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杰克x安卓汉化破解:宁波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8:34
宁波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日期:2009-03-13 10:21:30

http://www.huadong365.com/    中国华东旅游网  点击进入论坛

 一、宁波古村落的发现

    1973年6月,余姚县罗江公社在建造姚江抽水机站时,一群农民在姚江畔挖到三米多深处,突然发现一批鹿角,继而发现木柱和陶片,从此揭开了世界文化史上闪烁着光辉的河姆渡古村文化遗存。此后又陆续发现了宁波江北区的八字桥村、鄞州卢家桥村、余姚鲻山村、北仑白峰村、奉化茗山后村、慈溪童家岙村、象山塔山村等一批浙东古村落的雏形。   然而,这批先民聚集的古村落,曾因海水或山洪而被淹埋于地下。直到近三千年之前,我国进入以父系氏族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之后,村落的组合呈现以姓氏家族为主体的群落特征,于是村庄、村落成为城池之外最基础的聚居地。成书于宋乾道5年(1169)的《四明图经》称“秦併百越,分天下三十六郡”。浙东属古越会稽郡,在浙东的姜、夏、黄、姚、虞等诸姓成为首批本土望族名村。   可惜的是,千年以上的古村落竟没有一个保存至今!   中国古村落最初称为“社”、“里”,这是远古氏族制度的遗制。在一千三百年前的隋代时,以“百家为里,五百家为乡”,唐代时始有“在邑者为坊,在野者为村”,因此宋代时鄞县城外有十三“里”,每一“里”则有1—3个村落,每一村百户左右。保留至今的宋代鄞县村落名称有高桥村、沈店村(现属海曙区)、盛垫村、张村、定桥陈村、北渡村、栎社村、黄公林村、林村、姜山、铜盆浦、宝幢村、东吴村等。   宋代时奉化县原有25村,如今留下的古村名还有长汀、茗山、龙潭、白杜、石桥、双溪、固海、晦溪、陆照、公塘、曹村等。慈溪当时有22村,定海县(今含江北、镇海、北仑一部分)有31村等。   公元1279年,元代统一中国后,又实行乡都制,鄞县分成55都,因此在现在的乡村老地名中还有“四都庄”、“五都王”等地名。在元代至正(1341—1368),又分为社,于是鄞州的“栎社”,可能就是那时候的老地名,而这些乡、里、都、社、村之制有的直到清代仍尚有沿袭旧制。    二、宁波古村落的形成     西汉晚期至南北朝,由于北方、中原战乱,首批移民迁入浙东。如鄞西蜃蛟魏氏在东汉建安元年(196)从山东迁入,余姚严氏从湖北迁入,又有三国东吴孙权的太子太傅阚泽趁乱归隐于慈湖。吴氏后裔一支在战乱中迁入甬东,建东吴村。此外,鄞东姜山陈氏晋时从苏州迁入。在宁海,道家葛洪的后裔在此建村。而在本籍的余姚虞氏、慈溪董氏等,都在浙东建立以氏族聚居为特征的古村落。   唐开元26年(738),浙东始设明州治于小溪(鄞江),因任职明州刺使,应彪家族迁入樟溪密岩,世居瑯琊的钟氏也迁此定居。而原籍福建的孙氏也因防卫边寨而迁居于宁海樟树村。此外又有唐末明州刺使黄晟从福建举族迁鄞等。   唐代晚期(907),中原“五代十国”征战不休,大批贵族或在浙东任职,或逃难来浙东,又形成一批村落。其中有祖籍河南的郑氏迁入明州;宁海下浦魏氏,原唐太宗近臣魏杞之后,在唐末乱世时迁浙,又转迁宁海;宁海东仓叶氏唐末避乱居此。鄞县四大望族的史、楼、丰、郑及宁海马岙俞氏、奉化庙后周、余姚金岙都是这一战乱时代迁入的。   北宋末年(1127),金兵锋芒直逼江南,宋高宗率众大臣、富户过江,浙东陡增万户,一跃而成为浙江十州中人口最多的州府。鄞县城内人口6.5万,城外乡村人口5.6万,迁入的氏族达500余支,移民总数已超过了本籍的总量。其中著名的如章氏,原任宋高宗枢密院都承旨,随高宗南渡定居于宁海南乡;如邬氏,在宋金交战时,自山西太原迁入奉化东乡,建邬花楼村,氏族发展后又分脉西邬、东邬,又分迁宁海、奉化城内和鄞县。其他如鄞西朱氏原籍安徽,也随宋皇南渡任职明州而举家迁鄞。山阴陆寘,是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也迁入鄞东。鄞西汪氏北宋未安家四明;余姚大隐村,原是北宋大学士舒亶故里,又有南宋礼部尚书汪大猷故里;余姚车厩牌门头村、上庄、下庄,却因为南宋丞相史嵩之墓而形成村落,这与鄞东史家码村(原称史家墓)的形成相似。象山东陈村,大海环其东,姆岭屏村北,陈氏始祖于南宋初由福建从海途迁此。   可见,南宋时代是浙东古村落发展的最繁荣时期。明代洪武14年(1381),明州更名为宁波府,乡村中仍恢复乡、里和村旧制,宁波府有户口10万户,约有二千座古村落。其中较大的古村落逐步发展为集市,如鄞县有甬东、宝幢、小白、东吴、下水、韩岭、横溪、小溪(鄞江)、栎社、林村、凤岙、石塘等16市;慈溪有文溪、大隐、黄墓(河姆)、车厩、渔溪、兰溪、鸣鹤7市;奉化有江口、蔡桥、尚田、溪口、南渡、泉口、白杜、袁村、公棠等10市;其余还有定海(镇海)4市,象山7市等。一直到了现代,有的村市又发展成乡镇和县城,特别是靠近交通和水脉地段枢纽的村落形成了以乡镇县城的集聚中心之后,浙东宁波城成为东南沿海的著名都会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宁波古村的环境空间     环境空间,是浙东古村落孕育和兴衰最主要的条件,其中包含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自然环境的宜居。   宋明之后,浙东古村落的规模和形制已经稳定,村落已由原始定居型趋向主动开发型,这是地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氏族规模的扩大,原有村落环境不适应生活起居的需求所致。   据有关资料统计,北宋末年(1127),镇海每户有耕田20亩,人均9亩,在南宋嘉定年(1224),每户14.5亩,到了清代中叶,宁波府人均耕田1.47亩,这就促使不少村落和氏族寻求新的环境空间。如南宋四明史氏,至第四代,五个儿子分居明州城内和城东,第六代迁居东钱湖周边,第七代又迁分东吴、象山,再分支于余姚、北仑、宁海,远至福建、四川和贵州。   慈溪的沈师桥村,由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沈恒于乾道6年(1170)迁入,在此授教讲学,建了一座“沈师”桥。数百年之后沈师桥村繁衍为数千户大村,于明代初年(1368),沈氏一支迁到四明山“丹山赤水”亦耕亦读,栽柿植竹,于是村名称为“柿林”,雅称为“士林”。   宁海三门湾畔的海隅僻地,在南宋时代才有福建移民在此建陈、周、王、郑、褚等小村庄,至明代之后,其中周氏的分支迁居三门沙柳、路上周、路下周、下畈周、下洋周等新建独立的氏族村落。   地处天台和四明山峦纵深的宁海黄坛镇榧坑村,山高谷深,交通闭塞,然而于北宋大观2年(1108)新昌章氏迁此。明代洪武2年(1369),又有胡氏迁此。宁海与奉化接界的大蔡村,首先居此的蔡氏艰辛创业,后胡氏迁入,蔡氏另迁别处。鄞州四明山中的茅镬村严氏也选择深山为发族的基业。其他如象山儒雅洋何氏、鄞西李家坑李氏、余姚黄氏、宁海何氏等逐步从水丰土肥的平原迁往人稀林密的新家园。   浙东古村落也有特殊社会环境中兴废的。   如宁波十个历史文化名村的宁海清潭村,始迁祖张质曾任吴越国工部尚书,据称是汉代张良后裔,乱世中隐居宁海深■的镇亭山南麓里岙。明代建文4年(1402)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宁海学子方孝孺拒绝为朱棣写诏书,遭灭十族之祸。时任监察御史的清潭张岵正在里岙为父母办丧事,闻京城有变,自知在劫难逃,携家族数十人投潭尽节,待灭族的诏书和官兵到达清潭村时,村人早已逃离,村庄化为一片废墟。23年后朱棣死,村庄才逐渐恢复元气。   战乱曾经使千万人流离颠沛,明清的沿海倭患也使数以百计的村落荒弃,官府和盗贼也曾经给平静的古村落造成血火之灾,宁海县黄坛镇深山峡谷中有一座“留五扇”的古村,诉述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宁海黄坛村,原称“松坛”,甬台古驿道穿越村前,宋代时,唐代名相杨国忠后裔迁居此地,称“松坛杨”。南宋绍熙(1190-1193),族人杨景思任职三省枢密使。元代至元26年(1289),为反抗元代统治,村人杨镇龙率众起义,后遭十万元军围剿血洗,黑夜之中仅杨三教一家挟带五扇屏风逃到深山隐居,现有杨姓百户,近400人,山名“五扇岭头”,村名“留五扇”。     四、宁波古村的建筑与村落文化     古村落,是先民聚居的生活场所,《史记·五帝本记》中认为“一年而所居成聚,稍筑室宅,遂成聚落”。但古代村落,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沧桑变迁,保存比较完整历史文脉的村落(又称乡土建筑),并不很多,宁波市及各县市由城建规划和文化部门评选的十座历史文化名村,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村落整体环境完整性,其中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植物、水脉等,具有规模和原有历史风貌;二是除了物态遗存以外,还保存了较多的乡土文化,如祠、庙、宗谱、习俗等。   如鄞州走马塘陈氏曾经以一门76进士而成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宁海前童村在明清二代有秀才以上功名234人,村内书院十余处,在近现代有博士、教授、高工、留学生达400余人。宁海清潭村地处深山,旧称“里岙”,宋明时任县以上官职30余人,进士和秀才55人;象山黄埠明初发族,子孙勤耕苦读,文风亦盛,多举人,秀才有41人,留下来的牌坊、祠堂、古庙、古墓、书斋等10余处。   古村的建筑物是最被人注目的“不可移动文物”。浙东最初的建筑物是从原始蒙昧时代的“巢居”发展而成为“干栏式”。这是与江南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有关。从汉唐以来浙东古村民居多以氏族聚集群居于背山面水朝向东南为首选地。宁波地名之中依明水秀水建村的多达三成:如庄家溪、横河、清潭,管江、藕池、云湖、马渚、桃江、姜山、梅湖、邹溪、王家堍、余家坝等。在鄞州,“东乡十八隘、南乡十八埭,西乡十八耷”,都乃水土丰茂的高地。此外选择林木葱郁之山林,约占一成,如樟村、梅林、榧坑、栎斜、柏树下、楝塘等。浙东古村落以泥石为地,木构梁架和砖墙为主要构筑。   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梁、枋、檩、柱构造,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在浙东尤为普遍应用。由于木构建筑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外应力,因此无论山居、水村、海浜、闹市的村落,多以木质梁架承重屋面,即使地震或风暴“墙倒而屋不倒”。乡间的大宅“三合院”和“四合院”更是符合我国儒家尊卑礼制伦理道德的居住形式。如从古村屋面和墙头的戗脊和马头墙来看,既是房主人权势地位的标志,又增加了建筑物外观的壮美,更起到聚居村落的防火隔离作用。因此,浙东古村落,特别以姓氏为特征的古村落,像一部保存完整的浙东建筑史、民俗史和完美的文化史。它的潜在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愈显她的不灭光辉。浙东古村落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如还保存在古村落中的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无不与村落中的历史建筑和历代著名人物有关。宁波古村落中的大隐村、黄古林、大里村、黄贤村都与汉代“商山四皓”的“黄公”有关。   在浙东的古村落中还保存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戏曲、说唱、歌谣等,浙江古村落中还保存着200座左右的古戏台,近千座的祠堂、堂前等文化建筑,这批“草根文化”,至今还在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浙东古村落中还保存着城里已经逐渐在消失的传统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消费习俗;古村落中还保留了许多民间工艺、民间饮食和点心,有的还有千万人共同参与的庙会、灯会、舞狮舞龙抬阁会等。因此浙东的古村落“是一首风雨烟霞代代相传的民歌,一部先民精雕细刻的史书”(前建设部长叶如棠语)。浙东古村和古村文化将永远闪烁着璀璨的文化光辉。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古村落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      2005年8月公布首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奉化市岩头村、余姚市柿林村、金冠村;宁海县清潭村、象山县黄埠村、儒雅洋村;鄞州区密岩村、走马塘村;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韩岭村;江北区半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