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epub:元青花瓷人物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34:34
元瓷上的人物纹按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下列几类:人物故事纹、戏曲人物纹、厮杀纹、市井人物纹、人物形象纹、社会教化纹、婴戏纹。

人物故事纹

    人物故事是元瓷最脍炙人口的装饰主题,内容极其丰富,数量最多,最受百姓喜爱。故事有英雄传奇故事、历史传奇故事,名人传奇故事,孝子传奇故事、佛仙传奇故事等。

英雄传奇故事主要有梁山好汉故事、三国人物故事与隋唐演义故事。

    在元瓷上发现的梁山好汉故事纹有《杨志卖刀》、《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收徒》、《智赚玉麒麟卢俊义》、《李逵闹江州》、《李逵下山》、《武松打虎》、《武松报仇血溅鸳鸯楼》等。

    三国人物故事纹发现的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甘露寺刘备招亲》、《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等。

    由上可见,虽然《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两部书为元末明初由罗贯中、施耐庵所作,但三国英雄、梁山好汉们的故事已经在元代流传很广,脍炙人口了。

隋唐演义故事纹有《尉迟恭救唐王》、《唐太宗》等。

    历史传奇故事纹有《渭边寻贤》、《渭边访贤》、《鬼谷下山》、《鬼谷授徒》、《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周亚夫细柳营》、《伯乐相马》、《扶苏遇难》、《薛平贵回寒窑寻妻》、《岳母刺字》、《岳飞训子》、《宋使觐大汗》、《清波杨府》等。

    名人传奇故事纹有《竹林七贤》、《携琴访友》、《四爱图》、《卓文君卖酒》等。

    佛仙传奇故事纹有《八仙传奇》、《十八罗汉渡海》等。

    戏曲人物故事纹有《西厢记·拷红》,《百花亭》等。

    还有《醉仙楼》、《锦香亭》等。

    人物故事需要解读。解读人物故事,不仅有无穷的乐趣,而且也是读懂元瓷特别是元青花的一个关键节点。元瓷上的人物故事,有的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如《武松打虎》,画面上是一个人正抡拳在打一只老虎,旁边有“三碗不过岗”的酒幌,写着“景阳岗”的山岩。你一看就知道这是水浒英雄武松在打虎,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在打虎。有的在一个楼阁的牌匾上写着字,如“鸳鸯楼”,场景里有一个男人在打杀另外两个男人,还有一个啼哭的年轻女子。只要你读过《水浒传》,就会想起这是武松在找张都监和蒋门神报仇雪恨。有的画一面旗,上面写着“周文王”三字。画面上有一个帝王模样的人和他的随从,以及一只小船,上面有一个老头在钓鱼。你就会明白这是《周文王渭边访贤》的故事。《三顾茅庐》就要有一点想象力。它们的画面上通常画着三个人,两个恭敬地站立在一柴门外,另一个牵着马,有些不耐烦的样子。柴门内有的画着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正襟危坐在那里;有的有一个人躺在竹榻上睡午觉,一个仆人模样的人在给他打扇;有的只有柴门一角,别的什么也没有。其实,它们是同一则故事。有的画面更需要猜想和分析。如一个元青花罐上,一个妇女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口。窗外有一个“茶”字旗幌,一个老妇在门外张望,一个大腹便便的官员模样的人在度步。原来,这是一则《史记》上的卓文君卖酒的故事。卓文君不顾父亲卓王孙的反对,与司马相如私奔,生活没有着落,只好当炉卖酒。本来,这里应该画的是酒幌,但是不知怎么鬼使神差,一不小心把“酒”字写成了“茶”字。

    人物故事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鬼谷下山》、《周亚夫细柳营》、《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授书》、《文姬归汉》、《扶苏遇难》等。

    《鬼谷下山》通常绘五个人物:坐在狮虎车上的鬼谷子,骑在马上打着“鬼谷”号旗的一员武将,一个策马而行的官员,两个扛着长矛的步卒。图面的意思有两种解读。一说齐燕交战,孙膑被燕国俘虏,齐派官员请鬼谷下山相救。一说魏国与齐国争霸,邀请鬼谷子出山做军师。但史籍上并没有见到鬼谷出山的记述,只有《史记》和《东周列国志》记有庞涓离开鬼谷下山,到魏国做统帅,陷害孙膑;后来孙膑率领齐国军队打败魏国,杀死庞涓的故事。《鬼谷下山》图纹在元代多种釉色的瓷器上都有表现,在青花上出现次数更多。

《    鬼谷授书》的意境很明确。它通常绘六个人物:坐在山石上的鬼谷子、站在右边手指山下的龎涓、站在左边手捧书籍的孙膑、一个策马而来的魏使和两个扛长矛的士卒。图面含意是魏国派人请鬼谷子下山,龎涓向鬼谷子请行去魏做官;鬼谷子则把《孙子兵法》这部孙武所著的兵书授予了孙武的后代孙膑。这是《东周列国志》的故事,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也有记载。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楚汉争霸时的故事。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不被重用,就悄悄离去。萧何得知后星夜追赶,终于在一个渡口把韩信追了回去,成就了刘邦的帝业。在瓷器上,故事按两个场景展开。一个是萧何急马飞奔,心急火燎;一个是韩信在渡口垂头丧气、百无聊赖地等着上船,而艄公正在慢慢地将船靠岸。这一动一静的两个画面,形成强烈对照。画面使人浮想联翩:如果韩信登船离去,萧何空追一场,楚汉相争,会不知鹿死谁手,可能就没有汉家的四百年天下,也没有汉族这个名称,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元瓷画师恰到好处地定格了这个历史故事的千古一刻,十分高明。场景里没有画出月亮,有人认为是一个疏漏。其实不然。因为月亮可以是在观者的头顶上,否则人们怎么能看到那些历史人物在夜间的面容呢?我见过一个仿品,在上空画了一轮圆月,成为蛇足。

    《昭君出塞》描画的是汉元帝时王昭君王嬙去匈奴和亲的故事。图纹绘九个人物,分四个场景。最前的是王昭君和一前一后两个匈奴侍女;昭君怀抱琵琶。紧跟在后的是一个汉朝送亲官,和两个匈奴迎亲官。后面又是一个汉官和一个匈奴侍卫;侍卫手上架着一只猎鹰。他们都策马而行。最后是一匹驮着一张弓和一个包袱的马,一个汉人脚夫信步跟在后面,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各场景首尾相接,互相独立又紧密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展示汉匈和睦、生动活泼的迎亲送亲画卷。

    《扶苏遇难》画的是秦朝末年的一个悲壮故事。瓷器的正面是蒙恬坐像,他伸出右手作制止状,左边有军士打着“蒙恬将军”号旗。右边是一个刽子手正要杀害扶苏的画面。扶苏公子是秦始皇长子,内定皇位继承人,在蒙恬将军的军队里监军。秦始皇东巡时客死归途,赵高、李斯假传圣旨,赐死扶苏,使胡亥登上了皇位。后来又杀害大将军蒙恬,导致秦国很快灭亡。扶苏遇难的地点,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今陕北榆林地区,当时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在那里防备匈奴。《史记·蒙恬列传》有:“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巉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可见蒙恬当时是在督修九原至甘泉的道路。甘泉,在今陕北榆林附近。九原,在今包头市西。在元青花釉里红《扶苏遇难》纹执壶上,有“中”“原”两字号旗,在元珐璍彩《扶苏遇难》纹盘上,也有一面“中”字旗。我认为它们都暗示,扶苏遇难的地点,是“中原”,亦即九原至甘泉间的一个秦代叫“中原”的地方,而非在榆林。

    《周亚夫细柳营》是一个西汉故事。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曾经平定过吴楚叛乱,官封条侯,治军极其严格。在他屯兵细柳营时,马不离鞍,士不卸甲,随时准备战斗。一次,汉景帝路过,想进军营看一看。守门的军士告诉汉景帝,没有周亚夫的命令,不得开门,即使皇帝来访也不例外。汉景帝对周亚夫治军极为赞赏。这个纹饰的典型画面为:一面是周亚夫独坐大帐,旁边站着持剑的军士和打“周亚夫”号旗的士卒;在另一个画面上,汉景帝和随从正被挡在营门外等候开门。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后来,汉景帝还是因为周亚夫的傲慢而寻过弄死了他。

    《渭边访贤》是周文王在渭河边遇姜子牙的故事。相传纣王无道,周文王西伯为推翻殷纣而访求贤能。西伯听说渭河边有个白胡子老头用直钩钓鱼,还说“愿者上钩”,就去拜访。最后,八十高龄的姜子牙做了文王与武王的军师,推翻殷纣而建立了周朝。画面上姜尚卧在船上钓鱼,周文王坐车而来,到船边看望姜尚。其他人物有打“周文王”号旗的士卒和随行的官员、武士。但是,也有瓷器上,把姜尚画成一个坐在树荫下纳凉的山野老头。其实,这个纹饰还有一个配套的,就是《渭边寻贤》。《渭边寻贤》里没有姜子牙等人,而是一个牧象的农夫。表达的意思是周文王在向牧人打听姜子牙的下落。这样,一寻一访,构成了一则完整的寻贤访能的故事。牧象的画面很有意思。如果这是真实的,那就意味着三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中部,气候还很温暖,以至于农民可以养象干活。

    《文姬归汉》是曹操从匈奴迎回蔡文姬的故事。曹操为完成《续汉书》,以重礼赎回已经嫁给左贤王为妻的蔡琰。蔡琰,字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多文才。画面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以蔡文姬归来,曹操等着接见的为多。

    《四爱图》通常在瓷器上划出四个窗,里面各画一个人物,或画一老一小两个人物以及兰花、菊花、荷花、鹤与梅等花草树木,表示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和林和靖爱梅鹤的四则名人趣事。

    元瓷人物故事图纹都有出处。不同的瓷器在表现它们时,画面大致相同,但也有变化。例如,在《携琴访友》中,通常画一个主人在家等候;画一个访客骑马而来,前后是携琴的,背剑的跟随。但有的瓷器把主人画在城楼上,两边各立一个侍女。有人误以为这是诸葛亮的《空城计》。有的瓷器画访客人物时,竟有端酒壶的,捧吐盂的。通常,除了主要人物,次要人员可能有所增减。此外,人物的仪表、姿态、神情也有不同。而作为人物故事纹背景的花草、树木、山石更是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例如,在《三顾茅庐》中,刘备通常是宋代官员的打扮,但也有打扮成员外模样的。茅庐,通常要画出一座茅屋,诸葛亮在里面睡觉。但有的只画出茅舍的一角,或仅仅一段篱笆,一个柴门,让刘、关、张三人站在那里干等,根本没有诸葛亮的影子。这说明,元代的画师们虽然要遵守一些约定成俗的规矩,以使相同题材的纹饰大致布局一致,但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使每一个瓷器上的纹饰都有其个性,不至于千遍一律,雷同乏味。更有趣的是有的《周亚夫细柳营》纹饰,竟把《鬼谷授书》里的鬼谷子与龎涓、孙膑在一起的画面几乎原封不动的移植过来,作为周亚夫与其侍从的形象。周亚夫本应是铠甲披身,正襟危坐,现在竟变成一个坐在山石上的山野老头了。出现这种笑话估计是有的画师文化素养不高,对故事背景了解不够,自己没有画谱,因而东拼西凑的结果。

    有一个元青花“庆和楼”人物纹梅瓶,主题纹饰里有三个人物:一个坐在圆凳上掩面哭泣的年轻女子,一个男子正在挥拳追打另一个男子,而那个男子一手遮面正欲逃离。楼台的匾额写的是《庆和楼》。看情节这应是水浒故事里的武松打杀西门庆的场景。但《水浒传》里,武松打杀西门庆的现场是《狮子楼》,没有《庆和楼》一说。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在元代的口传故事里,武松是在《庆和楼》打杀西门庆的。但后来《水浒》成书时改成《狮子楼》了。

厮杀纹

    厮杀纹画的是数员骑马武将在相互厮杀。它在两种场合里出现。一种是配合人物故事情节,如《三英战吕布》纹中的刘、关、张与吕布的战斗场面。一种表现的不一定是具体情节里的厮杀场面,而是画者心目中的厮杀场景。这是一种纯粹的装饰纹饰,好像解放前的戏台上,出现空档时,出来两三员武将莫名其妙地厮杀一场一样。这种人物纹虽然出现不多,但也是一种类型。

市井人物纹

    在元瓷人物故事纹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市井人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在人物纹里看不出有机的故事情节,出现的只是一个个的相互独立存在的人物。但从整个画面看,它似乎展示了一个市井生活的场面。典型的如元青花市井人物纹八棱罐。它的上面画有一个依杖探望的老者、一个挑夫、一个背桨的船夫、一个下地的农民、一个在柴门口的妇人和她的孩子。一种是在人物故事纹里增加若干人物,他们不是故事里的角色,而是为故事配景存在的,跟故事情节若即若离。但他们的出现,使画面增色不少。如《卓文君卖酒》故事纹青花罐,除了卓文君、老妇、和司马相如外,还画了一个挑薪叫卖者、一个卖酒食者。挑薪叫卖者边挑薪叫卖,边在看一本书,让人联想是在看司马相如的诗词歌赋。卖酒食者一头挑的是一坛酒,一头挑的是一筐糕点面食。这个画面画的主要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一段浪漫爱情故事,但也画出了当时的市井生活,看起来好似《清明上河图》的一角。

人物形象纹

    多用来表达英雄人物的形象。它并不是人物的写生画,而是用写生的形式,表达画师心目中,更确切地说,是画师感受到的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说明这种纹饰的最好例子是水浒人物纹瓶。这组瓶每个上面减地浮雕六个水浒人物。要表达水浒一百单八将,这组瓶应有十八个。这种人物形象的表达与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末尾出现的水浒人物榜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教化纹

    这是一种倡导社会风尚的纹饰。孝子故事纹是当时典型的社会教化纹。在元瓷上,已发现的有二十四孝中的《戏綵娱亲》、《尝粪忧亲》、《弃官寻母》。还有“孝子拉车”的纹饰。它描述一个孝子代替牛拉车,让老父坐着出外散心,后面跟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孝子拉车”并不是约定成俗的《二十四孝》中的孝行。可能是在元代流行于民间的一则孝行故事。明代编成的《二十四孝》中并没有收录在内。此外,还有一些是待人接物、尊敬老者、礼待路人的纹饰。

《   尝粪忧亲》说的是南朝人庾黔娄,父病重。医生告诉他尝粪可知安危,苦则安,甜则危。他尝后知父病情危重,祈求上苍保佑他父亲安康,自己愿代父去死。这则故事的尝粪,看起来荒诞,实则有一定科学道理。因为粪甜,则表明体液中有大量糖分,是糖尿病后期症状,是病危症兆。

婴戏纹

    这是一种描写儿童戏耍场景为主的生活情趣纹。它还包括妇幼同乐、老幼同乐、老教幼学等内容。婴戏纹至少在北宋的釉上彩青花上就已出现,在明清瓷器上,特别是成化的斗彩瓷上,更是喜闻乐见的纹饰。但在元瓷上,这种纹饰少之又少。在本书的瓷器中,只有延佑年间生产的黄地五彩瓷上偶见婴戏纹的表现。我想这种境况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某种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蒙古人和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一向重视牛羊甚于老婆孩子。男人们见面通常互相问候:《牲口好!》。很少有人问候老婆孩子。这恐怕是一个主要原因。

    元青花人物纹的最大特点是传神。画师们不打画稿,信手涂青。由于他们技术熟练,拿捏人物胸有成竹,因此,虽然寥寥数笔,就能把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而这正是新近仿制的元瓷最缺乏的东西。

    应该指出,由于元代离开人们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了,除了有标记的人物故事,如《鬼谷下山》、《渭边访贤》等,和特征明显的人物故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等,有些人物纹的解读会有一些困难。也就是说难免有读误的地方。

    瓷器人物纹始于唐,盛于元,精于清。但在瓷器上表现有事实情节的人物故事,则非元瓷莫属。在元代末期,瓷器上出现大量英雄人物故事纹,特别是水浒人物故事纹是有强烈的时代背景的。水浒文化就是造反文化。瓷画作者显然意在发泄对异族压迫的不满,而且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内心感受和审美情趣。统治者恐怕不是不知道这种文化对他的危险。鉴于当时元朝政府已经力不从心,好在水浒英雄反的是赵宋政权的压迫,而他们自己正是推翻南宋而取而代之的政权,于是在解释上找到了平衡点,才为这种造反文化保留了一个短暂的生存时间。到了明代,这种瓷器上的造反文化就迅速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