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病我是药微盘:浅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 何新论坛 』 - 兴华论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5:58
首页
Home兴华论坛
BBS兴华家族
Group兴华家园
Home娱乐
Game服务中心
Tools兴华微博
Weibo高级搜索
Search转帖工具每日签到兴华便民中心兴华生活百宝箱
何新网易博客何新新浪博客何新论坛兴华智库学术研究经济金融何新中国(旧)何新中国(新)滁州学院何新研究中心加入兴华 |登录 兴华论坛 › 兴华论坛 › 『 何新论坛 』 › 查看主题
兴华论坛
浅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052
查看2
回复
返回列表发帖gsy55cn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gsy55cn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06-3-31 注册时间2005-2-9 精华0 阅读权限70 UID6613  正八品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59 积分1495 UID6613 go  浅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
 百度一下发表于 2005-6-19 23:1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浅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列宁、斯大林,还是整个社会主义理论界,至今并没有对这一观点产生疑义。所以我们本没必要重新论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十分明显的原因,一些既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又自作聪明、极力颠倒黑白的小丑们竟在互联网的一些论坛上用一些愚不可及可笑论调来否定上述观点,甚至大放獗词。以配合国际国内的反马克思主义逆流。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是非曲直作一番论述。
马克思说:
“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就改变不过是这种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正确理解这一观点,不仅要明确其中的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本身并无社会制度的属性。同时还必须明确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概念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必须彻底纠正斯大林对这两个概念的篡改(详见《真假马克思主义辨析》一文)。
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决定必然要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从而决定必然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其一,一定的生产关系必须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前提条件,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条件;其二,那种落后的,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一定要被推翻,一定要被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所取代。
例如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2]这也就是说,有了手推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才会产生而且最终必然会产生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来取代以往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有了蒸汽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才会产生而且最终必然会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来取代以往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正是由于掌握了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指出,随着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为标志,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刚刚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便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变成了其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就应该由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来取代它了。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之所以必然胜利的根据所在。
马克思主义同时还认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是所谓“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是,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根本不懂这一点。他们只看到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把这种“反作用”视为决定性作用。而对被这一表面现象掩盖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视而不见。甚至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观点斥为文字游戏和诡辩。
他们根本不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所以具有“决定”的意义;而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则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只具有“反作用”的性质。
他们根本不懂虽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顺利变革的,因为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决不甘心自动退出政治舞台,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由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先进阶级战胜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落后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才能真正实现变革生产关系的任务。
他们根本不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规律,同时又明确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3]
他们根本不懂,现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腐而不朽,并不是因为它还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是无产阶级革命至今还没有被引上马克思主义的轨道。
二○○五年六月十七日星期五
对“决定”和“反作用”的进一步解释
这里所说的决定,既指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成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又指前者规定和促使后者或迟或早必然向一定的方向发展变化。反作用则指在承认上述作用的前提下,同时承认后者又有影响、制约、限制、阻碍或促进前者发展的作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10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474页。
兴华论坛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兴华论坛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兴华论坛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兴华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TOP
东方卧龙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东方卧龙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09-4-25 注册时间2004-9-18 精华2 阅读权限70 UID4982  正八品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64 积分2730 UID4982 2#
 发表于 2005-6-20 21:0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在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指分工合作的效率关系.因为企业承担着国家创造利益的功能,企业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所以,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全称是人与物之间(企业)的人与人之间的以效率原则为支配的分工合作关系,可能简称为效率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同一种关系,是因为所在空间不同. 要搞清楚这些事情,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知识,也就是对国家进行划分的基本知识,这在<<第四代哲学>>(通俗版)中论述得很详细.这儿就简单论述一下.比如:国家由人类群体构成,能够和人发生关系的只有两类,一个是人与物发生关系,一个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生产,企业,生产力就是人与物发生关系.除了生产,企业,生产力以外的人们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另一个范围,区域和空间.它是<<第四代哲学>>(通俗版)中所指的社会这个区域.所以,国家以与物和与人的关系而划分企业(生产力)和社会.这种划分同时也是以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界线来划分的.也是以国家的能量获取系统和能量的消耗系统来划分的. 所以.人与物的关系(企业)和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是一个并列关系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因为人与物的劳动过程中还包含有群体性的劳动.所以,在群体性的劳动中,就又涉及到一个人与物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两个,它们的定义,规律,所在范围,区域和空间是不同的.一个是企业(生产力)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以效率原则为支配的分工合作关系.简称效率关系.一个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以争夺利益为支配的人性好坏对错关系.简称好坏关系.所以,这两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定义,规律,所在范围,区域和空间是不同的,在企业(生产力)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效率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改造大自然和生产的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构成部分.它和资金,科技一起共同构成企业和企业的能力. 所以,如果说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新名称叫生产关系的话,那它实际上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效率原则为支配的分工合作关系,简称效率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很吃惊地发现,生产关系竟然是从属于生产力,是生产力(企业)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效率关系.生产力(企业)不能决定生产关系(效率关系)反而是资金,科技和效率(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企业),这一结论让人吃惊吧!其实,这和现实是很吻合的. 任何一家企业如果缺乏资金,科技和效率,都会倒闭.在一个由倒闭企业组成的国家中,人们用什么来改造自然和生产?企业倒闭了,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生产力很先进?用手工吗?所以,在一个企业全都陷入倒闭困境的国家中,人们只知道关起教室门来学习那种明说自己是研究生产关系而不是研究生产力的学说,而置企业倒闭的现实不顾,不肯去学习那种研究企业和生产力的学说,却死死抱着这种不研究生产力(企业)的学说而不放.这些愚人会受到落后挨打的惩罚的,因为他们找错了老师,这个老师明说自己不是研究生产力(企业)的,而人们却拚命地去学习他的知识.不研究生产力却能够发展生产力.这是连三岁小孩都骗不过去的逻辑.却能够骗住几十亿的人. 有人说他不是研究游泳的,但能够教大家游泳.人们不相信,有人说他不是研究种田的,但能够教大家种田,人们也不信.有人说他不是研究做房子的,但能够教大家做房子.人们同样不相信.有人说他不是研究生产力的,但他能够教大家发展生产力,人们却相信了.有意思,一大群傻子.就这么赤裸裸地挑战人类的智商.竟然还获得了成功. 资金加科技能得到生产设备.员工加制度能得到效率,所以,生产力(企业)就是由资金,科技和效率(制度)构成的.它们对生产力(企业)有着不同功效的决定作用.当马克思不能说出这些知识的时候,就足以证明,他并不懂得生产力(企业).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又是什么事物.在第5页终于出现了久仰大名的"生产关系"这个词汇.前面.我们介绍过一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知识,我们再来看一下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技巧是人类无法破解的.如第5页倒数第3行的一段文字."社会生产关系首先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并不仅仅是限于这个范围内的关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的总过程.在这个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既有其相对独立的作用,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知道马克思已经掌握了广义和狭义概念定义的技术.所以,把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狭义的生产关系概念就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概念就是指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 当我们不知道国家结构的划分知识时,当我们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个定义,规律,范围,区域和空间的不同时,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这段文字有什么错误. 欢迎光临第四代哲学网站 http://dfwl.cc333.com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具有中国气派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一代哲学!
TOP
东方卧龙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东方卧龙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09-4-25 注册时间2004-9-18 精华2 阅读权限70 UID4982  正八品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64 积分2730 UID4982 3#
 发表于 2005-6-20 21:0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前面我就讲解了一些国家结构划分和两种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知识,这样,再来看这段文字时,大家可以发现它抹杀两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而以瞒天过海或暗渡陈仓的技巧,让它们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形成重合和过渡.也就是说,把生产过程中的人们以效率原则为支配的分工合作关系用社会中的人们以利益争夺的人性好坏来取代.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呢?它把人性好坏的意识空间去挤占了合作效率的意识空间,巧妙而永远地抹杀了人类劳动中的效率意识.这就注定了他准备用非剥削的好意识(好的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效率意识来推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而这恰恰就是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定义而成功地把他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了人类.所以,当他成功地把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关系转移到社会(非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好坏关系时,那么,他就可以把生产关系直接定义为人性好坏关系.而使得在人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论述中,效率意识(原则)这个事物还未出现就永远地消失了.它的空间完全被另一个事物,人性好坏意识给占据了.所以,在第9页第5行,我们能够看到他完成了概念过渡和嫁接之后,就名正言顺地对生产关系下定义了.这段文字是"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好坏关系),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表现为利益对抗的阶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和对抗." 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段文字所隐藏的是什么,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阶级学说,阶级斗争等等事物顺着所谓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再顺着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所谓的经济规律,而流入了企业(社会生产)中.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抓革命,促生产"的理论依据和起源.人们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何时流入企业中来的,就是在这儿. 在这短短的几页中,马克思连续使用了好几个技巧,来推销他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足以使人类去接受它们的效果,所以,迷宫走到这的时候,人类是无法穿越的.这几个技巧是很简单,而且在使用这些技巧之前,在文章的开篇就赤裸裸地对人类的智商进行过测试,,大张旗鼓地说:"我不是研究生产力的,但我能教大家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的规律),人们平静地接受了这种测试,所以,马克思已经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大群毫无智商的傻子.所以,在推销他的研究成果时,使用的技巧几乎是随心所欲的.根本就不用担心人类会看出来.确实,一百多年来,也没有人能看出来.所以,现实中,人类要么不接受它,像发达国家.要么就接受它,像落后的公有制国家.而没有人能够站出来说.它什么地方错了,所以不接受它.人类的智商还高不到这个程度. 为了能让大家看清楚马克思所使用的技巧,我再把前面的论述精减一下,就象放慢镜头一样,让大家了解这些技巧的使用过程. 第1页的开篇是一个智商测试,他说:"我不是研究生产力的,但能够教大家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的规律)."人们相信了.所以,测试就通过了.测试结果是人类的智商为0. 接下来,论述人类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本来没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哪来的人的劳动?所以,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劳动对象加劳动资料加人构成人的劳动.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应该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为什么马克思要把它们搞成一个并列关系?因为劳动对象对应原材料和资金,劳动资料对应生产工具和科技.而人们分工合作的效率关系而形成的群体性劳动又不能够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会冲击到后面的生产关系的定义.所以,以"人的劳动"来代表人们的分工合作的效率关系.所以,就出现了非并列的三个概念以并列关系而出现. 为了不冲击后面的生产关系的定义,为了给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留下足够的论述空间.那么,在论述"人的劳动"时,就是论述人的劳动的起源受不同于动物的人类意识的支配,而不论述人的劳动的过程和所受事物的支配,也不论述劳动的两个分类:体力和脑力.也不论述群体性劳动所遵循的效率原则.仿佛人们的分工合作并不是人的劳动,也似乎人的劳动过程和方式并不包括人们的分工合作的形式.所以,分工合作和效率原则等等这些字眼在马克思对"人的劳动"的论述中,奇迹般地成功地避开了.就象人们避开"水"而论述捕鱼,避开食物而论述健康一样.很费苦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后面的生产关系概念.所以,在生产关系概念出现以前,绝不会论述人们的群体性的分工合作性劳动.既然在生产关系概念出现以前不论述人们的群体性分工合作性劳动,那么,在生产关系概念出现之后,是否就会论述人们的群体性分工合作呢?就更不可能了.如果马克思告诉人们群体性劳动中有分工合作的效率关系,那么,他所研究的人与人之间的好坏关系为本质的生产关系还有生存的空间吗?所以,马克思为了推销他的生产关系概念,自始至终都刻意地封杀了人们分工合作的效率关系.而且,在文字的处理上,这种对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效率关系封杀得非常严密.所以,人们才会在他的论述劳动过程中,而看不到分工合作,效率和群体性劳动等等字眼,也看不到制度这个字眼.人们能够在书的很后面看到制度这个字眼的时候,会发现它和优越性联系在一起.优越性是指人性的好坏,已经不是用效率来评判的制度了.制度是效率意识的文字载体,当它不能反映效率意识的时候.那么,效率意识的最后一点生存空间也完全消失了. 最常用的一个技巧,是最有意思的.就是常常用概念来定义概念.比如:生产力,它并不是实物物质,对它的构成的论述已经非常详细了.如:生产工具,原材料,和人的劳动.而就是不明说它就是企业.尽管它的构成和企业的构成是一模一样的.但马克思就不明说生产力就是企业.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论述它和别的事物的关系.而人们永远也不会发现他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因为他没有告诉人们,他所说的是哪一个实物,人们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实物,又怎么会知道他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呢?这个技巧在哲学中常常使用,还美其名曰:抽象.如果把企业办好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比认识和找到什么经济发展规律就强多了.可是,马克思并不懂得搞企业,但他却能够帮我们找到一大堆所谓的规律.规律又不能当饭吃,研究的规律越多,反而饿死的人越多.人们是跟着他的"抽象"来找规律呢?还是到现实中来办好企业呢?第四代哲学中才不会用"抽象"这个概念来愚弄人类. 欢迎光临第四代哲学网站 http://dfwl.cc333.com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具有中国气派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一代哲学!
TOP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 返回列表
◇◆兴华论坛·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广而告之:【兴华论坛】已经安全运行 2852天18小时26分50秒 兴华论坛 V7 Inc. ( 鲁ICP备05024153号)
GMT+8, 2011-2-20 18:19, Processed in 0.237068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转载请注明出自兴华论坛(http://www.1911.cn/bbs/),地址:http://www.1911.cn/bbs/thread-8515-1-1.html
何新读书交流群:一群:11132141(已满);二群:87011116(已满);三群:85027641(已满);四群:63959836;五群:96816936,六群:120649595,七群:120649976,八群:121155920,九群(500人超级群):368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