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智轮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28:56

总 绪 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形成、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了解中国文学宏观演进的特点和分期。

[教学重难点]文学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方法,中国文学史宏观演进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史的研究对象;文学史的研究方法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文学本位。文学史著作必须注意文学自身的特性,应立足于文学本位,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文学创作有几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所谓两翼,指的是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还有文学传媒。总之,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研究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

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仅是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作品简单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而应当有“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变的过程。文学史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史料学等邻近学科的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会给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有了文化学的视角,文学史的研究才有可能深入。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比如说,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而且各个朝代各有相对发达的文体;在不同的朝代,各地域文学的发展也有盛衰的变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就是文学本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诸如: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文学题材的发展变化;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文学风格的发展变化;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等等。

其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比如说各种文体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的过程,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在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它们的互动作用也值得注意。例如,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关系的文与道的离合,等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及其互动推进了中国文学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我国的古代文学如同一条长河,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论其悠久,只有古希腊、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其绵延不断,则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

将中国古代文学分期,有利于对它的把握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不同,的的确确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当然段落之间是渐变的,参差的,不能一刀切。对中国古代文学分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中国文学史》具体划分为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一般教学中,则按照朝代划分。

四个学期分别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部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 论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宏观角度了解先秦文学,掌握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及其发展轨迹,从而理解中国文学特征形成的渊源。

[教学重难点]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这时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魅力,昭示着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另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的《侯人歌》也是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

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吕氏春秋·古乐》:

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先秦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二、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南方楚国文化孕育了“楚辞”。屈原创作出琦玮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此外,先秦文学作品在传承过程中可能也有所损益。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一、由巫到史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巫觋在商代具有重要的地位,远比在周代的地位高。春秋以后,巫觋的地位或职业有所变化,巫术祭祀歌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重要地位,但它并没有绝灭。总的说来,巫觋作为文学的作者,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衰亡。

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贵族文学的兴起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官学逐渐演变为私人传授,即父子代代相传。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春秋战国之际,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士的人数迅速增加,他们的社会作用也日益重要。到战国时期,讲学成为时尚,士阶层迅速扩大。士由于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为统治者所重视。当时诸子并起,代表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他们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是与此时的原始宗教紧密联系的。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可以相信,夏商时代已有较为完整的诗歌出现。

巫史文化的昌盛,同时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两篇,据说是夏代的遗文。

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礼乐”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使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地位得到了肯定,各种神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否定。

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因此,周代的历史意识空前发展起来,史官原来的宗教职责迅速淡化,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地肩负着对现实的责任,所谓“史官文化” 也因此而成熟。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书,而以鲁国之《春秋》为代表。其他还有《左传》、《国语》。

除了历史著作外,春秋时期一些杰出的文化巨匠还将目光直接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构建出种种不同的社会理想。说理散文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论语》、《墨子》和韵散结合的《老子》。

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颓然崩溃,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关怀,著书立说,批评时弊,阐述政见,互相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他们的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虽然他们所努力的方向不同,但他们都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的风尚,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

四、楚地文化与楚辞

楚国屈原在楚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其天纵之才,创作楚辞。屈赋以参差错落的句式,奇伟瑰丽的词藻,丰富奔放的想象,表现了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

第一章 上古神话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神话的概念和起源、中国神话的现存记录及发展演化特点;掌握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和神话思维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难点]神话的概念与功能;中国上古神话重要篇目解读;中国上古神话演变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内容]

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中的神话资料

一、神话的概念和特征

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故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们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

——茅盾《神话研究》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特征:

1.时间:产生于远古时期。

2.创作者: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创作是无意识且不自觉的。

3.艺术手段:借助幻想和想象等艺术方式。

4.内容:叙述的是神,反映的是自然和社会现象。

二、神话的产生

先民们面对种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天地形成、日月运行、风云雷电等等,都使原始人迷惑惊异甚至恐惧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凭借自身的生活体验,创造出人

格化的神的形象,并由此造出神的故事。

三、神话的作用和价值

神话在当日的氏族成员看来,是一种十分真实的知识,或者是非常严肃的信仰,有的甚至是无上神圣的教言,是不可亵渎、凛遵不苟的大经大法。正因为如此,神话在长期的口头传播中才具有相当牢固的稳定性。

1.保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2.维系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纽带。

3.宣泄不安情绪。

郭预衡《中国文学史》则将神话的价值概括为四:

①、艺术奇葩

②、认识价值

③、审美价值

④、浪漫主义源头神话的保存和演变

四、神话的保存

1.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生民》、《商颂·玄鸟》

《楚辞》——《九歌》、《天问》

2.史书——《左传》、《国语》、《逸周书》

3.子书——《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4.《山海经》、《穆天子传》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及其分类

神话分类是神话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神话研究者如茅盾、林惠祥、谷德明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郭预衡《中国文学史》分为四类: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4.传奇神话。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分为五类:

(一)创世神话

对于世界的形成的探索,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这些神话尽管形成文字较晚,且明显杂有后人意识,仍然特色鲜明,引人入胜。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后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尽管这一记述产生于三国时期,但其渊源则很久远。这种卵生神话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反映了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关的还有《绎史》卷一引自《五运历年记》的一段记载,称盘古死后,化身为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二)始祖神话

先民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十分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娲造人》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蜗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絚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

纳入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这一古代犹太人的文献,保存了上帝用泥土造人的神话:“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在拉丁美洲发现的《波波尔·乌》(公社之书)这部古代印第安人的古典著作,也说创造者的始祖神们先用干土和湿泥做人,不过失败了,后来在太阳和曙光奶奶的指点下,用玉米面做成了人。

女娲同时也是补天的神灵: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与女娲相关的还有伏羲神话,据说二人本是兄妹,宇宙开辟之时,于昆仑山中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近代以来,地下考古发掘出一些类似的画像,如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之二、东汉石刻、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彩色绢画等。这些图象均作人首蛇身的男女二人两尾相交之状,据中外学者考证,确证其为伏羲、女娲,两尾相交正是夫妇的象征。其中一人执规,一人执矩。据说他们制定了婚礼,禁止兄妹通婚,规、矩或许表明了这点。

(三)洪水神话

洪水故事是世界各地神话中的普遍主题,我国的各族人民中也流传着这类的神话。在洪水神话中,以“诺亚方舟”的类型较为普遍。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一对兄妹乘葫芦逃过洪水灾害的神话。但华夏神话中的洪水故事,却主要是表现现英雄和洪水做斗争的主题。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曾说到女蜗也遇到了“水浩洋而不息”的情况,她于是“积芦灰以止淫水”,终于使“淫水涸”。而鲧禹治水则更为著名: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大禹降生之后,继承鲧的遗志,召集了许多天神去攻打发起洪水的共工。他在会稽山举行了誓师大会,并杀了迟到的防风氏以明赏罚。然后北上,杀了共工的大臣——相柳氏,直捣共工的老巢,把共工赶跑,终于平定洪水,大禹也成为了治水的英雄,其牺牲精神和为民造福精神为后世所赞赏。

四)战争神话

各民族之间常发生战争,各国神话都有记载,如著名的《荷马史诗》。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亦有此类神话:。

1.炎、黄之战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猿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史记·五帝本纪》

2.黄帝、蚩尤之战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英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得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均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视之为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这些神话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是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著名的《后羿射日》反映了这一点。

二、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忧患意识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周易·系辞下》

忧患意识首先来源于艰苦的生存环境。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中曾说:“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也阐释了人类在远古时代的艰难恐惧,由于面临强大的各种自然灾害与天敌,他们最基本的特征是忧惧、恐怖、崇拜。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生存状态较之于古希腊和其它文明发祥之地,要更为艰难一些。这种基于生存艰难上的忧患恐惧意识,显得尤为明显。

先秦远古时代,又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在这种残酷无情的战争中,人们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因而人们的其忧患意识并不亚于对洪水猛兽的恐惧。

(二)厚生爱民意识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辞下》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这在神话中颇有体现。

1.塑造保护神。如女娲、后羿等。

2.珍惜个体生命,渴望生命延续。传说中华民族的先祖神农氏遍尝百草,历经磨苦,死而复生,其目的就在于医治人民。《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山海经》有不死之说,如《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郭璞注云:“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3.表现自然神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反抗精神

如邢天舞干戚、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此反抗包含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反抗。

“神话学派”的祖师——格林兄弟的学说在民间文艺学史上被称为神话学说,格林兄弟深信作为天然诗歌的神话和整个民间文学,是德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人民精神”之所在。诗人们的创作不过是再生的艺术、人民精神的反射,而天然诗歌则是集体的、无个性的,因而是整个人民生括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全体人民浑然一体的。格林兄荣又尤其重视神话,认为一切民族的神话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的世界观。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一、神话思维

神话思维问题,乃是涉及到神话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至最后消亡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早就引起神话研究者的普遍重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说,究竟什么是神话思维以及这种思维作为构成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人们的理解却是不尽相同的:

1.神话思维即艺术思维

2.神话思维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

3.神话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

这种观点是在1984年法国学者列维一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翻译出版以后,才逐渐完善起来的。这种观点认为神话思维是有着它自己的基本特征的。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

1.思维本身具有“互渗”性或混沌性。

2.思维的象征性,即在思维中“具体的形象和抽象的观念往往合而为一”。

3.这种思维“应用语言为主要的思维符号,但实际上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语言而仍以类化的形象语言去创造形象,实际上是用形象来思维和表达一定观念的”。

4.思维本身带有许多不可捉摸的神秘性。

5.这种思维还“往往得借助于直觉来传感和领悟,进行思维活动”。

二、中国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即在感知自然时,将自身属性不自觉的移到自然之上,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尤为突出,如《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2.具体、形象的思维

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的材料。

3.浓烈的情感体验,如《精卫填海》。

4.象征和隐喻

即指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如《夸父逐日》,此“日”即象征黄帝。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变

在人类理性觉醒后,神话日益衰落。其中大部逐渐散失,有一部分为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历史化。还有一部分为道教所利用,改造为仙话。

在后世文学中,神话精神得到延续和光大,其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即提供了创作原型。

[阅读书目]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编,刘文典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思考题]

1.简述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2.简析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3.试述中国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二章 《诗经》

[教学目标]学习本章,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及其思想艺术概貌,掌握《诗经》中《七月》、《氓》、《蒹葭》、《东山》、《采薇》等名篇的内容及艺术手法,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诗经》的编定与分类;赋、比、兴手法的内涵;《七月》、《东山》、《氓》、《蒹葭》、《采薇》等篇目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间]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诗经》的编写和体制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一、《诗经》的编订

《诗经》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诗歌产生的地域很广,其作者成分也很复杂,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

1.献诗说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2.采诗说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

3.删诗说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华》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对删诗说的怀疑:

(1)、先秦文献所引用的诗句,大体都在现存《诗经》的范围内,这以外的所谓“逸诗”,数量极少,如果孔子以前还有三千多首诗,照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孔子自卫返鲁,已经69岁,在此之前,孔子已经反复提到“《诗》三百”,如《论语》中《为政》、《子路)等篇,证明孔子所见到的《诗》,已经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现在见到的样子差不多。

(3)、《左传》记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所奏各国风诗,秩序和今本大致相同。该事在公元前544年,其时孔子8岁。

二、《诗经》的体例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5《国风》,160篇;《雅》105篇,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40篇,其中《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1.风、雅、颂划分依据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因为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乃是歌曲的歌词。

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墨子·公孟》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2.风、雅、颂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颂则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其声较风、雅为缓。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毛诗序》

三、《诗经》的作用

1.最初主要用于各种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2.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称为“赋诗言志”。《左传》里边有较多记载。

四、《诗经》的流传

1.三家诗

鲁诗:鲁人申培。

今文经学 齐诗:齐人辕固。

韩诗:燕人韩婴。

2.毛诗

古文经学 毛诗:赵之毛亨、毛苌。

齐、鲁、韩三家是官方承认的学派,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则是民间学派。到了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兼通今古文,作《毛诗传笺》,遂取得统治地位。其后三家诗渐亡,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毛诗独行于世,流传至今。

3.阜阳诗经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竹简6000余枚,内容有《诗经》、《苍颉篇》等佚籍,都是现存最早的古本。

五、《诗经》阅读书目

汉 郑玄《毛诗传笺》 唐 孔颖达《毛诗正义》

宋 朱熹《诗集传》 宋 欧阳修《诗本义》

清 陈奂《诗毛氏传疏》 清 马芮辰《毛诗传笺通释》

余冠英 《诗经选》 高亨《诗经今注》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学价值。

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生民》首章

二、农事诗

《诗经》中的农事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此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像这样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三、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四、怨刺诗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板》首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鼠》

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五、战争徭役诗

1.战争诗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

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其末章将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凄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徭役诗

《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和厌倦。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鸨羽》首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六、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1.《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以“关雎”起兴,抒发君子求偶的愿望,然后再以采荇菜起兴,抒写其相似和痛苦,感人至深。

2.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如《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该诗深刻的反映了女子内心情感被压抑的痛苦。

3.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如《桃夭》既是一首祝婚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

这类诗以《氓》和《谷风》最具代表性。《氓》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写来,脉络非常清楚。全市叙事、抒情、议论相互融合,抒写了弃妇内心的痛苦和怨愤。

结 言

《诗经》305篇作品包括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如《王风·黍离》描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发爱国之情,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总而言之,《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诗经》中,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可以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一、赋、比、兴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诗集传》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氓》

2.比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朱熹《诗集传》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

3.兴

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 》

赋、比、兴三种手法,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二、四言句式和重章复沓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桃夭》

三、《诗经》的语言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燕燕》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

《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它开始,就显示出我国的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 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它不仅影响了秦汉诗歌创作,自唐以来,被树为革新诗歌的一面旗帜。

三、比兴的垂范。

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简言之,《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影响深广,堪称“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阅读书目]

《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

《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胡朴安学术论著·诗经学》,胡朴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思考题]

1.概述《诗经》的成书过程。

2.概述《诗经》的主要内容。

3.解释《诗经》六义四家诗。

4.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教学目标]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概况,熟悉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轨迹;掌握《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春秋笔法;《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自读、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间]9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史的传统,据说早在黄帝之时就已经设立史官,如仓颉、沮诵等。根据现存的甲骨文和金文等材料,可知最迟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古代史官,最初与巫不分,后来二者分离。巫史实为文化之掌握者,对国家大事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又根据《尚书》、《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可以确知周代史官已有分职,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名目。《汉书·艺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不仅王朝有史官,各国诸侯都有史官。总而言之,先秦时期,史官之建制已较为完备,史书之撰述亦较为发达。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至迟在殷商中期(前14世纪),我国已有初步定型的文字。同时也有了文字记载的书面文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中的殷周文告等,可以说是我国散文的萌芽。

一、甲骨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县的小屯发现大量的龟甲和兽骨的破片,上面多刻有古代文字。经过研究,知道这是三千多年前殷代王室占卜的记录,所以我们称它为甲骨卜辞。又称为甲骨文、契文、卜辞、殷墟文字。甲骨卜辞的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大考古发现之一。从中可以看到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等,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由于文字的难识和甲骨的破碎与散乱,其中很多记录不能了解,但也有不少比较完整可读的句子。例如:

这段卜辞虽然非常朴素,但它有叙辞,有命辞,有占辞,有验辞,叙事完整,可以说是先秦叙事散文的雏形。

二、《易》卦爻辞

《周易》又称《易经》、《易》,《周易》的成书时间与作者,至今仍然莫衷一是。但根据《周易》的内容可以断定,《周易》不是一个人所作的,它是一部由多人不断加工整理而成的,是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包含经和传两个部分,《易经》约产生于周初,《易传》则作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经

1.六十四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两两相叠,就形成了《周易》的六十四卦。此六十四卦,前30卦称为上经,后34卦称为下经。每卦由六爻组成。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六爻顺序自下而上,分别称初、二、三、四、五、上。

2.卦辞、爻辞

指附系于六十四卦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卦辞用以解释各卦大义,爻辞用以揭示各爻的含义。整部《周易》计六十四条卦辞,384(或386条)爻辞。卦爻辞使《周易》经部分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体,从而成为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同时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象征形象。

现存《易经》中的卦、爻辞是一种专为卜筮之用的繇辞。卦、爻辞中的记事,虽然也很简短,但较之于甲骨卜辞更为完整,具有某些生动的描写,是我国古代散文萌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六二

一群男子骑在马上迂回而来,原以为是敌寇,等到把姑娘抢走,才知道是为了婚事。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中孚》六三

这里描绘的是上古战斗胜利后的人心悲欢,十分生动的形象。

(二)、传

含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著:《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计七种十篇。

《易传》从各个侧面对《易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揭示了深奥的易理,发展了《易经》的重要观点与思想。

三、商周铜器铭文

古代铜器,特别是钟鼎彝器,上面多有文字,我们称为铜器铭文或金文。在文字形态上,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只是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以记录历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功德的内容居多,时代也比甲骨文略晚。殷商铜器已有简单铭文,到了周代才日益发展又称为钟鼎文、钟鼎彝器铭文。由于器物的限制,铭文不能过长,但也有三百余字的,比如《散氏盘铭》,又有近五百字的,如《毛公鼎铭》。铭文一般为散文,但也有用韵文的。如《虢季子白盘铭》:铭文字多难认识,又有缺蚀,加以有关当时的名物制度及这些贵族的生活内容多不易了解,所以非常难读。

四、《尚书》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我国传世最早的散文文献,为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文和铜器铭文相近。先秦称之为《书》,汉代乃称《尚书》,被儒家列为六经,后世又称为《书经》。

1.主要内容

《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尚书序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典主要记载古代典制。如《尧典》、《舜典》等,谟为谋议,命则为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的册命。誓则是君王诸侯的誓众辞。

《尚书》大约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定本,先秦的书籍经常引用《尚书》,但是《尚书》的最早定本究竟有多少篇已经不得而知。今存《尚书》共五十四篇,依据朝代编次,分为《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上起尧舜,下至东周,汇集了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史料。今人多以为《虞书》、《夏书》为后人追述之作。

2.流传情况

汉代《尚书》传本有二,一为今文《尚书》,一为古文《尚书》。前者由伏生所传,共二十九篇;后者相传得于孔子旧宅,共四十五篇,多出伏生本十六篇。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二者先后失传。东晋初年,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计五十八篇,直至隋唐,多数学者都相信其为真本,传至今日。宋代吴棫、朱熹开始怀疑,明朝梅鷟作《尚书考异》,较为全面指出了该书是伪作。清代阎若璩潜心研究二十余年,成《尚书古文疏证》,列出其伪作证据128条,从此,《孔传古文尚书》作为伪书就定案了。

3.《盘庚》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盘庚》三篇是殷王盘庚迁都前后对世族百官、百姓和庶民的讲论,特别古奥难懂。由于臣民反对迁徙,盘庚一再进行说服,把旧都比作“颠木”,把新都比作颠木新生的“由蘖”。他劝告群臣服从王命,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他责备群臣以“浮言”鼓动群众,好比“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那就无法扑灭。又告诫人民要听他的话,好比乘船若不好好渡过去,就会有沉溺的危险。这些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的譬喻,都显得非常生动。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铭文,而且这些文告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五、《春秋》

《春秋》是经过孔子编订的编年史,它记录了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前四八一年共计二百四十一年的历史事件,计十二世,是一种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的文字很简单,一般叙事也只记上寥寥几笔,风格倒和甲骨文字类似。但它在记录史实时注意了事件来龙去脉的关键环节,而且在选词选字方面也比较注意,如记载战争时,根据战争的性质、情况和对这一战争的评价,分别运用“伐、侵、袭、入、克、灭、取、战、图、歼、”等不同的词汇来记述不同的战役。这说明其叙事虽然简短,但并不鄙陋。由于它终究是早期的著作,虽然叙事简而有法,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因而玉安石说它是“断烂朝报”。

《春秋》在当时的编年史中,水平还是较高的,如后来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同类著作:晋代发现的《竹书纪年》,现代发掘的睡虎地秦简中的“编年记”等,其文字水平就比《春秋》差。

《春秋》的风格特点:首先是力求文字简练,其次是注意选词造句的精确,再次是提倡用事实说话的方法。由于被称为“孔子写作法”,又是以“微言”含蓄着“大义”而被称为“春秋”笔法,因而影响巨大。以致使我国历代的历史著作大都注意史实,尽量运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仅以某些事件做为例证来挥自已的见解,很少有空洞说教之作,因而史科价值很高。同时,也使后代的散文作家们写作时部讲究含蓄蕴藉。这种精练、具体、台含蓄的文风,使得作品说服力强,启发性大,易于把握而又耐人寻味。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一、《左传》释名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氏》、《左氏传》、《春秋古文》、《古文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等。又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颇有异说。司马迁、班固都认为《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但汉儒也有不同看法,如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晋王接认为:“《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晋书·王接传》)朱熹云:“《左传》是史家,《公》、《穀》是经学。”(《朱子语类》卷八三)可见《左传》和《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确有区别,《左传》是自成一家的编年体史书,并非依经作传。但《左传》丰富的记事又有助于说明《春秋》,不能说它与《春秋》毫无关系。桓谭说二者“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如无《左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新论正经》)。

《左传》本不为经,唐朝扩充经的范围,有九经之名,唐文宗大和年间又扩充为十二经,于是左传也被列为经了。在古代,左传是被作为经来看待,从今天看来,它既是一部史书,同时又是一部文学书。

二、《左传》作者

1.左丘明 《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司马迁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只两次见于《论语》,根据《论语》可知左丘明纵不是孔子前若干年前的人,至少也和孔子同时。但《春秋》记事则终于BC481年,《左传》记事始于BC722年,终于BC468年,且最后一段还提到赵无恤的谥号“襄子”,襄子之死距孔子之死已经53年,左丘明若和孔子同年生,则需活到125岁或更长,才能著《左传》。因全书风格统一,从头至尾都为一人手笔。

2.刘歆 康有为持此说。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代一般人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年魏国史官的作品。唯该书初版于1979年9月。

4.袁本《中国文学史》:今人一般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编订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5.郭预衡《中国文学史》:看来《左传》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既以左氏为名,与之当有某种关系。说其中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传诵,大概比较可信。

总的说来,关于《左传》作者,目前尚无公认说法,只得存疑。

三、《左传》思想

1.民本思想

2.进步的历史观 记载了各种历史事件,反映了新旧势力的消长变化,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

3.儒家思想 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四、《左传》的艺术成就

1.叙事艺术

《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该书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1) 叙事手法的多样性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清代李冯晔《读<左>卮言》称《左传》:“叙事全由自己剪裁,”“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暗叙,有预叙,有补叙……”共列举了29种叙事手法,虽分类略有繁琐,但可见《左传》叙事手法的多样性。

(2) 叙事的完整性和戏剧性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不仅如此,《左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

(3) 叙事中的道德化、神秘化倾向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而且叙述中往往还带有神秘因素。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长于写人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左传》有些描写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

《左传》的 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

3.长于记言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刘知几《史通》卷十四《申左》),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4.语言特色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国语》体例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历史事迹,是汇集西周至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21卷,243则,记录了西周末年至战国初期(BC967—BC453)的历史,或以为在BC1000—BC440年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其中以《晋语》分量最多,共九卷;其次为周,三卷;鲁、楚、越各二卷,齐、郑、吴各一卷。它对史实采取重点选录的方式,目的在于取得经验教训,供执政者参考,而不注意历史的全面系统的发展。

二、作者

左丘明说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报任少安书》)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国语》十三篇,左丘明传。”王充《论衡》:“《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

按:《左传》和《国语》不像出自一人之手,《国语》编者当另有其人,其成书年代可能略早于《左传》。

从风格而言,《左传》全书一致,上下贯通,自成体系。《国语》各卷,风格不同,周、齐、郑语,理论性较强,类似于子书;楚、吴、越语,讲究修辞,富于气势,近乎《战国策》,这表明《国语》素材来源不同,写作时间不一,编者尚未作统一的加工。

从思想体系而言,《国语》思想更为庞杂,《左传》则更为单一。

三、《国语》的文学性

1.长于讽谏、对话,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

该书以记言为主,主要记载历史人物的讽谏和对话,语言古朴简洁。而议论、对话时又旁征博引,巧譬善喻,使文章理由充足,曲折尽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召公谏弭谤》仅250多字,除用几十字交代清楚前因后果之外,主要是记载邵公对历王暴政的谏言,邵公先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用比喻来指出其危害,说明应该“宣之使言”的道理;然后用古天子听言求治的实例来讽谏历王,接着又用比喻来论证民言的重要性,最后再照应开头。整个谏言说理层层推进,有忠告,有警言,有理由,有办法,富于逻辑性。用水来比喻人民,形象贴切。

总的说来,《国语》所记多为朝聘,讽谏、应对之辞,语言平实自然,和《尚书》的“佶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的凝练含蓄。其记言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精密,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色,所用词汇大都明白易懂,句式也较接近口语,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但《国语》毕竟由八国史料构成,因为未作统一润色,故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不一致。如《周語》、《鲁語》颇重文辞,较为典雅,风格近于《左传》;《晋語》多记谋略,事胜于辞而不乏幽默风趣之笔。《吴语》、《越語》则别具一格,精彩动人。

2.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国语》主要记言,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该书的艺术特色之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谈对话和辩论驳难,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性格气质、品德修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再如《越语》记载越王勾践灭吴时,所采用的叙事方式和文辞也非常精彩,既突出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复仇心切的形象特征,又详尽描述了吴王夫差骄横专断、刚愎自用、穷兵黩武,最终招致覆亡的可悲命运。两相对比,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而灭吴功臣范蠡的淡泊名利,、急流勇退更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思索和回味。

3.曲折而富于戏剧性的情节

《国语》中,首推《晋语》的篇幅最长,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弱。《晋语》九卷之中前四卷则专门叙述晋献公和他的几个儿子争立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晋献公听信后妻骊姬的谗言,使太子申生屈死,次子晋文公颠沛流离的遭遇,传奇性很强烈,很吸引人。

《国语》比《左氏》所记的言论较多一些,但可靠性减少了,而其文艺性增强了。例如本书记叙骊姬深夜向晋献公哭诉进谗的事,早在秦汉之际就被人怀疑,《孔丛子·答问》记陈涉读《国语》至此处,向博士问道:“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奠能知其私焉,虽黔首犹然,况國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唐人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涎。”《国语》记述这类传说故事,当然从研究历史的观点来看,是不合要求的。但从文学角度看来,却是对《国语》的很恰切的赞美辞。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编定和流传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战国策》之名,始于刘向《战国策书录》。

《战国策》总共三十三卷,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史事。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BC400—BC22O年)。

《战国策》一书,乃是经过刘向重新编定而成,有东汉高诱注,但已经残缺。《战国策》在宋代已经残佚,后由曾巩补订而成。宋代姚宏、鲍彪又续为校注。元代吴师道又再加校注,成《战国策校注》,清代黄丕烈有《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札记》。

在建国后的考古发掘中,《战国策》也有较大收获。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有《战国纵横家书》27章,称为帛书《战国策》。其中10章见于《战国策》,有8章见于《史记》,剩下的即为古佚书。

二、作者

关于该书作者,历来都有较大争论。

1.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其纪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于是将其改入子部。纪昀认为作者既不是一人,于是将其又改入史部。

2.清牟庭相认为该书是蒯通所作。罗根泽在20年代著《战国策作于蒯通考》,根据《史纪》“蒯通善为长短句”和《汉书》“自序其说号曰《隽永》”,认为《隽永》就是《战国策》。金德建《战国策作者之推测》,认为该书乃《蒯子》8篇加上《主父偃》25篇而成。

3.该书乃是战国纵横家言行的史料集,最初作者可能是各国策士。战国中期以后,纵横家十分活跃,其门徒多将其老师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机智谋略、精辟言论、动人事迹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揣摩。后来有人将这些单篇文章加工汇集成书,因编者不同,所以书名也不同。

三、《战国策》的内容和思想

《汉志》云纵横家“盖出于行人之官。”在春秋战国时代,士阶层逐渐兴起,动乱的社会又为策士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如苏秦、张仪等,原本布衣,而功成名就。

该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因与正统思想相抵触,因而长期以来被排斥,故研究的人不多。曾巩以之为反面教材,认为是“邪说”,鲍彪言“学者不习”,清代陆泷其有《战国策去毒》,认为该书“坏人心术”。

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所以就显得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近代以来,该书逐渐受到重视,一则因其史料价值,刘知几《史通》说“逮孔子云没,经传不作,于时文籍,唯有《战国策》及《史记》而已。”司马迁说:“战国之权变亦颇有可采者。”(《史记六国年表序》),一则因其铺张扬厉、善用譬喻和寓言等文学价值。

四、《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从文学上看,《战国策》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与《左传》相比,《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而《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战国策》则采用了更为丰富的方法:

1.虚构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2.事件集中,情节起伏
  3.言行个性化

4.细节描写

第二,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富于文采。

《战国策》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

1.善用譬喻

长于譬喻是先秦文学的共同特征,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诗经》、《楚辞》都是如此。《战国策》说辞大多引类譬喻,借动植物或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比喻,循序渐进的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如《楚策》四“庄辛说楚襄王”,即连用四个譬喻,指出其危险性,极有说服力。
  2.善用寓言

《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

3.语言铺张渲染,善用对偶、排比

《苏秦始将连横》

《战国策》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启发了后世史传文学

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如《史记》、《汉纪》、《资治通鉴》等影响明显。

二、成为散文创作的楷模

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自秦汉以来,它们均被视为散文创作范本。如唐宋古文,明代前后七子之作,清代桐城派的散文,无不从它们那里吸取了营养。

三、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重视教化作用及其叙议结合的形式、叙事结构,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写作题材对历史题材的重视等,无不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阅读书目]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

《左传读本》,王伯祥选注,中华书局本。

《国语选》,傅庚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战国策选讲》,刘忆萱撰,中国青年出版社。

[思考题]

1.简述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的轨迹。

2.举例说明《左传》的叙事艺术。

3.比较《左传》与《国语》叙事艺术的异同。

4.举例分析《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教学目标]了解先秦说理文的发展概况及历史影响,掌握《孟子》、《庄子》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孟子》、《庄子》的文学成就,精读并理解《齐桓晋文之事》与《逍遥游》

的内容与特点。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时间]8学时

[教学内容]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1.三代以来文化的积累。

2.动荡分裂的混乱局面

3.学术的下移

4.士阶层的兴起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尚书》中的语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集纂的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成书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句首章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标题。其作为说理文只能是具备一些特征。由于语录体的形式,它主要在对话中说理,篇幅一般短小简约,语言特征是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老子》一书主要探讨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春秋时期哲人李耳所著,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该著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写成的,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式。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墨子》和《孟子》、《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像。且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和成熟。从此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邹在春秋时期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又称邾娄国。赵岐《孟子题辞》:“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孟子时改曰邹矣。国近鲁,后为鲁所并,又言为楚所并也,今邹县是也。”唐司马贞及清周广业认为孟子是鲁人,但孟子时代,邹并不属于鲁国。孟子生卒年代,古书记载不详,古今学者又不同观点。《文学史》以为前372~前289,杨伯峻以为生于前385年左右,卒于前299年。《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前341年,即44岁以后,孟子周游列国,见梁惠王、齐宣王,不为所用。前314年,孟子自齐国回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成《孟子》七篇,每篇又各分上下。韩愈、晁公武以为《孟子》为其弟子所记,司马迁则以为《孟子》乃孟子自著,弟子只是协助而已。《孟子》注释著名者有四: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北宋孙奭《孟子正义》、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

二、孟子思想

1.仁政、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他主张实行以民为本的“王道”。《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曾告诉齐宣王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梁惠王》上)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就随时启发他们去爱人民、争取人民。在具体措施上要“与民偕乐”,“与民同乐”,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2.性善论

把人具有的道德观念“仁义礼智”之善抽象出来,作为人们心中本就存在的人类的绝对本质。以为人性本善,人应该长久保有此“善”。其后荀子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相反,但其最终目的则基本一致。

三、《孟子》文学

1.气势浩然

孟子较之于孔子,其个性更为鲜明,其人刚正不阿,大胆泼辣,其个性体现于作品之中,形成其气势浩然之特点。

孟子的气势源于其自我人格修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养气即是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进行长期不懈的修养能够的修养,从而升华出一种高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沛然莫御的“浩然之气”,拥有此气,则可以凌王侯,藐权贵。孟子挟浩然之气,带傲岸之个性,发而为文,则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下,又兼排偶、叠句之运用,遂使文章气势磅礴。《齐桓晋文之事》颇能体现这一点。

2.长于雄辩

战国之时,百家争鸣,策士纵横,三教九流,莫衷一是。孟子欲于此乱世之中,思想纷繁之时,上继孔子之学,下开万世之业,则不得不辩。故孟子云:“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孟子连续设问引陈相上当,然后顺着其回答加以否定,随后长篇大论,不允许其反驳,又斥责许行为南蛮,陈相背叛师门,其间又宣扬自己的学说,最后总结,指出许行之学,不能治天下。

3.擅长譬喻

在论辩中应用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形象。先秦诸子都长于譬喻,如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孟子譬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其指出梁惠王用霸道不能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抚四夷”时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緣木而求鱼也。”,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又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用以讽刺钻求富贵利达者。

4.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精练简约。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周和《庄子》一书;《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一、庄子生平

庄子姓庄名周,子是尊称。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太史公云,字子休。”成玄英《庄子序》亦云:“其人姓庄,名周,字子休。”关于庄子的生卒年代,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马叙伦《庄子年表》:BC369-BC286;(2):闻一多:BC395-BC295;(3):范文澜:BC325-BC286。其他还有不同意见,但庄子大约生活于战国中期则各家并同。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蒙究竟是今天的何处,说法不一:(1):今河南商丘附近(通行说法);(2):安徽蒙城(王安石、苏轼;1989年举行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3):山东东明(1995年举行庄子研讨会)。

至于庄子国属,争论亦多。有宋人、楚人、鲁人、齐人之说,一般以为宋人。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动荡时代,诸侯争雄,战争频繁。庄子是当时社会上一批愤世嫉俗的知识阶层士人之一,一生生活较为贫苦,但庄子还是有着清醒的精神境

二、《庄子》其书

《庄子》一书,先秦时期即已存在。《汉书·艺文志》说《庄子》五十二篇,其中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晋代郭象注《庄》,定为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即为现今的通行本。

自苏轼《庄子祠堂记》开始有了《庄子》真伪的考辨,苏轼以为《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均为伪作。其后聚讼纷纭,一般以为《庄子》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内篇为庄子自作,外篇和杂篇为庄子后学所作。

三、庄子思想

关于庄子思想的源流,一般以为继承老子哲学而又加以发扬光大,为道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郭沫若《十批判书》以为出于儒家,又有学者以为又受《周易》和原始宗教的影响。

“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融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为一体的哲学范畴。“道”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自然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无为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限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为视觉所捕捉,不为听觉所觉察;无形无影,难以定义。

庄子的“道”论着眼点是人生,而不是宇宙本体。通过对"道"的体认消除主客的对立,实现人生的理想——"逍遥游",即超越现实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它是绝对的,无所待的——“至人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借宇宙本体的"道"之博大精深、玄奥,喻人生之最高境界。

四、《庄子》的艺术特色

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故其著书十余万言……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1.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厄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又说“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2.“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神,深奥玄妙,它形而上的思辩特征和借助“三言”的独特表达形式,使《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3.形象恢诡的论辩。《庄子》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常常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从而形成了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

4.《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总的说来,《庄子》一书深具浪漫主义特色,其特殊的思想要求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表达,因而《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中不仅哲学思想独具特色,而其文章的文学特色也远远超过其他诸子,成为一部位大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荀卿和《荀子》

1.荀子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生于战国末期。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死于楚。他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2.思想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主张性恶,重义不轻利,兼法后王,兼尚霸道。《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在批评各家的同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荀子》现存32篇,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这32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荀子,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3.散文特色

荀子特别强调论辩的重要性,其说理文擅长论辩,荀文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思想的深邃丰富,理论的系统严整,使其不仅单篇行文缜密,而且全书各章相互照应,论证严谨周详,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荀子》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篇。

《荀子》还喜用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韩非与《韩非子》

1.韩非生平、思想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荀子的哲学和政治学说,又借鉴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还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法、术、势,并将三者冶为一炉,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发展成为刑名法术之学。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2.散文特色

韩文峻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其文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还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韩非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第五节 先秦说理文的历史回响

一、确立了作家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

先秦诸子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

二、确立了说理文体制与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了后世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先秦诸子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书目]

《论语集注》,朱熹注,中华书局《四书集注》本。

《孟子文选》,李炳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

《荀子简释》,梁启雄著,商务印书馆本。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校注,中华书局本。

[思考题]

1.概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

2.比较分析《孟子》与《庄子》的艺术特征的异同。

3.举例分析《荀子》《韩非子》的说理特征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教学目标]了解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生平思想及创作概况。掌握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重点作品。理解屈原的人格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楚文化的特征;《离骚》的思想艺术解读;屈原创作的文学史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10学时

[教学内容]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黄伯思《翼骚序》

一、楚国

古江汉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西周初,据说鬻熊曾“子事文王”,后来熊绎又被成王封于楚。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战国时期,楚国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但到楚怀王、楚襄王时期,楚国由盛而衰,政治越来越黑暗,最终为秦所灭。

二、楚国的地理环境

1.物产丰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史记·货殖列传》

楚国拥有丰富的物产,这为楚国文学的发展也奠定了物质基础。楚人的文化生活相应地要比北方人丰富得多,更倾向于精神的与艺术的享受  

2.山河雄奇壮丽。

楚国幅员辽阔,拥有突兀的高山,浩瀚的大泽,奔腾的长江,从而形成了一种雄奇、壮丽、幽幻的景色。楚地的这种烟云变幻,气象万千的奇异风光,对诗人屈原浪漫主义气质的培养,艺术美感的薰陶,无疑会起很大的作用。

三、楚辞的产生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1.楚地歌谣
  楚辞的形成,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等。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还有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2.楚地巫风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屈原深受这一文化氛围的影响,创作出《九歌》、《招魂》。甚至《离骚》的构架,也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3.中原文化
  春秋以后,楚国贵族对《诗经》已经相当熟悉,这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的形成也有影响。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一、屈原生平

屈原,名平。关于其生卒年,有各种不同说法,其中以郭沫若和浦江清二人的提法影响较大。郭沫若《屈原研究》一位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卒于公元前278年;浦江清《屈原的生卒年月日的探讨》以为生于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卒于七月前280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后上官大夫靳尚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 “怒而疏屈平”。此后,屈原的多系建议都没有被采纳。楚怀王死于秦后,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被放逐。终投汨罗而死。

屈原除了在郢都任职外,有两次飘落在外的经历。一次是汉北,这是在屈原遭到楚怀王疏远之时,自己离开了郢都。另一次是在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这是屈原遭顷襄王放逐之地。

二、屈原作品

屈原出自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这不仅符合楚国的利益,同时也是符合中原传统文化精神的。因此,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和行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而对自己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之情,不得已而借诗歌倾泻出来。屈原的一生是坚贞不屈的悲剧性的一生,他的作品都印记着他一生的心迹。

《汉书· 艺文志》记载屈原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共有24篇。后人对屈原作品多有怀疑,但现在基本可以认定:在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即《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

三、关于屈原否定论

上世纪二十年代,廖平在《楚辞新解》中提出没有屈原这个人,何天行在1948年发表文章,全面论证“《离骚》为汉代刘安作”的观点,1951年,朱东润连续发表四篇文章证明这一点;6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全面怀疑,到80年代,再次引发关于屈原真伪的大讨论,可参看山东教育出版社《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

第三节 《离骚》

一、《离骚》解题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离骚”二字,到上世纪80年代就有几十种说法。司马迁引刘安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在《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离骚》主旨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表现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屈原的忠君是他爱国思想的一部分。屈原的爱国之情则是和宗族感情连在一起的。屈原的爱国感情更表现在对楚国现实的关切之上体现了一种严正的批判精神。

从《离骚》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的美政理想,这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

三、《离骚》的艺术特色

(1)宏伟的结构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每段又各分为几层,各段之间、各层次之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却显得很自然。而前边实写,后边虚写,虚实之间,纵横出入,显示出极为宏伟的气魄。

(2)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唯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奋发自励、独立不迁的人格。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3)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全诗,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被诬陷的愤懑之情,不被君王所理解的哀怨之情,而以爱国之情贯穿始终。

《离骚》对自己的上下求索有出色的描写。在两次远逝中都有十分壮丽的场景,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4)香草美人意象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种类繁多的香草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

《九歌》也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的喜爱。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九歌》共11篇,《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楚地以舜妃娥皇、女英附丽在她们身上),《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从内容上说,《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

《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还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各篇皆有这一内容。无论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从那些哀怨而又执著的倾诉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爱情的种种哀愁和悲伤。

《九歌》中所流露出的这种不可抑制的忧愁幽思,显然契合了屈原的心态,所以不妨把《九歌》中所抒发的贞洁自好、哀怨伤感之情绪,看做是屈原长期放逐生活之心情的自然流露。

二、《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九章》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为我们研究屈原生平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

三、《天问》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诗中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线索基本清楚。《天问》虽然叙事庞杂,而思想倾向却很明显,尤其是在涉及天命和历史盛衰时,很能显示屈原的现实政治态度。

《天问》以一个“曰”字领起,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简短而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地宣泄积蓄已久的激情,这是《天问》的特点。在这一连串的问号后面,我们能够感受到屈原那焦虑而急切的情感状态,感受到他的失望和愤懑,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四、《招魂》

《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是以宏美的屋宇、奢华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以招徠楚怀王的亡魂。诗中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亦有优美抒情的描述。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一、宋玉《九辩》

1.宋玉作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唐勒、景差、宋玉3人中,只有宋玉有作品传世。宋玉的生平与屈原有相似之处,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辞赋16篇。现在可以基本认定为宋玉所作的,有收入《楚辞》中的《九辩》收入《昭明文选》中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2.《九辩》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其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 诗中刻画了秋景的种种凄凉寂寞,并将其和自身的惆怅失意、冷落孤独之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感人至深。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发端。《九辩》显然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联系在一起,形成悲愤深沉之风格特征。

二、屈原的影响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他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屈赋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世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2.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3.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阅读书目]

《山带阁注楚辞》,屈原撰,(清)蒋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屈原赋校注》,姜亮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辞今注》,汤炳正等撰,巴蜀书社。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思考题]

1.何谓“楚辞”

2.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3.概要介绍屈原的《九歌》与《九章》中的作品及《天问》的艺术成就。

4.简谈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教学目标]了解秦汉文学发展概况,掌握创作主体及文学演进等规律性问题。

[教学重难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士人人格境遇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经学对文学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代作家的群体生成

汉初经济文化的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的经典为主,事实上士人阅读范围要广泛得多,尤其是解读词赋已成风尚,解读《诗》及辞赋等文学典籍的时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辞赋作家。

汉代录用人才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使许多作家脱颖而出,为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创造了机遇并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汉初诸侯刘濞、刘武、刘安等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们则以文会友,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的作家群体首先在诸侯王那里生成。而西汉武、宣、成诸帝对文学的爱好 ,对文士的青睐和重视,形成了创作辞赋和献纳辞赋的风气,并成为传统延续至东汉。

西汉的文化机构如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等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鸿都门学的创立,标志着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校诞生。

最后,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使文学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二、汉朝文人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他们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三、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士人的命运与君主的权力,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汉代文学对历史机遇和个人的关系作了形象精辟的论述。也就是说“遇”与“不遇”是汉代文学的一大主题。

四、汉代文学在初期,以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为主要内容,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从武帝时开始,转入了对本朝理论体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颂功德也就成为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批判精神日益强烈,也就是说汉代文学走过批判——赞颂——批判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五、从作家角度而言,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过程,与文学走过的道路相对应一致。

六、两汉文学相较,西汉文学与楚地文学的渊源关系,使之从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至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又回到了现实主义的轨道。

七、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与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一、汉代文学铺张扬厉风气与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相映成趣。

二、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家法师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本质相同。

三、汉代文学与经学都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

简言之,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有很深的影响,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藩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1.赋的多源性及辞赋的分工与合流。汉赋借鉴楚辞、战国纵横家散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使散文诗化,诗散文化,形成了一种文体多源性的综合性文学样式。它大体经历了骚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汉人对辞和赋的分工基本是明确的,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赞颂讽谕,而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相近。在发展过程中,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

2.散文的发展。叙事散文,《史记》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承其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游记。汉代政论文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

3.五言、七言诗在汉代得到了孕育和发展

二、汉代文学的发展分期

结合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自从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②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③从元帝至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

④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教学目标]了解秦及西汉散文发展的基本轨迹,掌握《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贾谊的政论文及《淮南子》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和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等名作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 自读 讨论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吕氏春秋》

一、成书过程及体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的大型学术著作,主编者吕不韦。

吕不韦生平事迹。《史记》本传、高诱《吕氏春秋序》有载。原系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庄襄王时,任丞相,封文信侯。太子政即位后,被尊为相国,号“亚父”。吕氏执政后期,重金招揽人才,组织编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的创作动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书出于众手,内容驳杂,《汉志》列为“杂家”。杂取各家学说,而又有所侧重。对各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构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吕氏春秋》的重要创造,同时也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也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

二、《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1.体系严密。

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部分 文章若干篇。十二纪: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编排内容,每一季又分孟、仲、季三纪,每月一纪,每纪五篇文章,共60篇(实为61篇,季冬纪附有《序意》一文)。论文内容与四季相配,各有侧重。春纪以论生为主,夏主乐、秋主兵、冬主死亡。纪体以12月为纲,分类论理,在生死乐兵的大范围内充实杂家多侧面的哲学意识与政治主张,反映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识。这样组织材料,编排纲目,可见出作者力图为复杂繁芜的思想内容设计合宜的新构架的匠心。八览:八组专题论文。每览八文,共64篇。六论:六组专题论文,每组六人,共36篇。全书160篇文,17万3千多字。总体结构整齐划一,有纲有目,杂而不乱。又前篇与后文,多有意义上的关连。如十二纪之文,篇与篇之间,有的互为表里,有的后篇是前篇的续笔。《吕氏春秋》各篇在论法上也大体一致。一篇大抵分议论、故事两部分。有的故事,因它篇已见,于是只举事名,略去具体内容,并注明“解在乎××”的形式。避免重复。因为编者的统筹安排,全书成为一有机整体。其中体现的文章学观念,超出了先秦诸子。

2.用事说理生动。《吕氏春秋》继承先秦诸子用大量比喻故事帮助说理的传统,在作类比推理的同时,文章显出生动、趣味性。

3.寓言故事丰富多彩。《吕氏春秋》记录和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与传说,每篇文章通常都有三四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多至六七个。全书载录的完整故事有三百则左右。对于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也有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该书寓言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口耳相传的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钟(铃)》等等。寓言故事主体往往简练生动,中心突出,有效地服务于哲理。故事结尾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框架结构凸现出寓言体征。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李斯是秦代唯一作家,其生平事迹见于《史记》本传、《秦始皇本纪》。

原系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师从荀子(与韩非同学),继承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并加以发展(荀子之学虽主儒术,但容纳了法家思想。他于诸经中最重《礼》。“荀子之礼,是含着古昔圣人之礼与后王之礼的。礼是风俗、习惯、制度的法制化。但所谓重礼却多少带有顺应时代的意思。荀子对礼下定义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同是‘礼’字,荀子的礼稍带法律的性质,不是如孔子、孟子那样的纯道德。因而从其门下就出了李斯、韩非那样的法律万能主义者,决非偶然的。”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学成入秦,投吕不韦门下。吕不韦使之会见秦王政。李斯初见秦王即劝说他抓住时机,削弱六国以统天下。秦王任以为长史。后从李斯之策,收买六国名士,收买不成即行刺杀。官至丞相。秦二世时,因与赵高有隙,遭诬陷,腰斩,灭三族。

作为政治家,李斯参与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壮举,也参与创建郡县制、统一文字及度量衡等等。自然,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措施也与李斯密切相关。

散文成就:1.代表作《谏逐客书》论据充分,说理周密。写法上多铺陈排比,抑扬开合,有纵横家气势。文多对偶,辞采华丽,音节流畅,被誉为“骈体之祖”(李兆洛[清]《骈体文钞》)。2.刻石文,采用四言韵文,浑朴庄严,气魄雄伟,对以往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作出变革,而贯以法家辞气。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汉代政论散文由先秦诸子发展而来,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西汉政论散文特点突出,能抓住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议论风发,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情感充沛,气势逼人。善用比喻和排偶,富于文采。贾谊为政论散文作家的杰出代表。

一、陆贾

生平见《史记×郦生陆贾传》(《汉书》也有传)。

楚人。善辩,号“有口辩士”。从刘邦定天下,随左右,常出使诸侯。在刘邦跟前称说《诗》《书》,刘邦斥之:“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为说秦失天下的道理。刘大悟,谓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著文十二篇,辑书曰《新语》。

贾谊秉承其业,将汉代政论散文的创作推向新的高度。

二、贾谊

生平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书》亦有传)。

洛阳人。少年时即爱好诗书及诸子百家。二十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之中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朝廷律令更定尽出贾谊。曾力排众议,对朝政施以改革。因此受守旧派排挤,“短之”于文帝,失去文帝信任,出任长沙王太傅。途经湘水,写《吊屈原赋》抒写哀情。几年后,改任梁怀王太傅。后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郁郁而死。年33岁。

散文作品。文58篇,刘向辑之,名曰《新书》。今传《新书》已有残缺,剩36篇。

分类:三类。一是专题性政论文,如《过秦》《大政》。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这是当时政论文的主要形式),如《陈政事疏》等。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如《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等。

散文内容。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历史任务,贾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散文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过秦论》在总结秦王朝兴亡的历史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减轻剥削、施行仁义的主张。有现实意义。文章多用铺排及对照,气势奔放,比喻众多,具有富丽气象。《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长篇政论文,被称为“万言书之祖”。陈述社会种种弊端,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文章情感强烈,如开头一段: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当时处于文帝治下,“天下已安已治矣”,贾谊却能看到表面安定之下潜伏的社会危机,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政治眼光及见识。贾宜并对主要危机如诸侯之害(后果然发生吴楚叛乱)、匈奴侵扰、粮食储备不充足等等作出陈述。文章浓重的感情色彩不仅表现出一个政治家对国事的关心,而且也反映出文人敏感(真正的诗人都多情善感,较一般人敏感),因此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成就及地位。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其政论散文具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四、晁错

生平见《史记×袁盎晁错传》(《汉书》亦有传)。

汉代杰出的政治家,主张抑制诸侯,务农贵粟。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叛乱,提出“诛晁错,清君侧”。景帝令其衣朝衣,就斩于东帝。

晁错也是汉初杰出的政论散文作家。代表作:《论贵粟疏》。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西汉散文丰富多彩,除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外,还有许多重要作家作品。

一、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生平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书》亦有传)。

刘安,文帝弟。景帝时因配合吴楚之乱,被囚,自杀。

刘安喜好作文。《汉志》录其辞赋82篇,均亡佚。

《淮南子》21篇,刘安群臣或宾客集体著作,“容该百家”,而以阴阳、道家为主。一部具有文化总结性质的著作。作者试图为汉代制法,主张“至道无为”的黄老思想。文学价值:多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保存了许多历史和文学的片断;文章排比铺张,受到辞赋的影响。

二、董仲舒

西汉大儒,遍通群经,而以《春秋》为其归宿。著述甚丰,亦写辞赋。其影响最大者,则是《贤良对策》三篇。政治上提出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的“更化”主张,思想上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学说和春秋大一统的理论。这三篇文章对中国后世的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其《春秋繁露》解释《春秋》书法及微言大义,具有托古改制、代圣立言的意味。

三、刘向

西汉文献学家。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作出突出贡献。每校一书,还编目记录,并为很多书写了书目提要,成《别录》(已亡佚)。刘向还撰写了一些富有文学性的叙事性散文,如《说苑》《新序》等书。其中不少篇目故事性强,具有小说意味。

西汉时期还有不少抒情议理散文。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等,叙事抒情皆富于感染力。

[阅读书目]

《吕氏春秋校释》,吕不韦撰,陈奇猷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古文观止》中的秦汉政论文部分。

[思考题]

1.举例分析汉初政论文的历史批判精神。

2.谈谈李斯《谏逐客书》的艺术成就。

3.以《过秦论》为例,谈谈贾谊政论文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教学目标]掌握汉赋从骚体赋到散体大赋的体制特征及重要赋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等人的代表作品。

[教学重难点]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及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 自读 讨论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贾谊的辞赋

“辞赋”即赋。辞,本指楚辞。早期赋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楚辞,所以赋也被称作辞赋。其实两者文体不同。楚辞是诗,赋是文。诗长于抒情,能入乐;赋是诵的意思,“不歌而诵谓之赋”(《汉志》),又长于铺陈描述事物。

贾谊是汉初著名辞赋家。其赋作兼有屈原、荀卿二家体制,但精神上与屈赋有更多的相似性。抒写愤闷,情感强烈。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

贾谊的遭遇与屈原有类似之处。其《吊屈原赋》也正是以屈原自况,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平之作。作品写于作者赴长沙王太傅之职途中。路经湘江,凭吊屈原所自沉水,忧思郁愤,怀古伤今,虽痛逝者,亦以自悼。作品对屈原一生“遭世罔极”、“逢时不样”表示了深切的痛惜之情,还描述了当时楚国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其实都是借古讽今,倾泻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形式上,通篇都用带“兮”的语句,是对骚体的明显模仿。表现手法上,也采用楚辞“香草美人”式比喻象征。

《鵩鸟赋》也是骚体赋。作于任长沙傅三年。时鵩鸟入贾谊屋舍,止于坐隅。鵩似猎头鹰,古人以为不祥之鸟。“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汉书》本传)这是一篇愤郁不平的咏怀之作。构思别致,采用人禽对话体式,在貌似达观知命的内容中包蕴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不幸遭遇的牢骚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