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全文翻译:155万!一对上海新人婚姻账本 房子是最大开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06:47
      为了结婚成家,小董总共付出155万元左右,涉及到房地产、家装、家电、服装(婚纱礼服)、奢侈品(婚戒)、餐饮、汽车租赁、婚庆服务等多个产业。

  结婚费用总是让新人们头疼不已的重要话题,特别在如今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居高不下的结婚账单更是体现出“婚姻经济”庞大的潜力。

  结婚究竟需要支出多少?其背后又能带动多少行业?记者采访了一对刚结婚的夫妇,希望从他们的结婚账本中能看出一些端倪。

  房子永远是最大开销

  小董夫妇是一对典型的都市男女,甚至连相识相恋都充满着时代的特色——依靠婚恋网站。小董回忆说:“我们最初一次见面在2006年,是世纪佳缘网站的一次活动。”国内婚恋网站刚刚起步,运作方式与如今有很大不同。“那时候在网站上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就是参加线下活动要交钱,一次100多元,一天时间。我们就是在一次世纪佳缘组织的车墩影视城的活动中认识的。”

  相识5年来,两人迭经风雨,终于决定给彼此一个“名分”安定下来。

  2011年的楼市充满了不确定,但为了结婚,小董不得不冒险购进了一套房子,拿他的话说:“上海就是典型的‘丈母娘经济’,没房子不能结婚。谁让我爱上了上海女孩呢。”

  自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小董猛然感觉到了背负的压力之重。

  小夫妻俩不得不对原定的消费计划做了更改。“本来还计划花10万到15万买辆车的,现在决定将这一计划无限期推后。”

  装修花费的追加之痛

  除了房子之外,装修花费也是小董夫妇一笔较大的开支。谈起装修花费,小董直摇头:“很多钱花得不明不白。”

  小董夫妇装修总计花费15万元左右,其中,装潢公司花费8万,购买家具、家电花费7万,走的是“普装”路线,并没用刻意追求材料的品牌、品质。由于小夫妻双方平时都要上班,而且自认也不懂装修,所以小董特意选择了上海一家一线的品牌家装公司,以“全包”的模式签订了合同。“费用比二线的家装公司,或是私下接活的家装公司要高出三成。出乎小董夫妇意外的是,最后装修花费仍大大超出了预算。”之前家装公司给出的预算是7万不到,但最后实际花费超过一两万。

  家具、家电更是省不得。“市场上一套卧室的四件套实木家具在2万到3万之间,家电的费用要5万左右。”

  为了省钱,小董夫妇利用团购网站,以低于市场价三成左右的价格购买了一套实木家具,花费2.2万。而在家电的购买上,两人在国美、苏宁等多番查看。“本来想在团购网站,或者京东商城等专业网站上购买家电的,但是发现这些网站的家电品种都是厂家的主打品种,价格相对偏高。而我们的想法是购买那些相对‘过时’的特价机型。因此,要到门店去买。”

  因为曾经在家电行业待过一段时间,小董对行业有点了解,他在多个门店询价后,终于找到了相对优惠的组合。“一般国美、苏宁等都和厂商有保底价协议,价格大致为挂牌价的八折左右,但少数强势的促销员,往往可以突破这一底价,最低可以做到七折左右。”

  难以节省的婚宴费用

  相比前面两大费用,小董发现,婚宴费用是最难以节省的一块。

  小董的婚礼预订的是上海老式别墅,并聘用了该别墅推荐的婚庆公司,将包括结婚照、婚车租赁等在内的整套婚庆流程都委托给了该婚庆公司操办。“婚宴每桌3500元,由于老式别墅空间有限,就预订了12桌,总共4.2万元。购买婚纱礼服3000元,婚纱照花费5000元,婚庆公司除婚纱照外的各项费用1.8万元,婚戒2.8万元。”小董婚宴费用的总价格为9.6万元。

  对此,小董的感受是:“很难节省。这方面价格相对比较死。”

  为了结婚成家,小董总共付出155万元左右,涉及到房地产、家装、家电销售、服装(婚纱礼服)、奢侈品(婚戒)、餐饮、汽车租赁、婚庆服务等多个产业链。和婚姻有关的那些“投资”

  目前中国15岁到35岁的未婚人群有近两亿人,社交圈窄、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未婚人群占应婚人口比例在逐年增加。

  可以看见的是市场的膨胀和变化,商业化、信息爆炸和技术进步正在让现代人的婚恋观、交友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起码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这样忠告世人的。那么,你会吗?

  今年,国内有部很红的电视剧叫《裸婚时代》,嫁给一个没房、没车、还没闲工夫的男人,需要多大勇气?结婚不买房、不买车、无婚戒、不办婚礼,这样的婚姻真的是“裸婚族”们标榜的爱的升华吗?

  在目前国内每年近2000万人的结婚群体中,很明显大多数新人并不这样想。他们使近年来内地因公民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每年都达到将近3000亿元。不少新人甚至会将1/3的积蓄花在婚礼上。

  在现实生活中,婚姻作为建立基本家庭关系的契约形式,永远无法摈弃物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顾骏向记者表示:“婚姻是夫妻共同组建一个家庭过日子,不可能抛开物质基础,抛开利益问题。婚姻必然具有功利性。”

  承认这一点,“裸婚”更多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行为。同时对于重视家庭的多数中国人而言,婚姻还不仅是爱的升华,也更被当作生活的保障。

  10月,我国《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出台,由于明晰夫妻之间的财产归属和分配关系,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财产制,而引发纷纷争议,尤其是姑娘们以及姑娘的娘们各种愤愤不平,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怎样的婚姻算是成功的投资?这就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幸福只定义在自己的心里。

  根据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看,目前中国15岁到35岁的未婚人群有近两亿人,社交圈窄、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未婚人群占应婚人口比例在逐年增加。

  可以看见的是市场的膨胀和变化,商业化、信息爆炸和技术进步正在让现代人的婚恋观、交友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越来越浓厚的“投资”意识,使年轻的男女们对平台的需求空前高涨,这在传统的相亲形式中体现得最充分,如今的相亲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变成投资风险预估。而这种改变又令这个巨大的市场充满了更多的机会。

  互联网与现代传媒为传统媒婆插上翅膀

  身材高挑的顾青是上海的政府公务员,工作稳定、家境殷实和“宅女”的性格让她在寻找合适伴侣的路途上颇多坎坷。30岁之前,她的挑选资源多来自于父母亲友介绍。30岁之后,她决定采取主动。在知名的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免费注册之后,她缴纳了近万元会费,试图进行有针对性的择偶。

  “世纪佳缘号称有注册会员数千万人,付费会员也有近百万,好歹也可以算是‘千万百万里挑一’吧。”她解释说,如果按照自己的择偶标准找到合适伴侣,这笔“投资”就很值得。一年时间,她参加了数场相亲交友活动,在网络红娘层层筛选下“约会”了大约10个人。客观条件都在标准以上,如身高175cm,硕士学历,月薪8000元……但她没有成功。

  “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家庭背景相差太大,有的因为生活圈子不同而没有共同话题或爱好。”一年之后,她放弃了网络红娘,转而迷上了最新的SNS软件应用,这类植根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而风靡的应用软件,也推出了一系列交友平台功能,如利用手机定位功能“寻找附近的人”。

  “这样找到的人起码跟你拥有共同的生活圈子,比较容易互相了解。”顾青说,她目前通过这类平台谈上了朋友,并且“发展的机会很大”。

  艾瑞咨询集团分析师胡霁璟告诉记者,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可分为培育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刚刚进入到成长期,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高速发展。

  根据他们的数据,预计2011年中国整体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45.4亿元,虽然受人口出生率增长减缓的影响,市场增长呈现较平缓的态势,预计2012和2013年婚恋行业市场规模可达149.7亿元和154.4亿元,到2014年市场规模保守预计仍将达到158.9亿,整体发展空间巨大。

  婚恋网站和婚恋电视节目的火爆根基在于一个亘古不变的内在需求。前者使交往平台无形中扩大了数百数千倍,后者则更多是通过话题炒作,释放现代人的思想束缚,引起价值观的碰撞。它们共同为传统媒婆插上了翅膀。

  注资百合网的知名风投机构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交网络技术还不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线下婚姻介绍所已经非常活跃,但无法做大规模,同样存在骗婚、婚托等虚假问题,更难以控制。而当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逐渐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时,网络提供给他们一种可能,而且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一种可能,线上婚恋交友需求就会爆发,这个市场不会饱和。婚恋网站就是重视用户体验,将个性化的东西标准化。

  “当时投资百合网主要看重他们的创业团队,他们的发展很小心,包括收费模式,本着严肃婚恋的态度,首先希望建立一个很正的品牌。”邓峰表示。

  “他们提出婚恋讲究门当户对,这不是传统意义,而是通过知识层次、经历背景等综合考量,进行心灵匹配,他们不希望会员是看照片看简历就能挑选,而是能找到心灵的伴侣。总体来说,在当下投资婚恋网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可期的。”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目前线上婚恋交友用户61.4%年龄在25岁以上,学历在大专以上用户比例为82.2%,这部分用户可以定义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上班族,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婚恋交友网站用户相较于整体网民更为高端。

  从2010年各大婚恋交友网站的线上收入分析,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和嫁我网这四大品牌已经占据了整体市场超过70%的份额,其中世纪佳缘占据第一位,占领25.1%的市场,珍爱网则以19.9%的份额紧随其后。在当年总体收入中,世纪佳缘以总额1.67亿的收入略微领先于其他婚恋交友网站。

  市场:服务整合中隐藏着机会

  10月初,广受瞩目的“婚恋网站第一案”以原告方网站会员败诉结束一审,进入上诉程序。注册了世纪佳缘会员,并购买了“钻石会员”服务的刘擎通过网站与一位非认证会员开展线下交往,一个月后,她意外发现对方在网站注册的信息中除了性别之外全部为虚假信息,遂向网站进行投诉。此后,该人便杳无踪迹。刘擎遂将世纪佳缘告上了法庭。

  尽管此案一审世纪佳缘胜诉,但却揭示出如火如荼的婚恋网站面临的很多问题。

  正略钧策分析师认为,婚恋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宣传推广,聚集大量会员注册信息,通过信息阻隔获取会员收费的模式,衍生出搜索+发信、心灵匹配和人工红娘等盈利模式,但三大网站的会员总数虽然突破了几千万人,客户黏性却并不高,付费比例低,由于推广费用与运营费用的高企,企业盈利并不佳。

  “婚恋网站依靠市场推广赢得众多注册会员信息,但为未婚男女提供的婚恋机会率却不高,身份验证不严格,这也是很多人注册不久就离开的原因,也是会员不信任婚恋网站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当下盈利模式拓展困难。”

  胡霁璟表示,网络婚恋交友网站未来用户将会向两个方向分化:一部分用户会转向免费的社交网站,这部分用户年龄较低,收入不高,用户的最主要目的是结交新的朋友而不是寻找一个结婚对象。

  “目前部分用户集中在付费的交友网站 (dating sites),但此类网站的服务可代替性较高,一些免费社区网站,如:QQ交友,人人网及开心网也逐渐发展出类似的服务,再加上社区网站本身拥有强大的用户群,应用丰富,并且免费,因此,如果付费交友网站用户,在短期内不能寻找到适合的服务模式,那么就极有可能被一些免费的交友平台所蚕食。”

  其次,以结婚为目的的用户会逐渐集中到有专业化服务的相亲网站(matchmaking sites)上。这部分用户一般年龄更为成熟,有着稳定的收入和明确的婚恋需求。

  在目前婚恋交友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会员费用、线下活动、无线增值服务、网络广告、电子商务)中,新的盈利点正在逐渐向后偏移。

  在婚姻的产业链上,国内大多市场秩序还偏于混乱。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目前婚姻市场大而琐碎,趋势是资源整合,在整合服务当中隐藏着机会,而婚恋网站拥有特殊的未婚人群会员,仍是最佳的整合服务平台。

  生活:婚姻是投资不是投机

  此前,微博上一则发帖获得广泛共鸣,帖子对比了一个北京男人和一个美国男人的结婚账目。美国男人结婚,租一辆婚车1000美元;预付一个月的房租4000美元;家具3000美元;结婚戒指1000美元;蜜月一周4000美元;汽车首付3000美元,共计16000美元。

  而北京男人结婚:婚房220万元,戒指3万元,婚纱摄影5000元,一件礼服9000元,婚纱2万元,一双鞋2000元,司仪3500元,婚礼的搭建策划筹备等加一起2万元,请客吃饭8万元。结婚负担是美国男人100倍。

  婚前和婚后,金钱,此外还有情感、时间、精力、自由这些“投资”成本依然在无限增长。每一份稳定的婚姻背后,都涉及双方资本的产权重组和兼并收购。

  一位专家曾表示,某种程度上说,婚姻本身就是完全的财务行为。如果双方感情良好,无需注册也可以美满地生活在一起。而结婚这个行为就是签订财务文件,将两间无限责任公司合并成为一间家庭责任有限公司。

  “今天人们内在的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传媒的发达又放大了所谓‘剩男剩女’现象。在相亲节目和社交婚恋的背后,人们越来越把婚姻看作一场买买,一场交易,希望把自己卖出更好的价格,把结婚看作改变人生的机会。婚恋网站出现的负面争议主要是人的问题。”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毫不客气的说。

  对于上述微博有一条评论说到,婚姻就是一种投资,是经济行为的一部分。但婚姻这种投资行为,并不会只得到收益,还要付出机会成本,所以不宜投机。从快乐经济学角度讲,金钱和爱情都只是一种快乐资源,而不是快乐本身。调节要适度,配置要合理,只有这样,在婚姻中快乐资源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快乐。

 婚恋网站亟待“开放式盈利”

  婚恋网站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创新和改变,素来就有的“缺陷”依然存在。用户“暂时使用,然后永久离开”。

  世纪佳缘上市带来的喧嚣刚刚沉寂不久,《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再度引爆婚恋话题。作为婚恋行为的商业产物,有人推测,新婚姻法对当下年轻人婚姻观的震动难免波及这些职业红娘的市场业绩。事实如何,尚待时间验证。

  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有影响,也可以轻微得忽略不计。原因是,在中国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下,婚姻仍然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目的之一。

  但这并不表示网络红娘们可以高枕无忧。多年来,婚恋网站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创新和改变,素来就有的“缺陷”依然存在:由于婚恋网站切入个人一生中寻找结婚对象的一次性需求向其提供服务,用户“暂时使用,然后永久离开”。粘性的缺失,不仅削弱了盈利能力,还让婚恋网站必须不断投入更多广告,吸引更多新会员。

  另一个问题是,市场上主要三家在线婚恋服务提供商还都未解决好如何深度挖掘用户价值这一命题。

  世纪佳缘2010年的注册用户达3500多万,每月平均活跃人数仅为370多万,月平均付费用户仅有55万多一点,这意味着付费比例只有1.6%,而且世纪佳缘最新的季报显示,网站ARPU值(平均每付费用户每月贡献的收入)仅为20元,水平较低,可见用户付费意愿并不是特别强烈。百合网联合创始人慕岩亦向本刊记者表示,婚恋网站付费率整体不高,即便是美国婚恋网站的鼻祖eHarmony,付费率也不过10%左右。这显然严重阻碍了婚恋网站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寻求突破已是必然。

  用户黏性是拓展的难题

  客观地说,婚恋网站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市场。

  在国内4.57亿的网民中,18岁以上单身网民约1.56亿,经过十年互联网熏陶后,这些网民接受网络恋爱的比例也快速提升,2006年仅有5%的人能够接受这种方式,而到了2010年接受者比例超过40%。与此同步,网民为了获取婚恋服务的付费比例也在不断地提高,业界平均水平目前已经超过5%。

  但即便所有利好因素叠加,婚恋市场的天花板依然清晰可见。如何通过婚恋服务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也许是婚恋网站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

  世纪佳缘上市前,其创始人龚海燕投资2000万创建囍鹊网。该网站为婚姻类网购平台,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包括婚纱摄影、钻戒、婚礼礼服、婚礼策划等,营收模式为交易分成及广告。龚海燕表示:“囍鹊网定位于一个有关婚嫁信息的垂直门户。在世纪佳缘上交友成功并紧接着产生婚嫁需求的用户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被引导到囍鹊网上,获取有关产品及服务的优惠信息等。”显然,世纪佳缘梦想通过切入下游的婚庆产业,拓宽产品线,打造一站式的婚恋服务平台,既满足婚恋需求,又满足婚庆需要,在延长用户驻留时间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用户价值。

  同样,百合网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产业链延伸的探索,不仅建设了百合商城进行电子商务,还试水了团购业务。

  但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据了解,百合网电商频道的访问流量并不高。因为用户在婚恋网站目的明确:看人而非购物。需要注意的是,婚恋网站用户本身的流动性就很强,如何能够将这些用户有效地引导至下一个消费板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与婚恋服务类似,婚庆产业同样为本地化服务,需要不断付出高额的推广成本吸引新用户。

  慕岩透露,百合网曾经研究过婚庆市场,但最终并未进入。原因依然是用户黏性:“婚庆是截取用户结婚前的那一段短暂时间,营销成本也高,用户同样留不住,所以,像大众点评、淘宝等高黏性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推出一个婚庆频道,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去消费,这种方式更有效率。”

  正略钧策合伙人付志勇认为,谁最先解决了婚恋网站的客户黏性问题,谁就将在竞争中赢得先机。问题又回到原点:如何保持用户黏性?

  开放式整合将是一条出路

  近两年,美国老牌婚恋网站Match.com和eHarmony.com陷入了增长异常缓慢的瓶颈,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社交网站和免费交友平台的冲击。

  随着Facebook的壮大,Plenty-OfFish和OK Cupid这类免费网站不断的出现,传统在线婚恋平台受到强烈冲击。比如Facebook上最大的约会应用“Are You In - terested”,目前月平均用户量超过1300万人,每天吸引高达5万多的新用户,收入超过千万美元。

  在中国,以Match.com和eHarmony.com为模仿对象的婚恋网站也难以避免类似的困扰。无论是世纪佳缘、百合网,还是珍爱网,传统婚恋网站以阻断男女用户沟通来制造收费模式,这种封闭的信息体系在免费、自由的社交平台前不再具备吸引力。而由于阻隔而带来的信息不畅一旦演变成用户个人的诚信危机,也会给收费网站带来管理混乱的恶名。

  由于婚恋网站这一短板,国内一些拥有庞大用户量的社交平台,如人人、开心,甚至新浪微博都开始觊觎婚恋服务市场。

  “目前,最大的威胁来源于SNS、微博这类网站,”慕岩承认:“一旦他们投入更多资源参与进来,会对整个行业有一定冲击。”

  世纪佳缘将无线平台视作战略重点之一,相继推出了地图搜索功能和位置服务功能(LBS),用户可以主动输入自己的地址并通过位置更容易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世纪佳缘CFO顾尚修称,这两款产品推出后大受欢迎。

  而百合网致力于完善本身的测试、匹配系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沟通工具,甚至有人工红娘介入线上沟通,帮助用户有更好的相互了解。”慕岩表示,百合网最新拿到的一笔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强百合网内部系统的研发,“一个是在匹配上下功夫,一个是在线沟通上下功夫”。

  对外,百合网也提速由封闭转向开放,已经和腾讯、新浪微博等进行了后台对接,通过腾讯QQ等方式就可以登录百合网,查看信息。对于婚恋网站来说,这需要他们小心谨慎,拿捏尺度,一方面开放的趋势势不可当;而另一方面,如果开放度过高,可能又会影响到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事实上,在互联网的大环境发生深刻改变的当下,婚恋网站的发展模式也许将面临一个崭新的时刻。

  “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就是开放,婚恋网站也无法例外,”一位业内人士称。除了现有的商业模式外,婚恋网站如何与外部资源实现整合,挖掘多更多盈利模式非常值得期待。付志勇认为,婚恋网站的市场关键在于运用线上数据库分析,结合相亲者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多方式、多类别的线下整合服务,增加会员的婚恋成功率,将使线上客户黏性得到大大加强,也必将增加更多赢利方式。“比如和电视台合作挖掘婚恋后端的故事,制作成电视节目。”

婚庆行业期待寡头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消费行业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领域形成了40多个关联行业,孕育着做大的机会。

  从1979年开始接触服装行业至今,陈敏已与服装结缘30多年了。当年凭兴趣去学裁缝,摸爬滚打,从小作坊到创立全国知名品牌“金顶针”,使陈敏成为温州服装行业闻名的“少帅”。之后再投身到庄吉集团,陈敏与服装行业打了半辈子的交道。

  2009年初,庄吉集团带着一个全新的品牌项目“吉婚坊”,宣布正式进军国内婚庆市场,引来市场的一片喧哗。

  新郎礼服敲开婚庆大门

  过去10年,中国年均有912万对新人喜结良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婚庆消费市场。

  陈敏打算涉足婚庆产业,起步不算太早,各地的婚庆公司已经多如牛毛。但是大多散而小。

  创建吉婚坊这个品牌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2008年的一天,陈敏在上海交大听课,教授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思考:“谁有能力把资源整合起来,谁就有能力做大”,这句话促发了他对如何在服装行业寻找新机遇的思考。

  陈敏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要打造一个“一站式婚庆用品购物”超市。而作为服装起家的庄吉来说,优势自然在服装。因此,陈敏将男士结婚礼服锁定为自己的拳头产品。

  “我们已经有本土商务男装的代表性品牌,很多新人买了庄吉的西装之后就当作结婚礼服来穿,除了‘庄吉’这个寓意吉祥的名字很讨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还没有一个强势的婚庆用品的品牌。”陈敏说。

  相比之下,婚纱摄影、婚庆礼仪、婚宴喜糖等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竞争态势,而吉婚坊将男士结婚礼服作为拳头产品,就刚好和这些婚庆企业错位经营,同时也填补市场空白。

  考虑到单靠新郎礼服来延伸到婚庆领域是远远不够的,陈敏想,为何不把整个产品线都做了?吉婚坊“一站式婚庆用品购物”的定位就是从这个想法开始。因此,除了男士礼服,吉婚坊的产品线还涵盖了婚纱、家纺床上用品、婚礼小摆设等五花八门的婚礼用品。

  产业链的可行与不可行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等形成40多个关联行业,婚庆产业链孕育着做大的机会。

  2010年3月,庄吉集团投资2000万建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吉婚坊贸易有限公司。

  对于吉婚坊来说,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在服装行业多年积累的强大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客户渠道资源等。但在床品等其他产品上都是做贴牌,并不占优势。“其他专业的床品产品丰富,而我们的产品单一,更新不快,没有自己的研发”,同时,现在的消费者也并未完全形成一站式购物的消费习惯。陈敏逐渐意识到,婚庆产业的链条非常长,某个婚庆公司要一口气涵盖20多个行业,现在还是不现实的,有必要重新调整策略。

  “原来想一步到位,所以打出了结婚购物一站式这个定位”。但他们在发展一年多后,不得不缩减了产品线,依旧主打拳头产品。

  2010年上半年,陈敏将吉婚坊的门店里其他产品撤下,陈列产品只剩下单一的男士礼服。

  有所为有所不为。

  “没有优势的产品,不能让顾客满意宁可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陈敏说。

  以合作促发展

  吉婚坊在收缩产品线之后,并没有如外界预期那样,将精力放在拓展自己的门店上,而是开始在产品的推广上下功夫。

  首先是延展婚纱摄影领域。

  当下,从一线城市到乡镇,婚纱摄影需求都很大,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但现在也处于一个转型阶段,靠单一的拍摄制作影集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个行业也在迫切希望增加新的盈利点。

  在与影楼合作模式中,吉婚坊的产品刚好填补了婚纱摄影机构一个空白,他们承担了铺货、培训等工作,婚纱摄影机构不需要任何投资,但是却可以拿到很高比例的佣金。

  陈敏认为两者之间的合作,是双赢之举。这一合作模式的推出后,迄今国内婚纱摄影机构的前20名企业几乎都与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

  同样,结婚的男士礼服和新娘礼服在购买时一般是需要搭配购买。吉婚坊自己没有新娘礼服,但也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销售搭配。这种模式已在吉婚坊的拓展中全面铺开。

  行业寡头可能在两年内出现

  眼下,提到婚庆企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会是华德培(The Watabe Group)。这是日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上市婚庆公司。

  这家创建于1953年的婚庆巨头,伴随着日本国内婚庆市场从追求奢华婚礼到简朴婚礼再到特色婚礼的发展轨迹,先后经历了专业婚纱租售,国内网点扩张,海外市场拓展等几个发展阶段。在完成规模扩张的同时,通过加大与婚庆相关设施的投入来夯实基础,如建立国内外专属度假地、专属婚礼教堂、礼服加工厂、相册加工厂、DVD制作中心等。并最终由经营礼服租售转型为全面婚礼服务,形成了日本首家整合婚庆产业链,从婚纱摄影到婚庆仪式的一条龙服务机构。

  陈敏认为,目前中国的婚庆企业还都在摸索之中,并没有可模仿的模式。外国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也正是因为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他们才在发展初期走了弯路。

  据中国婚庆产业调查统计中心数据,2010年国内婚庆市场规模已达6000亿元,预计这个数字今年将继续增长。

  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婚庆行业还算是刚刚起步,地域性明显,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婚庆企业。深圳天长地久、重庆金夫人、上海的花嫁喜铺等,可算是已初步打通从生产到终端销售婚庆产业链的企业。

  陈敏认为,中国未来两年很有可能诞生全国性的寡头婚庆企业,但是“做产品为主的婚庆企业机会更大”。

  “服务行业受制于人力因素,很难铺至全国性的市场。只能通过标准化,才能复制,才能实现规模化,所以我们坚持以做产品为主。”陈敏说。

  眼下,吉婚坊对很多人来说还较为陌生。陈敏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培养品牌,形成较为成熟的全国性网络。

  与以往考虑在一间店面里完成“一站式结婚购物”的思路相比,他现在则希望将“一站式结婚购物”这个概念发展成“大型结婚购物超市”,成为婚庆行业的“宜家”、“国美”,并逐渐将婚庆产业链上的其他品牌引进过来。

电视相亲:很火很茫然

  电视相亲节目的火爆催生了一个“相亲产业链”,并使人看到了其中巨大的盈利能力。合作、广告、商业活动是其目前主要盈利点。

  犹如受了传染般,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横空问世,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贵州卫视的《相亲相爱》、浙江5频道的《恋爱亮起来》、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以及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电视相亲节目也陆续推出,各拉人马,各打招牌,拉开了全民荧屏相亲的序幕,也在全国人民的电视机上,形成“相亲节目混战”局面。

  择偶难催火电视相亲

  这种以现场的男选女、女选男为主的电视相亲节目,看上去大部分都能成功牵手,但是荧屏之下,俩人能否真正走到一起,大众不得而知。这类“看上去很热闹”电视相亲节目自从发起之日,在国内的收视率扶摇直上,这是很多人事前都没有想到的。

  以《非诚勿扰》为例,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统计,其收视率曾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全部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自3月13日改为一周两期以来的12周中,连续位列全国卫视周收视总冠军和亚军。

  上海东方卫视《百里挑一》栏目的执行制片人鲍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节目从2010年年底之后开始异常火爆,到目前为止,收视率全国稳居第二,保持在1.0%以上。

  收视率高企,普遍反应了当下社会的相亲热搬上荧屏之后受到的认同感,更凸显了目前相亲市场的巨大空间。

  据一项全国范围调查显示,在择偶难的原因中,“交际圈子比较窄”和“工作太忙了,没时间找对象”所占比例分别是48.5%和42.7%。

  这种现象,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特别明显。同时,还有一些白领、金领由于个人自身条件较好,对另一半要求高,相对合适的人选比较少,到了适婚年龄还保持单身成为常态。有数据显示,目前一线城市适婚青年的单身率达到了30%以上。

  随着剩男剩女数量增多,社会焦虑感开始普遍,“很多人急于解决个人问题,主动意愿非常强烈,但缺乏机会,电视相亲节目为他们创造了在更大范围展现自己的交友平台,又满足了一定的观看需求,受欢迎是必然的。”

  同时,节目主持人有着新闻或专业背景,能够直接给与观众中肯的建议和理性的分析。这也成了很多择偶者想看相亲电视节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节目的火爆催生了一个“相亲产业链”,并使人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和盈利能力。鲍静介绍,目前电视节目普遍都是与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这些比较大的相亲网站进行合作,主要由相亲网站提供嘉宾,经过电视台的导演面试后参加节目。

  此外,与一些大型企业合作也是这类相亲节目的主要盈利方式之一。为企业员工定制相亲节目,既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同时节目播出对企业本身也是一次良好的宣传机会。

  另一个自然是广告。广告价格往往随着收视率节节攀升而水涨船高。以《非诚勿扰》为例,据知情人介绍,现在“一年的栏目冠名要1亿多元,一个季度的口播广告达到1000多万元。”

  “事实上广告收入还不是栏目经营性收入的全部,根据惯例,利用高收视率来说明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由此举办的一些商业性活动的收入也同样暴涨。”

  “拷贝不走样”相亲节目难以持久

  在看到电视相亲市场的火爆和巨大前景的同时,种种问题也随着滋生。

  2010年6月初广电总局的两份关于整顿电视相亲节目的文件,加上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的连番批评,“泛滥、造假、低俗”成了许多电视相亲节目的通病,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放大镜下。

  首先是内容方面,火爆一时的《非诚勿扰》因把富人和美女两个要素无限放大、并使之极端化,在社会上造成了拜金主义婚姻观,引起极大争议。而湖南卫视推出的《我们约会吧》,嘉宾基本上都是俊男美女,内容也离不开宣扬拜金主义的藩篱。

  “做了这么多期的相亲节目,目前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房产对婚恋观影响巨大。”鲍静有些无奈地说,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房子作为经济水平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择偶标准上被无限制地放大。

  “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没房子的想要找一个有房子的,而有房子的深怕被没房子的瓜分了产权,也想找一个有房子的。在节目中,婚恋对象的当事人是这样,同时这也成为他们父母双方的一场博弈。”

  本是生活服务类节目,相亲节目的“一窝蜂”、“同质化”现象、“收视率”效应也逐渐成为争议问题。鲍静说:“现在的相亲节目模式化确实很严重,新出节目几乎都没什么新意。很多相亲节目,设置上完全模仿国外的节目,甚至是全盘的抄袭。”

  曾有一位制片人向媒体透露,国内某卫视台看中了一个国外同类节目的制作模式之后,竟然只花了两个星期就“拷贝”完毕,迅速制作播出。

  “纵观这些年卫视综艺节目成长路径,那就是从湖南模仿港台欧美、其他卫视模仿湖南,变成了各家卫视统一行动径直赴海外求经。”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富平说。

  事实上湖南卫视制作的《我们约会吧》,原型也是英国天空电视台每周六播放的一档娱乐节目《约我出去》,30名女嘉宾凭自己对逐个上场男嘉宾的印象决定是否要和他约会,如果想继续就点亮身前的指示灯,反之,将其熄灭。而其他的很多节目,也是模仿美国2002年开播的《单身汉》和2003年开播的《单身女郎》节目。

  但是,国外的电视相亲节目更多的侧重于娱乐性质的真人秀,而并非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这种带有强烈相亲意向的速配方式。

  《约我出去》的制作公司弗里曼特尔传媒承认,人们只是把这类节目当作娱乐,附带有一些相亲的诉求,即使节目中使用“托儿”,也受到电视从业者和观众知情并认可。

  韩国的一些相亲节目,民众也是把速配节目和相亲节目看成是娱乐节目,节目的参与者也不是为了真正找到另一半而上节目,多是为了娱乐或是博得一些名气。

  在越来愈多的争议声中国内电视相亲节目开始“洗牌”,收视率有所下滑。《非诚勿扰》、《缘来是你》等节目纷纷改版,甚至曾一度火爆的《为爱向前冲》节目在6月16日选择退出了荧屏。

  商业模式还未走出迷惘期

  面对相亲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如何能走出复制跟风的藩篱,将是电视相亲节目面临的挑战。如鲍静所说:“任何节目都有生命周期,对于相亲节目也是。如果不创新,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将很快失去魅力。”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电视相亲节目需要尽快脱离同质化,未来必然要往精品化、优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对此,作为《百里挑一》执行制片人,鲍静表示:“在制作节目时,相亲的事例是真实的。至于形式上,《百里挑一》与《谁能百里挑一》互为前传,互为结局,服务到底。新的男嘉宾来自于《百里挑一》,新的女嘉宾来自于《谁能百里挑一》,这个节目没能牵手成功,就可以走进另一个节目。”她介绍,《百里挑一》将在明年进行彻底改版,未来将更多地引进新媒体等元素。而其他卫视也正为打造优质化的电视节目忙碌着,相关节目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对现在的节目进行创新。

  “形成良好有序电视媒体竞争状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高富平表示。

  只有健康有序的电视媒体市场,才是淘汰同质化电视相亲节目的有效机制,也是中国电视节目要走出“跟风”怪圈的正确路径。这意味着,电视相亲节目的自我探索之路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