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硅酸盐水泥单价:宁波奉化雪窦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54:52
宁波奉化雪窦寺

       

 

        溪口雪窦山名胜区因是现代历史人物蒋介石父子的故里,更兼风光秀美,不乏史迹而名闻国内外,成为旅游热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雪窦寺
       

        雪窦寺因雪窦山而得名,雪窦山纵横数十公里,最高处海拔900多米,整个山的主峰叫乳峰,乳峰下面有一个石洞,洞内喷出来的泉水,如乳如雪,所以称雪窦或乳窦,雪窦山的名称就出此而来。

       雪窦寺位于雪窦山中心,四面环山,两流合汇,九个山峰犹如“九龙抢珠”,环境胜绝。

       雪窦寺历史悠久,晋时开山时叫“瀑布院”,已有1700年历史。公元999年北宋真宗敕赐“雪窦资圣禅寺”寺额。南宋宁宗时,评定天下寺院等级,雪窦列为“五山十刹”之一。宋理宗赵昀御书“应梦名山”,遂有“应梦道场”的盛誉。雪窦寺外,首先可见山门上的题字“四明第一山”,由蒋介石亲笔所书。

        山门内有两株大树,名叫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公孙树。这两株银杏有雌雄之分,左边为雌,右边为雄。更珍贵的是它们系汉代所栽,人称“汉代白果”。郭沫若游雪窦寺时曾说:“汉代大树,诚不虚也!”雄树旁有一石碑,上书“弥勒应迹胜地”。是指弥勒佛与雪窦寺的渊源深厚。相传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在奉化县江水中现身,被长汀村人收养,后到奉化岳林寺出家,常到雪窦寺讲经弘法,因而岳林寺、雪窦寺被人们同称为“弥勒应迹圣地”,公认为弥勒道场。所以,在雪窦寺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特建有一座“弥勒殿”。

        天王殿内后是“弥勒宝殿”,正中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塑像,两边是千尊形态不同的弥勒,大雄宝殿后是法堂,又叫藏经楼。只见法堂前有两株楠木,相传是爱国将领张学良亲手所种,因此人们称它为“将军楠”。

 

仙人桥(千丈岩)

                        
        仙人桥是徐凫岩的风景绝佳之处。蒋经国在日记中记叙游徐凫岩美景时称为“此间山水美丽清奇,世罕其匹。”徐凫岩拍摄了许多影视外景,如电影《难忘的战斗》、《曙光》,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等,里面都有仙人桥的画面。
 

会仙亭

                             

       徐凫岩是雪窦山最高的一个自然瀑布,徐凫岩岩顶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被称其为“华东第一瀑布”。会仙亭是徐凫岩的一个观瀑亭,建于1991年。岩壁“徐凫溅雪”四个大字,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的手笔。崖口有一块巨石外突,相传仙人就是从这里骑凫升天的。徐凫岩岩壁以鞠猴岩为中心,两边绝壁延伸宽度数百米,整座绝壁横向呈放射形状,竖向如刀削斧凿,十分壮观。                          

徐凫亭

                                        
      
        徐凫亭是徐凫岩途中的一个休息亭。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凫是一种水鸟,俗名野鸭子;徐是慢慢的意思。相说古时有一仙人在此骑着水鸟徐徐升天,这一美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所在这里叫做“徐凫岩”。中间一块山岩,好像猴子在鞠躬,所以又称“鞠猴岩”。

 

弥勒文化休闲区

         

                       
        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位于奉化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山——雪窦寺后山海拔369米的山坡上。景区规划面积52公顷,由中、东、西三条轴线和六大功能区组成。中轴线为大佛主景区,东轴线为大佛副景区,西轴线为原雪窦寺建筑。六大区功能布局动静结合分别是:大佛核心区、礼佛朝拜区、弥勒群雕区、文物展示区、休闲修身区、旅游购物区。新建的主景区中轴线从南入口至大佛全长650米,高差55米。沿轴线景点依次有:八功德水广场、定慧桥、大山门、御碑亭,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的摩尼宝殿,近万平方米的弘法广场(广场中心设有大型动态雕塑“花开现佛”),大铜牌楼,再沿25米宽台阶而上是五供台,布袋谷、弥勒百态园、天慈阁、天宁阁、露天弥勒大铜像。大铜像左下方为八角七层水晶万岁塔,右下方为万年阁,大佛基座内设有可容纳1200人的弘法讲堂、弥勒文化博物馆和功德林碑墙。从讲堂向上走可直上佛座莲花恭抱佛脚,向下走可直至地宫,地宫有明有暗,明宫可供游人参观,暗宫内藏法物珍宝。景区建设还充分利用原有二条山涧溪水营造水景并运用现代声光技术点缀其间,使整个大佛景区充满了灵气。

下隐潭
     
       自中隐潭沿山径小路下行500米便可到达下隐潭,其风光集峰、洞、潭、涧于一体,分外秀丽。这里的瀑布有两支,人称“鸳鸯瀑”。下隐潭的一块巨石广约10平方米,旁有石笋一座,高20余米,人称“石笋峰”。峰在潭上,潭在峰底,半遮半现。整个下隐潭犹如一座水上广厦,瀑布横倾潭外,仰视如彩霞横空,绚丽多彩。

中隐潭

        从上隐潭下行约500米,就是中隐潭。只见涧中巨石横卧,瀑布从巨岩中俯冲而下,东折西回,有急有缓,水沫随风飞溅,若雾若雨,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别具溪谷野趣,因此以清秀取胜。

上隐潭 

             
        三隐潭是雪窦山中三折瀑布组成的景观。因为隐匿山谷,又有三处潭潭,所以叫三隐潭。隐潭之水,源自东岙村,形成三级瀑布,全长约1600余米。从上到下分别叫作: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

        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从崖顶下通潭底,有石阶216级,形状象一座天梯。潭底架有一座石桥。瀑布循崖倾泻,高约40米,流水呈线条形,发出哗哗响声。置身潭边桥上,雾气弥漫,水沫溅衣,凉气逼人。

        上隐潭瀑潭边,有一座龙王庙,占地约160平方米。庙里供奉着三尊龙王,中间的是青龙,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左边是紫龙,保佑考取功名;右边的是黄龙,赐您财源广进。各位可各取所需,进行参拜。

锦镜池

       

        这是一口开挖于宋代的古池。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由曹洞宗十一世,雪窦寺方丈足庵禅师组织挖掘而成,后被南宋诗人张良臣命名为“锦镜池”。池中汇聚了雪窦寺东、西两条涧水,当时面积达7800平方米。其上修桥置闸,以控制千丈岩的瀑布。现在的锦镜池面积约200平方米,在1986年重修,池畔砌堪筑路300米,上端有关山桥,桥上是青锁亭,使千丈岩的景观错落有致,景色更加迷人。

飞雪亭

       

       飞雪亭自古是观赏千丈岩瀑布的最佳之地。因千丈岩瀑水状如飞雪,古有飞雪瀑之称,因此此亭取名叫飞雪亭。北宋文学家曾巩形容道“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序雷声六月寒。凭栏未穷千里势,请从岩下举头看。”只见岩壁中间有突出的巨石,瀑布到此经过碰撞,顿时水花四溅,洒如雪飞,分成上下两段,上段如玉龙腾飞,下段如珠帘垂地。如在晴天,阳光折射,会呈现出七色彩虹,令人叹为观止。

双虎听经

         
         
        这组一个和尚和两只老虎的塑像,名叫“双虎听经”。
        说的是宋朝雪窦寺高僧知和禅师,曾在这里结蓬修行。他每天五更起身,来到妙高台,双膝盘坐在晏坐石上讲经说法,他用宏亮的声音讲述佛家的禅语,使居住在妙高台下悬崖洞内的两只老虎也听得十分入迷,所以每当知和禅师的木鱼一敲,老虎就会从洞里跳到台上前来听讲。天长日久,与知和禅师形影不离,情谊深厚。一天,知和禅师在晏坐石坐着死去。两只老虎就伏在他的遗体旁边,日夜守灵,直到遗体入灭,然后绝食而死。

 

晏坐石(妙高台)

       

        平台中突起的这块石头,方形光滑,可容一人入座,称为“晏坐石”。据说,蒋介石母王采玉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雪窦寺烧香拜佛。蒋介石九岁时,跟随母亲第一次来到妙高台,看到这块石头,一屁股坐在上面,不愿起来。他母亲多次催促回家,他仍恋恋不舍。后来,蒋介石发迹,只要回到溪口,上了妙高台,总要在这块石头上小坐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