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峰古天乐电影:引用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0:04:01
洛沙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从悲怆、苦闷到旷达乐观

 

 

 【内容摘要】  苏轼谪贬黄州的心灵历程是很复杂的。文人的豪放不拘使他在政治上失意。“乌台诗案”之后,谪贬黄州期间,作为一个朝庭命官,他后悔自己的莽撞多言,感激皇上的不杀之恩、亲朋的规箴之情,决心改过自新,以待机而起。但作为一个风流倜傥的天才文人,突然遭小人暗算,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乌台诗案”是一场亘古罕见的文字狱,与苏轼有交往的朋友受牵连者甚多,因此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朋友们再不敢与苏轼有任何往来,苏轼亦处在被监视的政治环境中,因此极端苦闷、孤独、寂寞,他只好转向佛道,只好以酒浇愁,只好寻觅山水。最后于清风明月中解脱了烦恼,重又豁达超脱起来。

【关键词】  口舌之祸 乌台诗案 死而复生闭门思过外儒内道 自我排遣、自我圆通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苏轼,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北宋文坛的盟主,是闻名中外、流传千古的天才的全能的文化巨人。在诗词方面,他开创了豪放词派;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绘画方面也独树一帜。他还通医术、晓音乐、习水利、善建筑。这位文化巨人曾是朝庭重臣,然而在短暂的显赫之后,失意居多。正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才成就了一代文化巨人。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二十一岁的苏轼考取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苏轼的文章后,不由地出了一头汗,称赞苏轼是个“奇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嘉祐六年(1062年),苏轼在“中制科”策试中,入第三等,任大理评事凤翔签判。自北宋以来,策试入第三等的只有两人,苏轼就是其中之一。据说策试结束后,仁宗回到寝宫十分高兴地对皇后说“朕今日得了两名文士,有宰相之才,名叫苏轼、苏辙。然而我已经老了,怕是用不上他们了,我将他们留给子孙们,不是也可以吗?(《苏轼》90页)”

英宗对苏轼也极其爱惜和培养。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英宗想依照唐玄宗任李白为翰林学士的故事,破格提拔苏轼任翰林之职,为皇帝司草诏等事。宰相韩琦反对说:“苏轼的才能,可以说是远才大器,将来自然会被朝庭重用。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爱护他,培养他。如果马上要重用他,这样不但不利于他,反而会害了他。等到他才干老练,天下之士无不敬畏他,并且都希望朝庭进用他时,再重用他,人们就不会有什么异议了。”于是他推荐苏轼到使馆供职(即文化教育部门),这是个可以接近皇上的职务。

苏轼真是少年得志,轻云直上,因而也有些恃才放旷。自古恃才放旷而引来杀身之祸者不胜枚举。

神宗也是个很重人才的皇帝,他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却极力反对。神宗一直以为苏轼人才难得,还想重用他。那时反对新法的大臣纷纷外放,神宗并没有为难他,是他自己不愿意卷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自请外放的。

在苏轼外放期间,朝庭政局不稳。当时主持新法的王安石,吕惠卿先后失势,李定、舒旦、何正君等小人纷纷串上来专权。变法与反变法之争,变为权利之争。加上苏轼是个忍不住的人,心里有话,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看见新法扰民的弊端,他便忍不住写诗讽刺;看见李定、舒旦等无能之辈专权,便忍不住写诗谩骂;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转到湖州任太守时,还在到任的谢恩奏章上发牢骚:“臣荷先帝之误恩,擢置史馆…………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随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新进”一词,当时专为讥讽那些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这句话就刺痛了那些小人,这些人当然就沉不住气了。

那些小人本来对苏轼忌恨得要命,本来就想通过打倒苏轼而株连异己,早把刀磨好了,现在苏轼居然来送死,于是一场亘古罕见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就爆发了。“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名称。他们迅速派人逮捕苏轼,把他送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审问。条条罪状都置苏轼于死地。严刑审问长达四个多月,苏轼认为自己必死无疑,连遗书都写好了。

当时,太后病得奄奄一息,神宗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轼一人就够了!”太后还说:“这都是小人跟他做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现在想由他的诗入他于罪,你可别冤屈好人。”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当朝左相吴充也对神宗说:“曹操猜忌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轼呢?”

在这种情势下,神宗不顾反对派的阻挠,亲自下诏书释放了苏轼,把他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乌台诗案”受到牵连的人很多,驸马王诜,削除一切官爵;弟弟子由,削成酒监;张方平、司马光和范镇等大官和几十个朋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谪贬。

 

人们都知道,苏轼思想的显著特点是“杂”,他把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杂烩起来,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两者进行统一。从客观上来讲,他这一思想的成熟,得益于“乌台诗案”的折磨,得益于黄州谪贬的寂寞。

苏轼在“乌台诗案”期间,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而神宗亲自下书释放他。他虽被贬黄州,但死而复生,他能不惊恐后怕?能不侥幸余生?能不感谢皇上吗?

 当时他初出牢狱,暂居定惠院。在《定惠院寓居偶出》一诗中,他写道:“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在《次韵前篇》中说“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苏轼》93页)在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惊恐后怕、侥幸复生的心情。

后来,苏轼对老朋友章淳写了一封信, “平时惟子厚(章淳)与子由(苏辙)极口见戒,反复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某真非人也……某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稍循理安分,岂有今日?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方其病作,不自觉知,亦穷命所迫,似有物使。及至狂定之日,但有惭耳。而公乃疑其再犯也,岂有此理哉?……”在这封信中,苏轼明确地表示了对皇上的不杀之恩、朋友的感激之情和自己的反省之意。(《苏轼传》15章)

“乌台诗案”侥幸余生,苏轼来到黄州,惊魂一定,便开始反省自己,闭门思过,希望吸取教训,改过自新,等待时机,以求重新得到朝庭的任用。

在苏轼离京谪贬黄州,路经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时,弟弟苏辙赶来劝导说:“哥哥总以君子之心度人,可不要忘了有人总以小人之心度哥哥呀!”苏轼感叹到:“弟弟说得很有道理,我以后多多注意就是了。”苏辙临走时又劝哥哥说话要谨慎,以免因舌而再次得祸。苏轼点头,默不作声。在送别宴会上,向来爱说话的苏轼却一言不发。苏辙感到很奇怪,便问道:“哥哥,你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呀?”苏轼用手指指口,又指指舌头,意思是:你不是劝我免遭口舌之祸吗?苏辙笑着对哥哥说:“我让你说话注意一点,谁叫你装哑巴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决心吸取忍不住而导致口舌之祸的教训。(《苏轼》92页)

到黄州后,名为黄州团练副使,实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罪人。有人劝苏轼辞官归乡,他却开玩笑地说:“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他不相信自己在政治上就此一蹶不振,永无出头之日。在《到黄州谢表》中他表示:“惟当蔬食没齿,杜门思愆;深悟积年之非,永为多士之戒……指天示心,有死无易。”由此可知,他把自己被贬黄州当做神宗给他的一个闭门思过、改过自新的机会,以待机而起。

他即使是在政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些有益的事,例如救助女婴、教黄州子弟读书识字,吟诗作赋等,不甘无所作为。(《苏轼》92页)

谪贬黄州后,苏轼对政治虽然没能完全忘情,但佛道思想的发展成为他个人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

关于“乌台诗案”苏轼获罪的原因,众说纷纭。太后认为是小人跟他做对。苏轼的好朋友——和尚佛印也说:“子瞻中大科,登金榜,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宋稗类抄》)虽然苏轼反省自己因舌得祸,但也认为自己是遭小人忌妒、暗算。那么他对迫害他的小人能不愤恨吗?

在旧年除夕,苏轼一被释放出狱。就写了这样几句诗:“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少年鸡”原指贾昌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而任宫廷的弄臣和伶人,在这里暗指朝廷当政那批小人,是宫廷中的弄臣和优伶。(《苏轼传》14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朝庭那帮小人的愤恨。

从苏轼给李常的信中,我们更可见他内心的愤恨和不平——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小人们把持着朝庭,说你是个诽谤朝庭、讥上骂下的罪人,你就是个罪人。这里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谁管你“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谁管你为国为民置生死于不顾?经过“乌台诗案”,苏轼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却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你只有把愤恨和不平埋在心里。

随之而来的险恶的政治环境,艰难的经济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像冰山一样,把他仅存在胸中的这点怒火全部浇灭了,挥之不去的只有悲凉、苦闷、孤独和寂寞。

苏轼在黄州的政治环境,在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从这段话我们可窥见苏轼心中的悲凉。

过去苏轼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轼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安慰话。苏轼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点友谊的信息。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人感到悲凉。“乌台诗案”是一场亘古罕见的文字狱,与苏轼有交往的大官和朋友受牵连者甚多,因此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朋友们再不敢与苏轼再有任何往来。一是怕加罪苏轼,二是怕连累自己。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只能在苦闷孤独、寂寞中度过。

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到黄州后,暂时住在定惠院。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散步。在家人接来之后,太守好意让他们住在临皋亭。

此时,朝庭奉禄名存实亡,苏轼出现了前所没有的经济危机。一大家子人,每月不足四千五百钱(相当于今天人民币36元),每天不足百五十元(相当于今天人民币1.2元)。

不久,他手里的银两用完了,无以为生。靠朋友的帮助,在黄冈东坡开垦了约十亩荒地,真正务农了。他还在山坡上建了一座房屋,就是有名的雪堂。他自称“东坡居士”。在和友人孔平仲的一首诗里,他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此时苏轼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完全不是士大夫,而是“自种黄桑三百尺……日炙风吹面如墨”的农人。一代名人混迹于樵夫渔民间,怎不令人寒心?然而苏轼却很乐观。

在《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这首词里,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坦然乐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セ厥紫蚶聪羯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中“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料峭春风”,将苏轼的苦楚道出,将他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而“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更将苏轼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不以世事烦恼的恬淡与超脱,展示得淋漓尽致。苏轼在“料峭春风中酒醒”,在“山头斜照相迎”中,拥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和乐观、旷达和超然洒脱。   

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倒塌,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艰难的经济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苏轼为什么仍然保持坦然和乐观、旷达和超然洒脱呢?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苏轼暂住定惠院时,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开始钻研佛道,开始练习瑜珈术。

练习瑜珈的全部的努力,在于努力少思索,以至一无所思。他首先要把过去的世界完全忘记,才能排除心中的悲怆、苦闷。可是人总不能一天到晚练功吧?人总得回到现实中来生活,这样悲怆、苦闷就不可避免地随着眼睛睁开而袭来。白天有沉重的劳动、和睦的家庭以及朋友和酒,可以暂时忘记,可是当夜幕降临,过去的一切又一幕一幕地在眼前上演。彻夜难眠时,他就干脆出去散步。这个习惯在他谪贬黄州时一直保持着。

他来到人们所说的赤壁的对岸,看到“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想起古代英雄豪杰建功立业,名垂千古。而自已空有一腔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混迹于樵夫渔民间,连肚皮都难以填饱,家小都难以养活,怎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怎能建功立业?不由得感慨万端。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对周瑜风采才华的赞扬,表现他仰慕古代英雄和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故笔下展现了昔日的风云和驾驭风云的英雄豪杰。昔日英雄的业绩和今日自己功业无成相对比,表现了苏轼豪放情怀和无奈的感叹,表现了苏轼的内心既充满了渴望又充满了苦闷的矛盾心情。

其后苏轼又写了有名的《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前后赤壁赋》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但是词偏重于内心矛盾的揭示,赋更多地写到矛盾的解决。(《中国文学史》第四章《苏轼》)《前赤壁赋》通过客的问,“一世之雄”“而今安在”的历史感慨,把苏轼内心的苦闷和不平展现出来,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表现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人生。通过主的回答,以山水长存的事实,表现出一种“物我皆无尽也”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赋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诗人的自我独白。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时,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中,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下,苏轼似乎于混沌中大彻大悟了:宇宙、人生、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你说变,他就变;你说不变,他就不变。物我都是无尽的,而物各有所主,听天由命,不得强求。这种齐生死、等荣辱、同忧乐、无是非的虚无主义思想和随缘而适的人生态度,成为他在险恶环境中自我排遣、自我圆通的精神支柱。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苏轼引导自己从苦闷和不平中解脱出来,在清风明月中找到了出路。开始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无穷乐趣,于是他乐观、豁达的天性重又显露出来。

写这两篇小赋不久,苏轼又写了一篇短短的月下游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然而美的空灵,美的安宁。没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安能写出宁静欣悦之情境?

是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了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他的写作上,娴熟、通灵的文章是他成熟、圆通心灵的写照。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苏轼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

所以他在《浣溪沙》一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人可老,官可贬、仕可折,但人的志气不可灭、精神不能倒。这是苏轼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是苏轼在黄州谪贬中旷达乐观性格的具体体现。

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谪贬黄州的心灵历程的转折点,是他从悲怆苦闷中解脱出来,重又变得旷达乐观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       虞云国《细说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12月第1版

2.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第四章《苏轼》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

3.       林语堂《苏东坡传》网上阅读

4.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文化巨人编者若寒《苏轼》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10月第1版

5.       余秋雨《东坡突围》

6.       中国历史丛书《王安石》《司马光》李浩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7.       《独具一格的矛盾美》湖北王寒火著选自《中学语文》2001年第三期

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高等教育出版

9.       《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0年7月出版

10.    《历代文学名篇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6月第1版

11.    《素质教育新教案》语文第三册西苑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1版

12.    《—蓑烟雨任平生》ヒ读贾  网上阅读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博客风格 - 手机博客 - VIP博客 -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信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