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的技术交底: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公认为难得领袖 东北军陷迷惑(2011-11-10 07:13:52)转载标签: 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3:43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公认为难得领袖 东北军陷迷惑

(2011-11-10 07:13:52) 转载标签:

杂谈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公认为难得领袖 东北军陷迷惑

      2011年11月07日 11:09 来源:凤凰网历史

 

核心提示:1936年12月18日,西安事变发生六天之后,在西安市区上空,飞机空投下数十万份的《大公报》,上面登载了《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撰写的评论——《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信中认为,蒋介石实际上早成了中国领袖,这样的人才与资望没有机会再培植,劝导西安的军界赶快去见蒋先生谢罪,从此更精诚团结,一致地拥护中国。

 

凤凰卫视2011年11月4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36年12月18日,西安事变发生六天之后,在西安市区上空,飞机空投下数十万份的《大公报》,上面登载了《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撰写的评论——《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信中认为,蒋介石实际上早成了中国领袖,这样的人才与资望没有机会再培植,劝导西安的军界赶快去见蒋先生谢罪,从此更精诚团结,一致地拥护中国。

东北军将士感慨:此信刻画出了自身所处的困境,既泄气又震动。几名高级军事将领拿着报纸去见张学良,却看见张学良也正在阅读此文,看完后,他的神色更为沉郁,立即召集会议讨论一切。

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八天,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逼张杨剿共,蒋还立刻调遣了30万中央军嫡系部队“进剿”红军。张学良和杨虎城再次进谏,遭蒋拒绝。面对爱国的请愿学生,蒋介石又要张学良“格杀勿论”,蒋张为此大吵一架。蒋介石终于发“密嘱”给《大公报》,宣布他要临阵换将,不料想《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第一时间告诉了张学良,张学良和杨虎城随即在12月晨动手,“兵谏”蒋介石。

兵谏发生后,让张学良意外甚至愤怒的是,苏共中央的机关报《真理报》发表社论,把张杨此举说成是“叛变”,是为日本侵华张目。在南京当权者当中,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早已开始部署轰炸西安附近的城市,逐步接近西安,有意置蒋于死地。而蒋介石的态度也极为强硬,拒绝接受联共抗日,张学良、杨虎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亲英美派的宋子文、宋美龄等,为营救蒋介石而焦灼奔走,另一方面在延安经过几天的开会争辩,中共也改变了强硬的态度,主张有条件地恢复蒋介石的自由,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且派遣周恩来等人展开调停斡旋。

在各方努力之下,12月24日蒋介石接受了六项协议,允许“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绝不再发生反共内战”。12月25日下午,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不顾众人的劝阻,只身随蒋前往南京。张学良表示,领袖就是一个泥菩萨,如今我已经把他扳倒了,我要亲自把他扶起来,如果他有灵,我拿头给他叩。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中国从国内战争走向了抗日民族战争,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此消彼长,也借这次事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分享

0

阅读(4)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