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咖啡logo:创新动力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49:41

创新动力系统

 

创新动力系统:创新理想

 

创新理想即指个人要成为创新人才的理想。“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这是人类自古以来要在天空中飞翔的创新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一些有志者先后做了尝试。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将飞机试制成功,并飞上了天空。因此,莱特兄弟就是两位具有创新理想的成才者。就这样,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创新的课题,而那些具有创新理想者,就一个又一个地去探索。所以,要成为创新人才,首先就要树立创新理想,它是个人对未来要成长创新人才目标的设想。

创新理想的形成,是动机、目的、需求的有机结合。动机反映在指向目的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需求和动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起和维持人们的活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产生动力,只有当明确地意识到并且努力实现这种需求时,需求才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这种由于人们为实现成创新人才的需求,达到成为创新人才的目的而产生的动机,便形成了创新理想,它是成为创新人才的基本内在动力。只有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勤奋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创新动力系统:创新情感

 

创新情感即指热爱创新事业的情感。因为人才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研究的艺术》作者贝弗里奇说:“科学最大的酬报是新发现带来的激动。正如许多科学家所证明的,这是人生的最大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情感上的鼓舞和极大的幸福与满足。不仅对新事实的发现,而且对一个普遍规律的突然领悟都能造成同样狂喜的情感。”

人的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积极性,而活动积极性的产生,是以对活动的喜欢、热爱,对活动结果的向往、追求为前提的。特别是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强烈热爱该项事业情感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了这种情感,就会对事业产生一种巨大的热情,它可以调动人的全部身心,使人精神振奋,精力旺盛,打破常规,冲破障碍,热情越高,力量越大,越是艰巨的工作,越需要高度的热情,热情也是一种动力,它推动着人们对工作的勤奋,对事业的迷恋,从而促进创新事业的成功。

创新动力系统:创新兴趣

 

创新兴趣即指对于从事创新业的兴趣。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热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因为我有兴趣。”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就会使自己的感知觉活跃起来。于是,感知觉清晰,观察准确,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牢固,注意力集中而持久,因而有助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有趣的倾向,是好奇心的萌芽。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对于成为创新人才来说至关重要。许多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兴趣不仅是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而且也是对创新乐趣的追求。所以,创新兴趣,便成为推动创新人才,取得创新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

 

创新动力系统: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即为了实现成为创新人才的目的,而培养的顽强意志。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说:“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在目的确定之后,重要的是持久精神,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地去实现它。对于困难,即要看到它是一种消极因素—一种阻力;又看到它是一种积极因素——种动力。由于加倍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同时也就会获得成功,达到预想的目的。这种消极困素之所以能转化为积极困素,就在于意志具有调控作用。人的积极心理因素与消极心理因素是相互排斥的。因此,要切实达到发展积极心理因素的目的,就离不开自我调控。自我调控,就是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控制消极心理因素的产生和滋长,从而促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确保创新理想的实现

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创新意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把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有志于成为创新人才者,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智能系统: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智能系统的因素有:知识、认识能力、远见卓识、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亦即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所谓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指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灵感。什么

是灵感?灵感就是形成创造性认识的刹那间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具有突破性、新颖性。灵感是一种综合性突发的心理现象,是思维与其他心理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如弗莱明发现了盘尼西林(青霉素),他在做实验时,培养了一个实验皿的细菌。但是实验没有成功,因为实验皿中的细菌被别的细菌侵入,长成了绿霉。弗莱明仔细观察后,他注意到这个绿霉杀死了器皿中原有的细菌。在注意到这个霉菌的杀伤力之后,经过分析、判断,弗莱明产生了灵感:他想到这个绿色的霉菌中,包含着可以杀死葡萄球菌的物质。于是,他把盘尼西林霉菌分离了出来。在弗莱明之前,至少有28位科学家报告过霉菌杀死细菌这个事实。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产生灵感,没有形成创造性的认识,没有发现盘尼西林,因而总是被看成一个不幸的意外。盘尼西林的发现使人口的死亡率降低一半。

灵感的形成,虽然在一刹那之间,但它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它离不开个人长期的积累。而且,在一次灵感形成之后,还要经过验证、充实和完善。如何引发灵感?引发灵感最常用的一般方法,就是愿用脑、会用脑、多用脑,也就是遵循引发灵感的客观规律科学的用脑。关于愿用脑的问题,这里就不谈了。下边分别谈会用脑和多用脑。

会用脑。凡是善于引发灵感,能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人,都很会用脑。一般人以为显而易见的现象,他们产生了疑问;一般人用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却有独创,他们的特点是喜欢独立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出几个“怎么办?”因为任何创新项目的完成,都是独立思考和钻研探索的结果。因此,就不能迷信、不能盲从、不能只用习惯的方法去认识问题;或只用结论了的说法去解决问题,也不能迷信专家、权威。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去探索问题。去寻找新的方法、新的答案、新的结论。

   多用脑。要促进灵感的产生,就必须多用脑,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用脑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提高的。所谓多用脑,不是指不休息的连续用脑,而是要把人脑的创新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爱因斯坦对为他写传记的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在这个寻根刨底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脑思考。他自己深有体会的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数字化教父”尼葛洛·庞帝说:“我不做具体研究工作,只是在思考。”微软的比尔·盖茨,他从小就表现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特点。

由此可见,科学用脑是开发大脑创造潜能、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最一般、最普遍适用的方法。

引发灵感时常用的基本方法:

(1)观察分析。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观察分析。观察,不是一般的观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考察所要了解的事物。通过深入观察,可以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可以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在观察的同时必须时行分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2)启发联想。新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与新或已知与未知的连接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因此,要创新,就需要联想,以便从联想中受到启发,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3)实践激发。实践是创造的阵地,是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实践激发中,既包括现实实践的激发又包括过去实践体会的升华。各项科技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需要的推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就促使人们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废寝忘食地去钻研探索,科学探索的逻辑起点是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发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4)激情冲动。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力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激情冲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力,加深理解力。从而使人产生出一般强烈的、不可遏止的创造冲动,并且表现为自动地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行事。这种自动性,是建立在准备阶段里经过反复探索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激情冲动,也可以引发灵感。

(5)判断推理。判断与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推理由判断组成,而判断的形成又依赖于推理。推理是从现有判断中获得新判断的过程。因此,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对于新发现或新产生的物质的判断,也是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过程。所以,判断推理也是引发灵感的一种方法。上述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引发灵感的过程中,不是只用一种方法,有时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交叉运用的。

智能系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主要指创造过程中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这里只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挥,最重要的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只有把知识学深学透,学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程度,才能够正确地应用它去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洞察深邃,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切实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杨叔子教授曾经讲过他自身的一个事例:“我有一次带学生在工厂参观学习,在一个制造齿轮的车间里,有一台机床加工了来的齿轮的轮齿表面总有不正常的划痕。原因何在?加工齿轮的轮齿的机床很复杂,主要是它的传动的内部关系很复杂,而且这个传动内部的关系又是十分严格的。我对这种机床的传动机理比较清楚,想了想对传动中每一个环节都加以分析,很快就得出了问题。把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安装反了,互易其位了。把机床这部分打开一看,果然如此。”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授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机床机理的知识,而且能够把它应用于实际,准确地找出了这台机床加工出来的齿轮的轮齿有划痕的原因。这就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认识能力、远见卓识、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把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智能系统。动力系统与智能系统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从而推动着有志于成为创新人才者,奋发向上,不断前进。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个体创新人才系统,它就是一条创新人才的成长之路。

1)长期探索,积极思考

 

它是激发和捕捉灵感的最基本条件。“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灵感是在长期艰苦劳动后出现的。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灵感并不是心血来潮、灵机一动的产物,“灵感是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柴可夫斯基),只有当自己完全被沉思占有时,才可能有灵感。

2)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在长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丢开一切情绪,漫步于林荫道上或登高远望;荷锄于小园香径或卧床休息,都有助于产生灵感。例如,阿基米德是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爱因斯坦是在病床上想到相对论的;华莱士是在疟疾发作时想出进化论中自然选择观点的;凯库勒是在半眠半梦状态中想出苯环的结构的……

3)调节活动,展开讨论

善于调节自己的活动,往往能把自己从思维的死胡同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助于激发和捕捉灵感。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他常把某个复杂的问题搁置几天而不去理它,当他捡起重新考虑时,往往发现它变得极为容易。此外,当你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如果能邀请不同专业的人员一起叙谈,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往往能使自己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启发自己思考,使头脑一新,从而捕捉到灵感。

4)随时想到,随手记 

灵感往往“采不可遏,去不可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因此,必须随身携带纸和笔,一但有灵感就随时记录下来。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勃朗特年轻时,除了写作,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她在厨房煮饭时,总是带着笔和纸,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脑子里涌现出的思想写下来。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画家达·芬奇等也都是这样,他们经常随手记下自己在睡前、梦中、散步休息时闪过头脑的每个细微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