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配合比 c20:清末民初中国真实生活老照片(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4:41:07

这组照片每一幅都是真实的历史书,照片的作者有些已无从考证,有记载的图片多为西方摄影师拍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许只有他们才有更多机会和特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战争的火线上进行拍摄。看到这些图片时,百年前的影像好像重现眼前,非常的鲜活,很生动。



弓箭手,1872 年。此时欧洲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火炮和步枪已大规模装备于军队,而中国的兵士仍以长弓羽箭为最基本的武器。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摄


中国制造的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1881 年。1881 年唐胥铁路通车时,唐山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Claude Willia m Kin der, 1852—1936)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而成。佚名摄


强行剪辫子,南京,1911 年12 月31 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一天,南京的军警开始在街头强行剪除路人的辫子,以此宣告清政府的倒台,共和的开始。 佚名摄



执行任务的清军侦察兵,汉口,1911 年10 月,现代化训练和装备的侦查骑兵是清末编练的新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训练水平在实战中得到检验,为清军提供了重要的战地情报资料。丁乐梅(Edwin John Dingle)摄



战火中的村落,1911 年。丁乐梅习惯用干版底片和胶片,这张用胶片拍摄的战争场面很有现场感,摄影技术的发展让摄影师拍战争题材成为可能。丁乐梅(Edwin John Dingle)摄



训练中的“维新军”,加州鹰岩(Eagle Rock, CA),1904— 1905 年。1899 年,康有为在美国成立“保皇会”,亲任总会长,梁启超任副会长。美国人荷马李(Homer Lea, 1876—1912)支持康梁保皇活动,被康有为封为“大将军”。1904 年11 月,荷马李在洛杉矶成立了“西方军事学校”,为康有为、梁启超保皇党的“维新军”提供军事训练。佚名摄



革命军炮兵变换炮位,汉口,1911 年10 月。京汉铁路南端的刘家庙车站是火车总站,有很多可以作为掩体的建筑物。革命军正赶着骡子变换炮位,左臂上系的白布是革命军区分敌我的标志。丁乐梅(Edwin John Dingle)摄



孙中山等谒祭明孝陵,南京,1912 年2 月15 日。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一身戎装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前排左三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左四为陆军总长黄兴,左五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六为海军总长黄钟瑛,左七露半张脸的是教育总长蔡元培。一个月后,临时政府即宣告解散。佚名摄

附录:

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1802-1877)是迄今所知最早来中国拍摄照片的外国人。1844年,他以法国海关总检察官的身份来华,并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了两广总督耆英的肖像照、广州码头、澳门街景等照片。

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1833-1907)是第一位来到北京拍摄的外国人。1860年,这位意大利人作为战地摄影记者跟随英法联军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因此来到了北京。出于侵略战争宣传的需要,比托拍摄了大量战争场景的照片,尤其以“失陷的大沽口炮台”系列组照闻名于世。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1920)是中国摄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西方摄影大师。出生于苏格兰一个烟草商家庭的他,于1868-1872年在中国台湾、内陆拍摄。与随帝国主义侵略军而行的埃及尔、比托不同,汤姆逊的中国行程没有教会任务,没有外交使命,没有军事目的,也没有商业利益驱动,他完全以一种对中国的热爱,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和对不同人种文化的偏好,以人类学、社会学的眼光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