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千年史话txt下载:中国花语 / 招福 / 第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2:24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宝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
当前位置: 首页>天涯>煮酒论史→中国花语/招福全部帖子目录(sitemap) 使用书签请 登陆 | 注册  贴库网
精华·热门·易读 
首页 全部 库藏 精华 美图 天涯 凯迪 猫扑 搜狐    ???手机访问请通过http://3g.tianya200.com/,uc浏览器访问www.tieku.org可能有障碍! 2011-11-04 
中国花语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页码: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6-13 09:12
 

   
   牡丹
  
  中国的花种类繁多,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牡丹。
  
  牡丹花开,国色天香,富丽雍容,这已经是世人的共识。于是就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富贵花罢了,如何代表得中国。
  只是说这话的人不知道,牡丹非但不娇贵,身世还与华夏文明的精神联系至深,真正是历经贫寒困苦,却依然带着荣艳绝世的气质。
  
  牡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它在故乡中国不但分布极广,且极抗严寒与干旱。在缺水少土的悬崖峭壁,在缺氧寒冷的藏地,在潮湿的四川盆地,在坚硬的黄土高原,到处都可见牡丹的影子。它的出身,可以说是相当寒微的。正是“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为贵重所知。”
  
  当日刘禹锡曾有诗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固然是好诗,但起首一句却着实有些不妥。因为牡丹正是芍药科芍药属的。
  《诗经 溱洧》篇道:“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三月三日民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之滨结下情谊,男子摘下野芍药花赠与女子的景象。在中华先民眼里,芍药牡丹分得并不是很清楚----“牡丹初无名,故依芍药以为名,故其初曰木芍药。”以三月花季来看,这诗中的“芍药”其实也很可以被看做是牡丹。
  
  对牡丹比较实际且详尽的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这是中医药现存最古老的药学经典了。在这部著作里,牡丹的身份是“中品”药材。“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淤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创。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不但记载了它的药效,还留下了两个古老的别名:“鹿韭”“鼠姑”。
  只是《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时间却存疑。有种说法是战国时期,那就是三千年了。但从一些细节来看,更有可能是秦汉年间,在东汉时期经过加工润色的,或者干脆就是东汉时期的著作。与之相比,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医简就没有时间上的疑虑了。在这部现存共92枚的医简里,就有一个以牡丹入药的方子,主治“血瘀”,与《神农本草经》的观点是一致的。由此看来可以肯定,牡丹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少有两千余年,是绝无花假的了。
  
  牡丹的历史悠久,传说故事当然也就更多。《聊斋志异》里有《葛巾》一章,说的就是荷泽(即古曹州)葛巾紫,玉版白二品名种牡丹化身为美人,与书生常大用常大器兄弟结为夫妇的故事。
  
  相比之下,另一个传说就比聊斋志异更深入人心了。那就是女皇武则天贬放牡丹至洛阳的故事。
  这故事说,天授二年腊月初八日,武则天(此时还不是女皇)酒后游苑,写下一首诗挂于花苑之中,道是:“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众花神见了这首诗,又知武太后有皇帝之份,都不敢有违旨意,果然就在第二天纷纷开出花来,只有牡丹仙子抗旨不屈,武则天遂大怒,将御苑牡丹先是放火焚烧,再贬出京城长安,外放洛阳。据说从此以后洛阳牡丹大盛,还应那一场火劫而生出了名品牡丹“洛阳红”,又称“焦骨牡丹”。
  这首名为《腊日宣诏幸上苑》的诗倒是确实存在的,洛阳牡丹也的是盛名远扬,但武则天却绝不会做出焚烧牡丹的事儿来。
  《唐诗纪事》说,那天原本有大臣邀武则天游上苑,武则天便写下这首诗并暗中派人在上苑中布满花朵,使群臣都十分惊佩,武则天更借此为自己造势一把。但纪事也呼吁说:“此皆妖妄,不足信也”。甚至认为就连这首诗是不是真出自此间都不确定,硬是生生地打消了大家往下怪力乱神八卦一把的兴头。
  
  其实,武则天不但不会焚贬牡丹,恰恰相反,她还非常喜欢牡丹。
  唐时宰相舒元舆在他的《牡丹赋》序言中写道:“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说武则天的家乡有品种特异的牡丹,连上苑都未曾见过,武则天特地命人将这些异种牡丹移至长安,从而使牡丹盛行天下。
  至于将牡丹贬放洛阳,那就更不可能了。武则天一生,居住洛阳的时间远远多于长安,后来她建立武周皇朝,更是将洛阳定为“神都”。牡丹迁往洛阳,只见其受宠,几曾是被贬呢?“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这才是历史的原貌。
  
  不过牡丹曾被火烧,倒是证据确凿的事情。只是烧它的不是武则天,而是寻常百姓。宋时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虽然曾入宫苑,牡丹仍旧不改它顽强耐劳的生存本性,道旁崖边与荆棘伴生,以致于当地百姓们一律取之当柴来烧。
  那时节火烧牡丹的人,多半也没什么种牡丹的兴趣, 但喜欢种牡丹的人却是数不胜数。有传说指夏王朝“帝相元年”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牡丹,但那毕竟是一个传说中的年代,更明确的年代应该是东晋吧,最佳证据莫过于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那幅画中分明有灿烂丰硕的牡丹,形态样貌与野生牡丹迥然不同,当是人工选育出的品种。
  当然更广为公认的史料证据将牡丹的人工栽培史最迟也定格在了隋朝。据说当时“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西苑中牡丹盛开,令人神迷魂醉,于是它又有了一个皇帝的赐名:“隋花”。以国号为名,这大约是牡丹成为国花之始了吧。此后盛世唐朝牡丹花会,更是名花美人相映衬,美不胜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牡丹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花卉。
  牡丹的内容是数千年文明积淀而成的, 它出于贫寒历经纷乱而不改雍容的气质,与它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太相似。“牡丹”两个字,对中国来说,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它早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一个意义深远的组成部分、一个文化符号了。
  
  西风东渐,各种各样的“花语”甚多,但牡丹的花语,却不需要任何人定义。它在中国人的心中,毋庸置疑的代表着富贵、圆满、热烈的生命和浓烈的情感。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若论“国色天香”,舍牡丹其谁?
 

 
红牡丹 

  
  黄牡丹


绿牡丹

黑牡丹


-
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6-13 09:17  早啊:)
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6-13 14:27  
  
葛巾紫

魏紫


蓝田玉


杨妃

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6-13 14:46  金星雪浪

  残雪

醉红颜

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6-29 10:32  
  
  隋朝称牡丹为“隋花”……
  
  这个算不算是国花之始?
  
  

-
作者:招福 提交日期:2007-08-06 13:32  

   
   花语 之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是很多现代花卉的故乡,许多原产自中国的花木如杜鹃蔷薇等,如今已经遍植世界每个角落。唯有一种木花,不但国外引种极少,而且也是唯有中国人才懂得欣赏它的姿态之美、仰慕它的花之精神。那就是梅花。它对于华夏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代表意义。
  
  梅花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说是与这个国度的历史相伴相生的。
  早在夏商周的时代,中国就开始栽种梅花了,那时的人们固然欣赏梅花的美丽,但更多的是实际应用。《大戴礼 夏小正》提到过梅树的开花与结实:“梅、杏、杝桃则华。”“五月煑梅,为豆实。”《尚书 说命》则记载,殷高宗武丁请傅说为自己辅佐,对他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那时候还没有醋,梅的果实梅子,在当时的食物调味中就起到醋的作用,而做和羹,是必须用咸盐酸梅来调味的。记载足以证明当时梅花梅子已经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并且成为常识了。此后的考古发掘也进一步证明了文字的记载: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只铜鼎里装满了梅核,距今已三千余年,而新郑裴李岗也出土了梅核,那更是公元前五千四百年、夏王朝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这些梅核的模样都与野生的不大一样,更接近栽培的品种。
  
  周代的梅花不但在文字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它的美丽也加鲜活。那就是《诗经 国风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仲春以后,梅子黄熟,树上的果实被纷纷摘拾而去,那正是《周礼 媒氏》所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月份,诗中的少女以梅子陆续成熟为喻,提醒自己的男友快来迎娶。热烈而美丽的情怀,与葱郁丰美的景象相映,动人心弦。
  
  自秦汉以后,梅花在世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更大,栽种范围也更为广泛。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庭苑中,上林苑一定名列前茅。它在秦朝时已经是皇家苑囿,汉武帝初即位时大规模扩建,成为方圆三百余里的大型皇家园林,苑里满是灵兽珍禽奇花异卉。《西京杂记》就此事有一项记载便说:“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这些都充分说明早在秦汉之时,国人对梅树不但早已种植,而且还选育出了各式品种。梅花已经是帝王与百姓都喜爱的了。
  
  既然梅花梅实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当然也就有了留下更多典故的空间。
  所有的典故里,最著名的一个莫过于“望梅止渴”。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说的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缺水,遂向士卒假称前方有大梅林,正是梅子成熟之时足以解渴,使得士卒重振精神直抵水源地。
  “望梅止渴”望的是梅子,而关于梅花的著名典故则莫过于“梅花妆”。此典出自 《金陵志》:“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说的是南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冬天在含章殿檐下午睡,有梅花飘落在她的额头,五瓣分明倍添娇娆,宫娥都纷纷仿效。从此以后,“梅花妆”饰面成为由宫廷而民间千年不衰的时尚妆容,频频出现在吟咏闺阁风情的诗词歌赋之中,成为一道娇美的风景。
  
  在传说中,武则天时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因犯过受黜刑,爱美的婉儿也设法使刺青变成刺朱梅花图案。此后,梅花的香艳典故里又添了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她性喜梅花,玄宗甚至以“梅妃”戏为其号。也正是从南北朝以后,梅花才真正开始它“以花闻天下”的时代。
  
  梅花的典故一直不断,吟咏梅花的诗篇也不绝于耳,孤山赏梅也成为文人名士的风尚。但隋唐是牡丹最盛之时,梅花并未能独占风流。这情形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宋人爱梅成性,梅花在宋代开始深入人心,梅花精神也在这个时代浓墨重彩地焕发,奠定了如今中国人心目中的梅花。
  有宋一代,吟咏梅花的诗词由单纯的赞其色香仪态而进一步深入到梅花傲雪独放的精神,以此引喻不畏生命严寒的伟大人格力量。
  这一时期光是描述梅花的书就有五部:范成大的《梅谱》、周叙的《洛阳花木记》、张滋的《梅品》、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仲仁的《华光梅谱》。其中尤以《梅花喜神谱》独具一格。
  宋伯仁是南宋时人,上下两卷《梅花喜神谱》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刊行,这套画谱共一百幅,每幅均配有五言诗一首,涵盖了梅花由初蕾而逐渐开放直到花谢结实的全过程,细致入微而栩栩如生,为历代画者所重。
  宋代最著名的梅之典故,莫过于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一事。他还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处处咏梅而不见梅字,自有梅韵在其中,尤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被称为千古绝唱。
  
  但宋人挚爱梅花并咏其精神风骨,绝不是源于一二典故秩事,而是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那个王朝富庶文明,却时时处于异族铁蹄的威胁中,北宋之灭、“靖康之耻”更是惨烈无伦。而梅花,正以其铁骨铮铮的高尚节操、傲雪凌霜的浩然正气,成为高士英豪在艰险苦困中始终坚忍不屈的喻志之花。正如后人所云:“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梅岭绝食以求殉国;明末史可法遗言“死葬梅花岭”,百姓为之种梅万株;再往后上将张自忠归葬重庆,雨台山为之更名“梅花山”,这都是人与梅花精神一致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产于山野的梅花如今品种丰富,宫粉绿萼朱砂洒金垂枝龙游,已达二百余种之多,惯于以苦为乐的国人更以梅花五瓣引喻“五福”,成为吉祥象征。
  梅花一物,至今国外引种者稀。但如此好花与花中精神,非中国之地不能出,非中国之人不能赏,外国月亮再圆,也照不出中国梅花的疏影暗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生知己是梅花”……梅花精神早已融入华夏民族的魂魄,也正是华夏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重要凭籍。
  
  
  


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页码: 文章信息
作者:招福
状态:库藏
文章来源:天涯→煮酒论史
前往原帖
TXT打包下载(方便手机阅读)
分享到: 
开贴时间:2007-06-13 09:12
最后更新:2010-04-05 13:13
阅读次数:11795
回复次数:273
楼主发言次数:59
点击回复比:43.21
楼主回复比:4.63
总字数(约):约28千字
总页数:6 目录
最近阅读↓
⊕中国花语
⊕李云鹤自杀之谜
⊕百家姓历朝名将系列(连载)
⊕天 下 大 势
⊕一曲新词酒一杯——史上最惊艳诗词(已结稿,更新中)
⊕风云百年——中国1908-2008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一本或许还要被禁的书,但是现在还有机会看到。
⊕吴德口述:江青是一个大女流氓
⊕由【金正银】升任大将说金氏王朝
⊕越南能攻占中国全境吗?
⊕也谈蒙古。我在蒙古的生活
同板块排行榜
点击排行榜
回复排行榜
发言长度排行榜
发言次数排行榜
 
 
贴库 ? 2007~2010 | email: tieku1001#126.com | 关于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74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