑,都属一家之言。
  明朝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的记载,特别文学化。他说:"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闻其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未知然否?"文震亨认为柴窑非常贵,世上根本看不见。他描述了听说的样子后,自己又问了自己一句:我也不知道这对不对,反正谁也没见着。
  理论上讲,汝窑的颜色最接近于柴窑。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谁见过柴窑啊,不都说雨过天青色吗?想一想,也就是汝窑比较接近了。
  汝窑的成因
  最后讲讲汝窑的成因。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当时为什么要烧这种青瓷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徽宗的追求。当时奸臣蔡京和各种道士都在撺掇宋徽宗信奉道教,导致宋徽宗后来笃信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史书记载,宋徽宗设道观二十六等,等级非常多,你一年爬一级,也得爬二十六年;又设立了道学,每年举行大考;把古今道教事迹编成《道学》一书。政和七年,宋徽宗集道士2000人,一起释讲道学。他是真信,不是假信。那么,道教主张什么呢?"静为依归"、"清极遁世",就是要很清静的这种感觉。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又叫"绿章"。青词、绿章,道教都是追求这个颜色。今天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欧阳修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装饰。这个追求的道理不仅影响了汝窑的烧造,也同样影响了宋代其他官窑的烧造。下一讲就讲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窑、哥窑。
 
                 
 第29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1)
 
  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
  -官窑 哥窑
  先认识一下官窑。官窑颜色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更青绿一些。今天官窑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明清官窑,带有明确朝代纪年的瓷器。实际历史上的官窑,从宋代宫廷就有烧造。
  宋朝初年
  凡事都得有人先定个调子。宋代官窑的这个调子,并不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定的。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在立国初期,对文化并未过多顾及。赵匡胤当皇帝可能不是经过深谋远虑的,而是临时的一个冲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当皇帝。所以,他一开始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治国上。
  赵匡胤在当皇帝之前,虽然对读书很有兴趣,但是对艺术的感受并不很深。当时有这么一个故事:赵匡胤平定四川以后,俘虏了后蜀国王孟昶,把后蜀皇宫里的很多宝物运到汴梁。其中有一个黄金做成的盆子,上面镶满宝石,古书上记载是"七彩宝石",都镶满了。赵匡胤就问:"这是干什么用的?"大臣说:"这是孟昶的便盆。"赵匡胤就说了:"他拉屎都用这个,吃饭该用什么呀?使这种东西,不亡国才怪呢!"说完他就把便盆摔了。赵匡胤显然对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非常不感兴趣。实际上,他内心对艺术还有一种抵触或是排斥的情绪。我想,每个朝代的建国初期,皇帝的心态大致都是这样,觉得艺术不重要,当不了饭吃。
  鉴于南唐李后主和后蜀孟昶的亡国教训,宋朝初年,全国范围内对艺术品,以及生活中对艺术的感受,都不是很追求,尤其是统治者,对艺术的感受都比较淡漠。民间倒可能有一点儿追求。
  宋朝刚建立时,赵匡胤并不认为江山稳固,所以忧心忡忡,就去找大臣赵普,征求治国方略。赵普是宋代非常有名的大臣,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赵匡胤就问赵普,国家怎么去治理,怎么才能避免五代十国那样的战争频繁,皇帝一朝朝地换。赵普就跟皇帝说,主要问题就是大臣兵权太重。我们知道,唐代对武力就比较推崇,尤其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大家都是谁胳膊粗谁拿下天下。针对这样一个背景,最后赵匡胤定下的治国方略就是强干弱枝。所谓"干",就是指中央集权。宋代的中央集权非常明确,所有事情都是中央说了算。"枝",指地方势力。赵普认为只要削弱了地方的军事势力,天下自然就安定了,所以就有了后面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官窑产生的背景
  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于中央政权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宠的政治风气,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导致宋代文化高度发展。很多学者都对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认为中国后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调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国策下,此后三百多年时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尽管我们都知道,宋代的国土非常小,但是宋代老百姓的生活,整体来说都还是不错的。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灾难以外,老百姓的整个生活还算稳定,而且长达三百多年。
  这种繁荣有很多证据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华。《清明上河图》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纪录片来看。当时没有录音、录像这种高科技手段,未能把当时的社会记录下来,非常遗憾。但是,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卷,从郊外一直画到城里,把整个汴梁的繁荣,乃至鳞次栉比的店铺,全部反映出来。当时有客栈,有民居,有店铺,有作坊,甚至有卖瓷器的专卖店。宋代的官窑制度,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产生了。
 
                 
 第30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2)
 
  宋代官窑制度没有明确的记载,而明清以后的官窑制度有明确的记载,什么时间皇帝下令做什么样的瓷器;谁是督陶官,直接奔赴烧窑的前线,来指挥烧窑;政府一次需要多少瓷器等等,都有明确的记载。宋代官窑由于年代久远,史料不全,非常不明确。不能说当时没有官窑制度,但是今天找不到非常明确的文献,记载着从皇帝嘴里说出的官窑。由于不明确,所以今天不知道宋代官窑的起始时间。尽管如此,宋代官窑对于后世的影响,还是不可估量的。
  北宋官窑
  官窑是北宋定的主调。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烧造,窑址不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变河道,每次泛滥的时候都淤积大量泥沙,将汴梁旧城以及整个黄河下游淹没,有很多文化古迹就淹没在黄河故道之下。我们推测,北宋官窑的窑址应该就在汴梁附近,但至今没有找到,估计黄土覆盖的深度已达10米以上。我们参考其他窑址,南宋官窑的遗址就离都城非常近;清代官窑虽然是在景德镇烧造,但有一些极特殊的产品,比如瓷胎画珐琅,就在紫禁城内烧造,位置在西华门附近。
  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宋徽宗时期,社会生活非常富足。又赶上宋徽宗这样一个皇帝,酷爱艺术。大家都很清楚,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政治造诣的皇帝之一,但他的艺术造诣却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艺术造诣最高的皇帝。历史上只有李后主李煜可以跟他相媲美。史学家们认为:在绘画技巧上,宋徽宗高于李后主;在诗词技巧上,李后主高于宋徽宗。李后主最著名的词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20世纪30年代还拍过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借的李后主这句词。
  宋徽宗对艺术感兴趣体现在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他设立了文思院。宋代的文思院,设有各种作坊,分工达三千多作。今天不能想象,把一个事情分成三千多类,怎么分?可能分几十类就分不下去了。在三千多个门类中,反而没有"陶作",没有烧造陶瓷的地方。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烧造瓷器的条件比较恶劣,需要大量煤炭、木柴,会造成很严重的污染,而且在宫廷里烧火也很危险。清代在紫禁城里烧造珐琅彩是很小范围的事,所以能够容忍。如果是大规模的行为,就只能到景德镇去烧造。
  琮式瓶
  北宋官窑比较罕见,因为宋徽宗执政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年;又经过靖康之难,很多东西都毁掉了;再加上一千年时间的淘汰,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窑非常罕见。
  我在十多年前曾经见过一个。北京翰海的第一次拍卖会上,有一个官窑瓶子。这个瓶子最早在扬州文物商店收藏,那次拿出来拍卖。这瓶子有一个名字,叫"琮式瓶"。"琮"是一种玉礼器,古代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很容易把这个字念错,念成"宗",应该念"从"。琮和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玉制礼器,琮用来礼地,璧用来礼天;琮外方内圆,璧外圆内圆。琮式瓶,就已知的资料来看,全世界只有四件,一件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一件在英国大卫德基金会,一件在台北故宫,最后一件就是这件。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里都没有收藏这样的琮式瓶。当时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件东西可能不真,也可能是明代烧造的。我就比较执着地认为它一定是真实的,就是北宋的,我们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它,非常幸运。
 
                 
 第31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3)
 
  北宋的琮式瓶在工艺上有很多特征,容易被我们忽略。它是一个内圆外方的瓶子,你从里面看是圆的,从外面看是方的。南宋以后,工艺上就可以烧造外方内方的瓶子了。陶瓷工艺中,拉圆非常容易,搁在轮盘上,随着轮盘一转,立刻就能拉成圆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点点拼接起来。北宋时期的工艺还不够先进,所以要先拉成一个圆,然后单做四个三角,粘在四个角上,最后挂上釉去烧。我首先从工艺角度上看,认为这个琮式瓶是北宋的艺术品。
  当时还有很多人不认为它是北宋的,总觉得是后人仿的。我们要知道,仿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有主观的愿望,就是我为什么要仿。比如,我就想造假。历史上也确实有这种人,就是想造假,造出来显示个人的成就,没有其他目的。那么,绝大部分人造假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利。在赢利的前提下,就有一个成本问题。如果造假成本高于真品成本,就不会赢利,造假也就不会存在了。这个原因导致历史上所有造假都集中在收藏热的时期,就是我们说过的北宋、晚明、康乾盛世、同光中兴到民国初年以及现在。那么,宋代官窑,在宋代没有人去造假,没有这个必要。到了明代,晚明时期的收藏中,追逐的对象不是宋瓷,所以也几乎没有造假。到了康乾盛世,尤其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对宋代官窑非常感兴趣,所以摹制了很多。清代宫廷主要是摹制,不追求一模一样,就追求形似,意思到了就可以。所以,雍正时期大量仿官窑的器物上,就写着"大清雍正年制",说明本朝喜欢这种审美风格,跟完全欺世的造假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么从这点推断,这件琮式瓶的古拙肯定在明代以前,可是明代以前没有造假的动机,所以我就认为它是真实的。后来,这件琮式瓶被拍卖,现在在一个收藏家手里,被公认是北宋官窑。
  从这件事上可以感悟到什么呢?很多时候真理其实就在少数人手里,而不在多数人手里。当你的道行深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鉴定的这个东西的真实面目。问题出在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人,手里拿着一个大瞎活儿,但还坚定地认为是真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本事,还非得要这么认为,那就出问题了。我觉得收藏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觉得有把握,那就坚定地认为真理在你手里;但当你没把握的时候,就不应该执迷不悟。简单地说,瞎子拿一个瞎活儿,就更瞎了。
  南宋官窑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当时为了区分,北宋官窑就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南宋官窑有两个烧窑的地方,一个是郊坛下,一个是修内司。这两个窑址都是20世纪发现的,一个是20年代,一个是90年代。
 
                 
 第32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4)
 
  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袭徽宗旧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釉)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本朝"指宋朝。宋朝最早使用的定州白瓷因为有芒,不好用,于是造出青瓷器。北宋宣和、政和年间,京师自己安排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指南宋建都杭州,是一个很委婉的说法,明明是吃了败仗,被迫跑到南边,但说得很好听。所谓"袭徽宗旧制",就是沿袭了徽宗时期的形制,先后在修内司、郊坛下烧造青瓷。"大不侔",就是大不一样,新官窑跟旧官窑有不一样的地方。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他"中兴渡江"的时候已经21岁,是成年人了,对以前那种富足生活有极深的印象。他到了杭州以后,非常怀念北宋时期那种奢靡的生活。宋代林升的诗有这样的描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南宋人的心态,还是非常怀念北宋的生活。实际上,赵构是力图把杭州建成像汴梁一样的城市,体现大宋王朝的一种精神。
  从瓷器烧造上讲,南方的条件相对来说比北方优越。当时南方有越窑,有秘色,有龙泉,底子很厚,想烧官窑上手很快。所以在南宋初年,很快就把官窑像模像样地做出来了,尽管跟北宋官窑有所区别,但大体的样子出来了,差别不大。
  北宋被灭后,金人把北宋所有名贵的东西一股脑运到东北去了,也包括官窑瓷器。当南宋恢复祭祀制度时,很多礼器都没了,如果用金银铜等金属来做,国家的财政也不允许,所以就迫使瓷器迅速进入市场。绍兴十一年(1143),南宋跟金议和以后,政局安定下来,就需要恢复祭祀的礼仪,大量生产礼器是朝廷迫在眉睫的任务。绍兴十三年(1145),《咸淳临安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就是本应该用铜用玉做的礼器,由于财政跟不上,可以用瓷器和木器代替。这里的"陶"就是指瓷器。这是权宜之计,变通一下。所以,琮式瓶、花觚等造型,都是南宋官窑中的礼器。
  上海买官窑
  很多年前,我在上海的一个大户人家里看到过宋官窑,他家祖辈历史上是大官,都是文人,背景非常好。"文革"时他们家被查抄了,退赔以后,退回来好几百件东西。我知道消息以后,去他那儿看,东西琳琅满目。当然,有很多是一般的,但也有很多非常重要。我当时看到官窑、哥窑,什么都有,我就想买。但是他想卖的,我不太想买;我想买的,他又不想卖。因为对他来说,每一件东西背后的故事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也就牵扯到他个人的感情不一样,导致有的东西他就不愿意卖。他有一个官窑小洗,一个哥窑小瓶,拿出来给我看,说那是他们家最重要的传家宝。他上来就跟我说宋代五大名窑。今天大家谁都可以说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头头是道。可当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五大名窑是什么,他就知道,还跟我说。我就想买他这两件东西,他说:"这两件我是不卖的,别的可以卖。"头一回我没有买成。
 
                 
 第33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5)
 
  后来,我每次到上海出差,都要到他家聊聊天,喝喝茶,跟他磨。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了,最后终于同意卖给我了。他说:"你可以买一件,这两件东西你挑一件,我卖给你,但不能都卖给你。"这对我来说就非常难。我们那时候碰到官窑、哥窑这样重要的藏品非常不容易,我特别想一次把两件东西都买到。我就跟他磨。他说:"不行,我已经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原来的意思是一件都不卖给你,我今天已经开了口,让你挑一件,你不能再得寸进尺。"我想:是啊,我不能得寸进尺。然后我的问题就出现了,我要在两个里头选择一个。选择哪个?我觉得哪个都好!我拿起官窑,就觉得哥窑好;我拿起哥窑,又觉得官窑好。心里很痛苦。这时,我意识到人生的一个问题。人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选择,而是放弃。我现在要放弃一个,这样想就想得比较通。就跟你同时喜欢两个女孩似的,一定要放弃一个,你才能结婚。不是说你要在这两个女孩里面挑选一个,而是你一定要放弃一个。
  最后,我就按照一个常规的思路,即五大名窑按照顺序排:汝、官、哥、钧、定。汝窑咱就不想了,当官窑和哥窑同时出现,我按照顺序,先买官窑吧。于是我就把官窑小洗给买了,现在观复博物馆展出,大家参观时可以看到。
  在收藏当中,经常碰到很多具体的问题。碰到问题时,如果你多想一层,人生就有所得。比如说当你发现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一定想方设法放弃一个,这样人生才能迈出一步。
  官窑的收藏
  宋代官窑收藏的可能性非常低。一千年来,官窑地位至高无上,大部分都进了世界级的博物馆。一进入博物馆,流通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宋代官窑洗子,究竟有没有卖过呢?卖过。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只官窑洗,当时的成交价是2200万港币。注意这个时间,将近二十年前,2200万港币,当时创造了中国瓷器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保持了很久。
  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审美是对艳俗的藏品还不很重视,而重视这种高古的,所以宋瓷在当时的价格都非常高。进入21世纪后,大量新藏家出现,新藏家的审美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简单的审美,就是看着漂亮,我就愿意多花钱。那么,在宋官窑这样高等级审美的藏品面前,新藏家都不愿意出钱。所以,后来的纪录就被明清的粉彩、五彩、斗彩,不停地刷新。但我想早晚有一天,可能也不需要很长时间,人们的审美会回归于本来,宋代官窑一定会重新确立它江湖老大的地位。
  官窑的特征
  现在给宋代官窑做个小结。
  一、北宋和南宋的官窑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所谓"紫口铁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古人归纳为"紫口铁足"。这个特征南宋要比北宋明显,原因是到了南宋,釉就没有北宋那么厚了,釉一厚,特征就不明显了。
 
                 
 第34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6)
 
  二、北宋、南宋的官窑都有开片,规律不一,很难确定什么样是南宋的,什么样是北宋的。
  三、北宋的官窑厚重,南宋的官窑轻薄。这个特征跟南北地域的人的性格有关。北方人性格比较粗犷,南方人比较纤秀。北方人和南方人有时注重点不同。在瓷器烧造当中,一般来说北宋瓷器胎都厚重一些,南宋都轻薄一些。所以在分辨南、北宋瓷器时,有时仅凭胎体这一条,就可以准确地判断。
  宋代的官窑,到了元代就戛然而止,一下停住了。因为它跟社会背景发生了冲突,元代人不欣赏这种青色的宋瓷。直到清代,皇宫才开始主动地去临摹。理解这样的社会背景,对瓷器鉴定会有好处。
  哥窑
  哥窑是与官窑类同的一个窑口,非常接近。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开片。哥窑和官窑的接近程度,有时候连专家都分辨不清。很多瓷器,在这本书上定为官窑,到另一本书上可能就定为哥窑,有时区分它们确实很困难。
  哥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尤其五大名窑中疑团最多的窑口,为什么呢?因为史书上的记载都不太详细,哥窑的窑址至今不明。有人说它的窑址在杭州,有人说在河南,有人说在景德镇,还有人说在龙泉,但就是没有真正挖出这个窑址来。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哥窑和龙泉窑都在今天的浙江龙泉县,南宋时有兄弟两个人,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各主一窑烧造,哥哥烧的叫哥窑,弟弟烧的叫龙泉窑。这是嘉靖时期的一种说法。
  刚才说官哥两件,我先买了官窑,后来我在上海又碰到一个哥窑,看来按照顺序选择是对的,如果当时买了哥窑,后来又碰见的还是哥窑,我就会很后悔。那是在一个古董店里,这个古董商是专门做明清瓷的,他对高古瓷不是很了解。我一进门,就看见哥窑摆在那儿。我跟他聊,问问价钱。由于他不是很清楚,所以卖得比较便宜。我买了,等于捡了一个漏儿。收藏是件很随缘的事,很多时候不能强求,碰到了就是你的,碰不到就不是你的。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个路子,下面可能就要买着钧窑了。
  哥窑的特征
  哥窑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个特征就是金丝铁线,这是它的典型特征。"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在古代还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
  金丝铁线实际上是陶瓷烧造中的一种缺陷美。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如果你们看过出窑,就会觉得非常神奇。哥窑刚一出窑,釉面炸裂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个瓷器能炸多长时间呢?能炸两年。我买过一个新的哥窑瓶子搁在家里,夜深人静时,就能听见"嘣"一声,"嘣"一声,一直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这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第35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7)
 
  哥窑能够呈现金丝铁线,原因就是它要炸两年。当它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搁入炭黑水,现在直接搁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很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所以就搁在那儿,时间长了,气体进去以后,会氧化成黄色。金丝铁线因此而形成,它是时间造成的。我们从这点可以判断,如果没有黄线,它的烧造时间就很近。那么,有黄线是不是就很古老?不一定。现在有人能加速金线的氧化过程。有人用几个月的时间,用烟熏制,强化它的氧化过程。所以你看到金丝铁线全部完美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金丝铁线的说法,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到了清代才有这样一说。《处州府志》中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 当时对哥窑的记载说它这种细小的开片冠绝当世。哥窑的工艺,已经由原来的无法控制,到能够主动控制,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主观的追求。
  关于哥窑的开片,还有很多传说。有一说是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造青瓷,各有成就。哥哥忠厚,瓷器卖得好,弟弟顿生妒意,就抓了一把黏土搁在釉缸里,这样开窑后就会使釉面开裂。本来开裂了是个缺陷,没想到被推到极高的地位,反而卖得更好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弟弟在开窑前往里泼水,使釉面炸裂。这些实际都是一些外行的说法。外行不知道烧造的工艺,这个工艺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哥窑的这种缺陷,被文人赋予一种美的追求,叫缺陷美。我在《家具篇》中讲过,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这种非常态的、病态的美。缺陷美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哥窑就在这样一个地位中诞生了。
  哥窑的第二个特征是紫口铁足,官窑也有这个特征。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曹昭是松江人,就是今天的上海市郊区。《格古要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关于古董的文献,在明初成书。
  官哥之谜
  我们刚才讲了,哥窑有开片,官窑也有开片;哥窑有紫口铁足,官窑也有紫口铁足。那么有没有可能它们是一种东西呢?有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南方的吴语发音中,官、哥不分,北方人听起来都一样。吴语中管官窑叫"guo ya",北方人听起来就是"哥窑"。所以有人认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瓷,就是宋代的官窑,因为南北方语言上的误差,被人为地分成官、哥两种窑口。
  第二个疑问:有学者认为,哥窑不创烧于宋,而创烧于元,只是仿宋官而已。换句话说,他认为哥窑是元代人仿宋代人的瓷器。这种说法的证据是哥窑最早的记载就在元末明初。元末孔奇的《静斋至正直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器,不可不细辨也。""乙未冬",指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在杭州的市场上买了一个香鼎,是"哥哥洞窑"的。看着挺新,但又觉得像旧的,看到的人很疑惑。正好碰到一个老头儿叫王德翁,他说最近哥哥窑烧得特别像古官窑,得仔细看,好好辨别。
 
                 
 第36节:第四讲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8)
 
  那么,从这段记载中,孔奇认为哥窑是元代晚期出现的仿品。但我个人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哥窑还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造型。我们能看到的哥窑跟官窑的造型,没有大的区别。没有看到一种极特殊造型的哥窑,超过历史的局限。没有一件元代造型特征的哥窑,存世的哥窑都跟宋代的造型一致。
  第二是釉色。哥窑的釉色不符合元代人的审美观。元人尚白、尚蓝,对官窑、哥窑这种青瓷不感兴趣。
  第三是背景。元人喜欢金戈铁马、驰骋千里的感觉,并不喜欢宋人小桥流水的感觉。从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中判断,我觉得元代复制宋代的瓷器,可能性非常小。
  买哥窑的教训
  哥窑的存世量比较大。雍正乾隆时期大量烧造,我们碰到的哥窑大部分都是清代仿制的。我早年在现在的北京古玩城买过一个。那时北京的市场不像现在这么完备,当时还是铁丝网围着的木板房。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转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到。临走时,有个妇女抱着孩子冲出来,跟我说:"马先生,我这个瓶子你还是要了吧。"因为我刚才看了一眼,嫌贵没要。她说:"我便宜你点儿,你也多出点儿,你就要了吧,我们在这儿生活挺不容易的。"在那种情况下,我买了个哥窑小瓶。
  后来发生的问题,跟我的想象有点儿不大一样了。我那天逛市场的时候,是借了别人的一个书包。当时对艺术品的珍视程度也不像今天,今天买什么东西都很郑重地包装起来,当时都很随意,拿张报纸一裹就搁书包里了。我背着书包出来,在马路边准备打车的时候,突然觉得肩膀一松,书包就掉地上了。由于书包不是我的,我不知道它背带中的缺陷,一个半圆的铁环从背带里褪出来了。当时我清晰地听到一个很不吉祥的声响,但也不是很惨烈。我坐在马路牙子上,也不敢打开看,就坐在那儿垂头丧气。我记得有个人过来跟我说:"打开看看,打开看看。"然后我捏着那个包着的报纸,就听见咯吱咯吱的声响。哥窑很有意思,在恰到好处的振动下,没有碎,但摔酥了。后来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搁在我家的柜子上,多少年我都不敢碰它,每回拿都觉得它要散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知道,一件文物得来不易。那件哥窑,我算了算,在二百五十年以上,让我不小心弄破损了。所以说得来不易,一定要小心。今天说起来好像跟个笑话似的,可我当时就是一头大汗坐在马路边上。我后来做了很多假设:如果多包几张报纸;如果不是拿别人的书包;如果拿一个盒装上;如果抱在怀里,都不可能出现这个问题。可恰恰所有的假设都没做,不幸把它伤害了。这件事对我后来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每当我买到一件东西时,都特别小心,生怕在手中有个意外。教训是个人的,经验是大家的。
  小结
  我们对官、哥两窑做一个小结。
  一、有一种说法是"官哥不分",可见它们的类似程度非常高。实际上还是能区分,一般的说法是: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这是一个简单的判断。
  二、官、哥两窑同属官窑中的青瓷系统,以釉色和开片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它既要有釉色的美丽,又要有开片的美丽,以双重标准作为该艺术表现的准则。
  三、官窑和哥窑代表着宋代官方最高的审美标准。
  宋代五大名窑中,已经讲了汝、官、哥三窑。剩下的钧、定两窑,与前面三窑相比较,从釉色上讲,有不同之处。下一讲就讲钧窑和定窑。
 
                 
 第37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1)
 
  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钧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仅从颜色就可以辨识。从科学上讲,钧窑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有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非常多。
  钧窑概况
  先来了解一下钧窑的情况。钧窑主要的烧造时期是宋金元时期,它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官窑肯定就是给官家烧造的,汝窑就是官窑系统;钧窑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人认为钧窑的名字可以证明它是金代创烧,因为钧窑的全名应该是"钧台窑",是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在钧州烧造的。所以有学者认为,钧窑是金代才开始烧造的,北宋没有。明代的时候,为了避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讳,钧州改叫禹州,沿用至今。今天河南禹州,就是过去的钧州。非常奇怪的是,最早关于钧窑的详细记载已经到明代中期了,之前没有见过记载。我们说过,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一部非常完备的古董专业书,但里面没有提钧窑。所以又有人认为钧窑是明初才开始烧造的,他们是以文献为准。
  考证历史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就是依靠文献,历史上的人怎么写。但文献有一个问题,它有局限,可能被篡改。历史上很多事情都是在不停地改写,所以不能百分之百地相信文献。那么,另一个途径就是文物,我们用实物证据来说话。
  近些年有证据出现了,在北宋的地层中出土了大量钧瓷残器,跟故宫收藏的钧窑重器一模一样。这就证明了钧窑产生的年代不是金代,也不是元代,更不是明代,而是北宋。它是从北宋的徽宗时期开始烧造的。有人认为是"汝停钧代",即汝窑停止烧造以后,钧窑就出现了。汝窑和钧窑有些外部特征很接近,工艺也比较接近。
  晚清以后,社会对钧窑大力推崇,文人推波助澜,比如《陶雅》中这样说:"古窑之存于今世者,在宋曰均(钧),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龙泉,曰建。"他把所有宋瓷排了一个队,汝窑排到第二,钧窑排到第一。同样是晚清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他把钧窑单提出来说。说明在晚清时期,钧窑的地位非常高。晚清到民国初年,追逐钧窑的人非常多,以至民国期间钧窑窑址被发现的时候,都被人哄抢。
 
                 
 第38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2)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窑的工艺中有一点不同,它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的釉。官窑、哥窑、汝窑,都属于透明的玻璃釉,釉是透亮的;钧窑不是玻璃釉,是乳浊釉。乳浊釉的好处就是遮盖力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住。这是一个优点,但同时又导致产生一个缺点,就是钧窑对胎的要求不高,疏松或粗糙的胎都能被釉盖住。从民窑的钧窑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现象。
  钧窑对中国陶瓷史有个巨大的贡献。它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这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我们对陶瓷要有一个基本常识的了解: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比如青色是用铁来呈色。钧窑用铜作为呈色剂有一定的难度,铜在高温下会挥发,会变得没有颜色。钧窑为什么使用铜作为呈色剂呢?因为当时钧州的神(音后)镇出产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铜。所以就近取材,用铜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尽管那个红色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说,不是大红色,但已经非常接近于鲜艳的红色了。
  钧窑属于窑变系的瓷器,理论上讲,它的呈色在入窑之前不能控制。古人对钧窑有这样的赞美-"夕阳紫翠忽成岚",就是说颜色忽然产生变化了。所谓"窑变",是指进了窑以后,在烧造中才产生的变化,人力不可控制。行话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钧窑的本质。钧窑在烧造的前期绝对不可能控制,但经过工匠长时间摸索,慢慢能够在一定限度之内有所控制。这个控制需要高超的技巧,要摒弃过去钧窑烧造的随意性。今天能看见钧窑瓷器中带有明显的笔触,最有名的一块盘子叫"三潭映月",明显地画出三道,中间无意中掉了一个点,所以叫三潭映月。从这样的钧瓷当中,能够看出钧窑后期的可控性。
  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对钧瓷做了一个总结,他的总结非常文学化,但是非常准确。他说:"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均(钧)之紫弥漫全体。"宋代钧瓷的色泽是弥漫状的,颜色的边缘完全看不清,而且往往是一个整体。比如一个花盆,就是一个统一色,全是玫瑰紫的。到了金元以后,钧瓷上开始有明显的色斑存在,每个色斑可以聚成一个物形,像刚才我们说的三潭映月,就聚成了一个物形。许之衡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也概括了宋钧到元钧的一个变化过程。
  蚯蚓走泥纹
  民国以前,宋钧鉴定有绝对特征,这个绝对特征被喻为"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因为钧瓷的釉非常厚,能够厚达七八毫米。釉不仅厚,还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乎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那种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被文人形象地比喻为"蚯蚓走泥纹"。这个特征在民国以前无法仿出来。最近这些年,河南神镇的窑厂不停攻关,已经能把过去的特征准确地仿出来。所以蚯蚓走泥纹在今天已经不是鉴定的绝对特征了。
 
                 
 第39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3)
 
  我就碰见过一个阔太太。她捧着一个钧窑大花盆来找我,说:"马先生,你看看,我这个花盆是真的假的?"在陶瓷鉴定当中,很多时候我们回避这个"假"字,一般都说:"你这东西看新,不老。"都是用很委婉的话来说。你说是个假的,有人就说:"怎么是假的,不是瓷的吗?怎么假?"他跟你扳杠。我看了以后就说:"您这个花盆不老。"她说:"怎么不老啊?我这有'蚯泥走蚓纹'啊!"我说:"那叫蚯蚓走泥纹,不叫蚯泥走蚓纹。"她说:"我知道,就是蚯泥走蚓纹啊。"她的知识学得十分不清晰。她在自己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就认为这个招数学到了。她认为有了蚯蚓走泥纹,就一定是真的,嘴里还说的是"蚯泥走蚓纹",把我都差点儿带坏了。她一说我就乐了,我说:"这个特征今天已经不是绝对特征了,不能依靠这一点来判断真假。"
  我想,学知识一定要扎实,一定要弄清前因后果,比如"蚯蚓走泥纹"是怎么形成的,一定要弄清楚,别说成"蚯泥走蚓纹"。这就跟唱歌一样,大部分人就会唱一句半句,总上不了台。比如流行歌曲,大部分人都能哼哼,但是能真正上台把整首歌唱下来的,我想都是专业歌手。知识不能掌握片面,一定要掌握全面。
  钧窑底刻数字之谜
  官钧瓷器有很多带有底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都有。为什么刻这些数字呢?一千年以来,后人都在研究刻数字代表着什么,用了各种方法去推论,但至今无解。有人认为数字跟瓷器大小有关。编号越大,个头越小,也就是一号最大,十号最小。结果后来发现不是那样,有七号比四号大的,也有四号比七号大的,都可能出现,所以不是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说明编号是为了尺寸。另外有人认为红色调的钧瓷刻单数,蓝色调的刻双数。这个也说不通。钧窑在一开始不能控制颜色的时候,怎敢在底下写数?我在底下写一个双数,结果出来是蓝的,怎么办?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足为凭。那么它底下的数字究竟代表什么呢?至今还是个谜。
  当历史过去了以后,后人要彻底解开文物之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今天有很多物品,让一千年以后的人来认识,肯定很困难。比如手机,可能一千年后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说不清是干吗用的。人家肯定说:"你们当时沟通怎么这么麻烦啊,还拿一个东西。我们现在脑子里一想,几千里以外的那个人就知道了。"所以,当一个东西消亡以后,就非常难确认了。
  古文中最难学的是名词,不是动词。当某个东西消亡以后,它的名词就无解了。比如我们过去洗衣服,家家都有一个搓衣板,现在岁数大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搓衣板吗,谁不认得啊?而当洗衣机出现以后,搓衣板的命运就不好了,现在家里有搓衣板的很少了。过一百年以后,拿出搓衣板,很多人就会说:"这是什么啊,一棱一棱的,干吗用的?是不是刑具,罚跪用的啊?"
 
                 
 第40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4)
 
  关于钧窑的新问题
  这些年,钧窑的问题又开始变得复杂。先是有外国学者,还有台湾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官钧这部分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理由是造型,尤其六方花盆造型与同时期青花瓷有共通之处。加之与这些类似的残片出土时又发现一只鸡心执壶残器,而鸡心执壶是明初典型器,以此类推,官钧应产生于明初皇宫。
  这就有两个问题要解释。一、以前定为宋钧窑时,出土过一只宣和通宝钱范,钱范就是铸钱的模子,这件证据证明钧窑为北宋时期。但最近又有学者认为,此钱范有后世伪造之可能,这就使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这好比一个杀人铁案,杀人的凶器突然不能证明是凶手所执,那么案子的定性就可疑了。二、明代《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明确记载钧窑。如此时钧窑为新烧,这个记录也有问题,或这个判断有问题。古往今来,收藏就一直面临这些闹心的问题,你刚刚买回一个宋钧窑,正得意呢,专家宣布为明初的,你烦不烦?
  所以说,想收藏就一定要有承受力,没有承受力的人最好不要涉足,进来也是麻烦。对于我们,宋钧也好,明钧也好,都是文物。物是人非,许多事情说不清楚,那就慢慢等待,总有一天能有办法说清。想清这一点,就想清收藏的乐趣了。
  我买的钧窑
  钧瓷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东西。我买的第一件藏品就是钧瓷,是一件用钧瓷残片镶成的挂屏。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河南禹县钧窑的窑址被发现,大量外国人都涌去,包括德国人、日本人,都去抢这个残片。当时有"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之说。钧瓷的残片可以打磨后,镶在腰带上,显示我特有钱。现在是把腰带镀上金,镶上翡翠,那时镶一块钧瓷就可以了。我在20多岁第一次碰见钧瓷,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觉得这个东西很漂亮,一片一片的,每片上面都有红色,那红又不是正经的红。后来我就把这套钧瓷挂屏买回去了。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当我对钧瓷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就不满足于残片了,想买整器。20世纪80年代,有一回我在香港逛古玩店,碰到一个店主。那个店主也是一时性起开的店,并不是祖传的手艺。一时性起开店呢,东西就会来源纷杂,他自己判断力有限,所以买家很容易在他那里捡到便宜。我当时一进去,那个人就认出我,说:"您又来了?我这儿有一个新淘的东西,怎么样?"我一看,是一个钧瓷花盆,底下有很多支烧的痕迹。因为怕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塌底,就要把它支起来烧,烧好后会留下痕迹。这花盆下面的痕迹都被打磨过,店主看到打磨的痕迹,有点儿二乎,觉得这个东西比较新。他拿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心里也嘀咕,我嘀咕什么?我知道这花盆是真的,就想怎么说服他便宜地卖给我。我说:"你看,这打磨的痕迹多新,这东西可能不怎么老。"那人也说:"我也拿不准,我买的也不贵,你加点儿钱就可以拿走。"后来我就买到那件东西了。回来以后,我就找出台北故宫藏钧瓷的一本书,去对照背面。很多官钧的背面,都有类似的打磨痕迹,过去不注意的时候,你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我当时一对那本书,就高兴了。我一看,那痕迹恨不得都是一个人打磨出来的。
 
                 
 第41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5)
 
  当你不买这种东西,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一百遍你都记不住;碰到问题的时候,你一下就记住了,记得死死的。知识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常备,你不能等到用的时候现学,除非他给你时间,让你先回去看两天,人家等着你。如果你一出门,东西就卖给别人了,这时就比较麻烦。所以一定要知识常备,运用恰当。过去有一句老话"艺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定窑概况
  五大名窑现在剩下最后一窑,定窑。定窑排得靠后,应该说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到了北宋晚期,定窑受到一定的排挤。但是从烧造的年代来看,定窑实际上是老大。汝、官、哥、钧四窑都是北宋晚期才开始烧造的;定窑则在北宋的早期,甚至五代时就开始烧造了。乾隆皇帝比较喜欢定窑,他有200首诗咏瓷器,其中咏定窑的诗就有30多首。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曲阳是石刻之乡,盛产汉白玉,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就是曲阳人民捐的材料,曲阳人民雕的。这种雕刻手艺是祖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定窑会受到影响--定窑瓷器带有刻工。我想历史上很多工艺会相互影响,比如定窑早期工艺中的浮雕,更趋向于石雕的效果,与它后来的阴雕不一样。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与其他四窑不同,它是白瓷,那四个都是青瓷。那四大名窑里,除了极个别的以外,都不动雕工。汝窑和钧窑有个别的一两件有过雕工,但都不成功,雕的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其他四大名窑都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只有定窑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直接原因是因为定窑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窑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窑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它的纹饰之美。南宋时期,北方是金代,定窑就开始出现模制,不动刀了,直接用模子,为的是提高生产量。
  定窑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所以有的记载将定窑的地位排在了前面,比如明代谢肇(音浙)的《五杂俎》:"柴窑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他把定窑仅排在柴窑之后。
  宋代烧造白瓷比烧造青瓷难度高。白瓷提纯的过程,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一千年前,是极大的问题。工匠想尽办法要去除杂质,让它呈现真正的白色。但我们看到的定窑的白不是纯粹意义的白,还是带有牙白色。所谓牙白色,就是这种颜色。从陶瓷史上讲,北齐就有白瓷。但那个白瓷今天看来还有点儿发青。瓷器追求白的过程,不是突然一天就变白了,是一点一点变白的。
  定窑是底下刻"官"字最多的瓷器。我们看到的北宋定窑,大量底下刻一个"官"字,表示是官方制造的,都是北宋前期,还没有到宋徽宗呢。1969年,河北定县有两处塔基出土了大量宋代定窑白瓷,最高的一件达61公分,是一个净瓶,国宝级的定瓷。塔基的年限在宋代初年,表明北宋早期都使用白瓷作为官窑。我在前面两讲中已经讲到了,汝、官、哥、钧都是在北宋末期才诞生的,那么前面这一百多年,定窑一直是老大。
 
                 
 第42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6)
 
  芒
  北宋中期以后,定窑突然采用一种新的工艺,叫覆烧。覆烧,就是扣过来烧。瓷器一般都是正烧,足在下,口在上。到了北宋中期,定窑突然覆烧了,扣着烧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是足部的地方,就有满釉了。但是口变成了涩圈,没釉。涩圈是为了镶口,可以镶一个铜口、银口、金口,镶口是一种时髦。定窑的涩口,后来被认为是缺陷,因为在清洗当中不太容易被洗干净。所以定窑在覆烧一段时间后,尤其北宋晚期到南宋这一段时期后,它逐渐又恢复到正烧了。从科技史上讲,覆烧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产量。比如碗都是扣着,一个扣一个,可以减少体积,提高产量。涩口在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从宫廷一直流行到民间。影响到南宋时期的其他窑口,比如景德镇的影青,也大量出现涩口。
  史书上记载:"定器有芒不堪用。"过去的解释,"芒"就是说芒口,涩口,不好用,所以改烧青瓷。后来我查了大量史书,发现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问题。我个人倾向于这个"芒"指光芒。为什么呢?定器是白瓷,刺眼。因为宋徽宗崇尚青瓷,他会认为白瓷刺眼,所以"不堪用",而用大量青瓷来替代。
  定器有芒,并非因为工艺的问题,有这么几点理由:一、如果是覆烧的工艺出现问题,很简单,把它正过来烧就是了。二、查遍所有的辞书,包括一些古书,"芒"这个字的解释里没有涩口一解,只有我们后人生这样的解释。三、就是我刚才说的,白瓷与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开始冲突,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今天艺术品的欣赏范围非常广泛,但在古代,可供艺术陈设的东西没有现在这么多,他们的审美目标都比较集中。尤其宫廷当中,使用哪种瓷器都是皇家去定调子。皇家谁去定调子?皇上。皇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只要他欣赏某一种东西,所有的人都会跟上,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当皇上对白瓷没有兴趣,一定会改为青瓷。
  定州花瓷琢红玉
  宫廷中使用的定窑不仅仅是白色,当时还烧造了各种颜色,根据颜色不同,被后人定名为红定,现在叫紫定;墨定,现在也叫黑定;还有绿定,古籍上都有记载,非常少见。再有就是刻花的,仿照磁州窑的效果,宫廷跟民间在某种时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讲一下红定。苏东坡在《咏定瓷》中有这样一句"定州花瓷琢红玉",说的是什么样呢?谁也不清楚。因为这里有两个字扰乱你的视线,一是"花"字,二是"红"字,到底是一个红定窑,还是一个花定窑呢?谁也说不清楚。后来经过大部分学者的统一,认定是一个红定窑。我讲过,钧窑是对瓷器上出现红色作出划时代的贡献,在钧窑以前所谓的红,其实都是酱色,日本人叫柿釉。有人认为,这个"定州花瓷琢红玉"就是红定描金。
 
                 
 第43节:第五讲 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7)
 
  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送,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仁宗宠遇贵妃先于六宫,其责以正礼尚如此,可谓圣矣。"故事说的是宋仁宗,北宋的第四个皇帝,就是"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个太子。宋仁宗是个非常俭朴的皇帝,有一天他跑到他的宠妃张贵妃那里,突然看见一件定州红瓷器。他就问:"你这个东西是哪儿来的啊?"这妃子就跟他说:"是一个叫王拱辰的大臣送的。"皇帝生气了:"我经常告诉你,不要接受大臣的馈送,你为什么不听呢?"说完以后,手持柱斧,当场把它打碎了。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场面,皇上非常愤怒,张贵妃非常愧疚。宋仁宗非常宠爱张贵妃,尚且这样严厉地批评她,可见是个圣主。旁人对皇上有这样一个评价。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这个红定瓷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东西,要不然皇上犯不着着急上火。家里多一个瓷碗搁那儿,你就发火,是不可能的事儿。当时定州红瓷器在烧造上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底下的大臣才开始拍马屁,去送礼。想送皇上,因为皇上节俭,不敢送,所以就送了贵妃。结果惹皇上生气。这段记载是北宋人的记载,所以非常可信。
  金彩描花
  宋代有个人叫周密,他在《志雅堂杂钞》上有对瓷器的描写:"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描金,烧完以后永远不会复脱。这显然是对科学知识的一个误解。用大蒜汁描金,烧完肯定能脱落。当时你看着很漂亮,但是经过使用,很快就会脱落。
  为什么用大蒜汁调呢?大蒜的黏度非常高。一般的瓷器破损可以用大蒜来修复。如果一个碗摔了,抹上大蒜粘上,你用手掰不开,不信你回家可以试。但是有一点,不能让水泡着。过去我在早市上买过残器,有的时候农民扛着碗来了,路上不小心就碰碎了,碎了以后卖得很便宜,就一块钱、两块钱。我买回去为了看整体的形状,就用大蒜粘起来,粘起来以后非常结实,你用手拿都没有问题,但就是不能拿水泡,一泡就掉。这是我实验过的,大蒜有相当大的粘结度。
  总结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到这儿就基本讲完了,我们来做一个小结。
  一、五大名窑这个说法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叫《宣德鼎彝谱》,上面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宣德皇帝是一个雅好艺术的皇帝,当时宋瓷的款式典雅者,都要画成图让皇帝看,说明那时已经非常重视五大名窑了。
  二、柴窑至今没有发现窑址,又无可信的实物,今天依然是个谜。故五大名窑里没有柴窑。
  三、北宋的官窑、哥窑,至今没有发现窑址,但都有实物存世。世界级的大博物馆,包括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里都有大量实物存世。
  四、汝窑、钧窑、定窑,窑址先后都被发现,传承关系非常明确,不存争议。
  宋代的审美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宋代的宫廷审美,它代表着官方和贵族的利益。青瓷的收敛、温厚、宁静、含蓄,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青瓷受到宋徽宗个人的喜好而提倡,这是宋代官方陶瓷美学的一个写照,注重精神至上。宋代的民间审美则跟官方不同,百姓都比较实际,强调世俗的感受,所以重纹饰,比较艳俗。比如民窑瓷器对文字的装饰就特别感兴趣,表达直接,可以取悦于大众,取悦于市场。
  这两种审美,构成了宋代陶瓷美学的丰富多彩。下一讲,就从宋代的民窑中体会宋代的民间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