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岩是什么意思:胡福林们的转型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15:48

胡福林们的转型困境

标签: 胡福林  民间借贷  中小企业  温州  分类: 随笔 2011-11-08 07:44

  

 

这次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可是动静不小,往上一直惊动到国务院,为减轻危机的冲击,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为解决一个三线城市的经济问题而如此“兴师动众”,这在近些年是非常罕见的。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温州民贷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于此次民贷危机的解读,大多数观点是从中小企业融资难展开的。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失偏颇。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自中小企业出现那天起,就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随影入行。可以这么说,哪里有中小企业,哪里就有融资难的问题。那为什么偏偏在温州这个地方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我们不妨从此次温州民贷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开始分析。这次民贷危机爆发比较早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就是素有“眼镜大王”之称的胡福林跑路案。胡福林经营的信泰集团原本发展得好好的,一场金融危机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这本是正常现象)。此时有人给他出主意,希望他能顺应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进军他几乎毫不知情的太阳能企业,并答应为其提供银行贷款。

胡福林究竟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他是接受了这个建议的,并且从银行获得数目巨大的贷款。据说主要投入到两个领域:一是房地产业(这是不是经济学上所说的“道德风险”我们无法确定),二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新兴产业。但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房地产业发生了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反正这笔投入暂时很难变现了;而所谓的新兴产业,对于一个眼镜大王来说绝非易事,因而经营出现问题也很正常。当银行贷款到期时,胡福林的企业根本拿不出这么多资金来偿还,但为了保住信用,于是就去了民间借高利贷填补这个漏洞。本希望银行能周转贷款,哪成想商行考虑到胡福林现在的风险状况拒绝为其提供新的贷款。于是胡福林陷入绝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民贷危机不是融资难的结果。在最初胡福林转型进程中(也许是“被”转型),银行是愿意提供贷款的,而且数目很大。之所以后来又不给贷款了,是考虑其风险水平,从纯粹的理论层面讲,并无不妥。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事件的起点并不是融资出了问题,而是方向出了问题。

胡福林的转型从大局上讲是对的,问题是怎么转?是不是只要符合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产业就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的产业呢?事后的结果证明太阳能产业就不适合胡福林,也就是说胡福林当初的决策就是错的。可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胡福林的错误呢?这是我们从案例中找到的第二个问题。有关报道称是地方政府鼓励胡福林进军新兴产业的,也有报道说胡福林的决策离不开当时国家“救市”背景下的积极的货币政策。不管哪一个报道属实,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主观决策。

我们说“模式转型”、“结构调整”这些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但宏观转型与微观调整究竟怎样配合,的确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微观个体角度看,企业究竟如何适应转型、如何融入转型、如何完成转型,因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策过程中除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外,更应该摆正人的位置。过去我在文章中经常说到“金融实验”、“市场反馈”一类的话题,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决策中的作用。试想,当初胡福林在做转型决策的时候搞一个金融实验,或者把企业转型作为一个项目直接在中小板上市(如果可能的话),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判断市场预期,并将这种预期纳入到转型决策中,或许结果要比今天好得多。

于是就引出了胡福林案例的第三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扶持中小企业转型?国内的一般规律是每遇到这种难过情况时,首先考虑的似乎总是货币政策。我曾经说过,货币政策在调整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是无效的。然而胡福林案说明我的结论是错的,因为货币政策在负效应方面确实有效。从金融危机后盲目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到一胡福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企业转型困境,货币政策的动机与目标和实际情况总是存在惊人差距。总结经验教训,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在运用资本市场手段帮助企业转型发展的问题上确实做得太少太少了。

胡福林案是个个案,但极具代表性,也可以说是整个温州民贷危机,乃至全国中小企业转型困境的一个缩影。对于该案的解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救助”政策。我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媒体总有相关建议呈现,也有一些实际措施已经出台。对于这些建议和对策,我实不便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那就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手到病除。否则,非但旧病难愈,新病却要层出不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