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采特 下雪怎么玩啊:学生的提问──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57:50
学生的提问──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叶小兵 DIV.MyFav_1191049246413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P.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LI.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DIV.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049246413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年都要带本科师范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听很多实习教师的课。记得有一次听课,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然后就接着讲下去。

 

在课后进行评议时,我问这位实习教师是不是知道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说还真不知道,所以只好转移话题。我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看一看郑和的传略就知道了;即使一时答不上来,也不要紧,关键是怎么对待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你采取的办法是绕开了学生的疑问,这就像是在关上一扇门,关的是学生浓厚兴趣和积极思维的门,关的是师生互动的门。然后,我给他讲了我在中学听过的一堂观摩课的情况。

 

这节课的内容是战国七雄。教师在讲完长平之战后,问学生“怎么看赵括这个人”,显然这个问题是有预设答案的,也有学生马上就答出了“纸上谈兵”。就在这一问答本应结束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赵括这个人很了不起。”此言一出,连我们听课的教师都吃了一惊,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说。任课教师的做法是怎样的呢?他是请这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就回答说:

 

长平被围三年了,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的吃喝怎么解决?外面的援兵又没有。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要不就是活活饿死,要不就是投降秦军,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而是冒死突围。他就这么做了,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

 

对于这个学生的解说,教师没有立即加以否定或认同,而是让班上的学生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在进行讨论的小结时,也是侧重在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思考,并指出进行历史评价时要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上考虑和要有证据支撑所说的观点。

 

这位教师的做法,最值得肯定的是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上面所提到的这两个教学实例,都涉及到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学生提出了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什么要高兴?因为教师的教学有了反映,有了效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他们有学好的期许,他们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表现出了探究的愿望,他们还想在教学中展示出自我,这些不正是教师最希望看到的吗?所以,教师应该非常积极地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现在我们提倡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互动是有真与假、表面与实质上的区别的。真正的、实质上的互动,是师生之间在情感上、思想上、认识上、智慧上的交流与促进。从教师的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方法,教师只有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满足学生,才能使学生真的动起来;从学生的角度上讲,只有民主、宽松、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生动、有趣、好奇、有用的学习内容,他们才能真的动起来。在这当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动起来、动下去,而且是思维上的动,认识上的动,即实质上的动。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疑惑性的,这类问题多是有关历史知识的。学生在学习时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希望老师给予解答,如上面所述的前一个例子。第二类是质疑性的,这类问题多是有关历史认识的,即学生不认同所学的内容或观点,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上面所述的后一个例子。第三类是拓展性的,即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希望老师给予帮助,如要求老师多讲讲某一史事,或介绍一些读物之类。前两类的情况多是发生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第三类的情况多是发生在活动课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由于当前提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而后两类情况的出现逐渐多了起来。

 

不论哪一类的问题,作为教师都应认真地对待和积极地回应,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所要求的。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完全想不到,教师又怎么来对应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一种情况是教师对问题心中有数,那就直接解答,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如本文开头时提到的“三宝太监”,教师就可以进行解释:郑和原来是信伊斯兰教,进宫后受太师的招引,受戒成了佛门弟子。由于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因此人们称他为“三宝太监”,这与他的小名没有关系。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在历史教学中出现并不奇怪,因为历史知识纷繁复杂,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通晓。如果采取积极的态度,教师就不妨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去寻找答案,我想在下节课上我会给你答案。”然后在课下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做一些准备。我还见过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大清楚,班上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好不好?课后我们都去查查书或上网搜索,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然后我们再来一起交流。”这样的做法,就将问题摆在教师和学生的目前,将其转化为学习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更积极的方式。

 

上面这两种情况多是属于知识性的。对于知识,教师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态度,其实是会得到学生的尊重的,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去学习和探究,我们就能够由不知转为知,并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种情况是认识上或方法上的问题,即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观点,甚至是提出不正确的看法或观点。对此,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采取民主的、开放式的态度,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全谈出来,然后再正面对应,或是教师提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供学生参考;或是像前面提到的观摩课中的教师那样,让其他同学都来谈谈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中逐渐解决问题。即使不同的观点不能统一也不要紧,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甚至是交锋中有所收益,这就是现在常说的“重过程”。

 

当然,历史教师要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基础还是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史学功底和史学素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学习和钻研。

2007-09-29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