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宏刀具路线:和阗玉知识普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7:41

多年前在坛子里发的老文,拿出来温一下:和阗玉知识普及

john_leo 2010-05-16 17:03

和阗玉知识普及之一:和阗玉的形成2004-10-16 21:05:09


  和阗美玉,历代所宝。

  作为世界软玉之王,和阗玉后来居上,在中华8000余年的玉文化史上占据统治地位。本文从纯地质学角度对和田玉的形成予以分析,试图揭开长期蒙在和阗玉上的神秘面纱,使更多玩家从更科学的角度认识此种来自我美丽故乡的珍贵特产。由于本人非理科出身,有错漏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指摘。


  和阗玉产自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形成于2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由中酸性侵入岩侵蚀交代白云石大理岩而形成的。提及其形成,就不能不对和田玉产区的远古时代的地质演化作一大致的介绍。按先后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重要时期:


一、白云岩沉积阶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在塔里木古陆南缘,也就是今天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二、白云岩区域变质阶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塔里木运动造成全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从而最终形成了塔里木大陆。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此后,该地区的陆块隆起,成为我国最早露出海面的陆地之一,其上也没有原层沉积物覆盖。


三、白云岩交代蚀变阶段

  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壳运动发生了,被称为“华力西运动”。华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陆的南缘,古陆块的陆缘地块和活动带中间地块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在侵入体顶部残留的白云石大理岩捕掳体或舌状体与岩浆侵入体和热液接触交代后,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成玉的物质条件之一。
四、成玉阶段


  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的浅成中酸性岩脉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时,再次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适当的地质条件(300—350摄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压应力)下,和阗玉最终形成。

以上四个阶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陆缘海沉积/沉积白云岩(成玉物质来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运动,区域变质作用/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成玉物质结构改造)
C、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动,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成玉物质基础)
D、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中酸性岩脉接触交代作用/和阗玉形成

和阗玉形成的特点


  与世界其它软玉一样,和阗玉的组成矿石为透闪石,但和阗玉有其独特的有序分布:靠近侵入岩一侧为青玉,随着氧化亚铁含量的减少,依次过渡为青白玉和白玉。而世界其它软玉多呈绿色,还没有发现能达到和阗白色软玉级别的。(编者:经过四年多上手考察,个人以为,青海软玉或俄罗斯软玉部分高端白玉还是可以与和阗白色软玉媲美的)


名词解释:
中酸性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属岩浆岩,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
白云石大理岩:属变质岩,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量75-100%),化学性质活泼、易溶、渗透性强,易于交代。主要成分为氧化镁、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本文主要参考新疆人民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和阗玉》一书。

 

 

和阗玉知识普及之二:和阗玉的特点

 

  从上文介绍可得知,和阗玉的形成条件极其苛刻,极其难得,而品质又如此之高,被称为世界软玉之王并非浪得虚名,目前软玉中唯一达到宝石级别的羊脂白玉就只见于和阗玉中。
  和阗玉比钢硬,摩氏硬度6.5-7,接近宝石。而韧度达到9,在已知宝石中仅次于黑金刚石。因为其独特的毡状结构,抗压强度可达每平方厘米数吨,可以说是硬于钢也强于钢,也就是所谓的不屈不挠吧。世界其它地区软玉与新疆玛纳斯碧玉一样,多呈绿色,还有少量为黑色,如澳洲软玉。而和阗玉有白、青、黄、黑四种基本色调和青白、灰白等过渡色,大致符合中国古代五种基本色调。和阗玉光亮适中,温润而泽,符合中国古代的中庸审美观。和阗玉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冬不冷,夏不热,受到打击后,声音清越以长,这些独特的品质是和阗玉为历代所宝的重要原因。
  由于和阗玉的形成条件极其难得,所以和阗玉矿体并不大,一般宽度在一米内,而长度是数米到几十米。而和阗玉通常为有序分布:靠近侵入岩一侧为青玉,随着氧化亚铁含量的减少,依次过渡为青白玉和白玉。一个典型的矿床,青玉厚几十厘米到两米多,青白玉厚十几到五十厘米,而白玉则是几厘米到30厘米,个别可达50厘米。但凡事总有例外,于阗县的阿拉玛斯矿著名的戚家坑,在40米内为白玉,40-60米为青白玉,60米以下为青玉。其白玉和青白玉的比例如此之大是罕见的,也令人费解。但通常白玉总是难得的,而白玉中的羊脂白玉则更是罕见的珍宝,在每年出产的10几吨子料中仅占5%(上世纪90年代早期数据)。常说的"黄金有价玉无价"也正是指羊脂白玉吧。


本文主要参考新疆人民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和阗玉》一书。


 和阗玉知识普及之三:和阗玉矿口简介

 

  和阗玉形成后,该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仍然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在中新纪末期,即12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昆仑山脊再次隆起,最终形成今天的规模。而部分和阗玉矿脉也随之抬高,露出地表。形成今天沿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绵延1100公里的成矿带。大约每隔50-150公里即有一个成玉地段,预计资源总量达14-21万吨。

已知的著名和阗玉矿脉如下:

一、铁克里克塔格古陆缘地块
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自英吉沙县南东延至策勒县南。由于通行条件较好,该带的和阗玉开采有两项纪录:
一是已知开发历史最早。如元代即在大同建立矿口,设碾玉作坊;二是开采规模最大。在密尔岱玉矿开采的最
盛期——清乾隆年间,采玉工人超过3000人。

1、大同地段:位于塔什库尔干县东部大同村北,叶尔羌河西。海拔2500-3500米。分布长8-10千米,宽数百米。
包括大同玉矿和西南两个矿化点。由于自元代即在此设碾玉作坊,目前所剩多为青玉。


2、密尔岱地段:位于叶城县西南110千米,棋盘河上游。长20余千米,宽1千米。包括密尔岱玉矿、要隆玉矿及其附近的几处矿化点。清代在此曾大量开采贡玉,屡产重千斤、万斤的大块青玉或青白玉。乾隆年间开采制作的“ 大禹治水图”山子及嘉庆年间遗留在和硕县乌什塔拉(维语:三块玉)的三块大玉即产自密尔岱玉矿。该矿在 乾嘉时期兴盛半个多世纪,最高年产不下5000千克。道光元年奉旨停采。直至改革开放后才被重新发现。以青玉为主,青白玉其次,白玉很少。


3、库浪那古地段:位于叶城县西南的叶尔羌河中游支流库浪那古河东岸,距叶城县200余公里。古代曾经开采,
矿床规模不大。矿化带长约数百米,宽数十米。

二、公格尔——柳什塔格中间地块


该地带的和阗玉多产自雪线附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此地的山料和河玉都非常丰富,流经和阗的两条大河——
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及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既以玉为名,又以玉闻名。这两条大河也极可能是新疆境内先民
4000年前用玉原料的主要来源地。

1、赛图拉地段:位于皮山县桑株塔格之南,赛图拉至康西瓦之间的喀拉喀什河北岸。包括赛图拉玉矿、康西瓦玉矿。矿化带长约10余千米,宽百余米。距皮山县约500千米。海拔4200米左右。其中,康西瓦玉矿古代曾经开采,所剩主要为青白玉。赛图拉玉矿在地表露头处易于剥离,年产约数十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数据),色灰白。


2、铁日克地段:位于皮山县桑株塔格之南喀拉喀什河两岸。包括铁日克玉矿和卡拉大坂玉矿。海拔3500米,历史上并未开采,以青玉为主。


3、阿格居改地段:位于和阗县黑山南汗尼亚依拉克河上游雪线附近,海拔5000米左右。矿化带长约10余千米,宽度不明。次地段的河谷历来是重要的拾玉地区之一,产羊脂白玉、墨玉等。

4、奥米沙地段:位于和阗县喀什塔什乡奥米沙村南。海拔4200米。历史上曾经开采,玉石为灰白色,且多绺、多黑
晕斑,质地不佳。


5、哈奴约提地段:位于策勒县奴尔乡哈奴约提河。海拔3200米。古代曾经开采,被称为“塔克”矿。"塔克"即指山。
一段时间以来该处只产昆仑玉(类似岫玉的蛇纹岩玉),已停产。


6、阿拉玛斯地段:位于于阗县柳什村东南,克里雅河支流的源头。海拔4500米。矿化带长约10余千米,宽100-200
米。包括阿拉玛斯玉矿、冰斗河玉矿和赛底库拉木玉矿。自清代至今,陆续开采约200余年。赛底库拉木玉矿主要产
青玉,而阿拉玛斯玉矿则以产青白玉和白玉为主,青玉不到5%,世所罕见。该矿在乾隆年间由维族猎人发现,道光
年间因贡玉停止而停采。1904年,一位维族猎人再次发现此矿,之后由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组织当地人开采,
被称为“戚家坑”,年产1000-5000千克,因高品质白玉而闻名玉界。“戚家坑”也成为优质和阗玉矿口的代名词。


7、依格浪古地段:位于于阗县皮希盖河中游。海拔4100米。包括依格浪古玉矿及牙布卡卡玉矿。矿化带长约5千米,
宽数十米至百余米。玉石为浅灰色,呈片状,质量不佳,已停产。

四、阿尔金山古陆缘地块
  阿尔金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从新疆延伸至青海、甘肃,东端与祁连山相接处的玉门关、阳关是古代和阗玉入
中原的要道。山脉北麓的楼兰、鄯善、且(ju)末等遗址考古发现大量和阗玉件。目前发现的和阗玉矿位于且末县境内。

1、塔特勒克苏地段:位于且末县哈达里克河至塔特勒克苏之间长25千米的地带。包括哈达里克奇台玉矿和塔特勒克苏
玉矿,海拔3500-4500米。此地古代即有开采,遗留矿坑众多。上个世纪70年代建立的且末县玉矿后,塔特勒克苏玉矿
成为近年产量最大的和阗玉矿。哈达里克奇台玉矿在其西20余千米。塔特勒克苏玉矿出产的白玉质量高、杂质少。同时
还出产糖玉,为和阗玉经热液蚀变、氧化后产生的浅褐——黄褐色的皮壳,象是红糖包裹了玉。此种玉多用于俏色雕
创作。


2、塔什赛因地段:位于且末县东南尤勒河至江格萨依源头一带。包括塔什赛因玉矿和江格萨依上游矿点。矿化带长约
10余千米,宽数百米。海拔4000米左右。出产以青玉为主,因销路问题而停产。

顺便提一下,上个世纪90年代在格尔木西南丘陵地带发现的青海软玉矿,成为中国玉界近年来的一件大事,此事即验证了和阗玉成矿带在昆仑山东段仍然延伸。虽然青海软玉总体品质还不如和阗玉,但已对和阗玉市场构成一定威胁。
  现在世面上有许多高质量的青海软玉被当做和阗玉出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阗玉的声誉。衷心希望卖家能如实标明 所卖玉器的产地,如果自己并无把握,也不应胡乱冠以和阗玉名号来扰乱市场。卖玉人也应是爱玉人,爱玉人即应有玉
的品德!愿与广大玉友共勉。

本文主要参考新疆人民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和阗玉》一书。

 

和阗玉知识普及之四:和阗玉与其它玉石的对比


  和阗玉是基本由透闪石矿物组成的单矿物岩石,属于软玉的一种。19世纪法国的矿物学家德穆尔正式将和阗玉鉴定为软玉。
  软玉在英文中叫Nephrite,是从希腊文Nephros转化来的,意思是治肾病的石头。而英文中玉Jade来源于西班牙文Pieda de jade,也是指防治肾病的石头。因为西班牙殖民者见墨西哥当地印第安人喜欢在身上佩带一块绿色的石头,以作为防治肾病的护身符。可见世界各古文明中关于玉石防治肾病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中国古代君子们的佩玉也确有其现实意义,并非只为礼仪的需要。现代君子们有需要就到我的铺子里也找件玉佩带带,效法古人,呵呵!


  世界软玉矿床不太广泛,规模一般较小,储藏量不多,因此软玉比较宝贵。全世界已知软玉是以绿色调的深色玉占绝大多数,浅色软玉很少,白色软玉就更稀少。而世界上极少的白色软玉就来自和阗玉,因此和阗玉具有特殊的世界意义。

  我国境内已知的软玉有以下(因青海软玉发现时间不长,手头缺乏资料,因而未列入。)


一、岫玉中的极少品种: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北瓦沟。该区主要为蛇纹石玉石,极少为透闪石玉。透闪石玉矿物成分透闪石含量大于25%,其它为蛇纹石、透辉石等。透闪石含量比和阗玉少,硬度比和阗玉低。另一种呈砾石状产于第四纪沉积物中的软玉,矿物成分与和阗玉相同,由透闪石组成,硬度也接近,颜色略似和阗青白玉,但以鸡油黄为特征,可以区别。


二、龙溪玉:产于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来自变质岩中。呈各种绿色、灰白色,多裂纹,滋润性也不如和阗玉。


三、玛纳斯碧玉:产于新疆玛纳斯县南天山北坡,又称天山碧玉。为绿色、暗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另外,昆仑山地区也出产碧玉,绿色,与和阗青玉颜色有不同。关于玛纳斯碧玉,将另文予以详细说明。


四、台湾玉:产于台湾省花莲县。为暗绿色至淡黄色不同。软玉中有猫眼效应的透闪石细脉,独具特点。

五、良渚古玉:产地不确,有说是小梅岭地区的。玉器出土于江苏省吴县张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为透闪石——阳起石软玉。呈绿、灰白,白色。

再概述一下和阗玉与国内其它已知非软玉类玉石的区别。
一、蛇纹石玉石:国外又称鲍文玉。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有些就是用蛇纹石玉料做的。在我国蛇纹石玉分布广泛,以产地命名,如辽宁省岫岩县出产的“岫玉”,广东省产的“南方玉”,广西省产的“陆川玉”,青海、甘肃产的“祁连玉”、“酒泉玉”、“鸳鸯玉”,新疆昆仑山地区出产的“昆仑玉”等。这类玉石颜色多样,以黄、绿、黄绿常见。与和阗玉最主要的区别是硬度,蛇纹石玉石一般为2.5-4,用刀可以刻动。而和阗玉硬度为6.5-6.9,用刀刻不动。用划玻璃的方法是玉界最常见的,因为玻璃硬度一般为5.5左右,如用蛇纹石玉石划玻璃是划不出痕迹的。


二、南阳玉:又称独山玉,产自河南省南阳市独山而得名。南阳玉历史上开采很早。在独山脚下有汉代加工、销售玉器的遗址,称“玉街寺”。南阳玉属蚀变辉长岩,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黝帘石、透辉石,铬云母等。颜色复杂交错,可分为白、绿、黄、紫、杂色等五个品种。硬度很大,为6.5-7。质地细腻、但常有杂质、白筋,裂纹等。


三、蓝田玉:产自陕西省蓝田县,为蛇纹石化大理岩,是否为历史上记载的蓝田玉还有争议。呈淡黄、黄、浅绿色,色调不均匀。硬度低,用刀可刻动。蛇纹石化大理岩在我国工艺美术原料分类中属彩石类。


四、石英岩类玉:有许多种。如密玉(河南玉)、东陵石、京白玉、贵州玉,台湾翠等。共同特征为:有石英集合体组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硬度6-7、比重2.65-3.0,玻璃光泽。含杂质矿物,出现不同颜色。如密玉有次生绢云母,多呈绿色,也有肉粉色、黑色和白色。绿色比碧玉好,有深浅变化,性脆。东陵石含铬云母,可见云母鳞片反光。颜色主要为绿色,稍鲜于密玉,还有紫色、棕红色等。京白玉产于北京,过去曾称为“硬水玉”,白色,质地细腻,但不如和阗玉滋润,且性脆、可以区别。贵州玉又称贵翠,呈淡绿色,质地多不均匀,含杂质,抛光后亮度不均匀。台湾翠产自台湾,呈蓝色。

我最近去过北京著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发现有些摊贩用石英岩冒充和阗玉的。表面还抹了油,因为石英岩是没有滋润感的。更有我的新疆老乡居然以阿富汗大理岩冒充和阗玉卖的,另人汗颜。如此下去,和阗玉的名声该如何呢?

本文主要参考新疆人民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和阗玉》一书。


 和阗玉知识普及之五:关于碧玉

  碧玉是一种透闪石玉,是由蛇纹岩侵入基性火山岩等围岩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软玉除昆仑山出产的,其它如北美洲、大洋州出产的多为碧玉,颜色呈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玛纳斯碧玉产于新疆玛纳斯县南天山北坡,又称天山碧玉,为绿色、暗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

  新疆玛纳斯含碧玉矿的超基性岩体分布于安集海到清水河一带。为北天山哈比尔尕山腹向北翼的晚古生代弧前——海沟带的蛇绿岩,处于北天山超基性岩带的东段。已发现碧玉矿及矿点六处,其中以黄台子碧玉矿为最主要。
碧玉的原岩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斜辉橄榄岩、橄榄岩变成的蛇纹岩;另一种为辉石岩变来的蛇纹岩。前者形成的碧玉常见均匀分布的铬尖晶石,后者因蛇纹石化不彻底通常没有铬尖晶石。由上述两种原岩形成的碧玉中,前者的质量优于后者。加拿大碧玉和玛纳斯碧玉即属于前者。

  碧玉的矿体一般长几米到十几米,宽几十厘米至一米,延伸一至五米。中部质量达特级至一级,而边缘质量差。矿体外包一层绿泥石和透闪石矿物组成的壳体。呈灰绿色或灰白色。碧玉矿石为绿色块状,油脂光泽,微透至半透明,质地坚韧。主要矿物为毡状透闪石,占75—90%。
软玉透闪石极小,多合并成羽片,交织成毡状。其次为稍大的针状透闪石,占5—15%,无定向排列于毡状透闪石之间。此外多为杂质。

  玛纳斯碧玉矿在清代即已著名。《西域图志》载:“准噶尔部玉名哈司,色多青碧,不如和阗远甚” 。清代在玛纳斯曾设绿玉厂,乾隆五十四年封闭,禁止开采。多年来矿口一直不为人所知。1973年,北京玉器厂老艺人莫英根据在玛纳斯县城收购的一块碧玉,经数月探访找到了碧玉矿,见到了乾隆期的采玉遗址。在当年玛纳斯就设立了玉矿。1975年,在玛纳斯河红坑开采出一块750千克的大碧玉,经扬州玉器厂雕琢成国宝级的“石刻聚珍图”山子。

另外,昆仑山地区也出产碧玉,绿色,与和阗青玉颜色有不同。和阗碧玉因表层氧化发黑,常被当作墨玉籽出售,这是需要留心鉴别的。

本文主要参考新疆人民出版社和台湾地球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和阗玉》一书。

                 ————风雅轩主人

名词解释:
蛇纹岩:主要由蛇纹石和少量磁铁矿、石棉、滑石组成的一种变质岩。呈黑绿色、黄绿色,致密,色调常不均一,蜡状光泽,光滑,因花纹象蛇皮而得名。是由超基性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在岩浆期后热液的交代作用下发生蛇纹石化而形成的。

超基性岩:包括橄榄岩、辉岩、金伯利岩等。在地表分布面积很小。岩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低(小于45%),钾、钠很少,铁、镁矿物占绝大多数。岩石颜色较深,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