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失信人:楚文物中的神话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8:42
1
楚文物中的神话形象
2009年7月25日
神话与形象
• 何谓神话?神话是人类早期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叙述的是原始人类初期所发生的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等具有超能力的单一事件或故事;传承者对这些事件、
故事信以为真。
• 三个特征:
1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具有超自然能量。
• 2叙述的是一个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特定人物的故事
• 3口头相传,传播者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
2
记载神话的典籍
• 先秦典籍:《山海经》战国至汉初成书。是一部富于
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
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
族等方面的内容。在不到31000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
40个方国,550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
400多神怪鬼兽,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还有屈原的
《楚辞》入诸子百家之说。
• 汉代典籍:《淮南子》就汉代初期所编纂的百科全
书,是研究古代神话的宝典,是淮南王刘安所编著。
原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但现存只有内篇。本书引
用了许多传说、神话、寓言,更保存了许多已散佚的
神话片段,及机智幽默的民间言谈。著名的有:开天
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楚文物上的神话形象
• 栖身于丧葬用品之上,也散落在那些实用器皿的装饰
图画中。如漆器、丝织物上的绘画,木雕漆器等,遗
留着神话形象。
• 1雕塑成超能力的人或动物形象,如虎座立凤、鹿角立
凤、凤鸟羽人等
• 2图绘故事情节形象,将神话故事的情节以一个静态的
形象概括出来,或侧重于故事的高潮,暗示故事的起
因或结果,或集中表现几个关键人物或事件,或粗略
地描绘故事发生的场景…… 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图衣箱等。
3
一、鸟、日、月与扶桑神话
“后羿射日”漆衣箱、“夸父追日”漆衣箱
• 十日神话:
• 《山海经·大荒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
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 《淮南子·地形訓》“若木……末有十日,其华照下
地”,“若木”即扶桑,“末”即树端,“其华”即太阳的光芒。
故事解说
• 上古时期,我国东部沿海一带,生活着是以鸟为图腾、
崇拜鸟的民族,古代文献称为“东夷”,他们自称或别人
称他们为“羽人”、“羽民”或“鸟人”。羽民们认为太阳是
自己属类中的乌鸦——乌鸦驮着太阳在天空飞过,于
是他们以太阳为自己的图腾。羽民们既崇拜飞鸟,还
崇拜东方生起的太阳和月亮。
• 而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需要歇息的处所,而树
是鸟的栖息地,他们就以扶桑为太阳歇息的神树。羽
民们认为天上有十个太阳,由十只乌鸦驮着,每日轮
流在天上运行。
4
•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
长眠虞渊的故事。
•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
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
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
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 夸父与太阳竞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他
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
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还没有到达
大湖,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夸父将他的手杖丢弃
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夸父追日”故事
5
“夸父逐日”图漆衣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后羿射日”故事
• 后羿, 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
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湎于游乐
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
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后来被亲信“寒浞”(zhuó )所杀。
• 《淮南子》:“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
木,而民无所食。猰貐(yàyǔ )、凿齿、九婴、大风、
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
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
喜,置尧以为天子。"
6
故事情节
• 传说在辽阔的东海边,矗立着一棵神树扶桑,树枝上
栖息着十只神乌(两足或三足乌)。它们同是东方神
帝俊的儿子,每日轮流上天遨游,金乌放射的光芒,
就是人们看见的太阳(所以太阳也称金乌)。
后来,十只金乌不听东方神的指示都抢着上天,天空
中同时就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草枯土焦,炎热无比。
人们只好白天躲在山洞里,黑夜出来觅食。猛兽毒虫
借机残食人们,人类濒临灭绝的危险。

• 消息传到天上,帝俊就赐给羿(天上的神仙)一张红色的弓、
一袋白色的箭,叫他惩治妖魔怪兽,同时也教训教训他的这
些太阳儿子。
• 可这些金乌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照样一齐上天逞威逞强。
后羿大怒,选择背荫之处拉弓搭箭,瞄准太阳中心处的金乌
射去。他箭无虚发,一连射下九只金乌。人们围着他连声喝
彩。金乌一死,火光自灭,人们顿感清凉爽快,于是欢呼雀
跃。呼喊声传到天上,帝俊见九个儿子已死大发雷霆,不准
后羿再回天庭。同时也令仅存的这只金乌日日遨游,不得休
息。
• 他又在地面猎杀了猰貐,在洞庭湖斩断了修蛇,在桑林捕获
了封豨,为民除害。
7
“后羿射日图”漆衣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8
嫦娥奔月
• 《准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
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
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
入月中为月精也”。
• 嫦娥是帝喾(kù )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
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后羿从西王母处
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
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著无边的
寂寞岁月。
• 《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梁刘昭
注:“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
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9
二、羽人飞天神话:
漆羽人、虎座飞鸟、鹿角立凤
• 古代羽人有几种界定:
• 一为官名,《周礼•地官》有羽人,掌征集羽毛做旌旗
车饰之用;
• 一为神话中有羽翼之人;
• 一为身生毛羽的得道仙人(一为一般道士)。
• 这里所讲的是神话中有羽翼之人。有羽翼之人又称羽
民、鸟民、鸟人。
• 关于羽人来源的三种说法:
• 一、羽人产生于南方楚文化土壤,带有浪漫主义色
彩,与燕、齐神仙方术有别;
• 二、羽人的源头在东夷文化区域内发生,由于燕齐方
术培育,成为该文化弥漫东亚大陆的主导;
• 三、羽人所蕴含文化是多元的,不仅有楚文化,还与
西亚有翼神兽有关。
• 《山海经》不乏羽人、羽民国的记载,秦汉时,石刻、
壁画和漆器上,羽人及诸仙与仙物充斥了艺术世界。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意思是羽人住在昼夜常明的地方,那里是没有死亡的
神人居所。
10
楚以前的羽人形象
• 玉质羽人形佩饰
•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发掘,约当殷墟中期的土坑竖
穴墓。羽人为棕褐色,鸟头人身,头上另有一鸟形
冠,尖喙,匍匐状。出于墓主头顶部位。
11
青铜人首鸟身像
•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发掘的商代2号祭祀坑。残高12
厘米,鸟人应是立于神树之上的。人首鸟身铜像,头
戴冠,大眼圆睛,喙鼻阔嘴,鸟身胸部装饰圆形纹,
背插云形鸟翅,双爪立于华果上。关于鸟胸部的圆形
纹饰,应是太阳的象征,《中西纹饰比较研究》的作
者把此类图像命名为“有翼日盘”,并指出其为世界性太
阳崇拜的普遍反映。
12
楚地发现的羽人形象
• 漆凤鸟羽人
• 2000年发掘的今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该墓下葬年代
约当前350至前330年之间。该墓出土漆木器计177件,
其中首次出现在东周南方墓中的有凤鸟羽人、神树、
凤鸟莲花豆和蟾蜍等。经整理,凤鸟羽人和蟾蜍实际
上下相配,即羽人立于凤鸟上,凤鸟插入蟾蜍背上。
从功用上看,蟾蜍实是凤鸟羽人的基座。
13
曾侯乙墓漆棺画
后楚时代的羽人
• 西汉时期的羽人,手捧之物,当是装仙药或盛醴泉之
器,可是手持不死之药芝草。这是汉代出现的仙格化
的羽人。由于得道,生上修炼得长出了羽毛和双翼,
双耳也高耸其上,但发短而披散。双手或捧持容器,
以盛金玉醴泉,或单手或双手握芝草,或者自己茹
食,或者以予求仙者。
14
陕西西安汉城乡出土的西汉青铜羽人
山东嘉祥出土汉画像石上的羽人
• 羽化登仙是古代神秘传说与人本思想萌生以及对中医中药达到一
定认知程度的综合互化之结果,羽人的羽翼表明仙化的理想,即
超越人间生活,达到神仙的境界,所以仙格羽人的羽化只是升仙
的手段和象征。
15
羽人的神籍
• 羽人缘自岛夷。
• 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尊上以及良渚文化玉器上典型的刻
画符号,是这个民族的族徽或纹章,李学勤释为“炅
山”,两种图形分别描绘鸟立在祭坛上,或者太阳、月
亮升起在祭坛上的情景。
• 岛夷生存的区域,大体在今山东半岛至杭州湾,包括
江、海、淮、泗的范围。
16
• 岛夷又称鸟夷。从《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
记载,知道鸟夷是生息在我国东部、东南、东北沿
海,包括今东北一部、山东、江苏全境,河北、河南、
安徽、浙江之大部的原始民族,他们与西边的夏民族
为邻而对立,古代文献统称“东夷”,是传说中太昊、少
昊、蚩尤的属民,“羽人”、“羽民”、“鸟人”是他指或自
我的称呼。
• 商民族的祖先即是以鸟为图腾的,《诗经·商颂·玄鸟》
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鸟夷以鸟为图腾。
• 《山海经·海外南经》富于神话色彩的描述:“羽民国在
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
其人为长颊”。
• 《大荒南经》:“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
颛顼之子,食黍(shǔ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
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大荒之中有人,名
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
鸟喙,有翼,食海中鱼,仗翼而行”。
17
鸟的变异形象
• 遗留在楚文化中的鸟崇拜痕迹,见《楚辞》、《庄
子》、《伊文子》、《史记》、《国语》等关于凤鸟
或大鹏的描述,尽管东周楚人已有多种灵物崇拜,但
先祖的图腾仍是重要方面。
• 楚墓发现的独立的鸟的造型有“虎座立凤”、“鹿角立凤”
等,都是禽与兽的复合形象。
• 作为“曾侯乙作持用终”(见鸟喙右侧铭文)的重器之一,
鹿角立凤出土时置于主棺东侧。它由凤鸟、鹿角、座
板以榫卯构连组装而成,可自由拆卸。这是目前所见
楚国最大的青铜动物雕像之一。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鹿角立凤
18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
虎座立凤
江陵李家台4号楚墓
19
三、中国创世神话与楚十二月神
战国缯书
• 楚帛书又称缯书,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 楚帛书是典型的阴阳数术之书。分甲篇(引子)、乙篇与丙篇。李学勤先
生称乙篇为《天象篇》,丙篇为《月忌篇》。《天象篇》讲异常天象,预
示人间某种灾难,人们要根据天象采取避灾的办法。《月忌篇》讲每个月
的宜忌,而以忌为主,教人每月行事如何趋吉避祸。这是当时的流行读物。
甲篇讲的是宇宙形成的故事,可称为“创世篇”,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先
秦时期惟一完整的创世神话。它保留着更多史前神话的旧痕与原始思维的
特点,而且更富有中华文明的固有特色,又带有楚文化的地域特征。
• 创世神话:创世顺序先“地”而后“天”:第一段基本上是写地;第二段先写
日月的诞生,再写天盖的制作、旋转与加固,基本上是写天;第三段主要
写共工氏制定历法。因为,天很抽象,离人类最遥远。倒是天上的日、月、
云、雨,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人与土地更是须臾不离。因此,在古希腊
创世神话里,先有大地之神,然后才有天空之神,后者还是前者所生。

20
• 创世神话故事:
• 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
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
神开辟了大地,由禹与契来治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
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
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
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 一千数百年以后,帝喾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
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
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
视天神。帝喾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
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 由上可知,帛书甲篇是很标准的创世神话,在现有的中国先秦传
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还没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确的创世神话,
其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21
汉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图
22
四、龙、凤、鱼与死而复苏神话:
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 魂魄观念
• 生死观
• 好巫信鬼
• 招魂与引魂
23
魂魄观念
• 两周时期的灵魂观念,灵魂被一分为二,一个主形
体,一个主精神,生前死后有所不同。形之灵为魄,
气之神名魂。人之生,魄盛魂强。人之死,魂魄离
散,各有所归。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这就是人
的生命往复轮回的过程。
• 屈原《楚辞·离骚》:“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
雄。”
• 《楚辞•九章•涉江》: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死观:灵魂不灭,向往永恒,超越死亡
• 楚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能升天的,他们并不相信死
亡代表永远的烟灭,死亡不过是灵魂离开肉身而已,
是新的生活的开始,或是升天为神,或是入地为鬼。
因此,人实质上是不死的。
•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
无法为死亡提出合理的解释,死后又是个未知的世
界,因此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无限的想象,最后他们尝
试以灵魂不灭的观念来解释人的生老病死,鬼神世界
是人死后的归处,但实质上亦不过是现实社会的投影。
• 这种思维原理,就是从已知推及未知。
24
死而复苏神话
• 《山海经·南山经》谓:“有鱼焉……冬死而复生”,郭
璞注:“此亦蛰类也,谓之死者,言其蛰无所知如死
耳”,把冬眠也当作死亡,说明上古关于生死的界定只
是现象的模糊归纳,没有科学的定义。
•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
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
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 关于颛顼死而复苏、化为鱼妇的神话,历来学者多有
不同解说。有学者认为颛顼死即复苏的神话是草木冬
枯春生、昆虫冬蛰春蠕的寓言。袁珂先生说:“或以其因
风起泉涌、蛇化为鱼之机,得鱼与之合体而复苏,半
体仍为人躯,半体已化为鱼,故称‘鱼妇’也。”
好巫信鬼
• 楚俗信巫鬼,好祭祀,凡祭祀必有歌乐鼓舞伴随,并
逐渐形成了一种时尚与习俗。这与楚人的“生死观“密不
可分的。他们认为人鬼之道只是“异地而居”,“幽暗之
分”而已。“世上无不有人”,“无不有鬼神”。活人为之
“行人”,死人为之“归人”,死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视死如归”。
• 楚人不惧怕死亡,故不但不哭泣凡歌舞之。凡人间享
有之物,“鬼神”与“先祖”也必不可少。因此,在楚地歌
舞便成了“享鬼神”的必备之物。与楚国名曲《阳春》、
《白雪》齐名的《薤xiè露》、《蒿hāo里》歌,就是
送亡人“上路”的“丧歌”,而这一古老的遗风。
25
河南信阳楚墓出土木瑟上的
巫师形象
招魂与引魂
• 古代招魂仪式要求进行三天,因为死者三天内有可能生还,如果
三天内不能生还,就不再可能复活。
• 据《仪礼》记载:士人刚死,即由一人招魂(招魂的人数则依亡
者的身份而定:招士人之魂是1人,招大夫之魂,通常是1-3
人,招国君之魂,则有12人之多,招魂的仪式繁复,场面隆重)。
• 招魂者(巫)头戴礼冠,身穿朝服,从东边的飞檐登上屋顶,手
里持着亡者生前所穿衣服,向着北方连叫三声死者的名字,招呼
亡魂归来。然后将衣服投于前庭竹箧中,招魂者则从西边的飞檐
退下。前庭受衣者登上台阶,将衣服覆盖到死者尸体上。如果死
者人不复苏,那就是真死,该正式办理丧事了。
• 复杂的丧葬程序中,导引死者的灵魂归天为神,是其重要环节。
于是,出现了画有死者肖像的帛画,作为导引灵魂归天为神的魂
幡,出殡时举幡在前,葬时入棺椁中。
26
27
28

29
羽人
龟、蛇、鱼组合
30
• 中国早期,是把宇宙空间分为天、地、人三界。三界往来,有
天门、地户,有人门、有鬼门。上天,要通过天门,入地,要
通过地户。天门以上是苍天,地户以下是黄泉,黄泉是地层深
入的地下水。它不等于后世所说的天堂、地狱和人间。
• 古人认为,魂是托于神,轻清如气,死后升于天,魄是附于
体,死后和尸体一起葬于地下。所谓“龙升”,就是这种魂飞魄
散的过程。帛画所表现的是空间概念,而不是时间概念。所谓
空间,就是天地人三界,不是从地底升到人间再升到天上。
• 帛画所画内容,有表现死后世界的日月神话,有天门、地户,
有死而复生的蛇、鱼,有表示飞升概念的羽人,有龙凤作为灵
魂的引导者,构成帛画作为魂幡的图画,表达长寿永生的愿望。
结语
• 不管楚墓出土物是生前所用之“人器”,还是专为死后所
作之“鬼器”,通过丧葬过程都转换成为死后所用之物。
• 各种神话虽自成系统,但在丧葬上又可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整套关于死亡的神话。
• 于是,日月神话、羽人飞天神话、死而复苏神话等,
都出现在墓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