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青光眼:明代河北移民的传说与历史 无 无 梁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0:21:49


 

分三期讲

照片7张:

1、明代军事移民点――明代宣府的镇远楼、明代长城关隘的青边口

2、明代政府移民集中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照片、

3、鸡鸣驿――明代邮传移民聚居的。

4、明代移民创建的井陉县于家石头村(明代移民村庄)、

5、石家庄谈村张氏祠堂碑记

6、正定南高营陈氏七世祖碑记等。

第一讲 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一讲明代移民的传说和真实的历史。

一提到――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河北、河南、山东各省的父老乡亲,都非常关心。

在华北平原的许多省份,民间都广泛流传着“燕王扫北”和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往华北迁民的传说。甚至有许多人都自称“祖籍山西洪洞县”。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村子,许多乡民据说都是洪洞县移民的后裔。

民间还传说,从洪洞县迁来的移民,小脚趾的指甲上都有一个小的附甲;可见明代移民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巨大。

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多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呢?

今天,我们结合民间传说与有关历史资料,对明代移民的传说,作一些剖析。

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燕王扫北”和“燕王扫碑”的传说

民间传说,明代移民的原因,是因为“燕王扫北”,导致河北人口的减少。

其实,“燕王扫北”,是指燕王朱棣出兵北征北元残余势力的征战,这与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的关系并不太密切。

真正与大移民有关的事件,是“燕王扫碑”,也称“靖难之役”。

燕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通过兵变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取皇位的明成祖,他是明朝最有作为的一代皇帝。我们的首都北京,就是他夺取皇位后创建的首都,因位于他父亲朱元璋的都城南京以北的北部京师,所以也是从他开始,称为北京。

世界著名航海政治家郑和,就是明成祖派遣出海进行海外贸易的使者。

还有现在安葬在德州的菲律宾古代的苏录国的国王,也是为了朝拜明成祖而来到中国,因为国内发生政变而滞留中国,最后病逝在中国。被明成祖朱棣安葬在德州。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而且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女婿,他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虽然元顺帝北逃大漠,但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具有“引弓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铠仗尚赖而用。”所以,他们经常南犯。

朱元璋为了巩固北部边境,分别封两个儿子为晋王、燕王,燕王朱棣曾经多次率兵出征,并在北部边境建筑城池,驻兵屯田。譬如,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率傅友德等北击元顺帝余部,北元丞相咬住等投降,其部属归燕王统领。朱棣多次的北征,历史上称为“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对河北平原的人口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只是从长城沿线向河北中部平原,迁移了少数边地的贫民。因此,这一点,民间传说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另一种传说,是“燕王扫碑”。就是到南京城祭扫朱氏的祖宗碑。还相传明朝河北这一带有“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先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文为帝,史称明惠帝,因为他的年号“建文”,所以俗称为“建文帝”。

朱允忟为帝,燕王朱棣心中不服,加上建文帝生怕诸王的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就采纳了近臣的建议,决定削藩。

民间传说,燕王借机起兵,声称打进南京“清君侧”,要为建文帝“靖难”并到南京祭扫父皇功德碑。他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南下江苏,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抵抗,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华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相传,由于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谓“红虫”吃人的传说,实际上就是“靖难之役”的战争,民间又称为“燕王扫碑”。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诛灭了方孝儒等建文帝要臣的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把反对他的人和同村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向华北平原移民,开荒种田,发展经济。

“燕王扫碑”的靖难之役,确实是导致华北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也是明成祖朱棣向华北移民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明朝移民的唯一因素。在明天的节目中,我将详细分析明朝移民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传说,就是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大槐树

我们都知道,“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一首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流传很广的民谣。
  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就是许多华北平原移民后裔传说中祖宗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这棵古老的大槐树,西面就是汾河。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古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古树上的老鹳窝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
据说,明初树移民,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消息,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晋南、晋东南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官兵包围了百姓,官员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百姓们都惊呆了,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所以至今,许多明代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移民离别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忘故里,特意量了一下古槐的树身,当时没有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又揸了八揸,当时正好有一个年青媳妇站在空当处,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七搂八揸一媳妇”的传说。

由于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自称祖先是大槐树移民,近年,山西人干脆在此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寻根旅游建筑群,得到全国许多移民后裔的支持,如今不仅成了效益可观的名胜,而且还建立了网络存根的网站,大肆宣传大槐树移民的史实,极力炒作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引发了规模宏大的寻根热潮。

这种狂热的形象,源于现代人对民间传说的盲目迷信。

其实,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决非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而且官方组织的山西移民,也决不都是象民间传说中的那么残酷。实际上,有很多明代的山西移民是自愿到华北地区垦种的贫民。洪洞县的大槐树和广济寺,也只是永乐年间办理移民官谍的机构。

后面,听我讲完明代移民的来源,大家就明白了自家祖宗迁居河北的真实身世,不必都去盲目充当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子孙。要知道明代移民的详细历史,明天接着听我讲移民的背景和移民的来源及类型。

今天,我要讲的第三个传说,就是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

在华北地区的许多村庄,民间把去厕所,称为“解手”,这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相传也是来自明代官方组织的山西迁民.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的。
民间传说认为,明朝政府的迁民,都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移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编队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有人要行方便。就必须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解开捆胳臂的绳子。最初时,人们的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方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方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
到了新的住地,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人们的手已经解开了,方便的时候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解手”了。但由于迁民路上的那段生活,人们都忘却不了,说的成了习惯。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行方便的代名词。
甚至民间附会说,人们走路背着手的习惯,也与迁民有关。迁民被绑着上路,背起手来,行走多日,就沿以成习。至今背起手来,走上几步,反而觉得舒服。

这些传说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大批官方移民,背井离乡被押解到东部地区的难忘经历。也是大槐树移民故事的一个代表。至于这类传说究竟有多少历史真实的影子,我们从明代官方文献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证据。

今天,我要讲的第四个传说,就是移民村的故事

首先说,在河北省定州附近的沙河古道上,有一个上万人的大村,但村名却叫“一家庄”。据说这里的村民,都是一个祖宗的后裔,而他们的祖先,就是明代逃荒到这里的贫民夫妇。

传说五百年前,一对夫妇,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逃荒到此。从山西临走前,这对夫妇请算命先生卜了一卦,当问到在何处落脚时,算命先生说:“见到鱼上树、牛上房,安家落户保无恙。”

这对夫妇来到定州,正赶上河水泛滥,沿岸村庄被洪水冲毁,洪水过后,房屋被淤泥漫上房顶,大树只留有树梢。牛跑到屋顶上吃草,晒干的死鱼挂在树梢上。他们就想起算命先生说的话来,心想“这不是牛上了房、鱼上树了吗?”于是,就在此临时居住,割野草,打柴禾,开始耕种。一连几年获得丰收,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就在这沙河古道上盖起了房屋定居下来。生活越来越富裕,儿生孙,孙生子、世代繁衍,村子越来越大,但是一直称为“一家庄”。

这个传说,是明代移民村落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河北平原上,确实有些明代移民创建的村庄,时代繁衍,最后成为人口数千甚至上万的大村。

另外,在井陉县于家石头村,也流传着类似的移民故事。

在河北省井陉县西部的太行山深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建筑为主的文化古村―――于家石头村。全村占地有10平方公里,共有400多户人家,1600多口人,村民95%以上都姓于,全村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700米。全村的六街七巷十八胡同,均以青石铺就。整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石头建筑风格。1998年11月1日被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后来被河北省建设厅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这座于家石头村,始创于明朝成化年间,相传,明代著名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长孙于有道,为了躲避政治迫害,辗转躲藏到这太行山中,开凿村边的石头垒筑房舍,时代繁衍,一直坚持用石头垒筑民宅的遗风,造就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石头村。

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正是明代移民村落的活化石。

一些特殊历史时期出生的民间的传说,肯定是带有那个时代的许多历史印记,但是,民间传说必经只是反映一些历史片段的口头文学产物,不可能非常准确的记载历史的史实。

那么,明代移民为什么会在后世出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明代移民过程中,果真隐含着那么残酷的一段历史吗?

我们明天再讲。

谢谢大家的收看。

 

 


第二讲明代移民的历史背景

观众朋友,大家好!

上次,我们讲了各地关于明代移民的许多传说。

那么,这些传说故事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呢?

为什么,明朝要向东部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呢?

为什么明朝的移民,会牵动这么多河北人如此久远的怀古情怀呢?

今天,我们结合民间传说与有关历史资料,对明代移民的历史背景,作一些剖析。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有大量官方的档案、民间文物、家谱等文献证明,明代华北平原的大移民,史有其事。而且不止一次,仅是明朝官方统一组织的从山西、山东向华北平原的移民,就有数十次之多。

那么,为什么明朝要向华北地区移民呢?为什么出现影响如此深远的移民潮呢?

民间传说与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一点,要讲的是元代河北人口的锐减

明代向河北移民,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不得不追溯到元朝。

元朝统治的八十九年间,频繁的战乱和苛重的徭役,加上异族统治和连年天灾,使华北平原的人口大量逃匿和流散。尤其是河北平原的人口下降到汉唐以后的最低点。

早在金元之际,华北地区就是蒙古军队南下的主要战场。

历史文献中记载:开始的时候,蒙古军队采取杀戮战略,所到之处“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马羊畜皆席卷去,屋庐焚毁,城郭邱墟。”

譬如邢台所在的邢州,“旧万余户,兵兴以来,不满数百”。而真定府的武强县,“凡二十余年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余一。”

加上金朝政权南迁过程中,为了保存实力,“徙河北军户百万余口余河南。”加剧了河北人口减少。

蒙古军队占据河北之后,河北的望族和世族地主们先后投降蒙古,成为蒙古军队南下进攻金朝和南宋的主要兵力。

譬如河北永清大世族史秉直和他三个儿子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泽。保定城的创建者定兴县世族张柔、张弘范。藁城大世族董俊及其儿子们――文仲、文用等。邢台的刘秉忠、郭守敬等,都先后从金朝官吏而归顺了蒙古王朝,后来成为元朝的高官猛将。

史天泽、张弘范、董文仲,都曾经为蒙古王朝带兵南下,把大量河北的子弟用于灭南宋战场。就是保定的张弘范,最后率兵南下广东崖山,最后消灭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丙,南宋亡国三杰之一的丞相陆秀夫怀抱赵丙透海殉国。张士杰、文天祥等被俘。。

至今,在广东崖山石崖上,还有“张弘范灭南宋与此的石刻”。

大量河北的青壮年和流民,被迫成为元朝军队南征的战争牺牲品。

譬如史天倪、史天泽“选其壮勇万人为义兵,号清乐军。”成为史天泽后来南征宋朝、剿灭济南李璮叛乱的主要兵力。也使之成为元朝地位最高的汉族官员的筹码。史天泽最后官至中书左丞相一品大员。

据统计,元代至元年间河北仅有五十七万四千九百多户,一百三十五万五千九百多人,平均每户2。36人,比全国户平均数的4。46人,少了2。1口。户数仅为金代的河北人口的27.55%,人数仅为金代的9.66%,下降幅度是汉唐以后最惨烈的。

到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连年农民起义,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

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发生百余次抗元起义,此后的起义更加频繁。

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残暴杀戮。至正十二年九月元朝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脱脱传》)

《元史·顺帝本纪》记载,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就是现在的邢台市),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何等残忍!

除兵乱之外,元朝末年的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

据《元史·五行志》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害,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造成“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的惨状。,

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洪水泛滥,受害最深的河南北部、山东中部和河北南部。如“至正四年五月,霸州大水。

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

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

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坏民居,伤禾稼。

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除了水患旱灾,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有十八次。涉及河北9次。(《元史·五行志》)由此,引起频繁的饥荒。

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中原的大饥荒有15次,其中涉及河北的7次。(《元史·五行志》),譬如至正十八年“京师大饥”。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就是现在北京的通州)民间有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确实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

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河北诸省。(《元史·五行志》)

兵乱和自然灾害危机民众的生存,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进一步减少。

《元史·食货志·岁赐·五丝户》记载,元至元年间河北地区给蒙古贵族输送丝帛的户数,到了元朝后期的延佑年间,大幅度下降。

譬如,1296年拨给睿宗皇帝儿子阿里不哥的真定的八万户。到了延佑六年(1319年),实有一万五千二百八十户。

同时,1296年拨给河间王的河间路四万五千九百三十户,到了延佑六年实有一万一百四十户。户口大量减少。这是河北地区天灾人祸造成的人口匮乏的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

这是河北人口大量减少的历史背景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初年的征战和“靖难之役”。

元末明初,明朝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等重要将领率领大军北征元朝势力,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兵进河北。中原地区再次成为主要战场,许多城垣焚为废墟,田野荒无人烟。人口进一步下降。在张家口宣化县、赤城县许多地方,都有常遇春当年征战的战场遗址。在百姓中传说很多。元帝出亡漠北以后,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地方文献中记载说:明朝推翻元朝的战争的“兵燹之后,人物凋耗,土地荒旷,旧有存者十仅二三。”甚至有些地方:“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而且朱元璋立国后,起初为培植朱氏故乡安徽凤阳的经济基础,于洪武九年(1376年)曾“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

后来才从山西、山东、长城以北地区向河北中东部移民,为的是巩固北部边境的经济基础。

1398年,朱元璋驾崩,嫡长孙朱允鈫即位。由于他缺少帝王的德行和治国的方略,导致了他四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朱元璋在世时,还分封了二十四个皇子和一个从孙为王,分别驻守全国的战略要地。其中晋王和燕王的势力最大,燕王朱棣的兵力最强。

朱允忟即位后,唯恐他的叔叔们实力过大,威胁自己的皇权。于是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的协助下,开始大力削藩,遏制藩王的势力。

当年七月,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为名,猝不及防地开进开封,把周王朱彇送到京城,废为庶人。后来又迁到云南。而周王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削周是为了剪出燕王的手足。

随后,建文帝逼迫湘王自焚;把代王软禁大同,囚齐王于京师。又废掉岷王为庶人。实在是有些残忍无德。

削藩取得一些成效之后,朱允忟君臣于建文元年六月,开始对燕王下诏问罪。而且采取武力剿灭的手段,准备围剿燕王家族。先命北平都指挥使(相当军区司令员)谢贵、布政使张丙调集卫所士兵和屯田军士围攻燕王城,并且约好燕王府的长史葛城、护卫指挥使(护卫燕王的卫戍区最高指挥官)卢振为内应。预约驻守蓟州的都指挥使马宣和开平都督宋忠援助。

燕王朱棣面对建文帝的武力威胁,不得不先发制人,设计引诱张丙、谢贵等人进入王府,擒杀二人,葛城、卢振被灭族。命护卫指挥张玉、朱能乘夜占领燕王城的九门,平定了北平城。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杀齐泰、黄子澄,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正式起兵,号称“靖难之师,”发动“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的军队在河北、山东进行了近四年的战争,最终燕王攻入南京,夺取皇位,史称明成祖,然后他建都北京。这一事件,历史上称“靖难之变”,也称为“燕王扫碑”。

在朱棣夺权的战争中,河北平原是最为惨烈的战场。

在藁城市有个全国著名的耿村故事村,男女老少都会讲故事。这个村子的来历,相传就是明朝建文帝的一员大将在与燕王军队交战中殉难之处。因为姓耿,安葬与此,所以名耿村。

在《明史》中,确实有一位姓耿的建文帝的忠臣大将,叫耿柄文,在真定一带与燕王交兵时阵亡。可见,有些民间传说与历史史实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朱允忟命令耿柄文为征虏大将军,李坚、宁忠为左右副将,号称百万大军,进攻北平。试图剿灭燕王朱棣的势力。

首先是在莫州、雄州,燕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了耿柄文的两员大将及其军队。跨国白沟、大沙河、滹沱河,乘胜进军真定。

耿柄文的部将张保临阵投降了燕王朱棣。朱棣从他那里得到南军的虚实。就是:耿柄文虽然号称30万大军,而实际上只有13万人。朱棣利用耿柄文军队跨越滹沱河时机,突然南北夹击,打败耿柄文军队。斩杀南军3万余人,溺死河水中无数,俘虏数万人,耿柄文在真定大败后,被建文帝诏回南京,另派李景隆取而代之。

民间传说耿柄文就战死在藁城,埋葬在耿村。也有人说耿柄文的儿子战死在这里。

当时,真定地区作为主要战场,经历了数年激烈征战。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三月,燕王余南军在真定一带滹沱河再次激战,燕王军队趁真风沙之势,左右夹击,大败南军,斩首10万余级。南军主讲盛庸单骑逃奔德州。

闰三月,燕王军队与南军的都督吴杰、平安大战于藁城,又一次大败南军主力,南军溃逃,燕王军队追击到真定城下,只有南军都督吴杰、平安逃进真定城内。后来平安因战败自杀。在明朝万历五年的《真定县志》中,记载了平安等河北一些军队将领战死的事迹。

藁城大战后,燕王军队乘胜南下,攻克顺德,广平、大名等府城,河北郡县先后归附。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军队大举南下,五月渡过淮水,到达扬州,六月,朱棣进军今江苏镇江对岸的瓜州,直捣南京。谷王和李景隆固守城门,见燕王大军围攻,开门投降。朱棣继承皇位,改元永乐。

战争使河北人口锐减。许多地方志中记述了“靖难之变”后悲惨荒凉的局面,出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惨景。这些记载,大都是对人口减少形势的一种定性的形容。《明永乐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北京行部上奏的数字说“顺天八府所属,见在人口十八万九千三百有奇,未复业八万五千有奇”。这比洪武二十六年统计的这一地区三十三万四千余户人口明显减少了许多。

河北是朱棣的根据地,为培植根本,恢复畿辅要地的经济,永乐年间,陆续从南直隶(江苏)、山西、山东、湖广等地多次向河北迁民。并从陕西、江苏、湖广等地调拨军队,到河北驻守,就地耕种。由此,引发了明代河北的大移民。

那么,河北移民,究竟从哪里迁徙到河北的,主要分散在河北的那些地区?

我们下次再讲。


第三讲,河北移民的来源

上次,我们讲了明代河北移民的历史背景。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河北明代移民的类型,分析移民的来源和迁入地点。这些确凿的历史或许真的与您的祖先有着密切的关系。

广义来说,明代的河北移民包括三种类型――军事移民,流落到河北的自由流民及商民,还有就是官方组织的迁民――包括永乐皇帝下诏从经济富庶地区迁来的部分富商。

首先,我们讲第一种类型移民――“明政府组织的移民”。

提起明代移民,老百姓大都说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了。其实,官方组织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移民,仅是明代河北官方移民的一部分。

据明实录等文献记载和我们的考察,洪武年间,官方组织向河北移民一共有9批,分别在洪武四年三月、四月,洪武五年七月八月,洪武十七年夏,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

其中洪武四年、洪武五年、六年的移民,大都来自北部边境山西北部的朔州、张家口以北的云州、承德的宜兴州、秦皇岛的抚宁等地,迁入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兴、宛平,河北三河、滦州、固安、保定等地,成为明代河北地区较早的官方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是随着攻打元朝残余势力的胜利,为了稳定边境,而潜入内地的边境的移民。

从洪武十七年以后,官方组织向河北移民的来源地,主要是“地少人多”的山西中部泽、潞、沁等州的贫民,根据“狭乡之民移就宽乡“的政策,官府给这些缺少土地的贫民发给河北无人耕种的土地,组织他们迁居到河北真定、大名、广平、彰德等府和北平州县,也就是集中在今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等地。

顾炎武《日知录之余》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分田给之,仍命回沁,招募居民”。三年后,又有598户自愿“徙居彰德、卫辉、怀庆、广平、大名、东昌”等府,集中在河北南部和今河南北部。可见起初官方组织德移民,是自愿迁到河北落籍的。

永乐元年,随着朱棣定都北京,开始着力培植河北的经济基础。

根据明朝官方文献整理的《永乐实录》记载,朱棣效仿秦始皇当年迁六国富商的举措,首先是从南直隶苏州等18郡和浙江等9省简选三千殷实大户迁河北。永乐二年再次“迁大姓实畿辅。”为的是消弱南京周围富商大贾的势力,而促进北京周围河北的经济发展。

永乐二年开始从山西等地组织迁民到河北。据《明永乐实录》和相关的地方志统计,永乐朝组织向河北移民15批次。

时间分别是在永乐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七年、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大都是春季、夏季、秋季,只有一次是在冬季的正月。

在移民来源的空间地域上,有两批来自南直隶、苏州、浙江、江南各地。

有五批全部来自山西。另有三批移民中包括山西人。

有三批来自山东,有两批来自湖广地区。

移民迁入地的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北京周围的河北地区。其中有六批明确记载迁入冀州、枣强、卢龙、山海关、永平、隆庆州、真定府、晋州、藁城、保安、广平、清河、南宫等地。

如永乐十四年,迁山西民于真定、晋州、藁城等地屯田。

永乐十五年,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地之民,迁于河北中部各县。

永乐六年――1409年农历六月,山东安丘县民刑义等,“以本邑人稠地隘,无以自给,愿于冀州,枣强占籍为民。”经奏准,户部“徙青州诸郡民之无业者居冀州,凡八百余户。”

这些迁民来到河北,除少数到旧村庄与当地人杂居外,多数是另立新村。

根据河北省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全省地名普查资料统计,河间、真定、永平、顺德等府,接受官方移民较多。其中南宫市(明代属真定府)430个自然村中,明代移民创建的村庄200多个;邢台县的604个自然村,有190个创建于明代。沧州是“靖难之役”的重灾区,永乐朝三次移民于此。在全市6200个村庄中,创建于永乐年间的4200多个。原石家庄市郊区的100个村落中,明初迁民建村的有东焦、西焦、马家店、孔寨、王村、槐底等十几处,占自然村总数的15%。在石家庄桃园村《吕杰夏墓碑》上有“世传家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往东古城村邵同社民籍第二甲,又迁至桃园村居住”字样。石家庄谈村《张氏祠堂碑记》也记载张氏与永乐二年从山右迁于此地。都是山西移民。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大名府的魏州,“非土著者什八。”而且“多由山西泽、潞之民填实之。”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河北平原的居民,都承认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前来的呢?

这是因为,元末明初华北地区灾疫兵乱之时,山西相对风调雨顺,社会相对安定,加上邻省的难民流入,使山西南部的人口比较稠密。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的人口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有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相当于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所以,明朝政府从山西向华北移民数量确实比较多。

正因为,从山西向外移民人数最多,所以明朝政府在洪洞县广济寺“设局驻员”,成立迁民管理机构。凡被迁的山西人,都集中到此,登记造册,“发给凭照、川资”,编队迁送。移民在告别故乡之时,便把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记在心里,世代相传,便形成了后来广泛流传的民谣:

这是第一类移民。

那么,第二类移民,就是数量可观的明代军事移民

所谓军事移民,就是明朝从全国各地驻守河北的军队,最后留居河北的移民。

《明洪武实录》记载:明初“乃迁山西、河南之民以实畿辅,并有随大将北征留住者。”说得就是这些军队移民。

那么,为什么明朝的军队会成为河北的移民呢?

这是河北特殊的地位和特殊时代造成的。

明代的兵制实行卫所军屯制。而河北及现在的京津地区是京师所在,大批军队驻守河北,并设置军屯,大部分军队的军卒就地垦种,携带家眷,世代繁衍,最终成建制的落籍到河北,成为河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不亚于官方组织的移民。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克元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为巩固北征的胜利,编定军役法,从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在要害之地,一府设所,两府设卫。5600人的军队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创立了统一的卫所兵制。

河北是明代驻军最多的地区之一。仅驻地在今宣化的宣府就有屯守官军十万人。还有真定卫、山海卫、抚宁卫、北平都司17卫,燕王三护卫,总兵力大约20多万人。其中保定和真定两府设立真定卫,下属若干个千户所和百户所。

为了解决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军需物质,洪武七年(1374年)诏定屯田法,设立军屯,各个督司、卫所的士兵二分戌守,八分屯种。如真定卫各所,共设“军屯七十有二,坐落滹沱河沿河一带与真定、藁城、获鹿、栾城等州县,村社错设,军民杂居屯地”。

朱棣称帝后,将南京的一些军队调往北京附近。其中“迁大宁督司于保定”;移山西行督司所属诸卫军于北平。同时,消减藩王的兵权。“命令诸王军队量留随侍,余调赴北平”。永乐二年――1404年,在他“天子过河”之地,设立“天津三卫”,就是天子渡河之地的意思。

永乐十八年,北京城建成,“在南的诸卫多北调”。就是从南方向北京周边调拨军队。

据《明永乐实录》和《明史·兵志二》的记载统计:永乐时河北兵力达到八十个卫另二十余个守御、牧马千户所,比洪武年间增加了近三倍,总兵力不下五十五万人。

宣宗时,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扰,又大规模向北部调兵,并向河北中部调兵屯田,以补军需。如宣德五年(1430年)拨神武右卫于真定府,军役六千余名,军屯300余处,坐落冀州、深州、晋州、南宫、衡水、保定、博野等州县,每屯兵卒二三十名、地数十余顷。赵县的杨扈、柏舍屯就是神武右卫左千户所的军屯。石家庄的翟营、留营、高营、东营、西营等村,都是明代真定卫千户所或百户所驻地,大多数村民都是明代军卒后裔。

在石家庄南翟营的《谭氏祖墓碑》记载:“始祖谭政明初从洪武帝北征,留真定卫南翟营军屯”。

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南高营村,保留着《陈氏宗族题名记碑》,刻有陈氏七世祖戍驻真定卫的历史。“一世祖陈佑,扬州府高邮州昌平乡人。洪武元年元月投徐丞相麾下归附,从军豪拨真定卫中(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六月升总旗”。立碑人为嘉靖朝“真定卫前所百户陈策”。

井陉威州东街张氏家祠始祖碑载“直隶真定府武功右卫军余厥祖张木卜居井陉县古威州。”说明该村张氏是武功右卫屯种的军余士卒后裔。

康熙十八年,清政府撤消了明代的卫所军屯编制,令军籍改为民籍,大批明朝卫所和军屯士卒从此落籍到河北,成为河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张家口宣化城和宣化县的青边口、鸡鸣驿、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娘子关等重要的军事城堡中的原著民,几乎都是明代军事移民的后裔。

第三类明代的河北移民,就是自发的流民和商民

随着明朝向河北移民,河北成为迅速开发的地区。不少商民和无业流民,自发地流浪或者迁徙到河北,逐步落籍河北,成为河北移民的一部分。一些金元时期南迁的北人,也纷纷还籍河北。比如,万历初徐贞明在《西北水利议》说,过去塞上很少南方人,可如今“南人应募而至者成市”。可见南方人自发到长城一线的很多。他还记载了一位落籍真定的扬某,也是南人,“缘水垦田,岁入甚饶”。明代的真定,有许多水田,只到清朝雍正年间,十三王爷允详和大学士朱轼治理河北水利时,这里还是引种水稻的重点地区。

而河间县盖官庄、齐官庄等村的盖、齐、方、牛等姓氏的始祖,据说都是南方流徙到此的自由移民。明成祖攻入南京后,诛灭的建文帝近臣方孝儒十族。事后,方孝儒以及随之受株连的盖、齐、牛、李等姓的幸免者逃到这里,沦为雇农,繁衍至今。

明朝的正统年间,靖海县曾招抚逃民附籍者七百户在本县居住。

嘉靖《南宫县志》记载:全县之民分为24社,其中土民14社,顺民2社,迁民4社,新徙民4社。而顺民、新徙民就有“永乐以来四方之民流寓于此占籍者。”

最典型的流民村落的代表是我前面讲到的井陉县的于家石头村和定州的一家庄。

大批移民来到河北,无疑对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移民和军屯士卒的耕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恢复。以真定府为例,万历《真定县志》载,当时真定县户口1856户、24179人。而军户369 ……杂役匠户59,校尉户3户。军户总数占全县总户数的20%。

获鹿县有真定卫人丁2023丁,神武卫人丁166丁,总数占全县总人口的9%。由真定卫和神武右卫屯种的耕地550多顷,占全县耕地总数4673顷的近12%。卫所军屯的垦种,对维持军费开支、减轻封建国家的经济负担,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明代和河北移民和卫所军屯将士直接参与了抢险救灾、修建城垣、疏浚河道、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如宣德六年(1431年)“山水暴涨,冲毁(滹沱河)堤岸”。真定府、真定卫“发军民浚之,并修真定护城堤。”

再有,明代的卫所、军屯的许多关城、寨堡、营所、仓储、屯舍等设施,后来发展为著名的城垣和村镇,对河北城市和村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著名的天津市就是在明代的军事建制――天津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张家口市的部分县城和很多村、镇,都是在明朝军事设施基础上形成的,如万全、怀来是明代万全右卫和怀来卫的驻地。而宣化城,就是明朝宣府的城垣。而青边口就是在长城关隘基础上形成的村落。村民的住宅一半是用长城砖建造的。

石家庄市内五区的113个自然村中,有11个是真定卫下属千户所、百户所或军屯。正定212 个村落中,有13个是营所或军屯;栾城县205个村落中,有柳林屯、北屯、南屯、东马坊营、西马坊营等11个村,原是神武右卫的军屯和牧马坊营地。

石家庄市的北高营万历三年《重修三官庙碑》说:“其地系军屯,其乡俗名高家营”。石家庄市城市起源的母体――石家庄村《于氏家谱》、义堂村《戚氏家谱》、南高营《何氏家谱》等谱牒中也都记载,他们的祖先都是明代真定卫的军校,屯戍落籍于此,繁衍至今。

明代河北移民究竟有多少?很难统计。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张岗先生估计,洪武、永乐两朝政府组织的移民大约15万多户,75万人,占全省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强。而我们分析,落籍河北的明代卫所军屯士卒家眷不少于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宣府(今宣化周围的张家口市各县区)明朝军卒移民人数远远超过土族民数量。

明代移民,是河北历史上厚重的一页。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