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风作家:金融危机下对会计的新要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4:58

会计服务信息质量要求中,审慎原则尤为重要——《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虚拟经济危机积累以至陡然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华尔街金融机构违反了其一贯奉行的审慎原则。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很难去责难这些金融机构的管理者,由于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虽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都有相关规定,但如何保证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在会计处理上的审慎原则却有着极大难度。

  公允价值法是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强调的计量模式,但是如何评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却是公认的难题:例如,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工具的信用质量,而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信用质量的估计是无力的。又例如,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往往使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而对于估值技术的规定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另外,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无法合理诠释价值波动性巨大的金融工具,而这种波动性却是金融工具代表的经济指标所与生俱来的。

因此,2008年10月,国际准则委员会同意资产评估企业把手上的金融投资工具重新分类,明确非衍生工具的金融资产无须按市值计入损益表;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认为,对于目前市场大量的股票、债券,金融机构可以使用企业的模型及假设参数来估算合理价值入账。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规定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按照公允价值计价而导致的账面浮亏引起投资者恐慌,从而导致进一步资产螺旋式减计的可能性,但是也很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中相关资产价值背离其公允价值,这在金融危机下就直接表现为资产的高估以及投资损失的减计。很多财务官们坚决反对在危急时刻暂停公允价值会计的想法,而是建议在财务报告中对该部分进行更富有逻辑的披露。但是现有披露信息如何进行分析与使用却存在操作难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在内的复杂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准则,如何统筹兼顾,确保准则的可理解性与可比性,如何避免因为会计计量而引起的市场恶性变动,是会计准则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首先,金融危机下会计从业人员应当更加恪尽职守。正如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一书中指出,“公司的兴衰取决于经营者如何支配它的财力,包括财务、信息与金钱”,而财务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用最佳的财务管理模式让公司资源在水平及垂直面均达到最优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在这个经济的寒冬,财务部门有义务整合公司财务组织以实现风险与绩效的均衡,向管理层提供最有利于公司发展或者最能保全公司的财务策略,并在管理层确定后不偏不倚地执行,帮助公司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金融危机下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来自于公司的运营压力以及管理层追求薪酬最大化的压力,会计从业人员迫切需要提高风险意识。2009年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首次下降,公司运营受到外贸剧减、消费疲软和直接融资渠道受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减弱,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尤为严重,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管理层可能出现操作利润的可能,而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制度使得部分高管为了追求巨额报酬,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需要谨守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不仅仅是在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上恪守风险控制要求,更要有维护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决心。

  第三,金融危机下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相关经验与技能,公司应当加强高级会计从业人才的储备。中国公司特别是大型国企,对于该领域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管理层通常对于衍生金融业务比较陌生,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更是对此一知半解。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用符合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思维与知识来提升自己;最大限度地弥补其在相关领域的不足;公司管理层也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资源投入,提升会计公司从业人员素质,避免中信泰富投资累计期权亏损之类事件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