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二王庙楹联欣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9:16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 楼主 刘则慧 2011-03-14 10:59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似乎是一个被大家已经研究透彻了的一个课题,我也曾在网上广泛网罗关于其探究设计的各种方案,尽管这样,每年在具体授课时仍免不了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下面就我最近一次授课体会谈一谈我对这节课探究部分的设计、反思与改进措施。

    (一)科学探究的第一个要素是“提出问题”,而这节课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大好时机。这主要体现在引入新课这一环节:

    “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

    学生回答:铃声。

    现在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多媒体影像资料: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在看完影像资料后,我有针对性地提出:“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对刚刚听过的这些声音能提出哪些问题?你想知道声音的哪些知识?

    学生提的问题以及想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很分散,有些也很深奥不是我们这一章所能解决的。因此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

    在备课前参考其他的一些资料时发现,有很多教学设计在这个环节是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声音并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而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发声体的实况录像,我觉得这样比单纯的录制声音效果要好,因为我们在得出“发声体在振动”这个结论之后还有一个拓展环节----一些有意思的发声现象,其中就会谈到一些动物以及某些乐器的发声是靠什么振动的,事先播放了影像资料学生就会较容易地判断出他们的振动部位。

    (二)关于声音的发生这一环节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大家桌上放着的这些实验物体(对音叉进行介绍),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

    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触摸发声的物体,请体会感觉。

      思考:

      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组织小组间交流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并评价其较有创意的发声方法。

    提问:你知道你说话时靠什么振动吗?

    学生集体体验自己说话时声带的振动。

    进一步提出问题: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能否让人用眼睛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怎样能看到音叉的振动?能不能通过观察液体看到振动?

    学生对这一问题充满了思考的动力与兴趣。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例如(1)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等。(2)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能否一试?(3)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什么?笛子是靠什么?

    发声体都在振动,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课本上图1.1-3是早期机械唱片表面的放大图,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这样就结束了对“声音的发生”的探究。通过教学效果看,学生对这样的探究过程充满了兴趣,一个一个问题的衔接也激发出了学生的思考动力,关于振动的记录几乎是我直接告诉学生的,要记录下声音就需记录下它的振动情况,我认为这与自主学习并不矛盾,因为没有必要处处都探究,学生的探究过程也有必要缓冲一下。只是,我精心设计的探究在学生眼里似乎有点繁琐,因为,他们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已经接触过声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本环节的实验再压缩一下呢?是不是可以直接让学生去体验振动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看到振动,再谈到记录振动的知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初中生的生活物理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我们不应当把他们当成是对“声音的发生”一无所知来进行教学。

    另外,相当重要的一个经验,在得出“声音是靠振动发生”时一定要让学生写一写“振动”与“发生”。这个很容易写错哦!

    (三)声音的传播的探究:

    发声体离我们的耳朵都有一定的距离,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周围传播的?

    (这里的提问语言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问是怎样向“周围”传播的,而不是怎样向远方传播的,这样问渗透着声波是向着立体空间传播的。)

    学生的猜想可能五花八门,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实猜想:

    实验: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

    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质疑:不伏在桌子上也能听到声音啊,好像不需要介质,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

    学生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

    教师把音乐芯片用细线吊在软木塞下,塞入试管中,芯片不能与试管壁接触。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管底,再将针管插入软木塞内。缓缓向外抽出活塞,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问题:月球没有空气,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提问: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

    请学生看图1.1-6,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

    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举例交流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而且,声音在其中都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在“声音的传播”的探究过程中,我随着学生思维的进程没有按照常规教学顺序进行,当让学生体验到固体能传声,并且介绍了声音的介质这一概念后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所以我及时通过实验解答学生的质疑,然后又引导学生思考液体是否可以传声。能帮学生“解惑”的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心。这一环节的探究我没有提到回声,我想与其一掠而过不如留待下节课细细琢磨。

     

    回复| 举报

    23阅读 |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