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课程设计:以梦诗歌杂谈——当下诗评quanwe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19:37
◎以梦诗歌杂谈

文/以梦~月亮石
诗歌是忧愁犁过的土地。
——以梦.月亮石 题记
这是我五年前在一个论坛上开的一条线(才发现竟然这么久了,汗,就是说我有五年没再碰过诗歌了。。。)就借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好了。不过呢,我觉得我讨论的这些东西还是比较针对诗歌初学者而言,其实放在一个高手如云的地方不是很合适。所以高手们请忽略,跳过,嘻嘻。或者呢,多砸几块金砖吧,刺激一下我麻木了五年的神经。而且,呆在异地的时间长了,和现在的诗歌行情好像也有些脱节,杂谈本身也泛泛,就凑合看看吧,呵呵。
讨论,是从顾城的一篇文章开始地,所以先把他的文章转一下。。。(哈哈,先找个人坐我前面挡着火,免得烤得慌。。。)
引用:关于诗的现代技巧
顾城/文
许多青年像我几年前一样,非常关心诗的现代技巧,我收到过这方面的信。我渐渐觉得,技巧并不像一些初学者想象的那么重要,尤其是那种从内容中剥离出来的可供研究的技巧,对于创作的意义就更小些,只有在某些特定的艺术困境中,诗的技巧才会变得异常重要,才会变成盗火者和迫使你猜谜的拦路女妖。
在我的少年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书可读,我读得最多的一部书就是大自然。每天,我都能阅读土地和全部天空。那不同速度游动的云、鸟群使大地忽明忽暗,我经常被那伟大的美威慑得不能行动。我被注满了,我无法诉说,我身体里充满了一种微妙的战栗,只能扑倒在荒地上企图痛哭。我多想写呀、画呀,记下那一切,那云上火焰一样摇动的光辉,可我笨极了,我的笔笨极了,我的句式蠢极了。一旦陷入韵和“因为……所以”中,那笔就团团乱转,那伟大的美就消散了。我多么想尽情地写呵,可我不懂技巧,或者就只懂一些俗浅的技巧。只有几次,我偶然挣脱了习惯句式的紧身衣,在雷雨和太阳的辐射中写了《生命幻想曲》等几首有印象和超现实色彩的习作。
我回到城里后,开始读诗。从中国古诗和外国浪漫派的作品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可惜的是我学的方法不对,没有“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只是一味地凭借教科书上的解释,对于经典作品往往只摹其形,而未得其神,结果越学越僵,再加上远离了我心爱的自然,我心中的诗感便直线坠落。很快就完全停笔了。
一直到五年以后,1979年初我才开始接触现代技巧,读现代心理学和哲学。一夜又一夜听年长的诗友讲意象、张力、诗的态势,最使我惊讶的是他们给我介绍的现代诗作。我首先读到了洛尔迦——一个被长枪党残杀的西班牙诗人:“哑孩子在寻找他的声音/偷他声音的是蟋蟀王……”他竟在一滴露水中找,最后“哑孩子找到了他的声音/却穿上了蟋蟀的衣裳”。哑孩子找声音,多美呀,当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美。后来看了波德莱尔的理论我才知道,这是通感的作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可以通过心来相互兑换,于是,颜色的光亮就可以听见,声音可以看见。不是吗,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通感也比比皆是。如“雷声滚”“笑声尖”就是声音比为视觉;“冰凉的目光”就是视觉化为触觉;我细细一想《琵琶行》不是早把音乐变成了一组组视觉形象了吗?
除了这些知觉之间的转换、通感外,在诗中还有其他更广义的通感,如:“时间的马/累倒了”,时间转化为具象形体,“女佣的灵魂……绝望地发芽”,抽象观念性存在突现为动态形象。这些转换并不是作者在耸人听闻,它是物体联系(如:一物体所具有的反光、质感、气味、声音等)和心理联系(如某些声、色、味、观念可以起到近似的心理反射)的体现。
诗人在感知和表达时,并不需要那么多理性逻辑、判断、分类、因果关系。他在一瞬间就用电一样的本能完成了这种联系。众多的体验在骚动的刹那就创造了最佳的通感组合。有一次,我看到太阳,一下就掠过新鲜、圆、红早晨等直觉和观念,想到了草毒、甜而熟的草毒,于是就产生了这句话:“太阳是甜的。”
理解了通感和广义的通感,我也就一下子理解了意识流。意识流不过是一种纵向的、交错的、混合的全息通感。在这种全息通感中,每个表面和潜在的感知,都在不断的相互作用、衍化,就像这个巨大世界上的万物:人、神话、历史、学说、蜡烛、数学、水果、星云等最不相干的范畴和存在都在不断相互作用一样。不同的是在这种心理大通感中,这些不相干的东西可以发生更直接,更迅速的相互作用。
要真企图把这种毫无尺度,瞬息万变的全息通感,一笔一划记录下来、加以推算是不可能的,对于创作来说也没有必要。对于那波光下枝杈繁密的珊瑚,我们只要取其一枝弄清楚它的生长原理就行了。我曾经分析过自己一些叶脉较清晰的诗,一些较简单的联想似乎是树枝状的,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由眼睛想到晴空——“一片天空”,由眼睫想到天空边缘的合欢树、树上的鸟巢——“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由鸟巢想到鸟群归来,天暗下来,在树林的浸泡下发绿,由绿想到青苹果。
除了这种单倍体产生的树技状联想外,无疑还有其他更复杂的联想形式。有波状交错的,有多层次往复递进的;哥特式教堂和金字塔其实都是某种联想形式的体现。对于那些复杂的联想方式——更广义的全息通感,在国外人们往往用结构主义来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联想、二维或多维通感,是在超常态下进行的。它甚至不是在想、而是在不断显现,就像梅特林克《青鸟》剧中的小男孩,转动一下帽子上的钻石,另一个以奇异方式联系的童话世界就出现了,它即在你前边,又在你左右,同时也在你之中。
可以说,我们所惯指的世界,只是人们所感知的世界。而艺术世界是通过人相联系的,诗的世界是通过诗人的心相联系的。诗人总是通过灵感——彻悟的方式去发现世界和人所未有的、新的、前所未知的联系。诗人不仅在发现那些最具象和最抽象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最易知和最未知的联系,而且,他还不断地燃起愿望的电火,来熔化和改变这种联系。有时,他几乎把这种火焰布满人间,直到他所创造的世界呈现出天国或地狱的本相。
到这里,我必须停住。因为,我所讲的已经不仅是技巧了,而是使技巧具有价值的质地或内容了。
诗的现代技巧是和传统技巧相对立、相联系的。我以为,在理解和学习技巧时,还是多一些“通感”为好。“融汇贯通”、“触类旁通”,讲的都是一个“通”字。学习诗的现代技巧,并不一定要死读现代派理论。其实,三教九流,宇宙万物都可取法。笑话中的反逻辑,气功中的入静和催眠术中的反复暗示,都可引渡为诗的现代技巧。
近来,我读了《武林》杂志,有篇介绍“自然门”武术的文章很有意思。据说此术堪为武术之冠,只是精通者甚少。因为,这种武术学者有较深的学识,懂历史古文,通“四书五经”,还要经过长期、严格的基本功练习,才能达到一种身心同一的境界。它没任何定势、套路,完全随心所欲,心里一动,手脚就已随意完美地达到了目的。这真是至人的境界。赖于一招一势的人,很容易作茧自缚。古人讲画也说“至人无法,无法有法,乃为至法”就是这个道理。
“尽得天下之道而无道,尽得天下之法而无法”是我学诗的最终方法论。《庄子·天下篇》把诸子百家都称为“方术者”,就是讲他们探求问题的范围和方法狭隘,往往为之所困。在于是讲“道”的,即从本源到一切的联系。我想,我们所谓的诗的现代技巧,在庄子看来,怕只算一种方中之术罢了。我们今天求它,掌握它,最终还将在创作中忘记它,把运用技巧变得像呼吸一样自如。年轻的诗友们,愿我们都能到海天间去呼吸,去接近那个诗的自由——那个蓝色的无限。
1983 年 11 月讲于北京某大学
以梦诗歌杂谈整理
(1)关于隐喻或者意象
我觉得顾城写的这篇很好,把我想说的很多话都说出来了,“通感”和“广义的通感”,几乎是通向诗歌之门最直接的路。不过,可以从最简单的“直觉”做起,再做通感。
这里他甚至对自己写过的一些诗歌也做了“通感”分析,这是很可贵的。我下面把他提到的两首诗也贴出来,你也许会看得更明白。
我曾经把诗歌看作是不可言说的事,对“解诗学”这样的课百般讥笑,底下和朋友一起戏称之为“解尸学”--诗一旦被分解,诗人在里面的心大概也支离破碎了吧。但是一个诗人来谈论写诗的体验和技巧,感觉是不一样的。
关于他提到“太阳是甜的”--
引用:
安慰
-- 顾城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纯真,美丽,温馨。大约是大一的时候,同屋的朋友的朋友过生日,到我的宿舍来了,她刚刚二十岁,她的朋友画了一幅画,早晨的篱笆上的一枚太阳,并且把这首诗写上去了,最让人惊异的是,那幅画,那个男孩子并没有送给她,而是,送给了女生的妈妈。。。我们一齐被这特别的礼物感动了。那一晚上,我们一直在唱这首歌。只会后面几句(似乎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小说被改成电影后的一段插曲,改了几个词)
妈妈 妈妈
别忧伤
在那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你学写的新诗我看了,确实是越写越好的。。。 你这么有诚意,那我就该诚恳的评价一下。你新写的《我的日子》是我觉得最好的一首,具体,充实,有自己的领悟,表达了心声。
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你写诗时所选的metaphors(隐喻,或者意象)。。。是你后来想的,还是你最早就那样觉得的?有一些,似乎不够有表现力(太远?或是没有唤起我的同感?。。。) 可以在这上面下功夫。这个是每个写诗的人都或早或迟遇到的问题。。。就是你想通过什么样的“意象”来唤醒诗后面的意识?这个。。。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顾城的“甜的太阳”--我有同感,早晨的太阳是红红的,润的,潮湿的,非常新鲜,确实让我想到很新鲜的刚洗过的草莓,草莓,那就是甜的了。。。妈妈做果酱缺了原料,正在发愁,(这是一个诗意化的意象,妈妈其实也可能是为了某件生活里的事在发愁。。。)而孩子却说,没有糖不要紧啊,不用加糖啊,加一点儿太阳--看见了吗?在那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生活的忧虑被孩子的童心轻轻化解,我能想象妈妈脸上的微笑。。。 这样的温暖和清新,它唤醒了我童年的回忆,也唤醒了我关于家的回忆,可是那诗歌看上去那么简单,似乎什么修饰也没有。
其实。。。它是修饰过的。修饰到一点儿痕迹都没有。“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有哪家会用这样的原料来做果酱呢?青青的野葡萄是写实,淡黄的小月亮是写虚,前者清新又有野趣,后者带着一些儿奇妙的想象,小月亮是什么?小甜奶酪?刚打出来的金黄的蛋黄卧在蛋清之中?不得而知,可是,是这是孩子眼中的世界,美好而奇妙,孩子的天真使得生活中真正的烦恼都虚化了,而浅黄和淡绿,两个颜色一下就把我带到了早晨的家里。。。而且,像是个星期天的早晨。。。不然,妈妈不会想起来起个大早,给孩子们做点儿不一样的好吃的东西呢。。。(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想象也不一样,比如说,我可能还会想起我的花围裙来,上面印满了青青的叶子和浅紫色的葡萄,我只有兴高采烈的时候才戴它做事,不然我都戴那个灰色的。。。) 可是。。。 家里没有糖了。。。为什么?这就让人去猜妈妈发愁的真正原因。“没有糖的生活”本身又是一个隐喻,然而我们有甜的太阳,我们有一个清晨,孩子们像太阳一样新鲜,所以,加些儿“太阳”进去就好了呀!
一首诗,如果很好的话,可以禁得起推敲,想象,觉得每一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每一个隐喻都带你走向远方,可以在心里念很多遍,念很多遍了你觉得它就该是那样,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不会被什么东西忽然绊一下,觉得,嗯。。。 有个地方。。。 好像。。。值得推敲。。。
(2)关于职业诗人
诗和写作都是在生活里学和练来的,也许环境的熏陶确实有关系,可是我还是相信,没有比什么能比生活教给你更多。顾城自己说,“诗人的工作就是要把破碎在生活中的生命收集起来,恢复它天然的完整。”。他是个大师呢,他连大学(甚至高中)都没上过呀。
“职业诗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贬义词,顾城当时没有工作,没有学历,他的当时的稿费非常少。都是五块七块三块的。直到后来成名后才好一些。
看舒婷写的这段回忆,“79年见到杨炼。他们那时候很穷。在北京,他们两个来看我,顾城隔段时间就要到窗户看一眼。我说"干吗?"他们说自行车放在下面,怕人家偷了。我说:"你们怎么不坐地铁来?"他从他什么大院到我这里来,我住在京西宾馆,地铁就是一毛钱。他说:"我们就是没有一毛钱。"他们连一毛钱都没有。他们后来做的一些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有一次有人给他们寄了一笔稿费,很大,一百五十块。就很开心,跟谢烨两个人手拉手穿过一个很大的公园,手拉手去存在银行里。可是到下午就发现了,必须去领十块钱买白菜。然后就手拉手去领了十块钱。第二天早上,又发现他们自行车胎破了,就跟谢烨手拉手,又去领了十块钱。后来那个小姐就问他:"你能不能把下午的十块钱一起领了?"我觉得太好玩了!一百五十块钱对他们就是巨款。后来我就开玩笑说他们,他们一直走路鞋破了,再去领十块钱买双鞋子。顾城一辈子都穷。一向为了这个钱犯愁。”--觉得她的语气简直有点刻薄。可是也许就是真的。
(3) 关于漂亮的词藻
言在诗外,如果一段话读完了只有词语里的意思,没有回味,那么这样的东西不能叫诗,它可以叫“分行写的话”或者“文字游戏”。
很多刚写诗的人,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作文一样,喜欢漂亮的词语,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形容词好像是珠宝首饰一样,在诗歌里面不要用得太多(散文和小说相对还可以容忍,可是诗歌是非常精练和洗粹的格式,形容词一多,真正要表达的东西似乎就给挤得没地方了),否则一身珠光宝气的诗歌,我通常一看见就逃走,想一想,如果把那些珠宝都摘掉,你发现那首诗除了空洞或者虚浮的表白,什么也不剩,感觉是很坏的。
用得恰到好处的形容词,能够让诗歌的语言忽然增色,变得美丽。只是一切的修饰和技巧都是次要的,写诗,是因为要表达一种情感,或者思想(升华一下,这种情感如果能够引起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地方的人的共鸣,这样的诗歌才会经历时间而留下来),我们可以把诗歌的内在情感或者思想叫做诗的“气质”,诗歌没有气质,有多少修饰和技巧都是空虚。
我记得我最早开始懂得诗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怎样能够不用漂亮的词藻就能表达出很美的意思。从这个地方走进去,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光华,你用对了地方,每个人读的时候都会觉得好,--不是因为你“发明”了它,而是你“发现”了它,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所谓的返朴归真,就是发现事物本身的美。你记得圆明园的断垣残壁吗?在夜里去圆明园,发现那些残柱被各种霓虹灯装饰起来,在那样大片的荒芜里--心里真难过。那些断垣残壁本身就是诗,是史诗,那些霓虹是当代人的浅薄,是那些多余的形容词。
前面写的是很实在的大白话--很多谈诗的人倾向于用诗意话的语言来谈诗,我觉得诗人和诗人交谈可以这样,平常也那样说话恐怕会吓着很多人。虽然我见过很多那样的讨论,可是有时我还是受不了,没有必要把一件感性的事情搞得那么玄妙。顾城不一样,他懂得表达,一下子就绕过了语言的障碍,把话说到你心里来。虽然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很多年以前,我也是个不怎么说话的人,我有两个外国朋友,有一个不能正常的说话,我的朋友说,月亮,你和她一样,她是不能说,你是说不出。 “诗人倾心于沉默,但必须借助于语言。”--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通过语言懂得了沉默。
※※※ 一些对答:
如霏 写道:
月亮,你这条线开得太好了,先说声谢谢!这条线的大部分帖子我都读得很慢,很慢,有的读了不止一遍,有的留着有时间是还要再复习的。
我想,写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诗心,要有真挚的情,再利用语言表达出来,构造一个诗的意境来打动读者。特别喜欢你所说的,在写诗时试着不用太多的,美丽的辞藻,而去发掘每一个字的美丽和动人之处,读完后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最近和朋友也就这个问题讨论过,可是都无法像你说的这样简单、明了,真是非常感谢!
谢谢如霏,你“在写诗时试着不用太多的美丽的辞藻,而去发掘每一个字的美丽和动人之处”-- you got the point.
很多人不舍得放弃,--那些词看上去多美啊。可是在我眼里一个词只有用准确的时候是美的,不然无论那个词自己多么漂亮,它们就像不得体的打扮--每一件东西自己都是好看的,合在一起是却非常糟糕。
美丽的词被人用得太多,以致它们自己表面有一层光泽,有时候,这个光泽是冰冷的。我和我的朋友会用“被滥用过”(abused)的词来指这些词,比如说,“快乐的”,“彷徨的”,“惆怅的”,除非那个地方非用不可,我对于使用它们是非常谨慎的。事实上我觉得动词才是更有表现力的词,名词是发挥你想象力的词,形容词是给偷懒的人用的,因为他们想不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答,不得不借助现有的被形容好的词来表达 -- 所以它不让你觉得亲近。
好的诗歌在于,我发现,那个说法,啊!我想了那么久,可是他/她为我说出来了!或者是它所写的那个“感觉”一下子就在你心里出现了,比你真正经历还要准确,还要深刻!那么巧妙,那么恰到好处,你几乎立刻就希望把它记下来,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说海子有一句诗,写春天的,他写的是,“春天啊,春天是我的品质”。这是可以有那么多体会和共鸣的句子!(只是要从春天联想到品质,中间要走一些路。。。 这是让人乐意去走的路? )没有人这样写过春天,这是属于他的春天,他通过诗和我们分享了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春天--这一次它不一样,因为有这样一个诗人。
我看过你的小诗,很清新,希望你接着写。你说的“从那以后,我写诗就只有安心地等Muse的惠顾了,若是她有时一忙起来把我给忘了,那我就会隔很长时间也写不出新的诗来,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样写诗是容易还是难,嘻嘻。。。”,这很好。“强说愁”写出来的诗,大概可以做练习句法用,其它的,没有什么好处,这样的诗写多了,会把真正该写的感觉都写没了。(西西,我曾经肯定还是练过的。。不然不会这样讲。)
(4)关于“读诗不必拘于小节而求甚解”
有人云,“读诗不必拘于小节而求甚解。写诗是运用想象,读诗何尝不是。”我觉得可以讨论一下。
小节确实可以不拘,不过“诗歌里没有多余的东西”(To a poet nothing can be useless -- SamuelJohnson, EnglishPoet),一首好的诗,应该做到纯净,没有任何多余的字,多余的词以至多余的意象,这是我用来判断诗歌是好是坏的一个原则,所以炼字是基本功,并不单单古诗才需要。既然好诗里没有多余的东西,那么里面的细节就是诗人心意的托付和载体(所谓的“诗言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节可以不拘,但细节不可忽略。否则“读诗的想象”有可能丰富是丰富了,可是漫无边际,读不到诗歌想说出的最动人的话。
(5)诗是经历。或者,如何让箴言变成诗的花朵?
前面说到北岛的那两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箴言一样的诗句,可以刻在石头上不朽的,它本身就是墓志铭--那些没有墓碑的死难者的墓志铭,写在天空和地平线之间, 悼念那些“死者弯曲的倒影”,并且相信审判。这是有责任感的一代人的诗,它不是那些漂在水面上浮萍一样没有根的诗。
我说它是箴言式的诗。其实说它是箴言更好些。这两句的光彩把这首诗其它的句子都熔掉了,其它句子都可以忘掉,只有这两句还在那里。它是这首诗的成功,也是这首诗的失败 -- 非常严格的来探讨的话。
可是我不主张人人都去学习这种写诗的方式。箴言可以是诗,可是诗未必是箴言。
箴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说教,而“说教”是诗的敌人。
谁能小心的把握箴言和说教之间的平衡,让箴言变成诗的花朵?-- 责任感,智慧,和经历。这是我的看法。
里尔克对此有非常好的一段评述。
引用:
我认为,现在因为我学习观看,我必须起始做一些工作。我二十八岁了,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过。我们数一数:我写过一篇卡尔巴西奥研究,可是很坏;一部叫作《夫妇》的戏剧,用模棱两可的方法证明一些虚伪的事;还写过诗。啊,说到诗: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如果写得太早了。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象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
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回想那还不清楚的童年的岁月;想到父母,如果他们给我们一种欢乐,我们并不理解他们,不得不使他们苦恼(那是一种对于另外一个人的快乐);想到儿童的疾病,病状离奇地发作,这么多深沉的变化;想到寂静、沉闷的小屋内的白昼和海滨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许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这些夜里万籁齐鸣,群星飞舞,——可是这还不够,如果这一切都能想得到。我们必须回忆许多爱情的夜,一夜与一夜不同,要记住分娩者痛苦的呼喊和轻轻睡眠着、翕止了的白衣产妇。但是我们还要陪伴过临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边,在窗子开着的小屋里有些突如其来的声息。我们有回忆,也还不够。如果回忆很多,我们必须能够忘记,我们要有大的忍耐力等着它们再来。因为只是回忆还不算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
但是我的诗都不是这样写成的,所以它们都不是诗。
很多年后他写了吧,这样我才明白他的诗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沉重和力度。
这里的诗变成了一个理想,变成了箴言。当你偶然读到这样的诗,它和其它的作品都不一样,它像流弹一样猝不及防的打在你心上,让你永不相忘。
这也是我的理想。
可是诗未必都要那样。像日月,星辰,自然界的生命,花朵,河流,土地,瞬间的光,人群或是在暗处的挣扎。。。那些微不足道的片刻里,一样含着生命的庄严和意义。。。诗歌记载了人类的灵魂在高处相逢的刹那和光华。它可以和时间抗衡。格言有一天“像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我们记住的是“古老的歌谣”。
(6)忧愁犁过的土地--以梦的诗歌观
我大概大二大三的时候,有个诗人写了首诗给我,发表在校刊上,里面有一句,“以梦,你是餐风饮露吗?”被同班同学大声朗诵了来笑我。
呵呵。。。怎么可能呢??
只有食尽人间烟火还能保持诗心的人,才可以成为诗人。
曾经写过一段散文,姑且让我排列成诗的样子,也许能给上文做一个注解:
些微
涉过时光的河
最光滑的石头? 也百孔千疮
谁会记得
些微的片言只语
从心上流过
而我仍感激--
一万次的磨砺
世界变得粗糙
心仍可以如珠玉。
很多诗不能打动我,很多诗不能打动我,尤其是,那些“爱上层楼”的人们的诗。他们的诗虽然想表达感情,可是缺乏内容和经历,缺乏把生活的烟火和琐屑变成珠玉的能力。而那些玩弄文法,句法,玩弄词藻,意象的诗歌,以诡秘离奇标新立异来掩藏内里空洞或是哗众取宠的所谓诗歌,我更是敬而远之,--对我,诗歌是被忧愁犁过的土地;诗歌是神在我们心里种下的种子,经过生活,在我们的言语里开出花来。如果有人问我的诗歌观,我想这就是吧。
最近写给Iris Chang(张纯如)女士的诗歌里,有不少我欣赏的诗歌。它们真挚,发自内心,有内容,有思想。如诗人弗斯特(Robert Frost)所说,“当喉头哽住时,诗歌就开始了。”
无论如何,不能总让一个论坛上为哀伤而沉默。
"The heart will break, but broken live on." -- Lord Byron
“心将破碎,而破碎的仍继续。” 拜伦如是说。于我,这是实实在在的经历。
关于“诗是经历”的一段对答:
Dasleben 写道:
读了你这贴,心里仍然“咯噔”一下。请允许俺选择一会儿沉默。
不过,俺喜欢你这“小”诗《些微》,尤其是“世界变得粗糙,心仍可以如珠玉”让人生共鸣。当大学生时候的你,不会写出这样作品吧?
人生大哥,你真有眼力,-- 当大学生时的我,想来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那时候世界还没有那么粗糙,虽然不是没有磨砺。。。这是去年写的。
等有时间可以把原文贴出来。是因我拍的一张初雪的照片而写,原题叫做《雪意与五点钟》。
我一直以为我曾经写的东西比现在写的好,那时候是经常写的,文字都像成熟的果子一样,伸手就摘得到。隔了许多年的路,后来又隔着英语,隔着程序语言,觉得自己不会写了。从去年起才恢复,刚开始时打汉字超过300个字就心里发慌。已经没有写的习惯了。现在让你这样一问,我忽然意识到我的进步了。--就是我可以写我曾经写不出来的东西,它们是岁月的馈赠。谢谢你。希望这一次你不会心里再“咯噔”一下。?
me2 写道:
顾城是一个自恋狂和胆小鬼。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可是他却用来寻找斧头。那种卑劣的手段,来对付两个爱他并且把一切都给了他的女人,令人发指。生命本就高于才情,实在不堪,可效仿的前有屈原,后有海子,做出那种千夫所指的事,从此看见此人的名字就要
诗人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更是一种道义的存在和升华,所谓天地有正气,浩然而常存。波德莱尔吟唱恶之花,乃是以世界的旁观者自居。黑的眼睛或蓝的眼睛,寻找的是浮世之中和之外的抽象。只会堆砌词藻,玩弄技巧,至多算是匠人,而不是真的诗人。诗岂是可学的?如果可以学习成为诗人,那么成人也可以重新拥有一个孩子的想象,初恋的感觉也可以在妓女的床上重温。
moon, 我写的东东不能算诗,那是在玩弄文字。那只是一种运动,一个game, 就象所有的games一样,有的人玩的技巧高些,有的人玩的技巧低些,但对于我们这些业余选手来说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你应该算是半个专业选手,至少评论家还能当当。不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啊。 )
大家继续谈。继续练。在下就不一一回了。告罪。?
以梦写道:
去年年底我有一阵花了不止一个星期来看顾城的故事。。。就是关于他杀妻和自杀的那一段经历,我实在想要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激流岛上,是什么让那个惨剧发生。读了顾城的姐姐故乡的回忆,读了顾城自己写的文字,读了顾城和谢烨的朋友们的回忆,甚至连那个英子的东西都给读了,那个女人处处喊冤,处处利用,让人受不了。查了能查到的相关的所有的东西。读完了,想了一个星期。
震惊。同情。下了一个结论。和家里讨论。觉得我太向着顾城。 理由是:你看了那么多,可是哪一篇是谢烨写的?一个可怜的女人死掉了,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来得及说。也没有人为她说话,太多的人向着顾城。不公平。
所以把看过的东西又重新想了一遍。
所以又想了一个星期。
几乎有一个月,我被这个悲剧攫住,难以安宁。
觉得,他们都那样值得同情。是命运吧。他们不能逆转。谢烨,她的痛苦被藏在整个故事底下,她常常到山上去,一个人坐着痛哭。那是怎样的哭啊。
顾城离不开谢烨,却又爱上别人。他不能接受长大,以致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
他穷其精力在激流岛上建了一个家,把梦想也建在里面。谢烨和他相濡以沫。可是有两个人加进来。一个女人,一个他们两人共同的朋友,一个连死人都要接着利用的女人;一个孩子,一个他们自己的孩子,一个被母亲思念,被父亲排斥的孩子。谢烨的处理让人惊异。到最后情人跑了,让他万念俱灰;妻子要带走孩子和别的男人走,他的遗书一样的书也写完了(《英儿》)。他没有路了。四面楚歌。“所有的人都等着他死”。
如果他自杀了,那么谢烨就会替他整理他的遗稿,再嫁一个人,她也许能过得好一些。他们的孩子不用再寄养到别人家。故事会圆满得多。那个逃走的情人也不会接着炒作她和诗人的故事,自以为毁掉了所有的证据。
可是他。。。 他说,“我把刀交给你们,你们这些杀害我的人。”
在最后一刻,那个惊心动魄的上午,谢烨的情人要到顾城的岛上来,他最后一次去看自己的儿子,从房子里抱出自己的书。没有人想知道他可以到哪儿去。
他在最后一刻发了疯。1993年的10月8日。
me2,最后的疯狂不能抹杀一个天才最早的梦。他没有寻找斧头,他曾是个木匠,在中国。他手中一直有那把斧头,在激流岛上,他砍树,做桌子,做椅子,做楼梯,做鸡圈,做劈柴,。他想同时爱两个女人。可是最后两个女人都抛弃了他。他尽了全力。他最后的行为不可理喻,可是审判不是我们人能作的事。Judgement 是神的公义。
死者长已矣,顾城,如果他曾经用灵魂来写作,他的灵魂依然是我敬慕的。他被欲望和绝望所杀,并成为欲望和绝望的工具,他也许在最后一刻想毁掉他的灵魂,带走他唯一想带走的...他的女人。是的,他自私。他失掉了生的勇气。是的,他胆小。他的路走完了。而他不敢一个人走下去。
可是,真正的诗歌不会撒谎。那些文字,静静的放在那里,你打开它们时,你依然看到听到他的绝唱,他的心伤,他对于生命的爱,他对于理想的爱,他的童话,他对于儿子的眷恋。他的挣扎中的忏悔。他不想离开。他不想。
他和谢烨去办驾照。Officer问谢烨的眼睛的颜色,谢烨说黑色,officer说不是。谢烨问顾城该怎么答,顾城不会英文,顾城说,“你可以说,是美丽的。。。”
他的最后一首诗是写给他的孩子的。【回家】。
愿神赦免他。愿死者安息。阿门。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 顾城【墓床】
这诗让我心痛。In deep.
×××
【回家】
我看见你的手
在阳光下遮住眼睛
我看见你的头发
被小帽子遮住
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
在笑
你的小车子放在一边

你不认识我了
我离开你太久的时间
我离开你
是因为害怕看你
我的爱
像玻璃
是因为害怕
在台阶上你把手伸给我
说:胖
你要我带你回家
在你睡着的时候
我看见你的眼泪
你手里握着的白色的花
我打过你
你说这是调皮的爹爹
你说:胖喜欢我
你什么都知道

你不知道我现在多想你
我们隔着大海
那海水拥抱着你的小岛
岛上有树
有外婆
和你的玩具
我多想抱抱你
在黑夜来临的时候

我要对你说一句话
杉,我喜欢你
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
再没有人听见
爱你,杉
我要回家
你带我回家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会回来
看你
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
杉,你在阳光里
我也在阳光里
1993年9月3日
杉为顾城独子Samuel muer Gu。
胖为顾城小名。
外婆为带着杉的海员之妻泡扣,极爱杉。
另,你给小孩子写的那首“we are going home ”是诗。不是游戏。i can see it.??
JP的评论:
me2 写道:
顾城是一个自恋狂和胆小鬼。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可是他却用来寻找斧头。那种卑劣的手段,来对付两个爱他并且把一切都给了他的女人,令人发指。生命本就高于才情,
同意对他性格的判断!不完全同意用“卑劣”来描述他最后的行动。愚蠢和冲动也许更贴近?抛开他的病态和一贯的不成熟不谙世事人情不讲,那两位他深爱着,无比信赖的女人,对他,可实在也不见得是。。。也不一定少了手段手腕和心机算计。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想“赢”,都拔尖,都装蒜。都玩“敌进我进”之类的心理战。建议读读他们三出国前共同的朋友文昕的书《顾城绝命之谜》,华艺出版社1994。再重新读一遍顾的〈〈英儿〉〉。里面,谢烨文很漂亮!自然流畅真情。。。象她的人一样美。但是,她有个“毛病”,就是太美了,太往完美做了。可能是出于善良。不排除有“世故”的可能。不排除有其他算计的可能。甚至也不能排除,有残忍和自私的一面吧?她可是自己丈夫的马泊六(媒婆)!这种关系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因素在起作用。
恩,me2,是否,别把那么复杂的婚恋关系,人物关系这样。。。“简单化”处理?还有就是,小心特往完美走的女人,淑女什么的。有时,会是虚荣加较劲的表面文章,虽然往往完全是“不自觉”的。有时她们会因自己的“无私奉献”,把自己都感动了。然后用去敲诈别人。愿意给你讲故事。要么你听兔子猫给你讲?不是说你们,守着她,是一笔财富。。。不骗你。
还有,诗归诗,做人归做人。两码事,有的时候。当然,常有扬子说的那“人品象诗品,品品皆下流”的时候。
月亮,才看到你的帖。要知道,就不用我这番颠三倒四的一通胡诌了!
真想在你帖下签个名。我怎么就说不出呢!
以梦写道:
JP姐好!说得多好多直接!你早说,我前面就不必瞎敲那么多话了。。。就是这个意思,什么因素都不能排除呢。。。那个关系,看得我真奇怪。。。 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谢烨了。。。 同情,悲哀,疑惑,不可捉摸,深不可测。顾城真简单。
顾城的诗里没什么隐藏。他是用灵魂来写字的,他的诗就是他的人。所以他写得好的诗才不容置疑的是好的。有一次一个朋友开玩笑给我念其中一段,我居然听得浑身哆嗦,不寒而栗。就是那首
杀人是一朵荷花
杀了 就拿在手上
手是不能换的
这真是魔鬼的诗。??
九月的评论:
月亮,我看到你这段文字觉得特别有共鸣,顾乡那本薄薄的<<我面对顾城的最后十四天>>,我读了不下十遍,文昕那本<<顾城绝命之谜>>,我也读了多遍,我曾苦苦地思索着答案:这件事中,到底是谁的错?最后我没有答案,我总觉得,没有人错,错的是,顾城他是一个童话中的人,他是需要天使的,但人间没有天使.
谢烨曾经是他的天使,谢那时是把顾城当神一样膜拜的,她多么崇拜他啊,他的童话,他的精神。当他们到了激流岛之后,谢尽管已经不再相信他的城堡,但却仍然耐心地帮他建着他的城堡,与他一起养鸡,做春卷,吃野果,甚至为此中毒.当顾城去上班的时候,她会每天去接他,然后手牵手回来……
但是谢不是天使,当她做天使做腻了的时候,她就想尝尝做一个普通女人的滋味,尤其是,现实生活容不下天使,她必须学开车,学英语,学电脑,学顾城不愿意学但现实生活却又必须的东西,尤其是,后来他们到了柏林这个大都市,尤其是,后来她认识了那个处处与顾城不同的世俗男人(穿名牌衣服,抽名牌香烟等等),她身上那一部分俗人的天性终于爆发出来.
后来顾城把英儿当作另一个天使,谁知英儿却一天天使也不愿意做,她是多么世俗的一个女孩呀,她出国前就职于全国最权威的杂志,抽烟喝酒,出入高级宾馆,在全国飞来飞去,她怎么可能接受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城堡?她只不过是打算把它做跳板,她随时都在想着怎么离开。当顾城夫妇到柏林后,她写给他们的信里充满了抱怨之词,嘲弄那里是县城。所以,迟早她是会离开的.两个女人迟早都是会离开的.她们错了吗?我不觉得她们有什么错。英儿是太过有心计,但做为一个平常的女孩,我们能够要求她怎样?她为自己打算,也是正常的。她们都不是顾心目中的天使.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每个人的深深的失望,顾城周围的人,对他最后几乎是充满厌恶:他们总是讽刺挖苦他,包括他的姐姐,包括谢烨的弟弟,甚至,我曾经读到德国一位汉学家谈到他看到顾城夫妇的时候,谢总是不停地骂顾:恶心,讨厌,等等.现实生活,已经容纳不下这么一个生活在梦中的人.而顾城,也对他心目中的女神和他的小天使英儿充满了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背叛了他?顾城最后举起斧子,我相信只是这些压力的总爆发,是一念之差.
比较起来,还是谢更爱顾吧,在顾乡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谢到最后依然是依依不舍,迟迟不去办理离婚手续,也正是她的这难舍的依恋害了她,她以为,她既可以一方面得到世俗的幸福,又可以享受顾城那来自天国般的精神的光辉,她却不懂得,二者永远是水火不相容的.
顾城是一个真正的童话诗人,他的那部小说<<英儿>>,也完全是一部诗歌,这是多么美的一本书啊!这是我极少的百读不厌的书之一.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精神,世俗,灵魂,肉体的矛盾与冲突,顾城不属于这个世界,也许谢烨也不属于,她曾经是多么爱他啊,任何一次外出,他们都必须同行,否则顾城就会拒绝任何邀请;顾城在生活中犯的那些错误,在她的眼里曾经是那么的可爱.她是幸福过的.愿他们在天堂安息.
九月 写道:
我曾有幸听过顾城的讲座,与这些内容大同小异.我们那真是一个火热的年代 ,每天晚上我们忙的不是去教室温书,而是忙着追着那些作家诗人改革家什么家的在小礼堂,阶梯教室什么的占座儿.记得刘小波这匹黑马跳出来的时候,为了听他的讲座,我们当天晚上换了三个地点才容纳下了如潮的听众.至今我还记得挤在那黑压压的人群中听着他唾沫纷飞地挨个骂那些文坛泰斗时的痛快感觉: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呀!
顾城的讲座是在容纳七百人的小礼堂进行的.那次我占到一个好座,正中间,可以清楚地看见讲台上的他.他显得那么文静,也平常.可是,当他的声音响起,一时间鸦雀无声.我们出神地听他讲他五岁的时候是如何被那塔松上的雨滴折射出的美丽光芒而震动,从那时起他懂得了诗的美丽;讲他如何在童年的时候与他的父亲一起被下放到一个河滩去养猪,那时他懂得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听他用他那纯真的声音朗诵他十多岁时写就的<<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
睡吧 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顾城的诗来自于"世界与我无关",他的悲剧也来自于"世界与我无关".世界怎么可能与他无关?
象这样的诗人,很难找了.我永远也忘不了他的这句诗: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以梦写道:
真好你听过顾城的讲座。我没有。谈诗的讲座,我只听过两个,一个是袁行霈老师的,一个是台湾诗人纪弦的,都很好。
上次说到那个台湾诗人纪弦的讲座,挺有趣的。再和你说几句。我是道听途说知道有这么个讲座,“晚上7点,不要再告诉别人”。等赶到时那间小教室已经坐满了人,我只好在门边的最后一排挤下来。然后就听主持老师说,人多,咱们换间大点的教室吧,这回我高兴了,我出门最方便呀,所以赶紧跑出教室,紧跟着主持老师。然后竟然抢了头彩,在新教室里占了个前排!正美呢,大家也都转移进了新教室,开灯,oops,这教室灯没一盏亮的!主持老师就说,要不,。。。咱们再换个地儿?除了前排的不乐意,后排的都说好。这时候纪弦走到教室中间,借着过道里的光,大家还是能辨认是有人要说话了,于是安静下来。他说,“我看我们不用换地方。因为--”然后声音很大地说,“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是站在黑暗中说话的。”片刻的寂静后,全场一片掌声!所有的灯忽然在那个时刻亮了,抬头看去,荧光灯噼啪作响。全场一片欢呼!这是个难忘的开头。后来讲了什么,倒都不记得了。
还记得一件小事,就是当天的主持老师,也做了一个很短的讲演。那时候我刚入学,还不记得他是谁。而且当时小,特容易受感动呀,讲座完了大家都找纪弦签名留念,我也要了一个,然后觉得主持老师讲得也很好,所以也请他签名--结果他似乎特高兴,大概所有来听讲座的人里就我一个人管他要签名的。他认真的签了名,还给我留了家里电话和地址,还问了我名字。--我后来读那名字才发现,原来他是我们大名鼎鼎的系主任啊。 可惜我从来没想起来去找过他,那时候光贪玩去了。直到我毕业,他还能叫出我名字,其实他从没教过我课。
现在想一想,如果我有学生,我的学生也管我要签名,我大概也还是觉得荣幸的。可惜我教过的学生只有管我要照片的。叹。
(9)关于诗歌的意义
关老师在龙潭上开的诗人速成班,非常的吸引我,不是因为我要学诗,而是因为关老师的用心良苦。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诗歌。或者说,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一个民族就需要诗人。诗需要入门,关老师让诗歌的门消失,用生动诙谐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走进来,这是非常可贵的。
入门是容易的。可是深入才能看见诗歌的美。深入才能体会诗歌的美。深入才能写出更接近诗歌的诗。如果龙潭上的诗人,分享心情时写下的诗歌能被龙潭外的朋友欣赏,被网络下的朋友欣赏,十年后有人还记得,百年后还有人怀念――这个“心情的分享”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大的价值。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理想吧。理想不会成为我们分享心情时的障碍,而是动力和牵引,对吗?
所以我们可以向深处讨论一下,不是为了要成为诗人,而是如同鹤君所说,能够读懂和理解更美的东西。美好的诗歌有它的深沉和含蓄,它需要探索。看上去不需要探索就可以拿到和读懂的好诗,也有很多,比如说“床前明月光”这样“看上去”简单的诗,可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去想,你就会发现不同的东西――它们其实更值得琢磨,可是一般人看不见。
你也看见过床前的月光吧,你也思念过故乡吧,可是你,想到过把它这样富于音乐、简洁而优美的表达出来吗?这首诗里唯一的形容词就是“明”,其它的,都是动词和名词,每个字都是我们最熟悉的。连比喻都简单极了。这是千年前的一个古人,在千年前看见明月,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故乡的一个极其微小的瞬间,在我们人类千千万万年的历史里,在那些挣扎着生活着的芸芸众生里,无论是身世显赫的人,还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农夫,无论是十八九岁离家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样的瞬间都发生过,这个乡愁的主题,不需要“忧伤”,“深沉”,“迷惘”这样的形容词,只需要你能刻画那个最打动人的瞬间,它就被刻进了人们的心里。李白写那首诗的时候,也只是想和亲人与朋友分享一下心情吧。。。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分享竟然超越了人群和时代,他把难以表述的乡愁变成了一个意象,变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那些被流传千古的诗歌,不是写诗的那些诗人们的荣幸,而是我们能读到这些诗的人们的荣幸啊。
一个外国的的汉学家说,“如果没有唐诗宋词,中国还是中国吗?”真的,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诗经,没有唐诗,没有宋词,没有成语,中国的文化还剩什么?那还是中国吗?我们曾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啊。我记得我上学时,我的一个朋友和她的德国TA聊天,只说了一句话就让那个德国小孩对我们中国肃然起敬,她说,“我们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能背几十甚至几百首唐诗”。然后给他讲解了那首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一个诗人,在千年前写了一首诗,被千千万万的人喜爱,并且被流传了千年。在一千三百多年后某个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个中国来的女孩子(我的小师妹),和一个德国来的男生,在美国的某个大学相遇,他们谈到了文化,谈到了唐诗,那首看上去简单的诗歌,再次成了主题,因为他们都远离了故土,都在异国的深夜看到过像霜一样清寒的月光,在那一刹那,他们都想起过故乡。当李白的这首诗通过女孩子的英文传达给男孩子时,她把一个遥远的东方古国的关于“乡愁”的隐喻传达到了异国。这是我们的中国。博大,浩然,悠远,精深。让人神往。
有多少古诗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诵,到老都不曾领悟?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从我们身边流逝而我们无动于衷?学习做一个诗人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肯把心打开,只要你肯把心倒空,变成一个可以接纳新鲜和感动的地方,诗会生长起来。然后你需要磨炼你的语言,锤打它们,精炼它们,学习它们,你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诗人,但你已经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