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式气体流量计监控箱:《对焦中国画》:从皴法看师承与求变(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0:41
(节选一)从皴法看师承与求变(1)对焦中国画0000LWTA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 加入书签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大师,由于他们的儒、道思想背景,他们笔下要表现的,并非一时一地的景象,而是大自然的宏伟气魄。因此,这个时代的山水构图,大都是顶天立地式的布局,把整座雄伟的山、远望无际的景观,展现在观者眼前。这时期的山水画家还会用不同的笔墨技法,表现山石的各种质感与线条变化,这些笔法,我们称之为“皴法”。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大师,各有自己独特的“皴法”。例如董源喜欢用一条一条长长的线条,来表现江南山丘的质感,他这种状似麻丝的线条,后人称之为“披麻皴”。巨然早年曾经师承董源,他在董源的“披麻皴”之上,再创“矾头皴”,那是画在山峰之顶,状似馒头的笔墨造型, 用来表现山峰之巅、树丛之间露出来的岩石。另外,董源和巨然又喜欢在山石之间,利用墨点来点出远处的丛林和树木,这些点墨的手法,我们称之为“点苔”。“点苔”往往使画家笔下的山峦,看上去有郁郁葱葱的感觉。后来宋代的米芾、米友仁两父子,尝作江南湿润迷蒙的山水景致,他俩承继董、巨的用点,以横向的“点苔”加以变化,后人称他俩的“点苔”为“大米点”和“小米点”。

除了董源和巨然,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大师,还有李成、郭熙和范宽。这三位画家属于北方的画家,他们笔下的山水,多是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尤其强调山的质感,石多于树,且多怪石嶙峋,至于树的造型,往往亦枝多于叶,寒冬时节的树木尤甚。

李成便是以画寒林景致著名,他笔下的山水,多是凋零的树木、孤寂的怪石。他善用尖削而锋利、状似蟹爪的笔触来描绘树木枯秃的形态,表现那份寒冬萧索的感觉,这种笔法,后人称之为“蟹爪皴”。另一位与李成齐名的是郭熙,他的树木,秉承了李成的“蟹爪皴”,同时,他喜欢用状似卷云层的“卷云皴”来表现奇峰怪石的造型。至于范宽,他的《谿山

行旅图》是现存少数公认的宋代真迹,图中的谿山,秉承了前人顶天立地式的构景,山在画的中央部位,造型有如一幢巨碑,坐落在观众的眼前,让人眼前一亮。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大师,对于山水的理解,无论是在造型抑或是以山水作为自然生命的抽象表现上,都极为出色。他们在画面上展现的山水境界,超越了官能上的视觉享受,是一种人与自然浑而为一的和谐景象。这种开阔的精神境界,为历代的文人学士所向往,也成为日后传统山水画发展的基础。

由于师承和风格相若的关系,董源和巨然常常被后人联在一起,把他俩的风格浑而为一,称之为“董巨传统”;而李成和郭熙的风格,则被视为另一个脉络相连的传统,叫做“李郭传统”。无论是“董巨”抑或是“李郭”,甚至是范宽的“巨碑式”构图,对于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有莫大影响。

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师的笔墨技巧和精神境界,是宋以后山水画家创作时的典范,其中又以“董巨传统”最为后来的文人画家所推崇。譬如“元四大家”中的黄公望,他的《富

春山居图》,画中用了大量的“披麻皴”来表现山丘的造型,又用了密集的“矾头皴”和湿润的“点苔”,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密茂的林木,这些笔法,都是直接追仿“董巨传统”的足迹,可见“承传”之重要。

只是,山水画到了“元四大家”手中,大自然的造型和山石的质感表现已经变成次要,笔墨的抽象价值才是画家表现的重点。因此,黄公望的山水与董源的相比,前者较后者图像化、抽象化,而后者则较前者写实。事实上,与五代、北宋的山水画相比,“元四大家”的山水画,看上去平面化得多,这正是元代山水画的特征:脱胎自五代、北宋的山水传统,但焦点在于笔墨,表现的是画家的人格和内心向往的理想。这些抽象的追求,我们将在“抽象的笔墨”一章中,再作详尽的讨论。

到了清代,临摹、仿古之风大行其道,清初的著名山水画家有“四王” 与吴、恽, 人称“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发送到手机继续看 发送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