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着自己开了一枪:旅游推荐 传奇沙家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2:11
游推荐 传奇沙家浜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伴随着样板戏的华美旋律和精致唱词,演绎的发生在春来茶馆“智斗”的经典传奇,一个地名由此不胫而走,风闻天下,这就是沙家浜。

其实,沙家本无浜。沙家浜这个地名,就是随着一部戏的的演变而变更。

 



 

1939年,叶飞率领的以新四军第六团为主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在阳澄湖留下了36位伤病员。这些伤病员每到一个村庄,就被分散安排在群众家中。碰上敌人扫荡,大家就把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芦苇荡中。敌人走了,再接回村子。伤病员们陆续恢复了健康,重新建立起了武装队伍。这段历史先是被编成了歌曲《你是游击兵团》:“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的鱼米之乡,流着血啊流着汗……”而后,这个故事又被创作成一出现代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芦荡火种》赴京公演,被北京京剧团改编为京剧,最终由毛主席拍板定名《沙家浜》。

而阳澄湖畔、虞山之麓的璜泾乡,先是改为芦荡乡,而后变成沙家浜。一个地方因为一出戏而蒙上了传奇色彩。

70多年过去了,沙家浜的故事通过文艺的传扬,已经成了革命往事的代名词,成了情感寄托的着力点。沙家浜,也让许多人回忆过去、重拾感动。

走近沙家浜,遥想当年芦苇荡里那一幕幕壮丽的战斗诗篇,不由肃然起敬:作为舞台上的经典,《沙家浜》的情节、人物都是虚构的,但这部戏剧所依据的那段历史,是值得永远怀念的。

 



 

有人说,沙家浜的常青全因了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而沙家浜人说,戏剧只是沙家浜的外壳,她的常青是源于在苏南水乡的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阳澄湖畔的芦苇,看似柔弱,实则柔韧!

确实,芦苇是沙家浜的魂魄,是沙家浜的精华之所在,也正是芦苇赋予了沙家浜红色的神圣记忆。“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天是屋顶地是床,青枝绿叶做围墙”沪剧《芦荡火种》这样描述。

沙家浜河湖港汊,云谲波诡。那时,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是充分利用了这样的地形地貌,与日、蒋、汪以及其它地方势力等周旋于此,曲折迂回,出神入化。沼泽地天长日久长成的芦苇和杂草成了新四军敌后游击根据地和伤病员治伤养病的天然屏障。置身在四周飘荡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一片天然的绿海,条条小河流紧紧串连,整个沙家浜象在水中摇曳。芦苇顺水而长,不受约束,充满生命本身的欢乐,透出的是压抑不住的勃勃生机,质朴的风姿、洒脱的野色、迷人的柔情,让人感受着这里曾经的硝烟。

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上演以来,沙家浜名扬全国,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既然是艺术,人们不禁要问,沙家浜故事的发生地是这里吗?新四军伤病员后来怎样了?英勇善战的郭建光和足智多谋的阿庆嫂的真实原型是谁?……

这些是跳不开的话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要靠自己在沙家浜寻找。

如今的沙家浜,建有一个纪念馆。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除了展示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等情况外,数百件历史图片和实物,在现代声光电等艺术手段的映衬下,展现出夺目的红色光影。可以看到当年新四军战士抗日时用的枪、蚊帐,还有一些战士用来学习文化的用品等。在一些陈列品旁,配有文字说明,述说着当年新四军战士将自己热血洒在阳澄湖这片热土上的情怀。参观中,导游介绍说:“京剧《沙家浜》是根据现实创作的,但剧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阿庆嫂的原型大概有8个,郭建光也有3个。”

阿庆嫂——这个戏中著名的抗日女英雄的原型已无从具体考证,有人说她是苏州人范慧琴,也有人说是上海陈二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烽火四起、国难当头之时,水乡沙家浜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与日伪周旋,并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其实何止沙家浜人,当时全国多少人自觉投入了革命之中,又涌现出了多少这样的“阿庆嫂”。

剧中另一主角郭建光的原型之一、就是当年36位伤病员之一的夏光。在纪念馆里,不断播放着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的视频,他说:“指挥员叫郭建光是戏里安排的,实际呢,我借了个‘光’字,‘郭’是一个叫郭曦晨的,‘建’是李建模的建,是县委书记。郭建光是三个人名字结合起来的。”原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黄烽将军是当年36个新四军伤病员之一。他也说:“郭建光这个艺术形象,应该说是当时英雄群体的艺术典型概括……作者创作时,用了夏光的‘光’字,但郭建光这位政治干部的形象与夏光本人又不完全一样。应该说这是个艺术形象,是整个英雄群体的代表。”

是啊,《沙家浜》作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以无数真实的历史故事为基础的。其实,我们不必非要找出一个原型不可,也不必刻意去考证谁是原型。如果一定要寻找原型,那么,在那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无数抗日英雄乃至广大抗日民众便是原型。苏南人民的抗日斗争既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又艰苦卓绝,曲折动人。《沙家浜》,不过是无数抗日斗争故事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章节。

走出纪念馆,沿着沙家浜景区指示线路,可以看到陆续开辟的春来茶馆、红石民俗文化村、国防教育园等景点。随处可见青葱茂密的芦苇荡,春来茶馆晃晃悠悠的灯笼,“滴水不漏”的阿庆嫂手中的“煮三江”铜壶……戏中出现过的画面,构成了经典的沙家浜韵味。剧中人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胡司令、刁德一等舞台形象以及那爿“春来茶馆”,已经有声有色地活演在人们的心间。

 



 

坐船穿行在菱荷相间、芦苇密布的湖荡中,按照抗日战争时期建造的江南小村庄、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新四军活动旧址等,似乎仍可依稀瞥见阿庆嫂、郭建光的身影。在这种既是真实、又是虚构的场景中,能感受着在各种力量交互支持下的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艺术对生活的改造。36名新四军伤病员隐蔽在沙家浜的茫茫芦苇荡,老百姓掩护子弟兵,鱼水生情,共斗敌玩,历史传奇因为艺术的演绎而广为流传,记忆被重新书写与描绘。

沙家浜,已是一个符号,是一代人的特定记忆。

噼然作响芦荡火种,是关于新四军的!也是关于春来茶馆的!更是关于苏南人民的!

是那一段火红的岁月,那一段民族危亡的多事之秋,催生了英雄、锻造了时代,也使沙家浜传奇走向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