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奥秘少儿:大国随笔之美利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1:52
        目前的美国,最让人关切的莫过于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和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了。那么我们就从这里谈起吧,因为这一个反映了美国的制度和文化,一个则是呼风唤雨的美国经济。
  通过这次大选,我们都比较了解了奥巴马。在这里对这位优秀的传奇的美国当选总统的生平不再赘言,因为即使现在不是很了解,以后四年--甚至八年我们在现代的传播手段下以及美国强大的媒体统治下都会对这位领导人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我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奥巴马在中国,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那就让我们按着这个假设推理一下吧--一个非洲黑人因为仰慕我天朝文化,加上我天朝因扬威于四海,布泽于四方,所以有机会来来华进修学习。他先在上海青岛等地游历一番之后,就到了海南岛,然后在那儿遇到一个无肤色歧视,以中非友好为己任,热情善良的中国姑娘。他们由相识至相爱,最后波澜不惊,水到渠成的结婚生子。可毕竟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奥巴马两岁多的时候,两人的婚姻关系最终破裂。老奥巴马学成之后独自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东非高原,而我们这位可敬的年轻母亲则带着奥巴马一起生活。由于母亲的再婚,奥巴马在六岁的时候去继父的国家印尼生活了四年。在10岁的时候奥巴马回到海南岛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因为肤色问题的困扰,中学时期的奥巴马曾一度消沉,酗酒、吸毒,学习成绩迅速下降。中学毕业时,奥巴马成绩平平,只进入了四川省一所普通大学,这是奥巴马18岁以来首次来祖国大陆定居生活。后来小奥同学运气比较好,通过交换项目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政治科学。此时的奥巴马“浪子回头”,专心于学业。本科毕业后,奥巴马从事了一系列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在广州市做了两三年的街道办工作。五年后,奥巴马(1988年)考入北大,并于三年后获得了北大法学院的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奥巴马还成为院刊《北大法律评论》首位非洲裔负责人。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返回广州,成为一名律师,并在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1997年奥巴马觉得男子汉应以匡扶天下为己任,遂决定投身政坛,并于同年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由于表现出色,奥巴马连任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之后,又于2004年底当选为全国的政协委员。奥巴马同志在政协委员的位置上越干越顺手,积极的为党的各项方针献言献策,在政坛也是声望日隆。因此,奥巴马趁热打铁,在2007年宣布竞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呵呵--假设到此结束。各位想一想,奥巴马在中国这样的经历会成为现实吗。一个非洲裔的公民在中国也许会有成为地方政协委员的可能,但要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根基不深的情况下,估计有些难度了吧。可是在当了三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之后,如果要进入行政部门--只怕难度就更大了 --又没有地方从政经验--想来奥巴马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应该混一个厅级干部是他最大的造化了吧(而且只有47岁)。至于能不能有这样的“成就”还是一个问号,在这里我们会想到的是--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那么我们再来假设一下--那就是毛主席如果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呢。我想,首先是他老人家要考个好一点的大学估计成问题(我说的高考当然不是现在这种人人都上大学的空前盛景),倒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他老人家英语和数学不好,这两门功课不好估计就难得上好大学了。那么就通过特招那种途径吧,可是老人家那时就喜欢关心国家大事,虽然下笔雄浑,估计笔力还是比较稚嫩,也不象别的青年写手那样喜欢粘贴出一些新概念文章--所以这条路也估计难走得通。退一百步主席老人家因各种机缘巧合还是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他在大学里应该是一个积极份子,但他很难坐上学生会主席的位子。因为他的普通话不好,性格孤傲,不会打理和辅导员或者学校领导的关系,呵呵。当然,主席这样的人才肯定在学校是有知名度的,临毕业时可能还有留校机会,可以主席的志向,自然要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可是主席要去考公务员的话又有了难度--因为主席那般的文章估计不合八股文一般的申论要求,再者考那些行政测试能力估计也不是主席的长项--英语就更不用提了。好,又因为主席的出类拔萃,还是通过了考试,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公仆。那么主席的仕途是否坦荡呢--首先主席有主见,乐于提意见。而且因为有才,性格有些孤傲,对贪污腐败现象又看不顺眼,所以在领导看来难免就成了孺子不可教的对象。同时主席来自农村,没有背景,上头没有打招呼的,平时做事呢,总有各方面的掣肘--唉,大家估计都知道主席如果生活在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儿了,呵呵。
  接下来,再说另外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中国的教育部为了学习美国的先进教育经验,派出一个观摩团访问美国,专门访问了美国的大中小学校,回国后写了一份报告,关于小学部分是这样描述的:美国的小学教育很差,小学生学习不够努力,大字不识几个,就总想着发明创造,再过二十年,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第二年,美国教育部门作为回访也派团到中国访问,同样也访问了中国的大中小学校,回国后也写了一份报告给教育部门,关于小学教育的部分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小学生是全世界最努力的,他们很早就背着很重的书包去上学,再过二十年,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现状是个什么样子呢--大家现在都看到了,呵呵。
  我们都知道,现在清华北大的学生50%以上的都是出国了的。即使我们这一些靠前一点的重点名牌大学里的学生,都是有许多到了美国。而且这一批精英其实是很少回国的--是他们不爱国吗。然后剩下就是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去了政府部门--孔夫子说过学而优则仕嘛。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最优秀的人才是去了企业,可我们呢,一拨是出国了,一拨是进了政府部门--呵呵,油水足的地方聪明人都清楚啊。我们也承认每年的公务员招录确实是网罗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可是呢--不说也罢。至少目前的机制是让能人变庸人,庸人变蠢人的。因为没有民主,没有舆论监督,没有政党竞争--就无法克服独裁与专制,就无法避免人治与腐败。不是吗,一个国家在对待人才上如果老是按部就班,论资排辈,暗地里还有不知多少的请客送礼,权钱交易,跑关系要背景--这样的国家要对它有信心还真是很难。
  说了这么几大段,好像和要说的主题不搭边际--现在我们不是热衷谈中美共治天下,谈美国的衰落,谈我们天朝的复兴吗,所以就胡诌了这么几段,呵呵--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其实每时都是有的,就看怎样的机制去发现和使用人才了。没有人才的国家是可怜的--有了人才不知发掘不知怎么使用的国家更是可叹可悲的。
  还是回到奥巴马这个话题吧,在大选过后,他有一句话既让我震撼,也让我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世上除了美国,再没有什么其他地方能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这就是美国梦,这就是美国强大的基础。让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希望和机会--只要你有才干和能力。是的,我们总是在批评美国--可它照样是那样的强大和先进。固然美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们不是更应该去学习它优秀的一面吗。通过奥巴马的当选,我们不是看到了一个包容性强,充满宽容和理解,有激情,勇于面对自己的缺陷和失误,任人唯贤的美国吗。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我们只是盯着它的一些政策失误的方面,而一味奢谈它的衰落和失败,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开始了他们寻找人世间“乐土”的实践之旅。这使我想起了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可惜在中国对那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只是存在于纸笔之间罢了。在看到新大陆的海岸线的时候,他们签订了一份公约,后来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这其实是一个自治公约。这个自治公约奠定了北美13个殖民地的自治原则,其历史作用不亚于后来的《独立宣言》,在精神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一部宪法。近四百年过去了--离哥伦布发现这片新大陆也有五百一十六年,这片土地虽然有过各种各样的压迫和苦难,但是几百年来那种点燃希望追寻梦想的精神可说是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从不曾泯灭。这种精神直接影响了美国开国先贤们的立国思想 --那就是民主、自由、尊严和法治。可以说不管这期间有过多少的曲折与欺骗,有过多少的迷失与困惑,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都从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努力。
  我们知道,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众多的思想家已经发起了思想哲学领域的启蒙和革命。这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及狄德罗等。他们既提出了民主、自由、人权及博爱这些革命的基本精神和思想,更是提出了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系列制度设想和组织形式。其中最为出名就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但是这些思想和立国精神却是最先在美国的独立建国过程中得到运用和实践。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接纳了孟德斯鸠的想法,在美国宪法之内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且让它们互相制衡。在当时这种宪制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仍然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最彻底的。而美国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宪制架构。现在想来,在那种专制气氛浓厚,民主思想远未成熟的社会环境下,美国的先贤们有这样的卓识远见实在是美国人民及世界的幸运和幸事。当然,追根溯源,这样的精神和思想还来自那追求民主与平等的《“五月花号”公约》。
  面对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人们都在从方方面面找原因,想对策--自然,美国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是,还是有许多学者通过这次危机中美国的表现,来审视这个国家那超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救赎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这种优秀卓越的能力来自哪里?首先来自于一个理性社会的存在。这个社会需要存在正义和公正,也需要存在宽容和自由,容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需要具有反思的精神、渠道和敢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人才。其次,这样的自我纠错能力如何植入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呢?这需要社会建立一个完善的法治、民主制度,完善和独立的法治能够保证平等和个体的尊严不受侵犯,社会的正义能够得到确立和尊重。民主的制度,则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的意志能够得到体现和采纳。最后,这样的自我救赎和自我纠错能力如何能够得到公正、有效和及时的体现?这就需要一个国家要有高效、廉洁、富有责任感的行政体系和执法体系。这个体系能够保证自我纠错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救赎的计划也能够得到贯彻和执行。(引自《美国自我救赎能力不可低估》,作者:李耀)。这是从环球时报引用的一段让人振聋发聩的稀世之音,也是笔者极为欣赏和认同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入了歧途,是否具有这种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救赎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呢?我们如何建立起适合国情的这种自我救赎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并把这种能力植入社会的治理体系之中?这是一个大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崛起的基础之一,更关系到我们的长远发展。
  接下来该谈谈美国的崛起之路--美国也不是天生的大国和强国,也是从下里巴人成长为阳春白雪的,呵呵。
  先说这个大国吧--只是地理人口概念上讲的大国。我们都知道美国刚独立时,就是西海岸那可怜的13块小地方,加起来估计还没有加利福尼亚那么大。可是人家美国人就是牛,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蛇吞象的奇迹,在短短一百多年里,从大西洋一直扩张到太平洋,最后居然还从另一个也有领土扩张狂之称的俄罗斯手里以收购废品的价格买到了阿拉斯加--把领土扩张了北冰洋。因为这一英明的举动,使美国也成了北极国家,在抢夺北极资源时占了一个好位置。所以我们现在想一想,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一般都是开疆拓土方面有优异表现的国家。外面看看俄罗斯,美国--自己家里想想汉唐盛世就知道了,呵呵。没有鼓动领土扩张的意思,只是要求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把它经营好就阿弥陀佛了。只是每一个当政者都至少有这么一点常识,那就是领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还有什么比土地更值钱呢-- 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我们都应该爱惜珍惜属于自己的土地。有这样眼光的国家才能成为大国和强国--不是随便国家都可以成为强国的啊,呵呵。
  美国独立后,接着就有了法国大革命。读了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独立可说是大大的借助了法国的力量--虽然法国的目的是为了抗衡英国罢了。可毕竟人家有恩于己啊,而且一般年轻人讲义气,所以美国人对法国的大革命有很高的热情。尤其是拿破仑上台以后,这位魔术师一般的传奇人物带着高卢军团几乎是横扫欧洲,把那一干封建贵族和农奴主扫荡得几无藏身之所。这个时候英国人的“大陆势力均衡政策”起作用了,接连几次组织反法同盟。这情形让我们可爱的美国小伙子气愤填膺。不管是出于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江湖义气,还是出于革命的阶级感情,抑或是同志的友爱--反正自己还是摇摇摆摆的美国最后虽然没有参战,但到底还是趟了这趟浑水--和法国一起对英国这个世界霸主搞起了贸易封锁。由此可见,美国人现在搞起禁运来得心应手是有理由的--人家都有近两百年的经验了,呵呵。这趟浑水没趟好,倒惹了一身骚。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第二次英美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惨淡收场,那时的英国和美国作战,情形和现在美国人打伊拉克一样。美国人被揍得得灰头土脸的,接连丢了费城、波士顿和华盛顿,连白宫也被英国人一把火烧了。写到这里,发现英国人对外作战时和强盗还真没两样--真正的烧杀抢掠,没一点绅士风度可言--没过50年,这家伙就纠合法国佬,一把火烧了我们的圆明园。唉,我早说过,有时强盗和贵族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当然,所谓吃一蜇长一智,美国人还是很能总结经验教训的。战争结束后,老革命门罗上台,就有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其实是一个以外交方略表现的国家发展战略,它宣告美国不再干涉欧洲事务,而是一门心思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虽说这个主义是收缩性的,但也是侵略性的,它虽然表示美国不干涉欧洲的事情,但也要求欧洲列强不插手美洲事务--就是把美洲看作美国人的大庄园)。这个战略很明智,把美国从一个很危险的处境中拉了回来。因为当时美国才独立那么几年,真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是典型的人口少,底子薄--就这么一点家底想凭一腔热血去欧洲闯江湖,想输出革命,到后来估计都被别人革命了,呵呵。这就是民主的好处--在关系国家前途的关键时刻总是会彰显它的力量。
  后来我们的山姆大叔就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在美洲那块乐土上还真开创了一个新天地出来。当然因为遗传因素的原因,美国不可避免的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喜欢抢劫杀掠的基因。这次倒霉就是附近的邻居--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印第安人就不说了--真是命苦,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就生生被这伙强盗夺去了,还根本没有申冤雪耻的机会。最郁闷算是西班牙人,当年无敌舰队被英国人联合海盗一顿好打。现在移居美洲,又碰到这家伙的后代--一点也不比前辈们有礼貌有修养--整个国家被不停的修理,偌大的国土眼睁睁看着成了别人家国旗上的几颗星星。
  当然美国是个勤奋的小伙子--身强力壮,好动--这是年轻人都有的特性。所以美国在这一百来年里不但到处打劫,而且还通过战争解决了内部矛盾的问题。只是在战争最后,牺牲了林肯这位好首领。还有就是通过描述得象牧歌似的的西进运动开发了西部那片膏腴之地,并把自己面孔的另一边转向了辽阔丰富的太平洋和亚洲。在这里美国攫取了夏威夷这个度假好地方,又学着英国人一样用几艘炮艇轰开了日本的大门,并和西班牙干了一仗夺取了菲律宾--可见美国人继承英国的衣钵时那是一点也没落下,还有发扬光大的潜质。说到西进运动,就想到了美国的枪支管理。很多外国人对美国这样一个法制讲秩序的国家却有那么松懈的枪支管理很是不解。但是只要好好了解一下当年的美国西部大开发就会有一些理解。那时的西进运动可没有书上描写的那样充满田园风光--到处都是危险,土匪,野兽什么的遍地都是。没办法,政府只能允许民间合法拥有枪支--那时的美国可不是超级大国,国力也不强,没有力量象现在一样保护每一个公民。虽然现在社会秩序好了,但国人保有枪支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因为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捍卫自己权利的一种象征--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因为门罗主义的影响,加上地理位置的特殊,一直以来美国的孤立主义都是比较严重的。其实如果真是这样那也不错,可是这家伙时不时也耐不住寂寞跑出来溜达一下--人家出来可不是旅游观光,尽是干些杀人越货的坏事。但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孤立主义看作一种高明的韬光养晦呢。
  我们知道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工业产值就追上了英国--那时的经济可不像现在这样看重第三产业--谁的钢铁煤炭多谁就是老大哥。但毕竟英国根基很深,无论是文化科技,还是经济军事通过几百年的积累,还是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一直到一战开始,英国都还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老大。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美国完全可以跳出来和英国一争长短--可这个时候跳出来的却不是美国,而是另一个新贵德意志。唉,还是那句话,年轻人都沉不住气,缺乏城府。这不,德国人以为自己多产了几车煤几吨钢就可以当老大了,哪知一出手就被弄得狼狈不堪,还差一点亡国。可见当老大不单需要实力,也需要多年修炼来的权谋与韬略。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眼下市面上鼓噪流行的什么中美共治,全世界向中国致敬之类的言论--怡然中国已是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好像全世界都臣服在天朝的脚下一般。只要看看上面那段历史就知道这些人是多么的肤浅--人家美国当年经济实力超过英国都还做了几十年的跟班的。我们倒好,现在经济实力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不到(即使考虑的人民币低估,也不会超过美国经济的一半),经济结构更是落后美国七八十年,再加上国民素质,生活水平,文化科技的大幅落后,却好象恨不能马上向美国挑战一般。虽然,美国人当年没有急着出山有它孤立主义以及传统心理的因素,但就当时的国际力量对比而言它的战略无疑是稳妥有效的,并被证明是成功的。还有就是我们一些人老是爱拿那两万亿美元储备说事--好象我们买了那么多美国国债,就很了不得似的--这些人大概都是跟着瞎起哄,不懂多少经济学知识的。估计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头头脑脑在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中白天当着大家打哈哈,晚上拿着这些外汇睡不着。不说美国人让美元随便贬值一下,那账面上的财富就缩水多少--单就说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还有五千万人民没解决温饱问题,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存在的国家却大把的把钱借给当今这个世界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去建设消费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没有一个有效的投资市场和渠道,投资工具少,好不容易积攒了几个钱,却只能等它象冰棍一样在阳光下消融掉,或者一头扎进股市--然后裸奔出来。
  当然,我们现在的国际环境不同,地缘位置也不同--不能象美国那样远离是非之地,独善其身。但笔者还是认为邓公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至少还得管二十年。让我先预测一下,估计在2012年我们的GDP会超过日本,然后在2028年左右经济的整体实力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至少还要在20年之后--即在2050年左右我们的综合的整体实力才有可能全面超越美国。可这四十多年里国际局势,以及自身的发展会按着我们设想的展开。而且不可否认的就是我们面对的挑战要比美国大得多--相对来说,在大多数领域美国都处于一个优势有利的位置。历史的教训告诉人们,在自己实力和素质没有超过原来的霸主--过早的“抢班夺权”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德国和苏联就是最好的明证。而且我们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政治上的改革、经济的调整与优化、社会公正与公平、贫富差距、地区发展差异、民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者说是达到美国的水平--保守一点估计,我们也要50年才能做到吧。象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但就经济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优势所在。因为我们的经济可以一波一波的发展--产业可以成梯次的进行升级--而且有战略的替代或转移区域。因此,在以后的30年里只要我们措施得当,社会保持稳定,并在发展中同步解决那些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那么中国还是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的。
  相对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被动参与的。当战后成为世界的霸主的时候,美国已经把自己家里打扫干净--它有多余的力量去全球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意志与意图。而且随便一个人都知道,美国的地缘位置可能是最好的--在那样一块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的大陆上独占鳌头,两边又是广袤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这样最好天然屏障--呵呵上帝真是对美国太好,这样的地理位置天生就是来领导世界的。而反观我们呢--地缘位置可能使大国里面最差的--北边有嗜血成性的北极熊、西边有不安定的三股势力、南边是不友好的越南和软肋马六甲、东边是韩国日本这些不友好国家--最重要的是还有美国这个超级巨无霸。而我们的问题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国内问题外,大一点的问题就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沙问题及藏南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理由或者信心在20年里全部解决吧。唉,我们还要面对多少的挑战啊--可是总是有一些人看到自己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进步就忘乎所以,就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这样浮躁的心理和不能正视自己的性格总会害了我们自己。当然,象以前说的一样我们不要妄自尊大,但也不宜妄自菲薄。一方面我们还要韬光养晦--这是形势及我们自身发展水平的需要。但我们也要有所作为--这同样是形势及我们自身发展水平的需要。毕竟现在的国际局势不是100多年以前了,而且我们的发展环境也不是美国那样可以安静下来独善其身,并且还是有许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以主动的姿态去加以解决。
  现在关于美国还有一个热点就是金融危机--无疑,这场全球性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人。但是,一场危机就会动摇美国的国本吗--这未免太小看美国了吧。看看美国的历史吧,这个年轻的国家经历了多少的大风大浪--就一场金融危机而奢谈美国这美国那的人不是浅薄就是为了赚眼球。很不习惯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危言耸听的预言与夸大其词的分析--这些人不是不了解历史,就是不懂经济--或者根本不懂美国。
  先说说我心中的美国经济--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世界的经济现状和格局已经给了最好的解释。那就是美国的经济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最先进最好的--而且这种先进性在可见的未来里还没有国家能够挑战。是的--并不是美国已经是完美的,而是因为美国做的比别人好。它的经济结构无疑是很优化的--三个产业比率很科学--而且每个产业都很强大很有竞争力。
  就说农业吧,美国有这个世界最好的最发达最强大的农业。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不到整个国家人口的2%--这么一点人口不但养活了全美国人,而且还有那样多的出口。而且美国实行轮耕制度,不象大多数国家那样对土地竭泽而渔。可以想象,只要美国把整个农业机器开动起来,养活20亿人口是绝对没问题的。这就是大国的基础啊,手里有粮,喜气洋洋--至少美国不用担心因为粮食短缺或者粮食危机而怕受制裁受封锁。一个吃饭问题都不能解决的国家自然不能当领导的--象苏联就是,农业问题没解决也是它后来国势衰弱的一个原因。
  至于工业的话,自然就更是不用说了。现代工业的技术许多是美国人发明的--美国也是引导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地方。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工业产值也遥遥领先。美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反驳“世界多极论”时,就举例在决定世界产业发展的26项尖端科技方面,美国有19项是领先全球的,另外七项美国也是和个别的国家一起走在世界的前面。我们不必列举一些数字--因为在这样一个国家面前,这些东西都实在太平常了。我们只要粗粗了解一下在上个世纪大危机爆发的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就达到了534万辆--我们到前几年才达到这个规模。在二战期间,美国建造和通过商船改造的航空母舰就有130多艘,而我们现在还在为何时建造航母而猜测和兴奋不已。在50年代美国就有了的B52战略轰炸机--我们到现在都还建造不出来。就说这么简单而大家熟悉的例子--可知美国的工业是怎样的强大和先进。
至于服务业--我们看看周围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星巴克、联邦快递、沃尔玛、微软、奥斯卡、格莱美......我们就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服务业和文化力量有多强大。什么都不用说了--一个这么强大的国家总是由各个方面组成或者支撑起来的--无论是它的制度文化,还是产业军事,抑或是国民素质,都是很优秀很理想的。有时候觉得美国的强大近乎神话--只是我们每天和这个神话的方方面面打交道。没有刻意美化它的意思--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它这样--我们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呵呵。
  在这里说一下美国的金融--这也是美国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前面的文字里我说过日本和欧洲难得超过美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金融方面赶不上美国。美国有这样发达先进的金融业,当然得益于强大的经济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得益于美国人那种敢于冒险的精神品质。现在美国的金融出了问题-- 不可讳言,这里面美国应该自己负责,而且它也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可以理解,商人逐利,本性使然罢了。但并不能因为它的的金融出了问题,就把它的金融业一棍子打死。打个比方说吧,发展金融业就如一个小孩子在海里游泳。刚开始的时候,在妈妈的监护下它在浅海区游得很欢。可是慢慢的他不满足了,他想去深海区冲浪,而且不喜欢妈妈在一旁罗罗嗦嗦--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可是它不知道或者忘了--在深海的地方是有暗流有鲨鱼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果自己不小心翼翼,并且没有强有力的监护人是很危险的。也许它在一时之间玩得很愉快--可最终会遇到鲨鱼或者暗流--即使侥幸捡了一条命,也难免受个伤缺个胳膊什么的。其实--金融业就象那个在海里游泳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遇到了一些风险就不要它去游泳了--更不能因此要他不去深海区游泳--那样的话他永远不会长大,永远看不到壮丽辽阔的风景,永远难以使自己达到新的层次。虽然现在美国的投资银行业遭遇寒冰,前五位的投资银行几乎可以说是全军尽墨,但并不意味着行业的死亡--只是暂时的调整与自省罢了。我一直比较欣赏美国的风险投资业,一方面觉得这确实是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的活,另外就是只有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支持创新与鼓励创新--有创新才有未来。虽然美国的金融创新不无令人诟病之处,但金融本身的生命在于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的创新只是过头了一点。当然这过头的一点就代表了贪婪,就会带来伤害--真理的进一步就是谬误嘛。所以出了问题并不是创新的事情,而是发展方向的错误和监管出了纰漏--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但总的来说,投资银行代表了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将来还是会复兴的。自然,这个行业需要更完善的行业自律以及外部监管。
  谈美国的经济,就不免谈美国反战经济的手段。一般来说,出口、投资与内需这三驾马车同样适用于美国。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很多经济政策都是学习美国的,从资本市场的建设到启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乎全世界都在学习美国--可以理解,美国的很多政策和方法都证明是很不错的。八十年代我们学习日本--好在日本人早早的出了问题。然后由于经济上的成绩,我们曾经一度承诺要在2010年左右开放资本市场,可接着又出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现在一个劲的学美国--美国又出了问题--可见中国还是比较幸运。但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美国的经济还是很成功的--带着脑子向成功的国家学习,既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避免误入歧途。但我们现在谈启动内需--这实在是一件很艰巨的事情。
  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极不完善的国家,要启动内需谈何容易。同时,东亚民族都是很内敛节俭的民族,重于积蓄而不是消费。就如日本经济萧条以后,一直想办法启动内需--日本的社保制度和福利制度应该是好的了吧,可是效果也很不理想。可见,启动内需还需要有合理的消费习惯于消费文化为引导。美国经济扩张的时候,也是大力发展出口,当时欧洲也像今天世界对中国一样,对美国也是大呼“狼来了”。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均衡--稍稍侧重于内需。但美国的出口都是利润丰厚的产品,同时投资远比中国有效率。至于内需--这也是必须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本来就是使生活更加美好,在物质和文化上有更丰富合理的消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适当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让消费更好的拉动经济--反过来又更好的促进消费。当然美国的消费虽然为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还是有许多需要反思和引导的地方。和中国相反--美国是消费过度。而且有些消费在我们看来就成了浪费,并且一些消费更是对社会的毒害--如毒品消费等。所以说消费,一是要有社会制度的保障,另外就是要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并不是说想启动就启动的。这里面还有民族的消费心理、习惯与文化在里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
  中国的经济出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国际形势好,出口撑起大半边天,加上国内资金充裕,可以大规模投资,所以内需不显得很重要。但现在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出口这一块没了,而中国的投资效率之低可说是令人发指--这里面要深究起来还是政治制度的原因。所以仓促间只好又祭起了内需的这根大棒--但国家也知道民间的内需要启动是很困难的,只好每次都搞公路铁路建设--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当然,以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也是比较合适而明智的。只是在我们还有基础设施这一块可以给经济以转寰余地的时候,要未雨绸缪的想以后再来一次这样的危机我们该怎么应付。不能象程咬金一样老是那三板斧吧--到了一定阶段,一些措施就难得见效了。
  看看美国的经济,然后再看看亚洲--就觉得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象亚洲的日本与四小龙一度何等风光,可现在都风流不再--中国会不会走这条老路--甚至还没到四小龙那个水平,就未老先衰了。这个课题就留给以后慢慢研究吧。
  美国在短短两百多年间,就把一个积贫积弱偏于一隅的国家打造成一个鲜衣怒马,无限风光的超级大国,期间很多治国方略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前面都讲了许多了,这里不再重复。治国方面我们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但是否都要如烹小鲜般去治国,那就值得商榷了。很大意义上讲,这样的治国方略一般在大乱初定,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发展手段比较少的时候比较适用。现在这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年代,再去“烹小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我们现在经常抨击美国--说它总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假想的敌人。其实我们想想那个沙丁鱼的故事就知道--美国其实是很聪明而高明的。现在治大国应该如“烹大鲜”--要使国家时刻动起来,充满活力。给自己制造一个敌人,这样会使国家时刻警惕充满斗志,不敢懈怠,还能提高国民凝聚力,这样国家才不会暮气沉沉。我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率--但那是封建专制王朝的一般规律罢了。在现今这种竞争激烈民主的社会中,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落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已经很难出现那种靠几个好收成就使国家很强大或一次大事件就使国家迅速衰落的现象。主要是现在是全球化--你是否强大要放在国际格局中去考量,另外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丰富,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组织体系越来越完备,决定你强大和衰落的因素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至于美国的军事,再说的话就是有些画蛇添足的了--一个国家的军费占了全球的一半,几乎在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军事基地,每一个全球战略通道都在它的控制之下,各项军事科技都是全球领先--再去评论它都不好从哪里开始了,呵呵。
  美国立国不过两百余年,在我们看来根基尚浅,可是目前这个国家几乎占据了全球流行文化的统治地位,这是它强大的一部分--反过来又促进了它的强大。当然它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宽松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强大了,自然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有更包容的心态,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人民的向心力自也更强。我想,美国总统是不是可以自豪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榖中”矣。一个国家总的来说还得有一个独立的知识份子群体--知识份子应该是对权力进行批评和批判的,而不是崇拜和膜拜的。可是很遗憾,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群体--说来说去还是政治制度的问题。
  我们一般来说还是对美国这个国家有好的感觉,看美国大片,听美国流行音乐,享受美国的文化和科技,这些都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啊,呵呵。而且历史上美国对华也相对友好--不象别的国家那样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和你拼刺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可不算。就如当年庚子赔款,它也用来办学校,支持中国学子去美国学习。这虽然也是基于它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毕竟是有长远眼光的举措,给人的感觉也很温馨。同时这个总体给人的感觉很积极向上,没有颓废的感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结合的也比较好。这样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行事也比较大度的国家在较长时间都会是世界的领头羊的。一个国家在困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苦难中有所补偿--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经历了那么多的危机,可是每一次危机过后,它都走得更加稳健--相信这一次金融危机也是给美国人民一个反思学习的机会,也相信这是一个契机--让它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并走得更好。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自然也是还是美国的世纪--我希望更是中国的世纪。至少在二十年里谈中美争霸,在五十年里谈美国的衰落,几乎都只是文字罢了--实际意义是不大的。
  那么,就让我们继续以欣赏的眼光关注这个丰富多彩的国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