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欧修面包视频:印学奠基人——吾丘衍|金石鉴赏,吾丘衍,篆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34:19
【金石鉴赏】九、印学奠基人——吾丘衍
吾丘衍(公元1272—1311年),浙江开化人,元代印学大家,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寓居杭州,以教书为生。吾丘衍投身金石学,作了大量的编撰、考证和整理工作,在推动印学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实事,他力矫唐宋六文八体失真之弊,以玉筋篆入印,并撰写了关于印章和古文字学的著述。
他比赵孟頫小18岁,两人是密友。他古书读得多,通晓经史百家,熟懂音律,写得一手好篆书和隶书,能篆印,时人称其有“小篆精妙,当代独步,不止秦唐二李(指李斯、李阳冰———编者)间”之美誉。尤其是他关于印学的研究,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提倡用汉代铜器、碑额上的文字入印,于大德庚子年(公元1300年)写成《学古篇》一书,卷一为《三十五举》,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三十五举》为此书主体,叙列汉印篆体与印式的纲要,阐述篆隶演变及篆刻知识,对古印的篆法、格式等作了论述,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研究印学的理论指导书,被后世推崇备至。

吾丘衍提倡“学古”,崇尚汉印的“平正”、“浑厚”的印风,是元代最早站在印学高峰上倡导汉印印风的大家之一。元人治印沿袭宋时“随俗”、“浮华”的陋习,印面不仅粗俗,而且被屈曲盘绕的九叠文充斥;不讲篆法,不合六书,任笔为体,随意肢解的文字被用于制印;不讲章法结构的自然和谐、疏密得宜,非平板闷塞,即浅陋怪诞。总之,秦汉印章那种纯朴自然的高格调已荡然无存。对于这种状况,吾丘衍在《三十五举》中批评说:“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在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曲,且以为法,大可笑也。”
在赵孟頫、吾丘衍的积极倡导下,元文人印逐渐演变为以优美典雅的元朱文(又称圆朱文)为主,不同于以前一般细巧纤弱的朱文印,印坛风气,为之一变。元朱文印为一种独特印式,萌发于宋代,正是由于吾丘衍与赵孟頫的巨大影响,以传统印为正宗的审美观在元代士大夫文人中被普遍接受,元代文人用印朱文采用“元朱文”格式成为一大趋势,从而为明清文人篆刻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至今依然为许多篆刻家所效法。
元代文人制印之风渐盛,赵孟頫、吾丘衍等大家都尝试亲自操刀,印章之匠气渐脱。吾丘衍的弟子吴睿及再传弟子朱圭,也都擅长刻印。可惜的是,吾丘衍的作品实物没能流传下来。今天制作的印章,只能见到朱记而不能见到原印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2月24日 第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