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瑞典比赛结果:汉语新诗鉴赏(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7:07
汉语新诗鉴赏之十一

   陈斐雯(1963—    )女,台湾省台中人。着有诗集《陈斐雯诗集》、《猫蚤札》等。

 

    坏脾气

 

    离开旋转盘后

    所有的木马

    都断了腿

 

    我提供翅膀

    煽动它们

    向随便一个方向

    飞去

 

    也不为什么

    只是不喜欢

    它们若无其事地

    在原地打转

   (选自《蓝星诗刊》第三号)

    [赏析]

    陈斐雯被诗评家誉为“生命场中的莳花女”,她的作品中的美,不是那种传统女性的典婉秀美,而是一种任性,有点刁蛮,有时也夹杂着一些叛逆的味道,到目前为止,很难加以规范,不过,只要她不停笔,个人特殊风格绝对可以形成,而且是一种新的典型。

    《坏脾气》运用“我”对于旋转木马的态度、举动,以说明“我”的“坏脾气”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以此来说明什么是“坏脾气”。由于脾气的好坏基本上是内在心理状态反射出来在行为上才完成的,所以要绝对不能直说,而需要用具体事件来譬喻,陈斐雯所选择的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而其实,诗人并非绝对的感性,她不喜欢旋转木马“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配合首段的“假设”,中段的我“愿意”陈斐雯显然有所寄意,像旋转木马一样,若无其事地在原地打转,是很糟糕的事,应该突破这种机械的、小框框的格局,向前迈进,或者找寻一个方向去飞翔。 (李瑞腾/文)

 

 

和权(1943-)本名陈和权,福建晋江人。著有诗集《桔子的话》等多种。

 

桔子的话

 

咱们恒是一粒粒

酸酸的桔子

分不清

生长的土地

是故乡

还是异乡

 

想到祖先

移植海外以前

原是甜蜜的

而今已然一代酸过一代

 

只不知

子孙们

将更酸涩

成啥味道

 

(选自《创世纪》诗杂志第68期)

 

[赏析]

和权是菲华诗坛的一位中坚人物,近年各报刊经常都有他的作品出现。他的诗精炼,准确,真诚。像另一位在海外的诗人非马一样,都是力图把文字压缩,爆发出诗的张力的健者。

《桔子的话》这首诗结构简单,引喻明晓,文字浅白,却道出了海外华人普遍的心声。他们一方面自伤自怜生长地是《故乡/还是异乡》的尴尬,却又为下一代华人的《酸涩》变质而优心。这种无奈无力的精神饮泣,汲汲欲求的寻根心态,应该打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向明)

 

 

 

吴晟(1944-)本名吴胜雄,台湾彰化人。著有诗集《飘摇里》、《真挚与奔放》、《吾乡印象》、《泥土》、《向孩子说》等多种。

 

泥 土

 

日日,从日出到日落

和泥土亲密为伴的母亲,这亲讲--

水沟仔是我的洗澡间

香蕉园是我的便所

竹荫下是我午睡的眠床

 

没有周末,没有假日的母亲

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

灌溉泥土中的梦

在我家这片田地上

一季一季,种植了又种植

 

日日,从日出到日落

不了解疲倦的母亲,这样讲--

清凉的风,是最好的电扇

稻田,是最好看的风景

水声和鸟声,是最好听的歌

 

不在意远方城市的文明

怎样嘲笑,母亲

在我家这片田地上

用一生的汗水,灌溉她的梦

 

(选自《现代百家诗选》台湾尔雅2003年版)

 

[赏析]

乡土诗,到了吴晟出现才有了比较清楚的面貌。吴晟一生与泥土为伍,脚踩泥土,手写泥土,泥土是一部很厚很厚的书,世世代代读不完。“诗风朴实,自然有力,以乡土性的语言,表现进代变化中的愁绪,真挚感人。”因而获得第二届“中国现代诗奖”,吴晟的乡士诗从《吾乡印象》开始至《泥土》而蔚为大观,以亲近乡土始,以保卫乡土为其职志,传承护泥爱土之风为其终极止标,《向孩子说》就是这种觉醒下的作品。

“我的作品,大都是从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中酝酿而来。泥土的稳、厚重、博大,传统的中国广大农民,不矫饰,不故作姿态,真真诚诚对已对人的敦厚品性,始终深深引我响往和企慕。”(见《真挚与奔放》第9页)。吴晟如此剖析自己诗作之所由来。周宁也认为:“吴晟的成就之一,是他的诗伸入了乡土丰富的语言中摄取养料,适切而忠实地反映了周围的人们。他不仅抓住了面貌,并且深入他们的精神、信仰以及情感的内层,真挚地描绘出那些拙朴的脸孔及一幅幅动人的图画,打动着每一颗热诚的心灵。”周宁指出吴晟的成就,不仅是泥土的深耕,特别是在人性与人情的掌握,这样的认知才是吴晟能否继续探索下去的原创力。

颜炳华在《吴晟印象》中说:“吴晟的诗诚然不是流行性的,也不兴采夺目,但在他如泥土般真挚厚重的作品中,我们却可从平实中见深情,从平淡中见深刻。”(见枫城版《吾乡印象》第194页)。新诗无所谓流行不流行,乡土的题材原来就适合拙扑的语言。恰如其分,正是吴晟乡土诗的真正本质。因此,吴晟的唯一成就即在确立乡土诗之美与真,及确保乡土之力与劲,越此,非吴晟之力所能及,吴晟也无心踰越。

《泥土》写出吴晟令堂以一生的汗水灌漑泥土中的梦,表达农妇对泥土至深至真的爱。《我不和你谈论》更直率地表达了行动派的务实作风,谈论诗艺、人生、社会争夺,不如直接踏向田野,去领略春风吹拂着的大地。吴晟的诗率皆如此使用排比句型,备具复沓效果,颇有诗经国风之余绪,文字则浅白可通,不事雕琢。 

 (沈奇)

 

 

冯亦同(1941-)生于江苏宝应。一级作家。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紫金花》等多种,另有诗评论集《红叶诗话》等。

 

紫金花

 

1939年春,侵华日军陆军卫生材料厂厂长山口诚太郎在南京饱受屠城之灾的焦土废墟上看到一种不知名的紫色小花(俗称“二月兰”),深受震撼并幡然悔悟。他将花籽带回日本,经过数十年推广,被他命名为“紫金花”的草花开遍东瀛。致力于和平运动的人士还成立“紫金花”合唱团,创作“紫金花组曲”并唱回到紫金山下的南京。

 

古城墙下的二月兰

朱雀桥边的野草花

当红梅遭凌辱、雪松被虐杀

是你,不屈的根须

托起寒夜里坠落的星光

引爆无数紫色的焰火

焚烧冷漠,驱赶黑暗——

让姗姗来迟的春天

捧读一座名城的肝胆……

 

一粒草籽就是一串音符

一度春风演奏一部乐章

从“二月兰”到“紫金花”

紫金山麓的小草要告诉全世界:

美丽的土地决不会沉沦——

生长云锦和丝竹的江南

也能将黄钟大吕,敲响!

 

(选自诗集《紫金花》)

 

[赏析]

1966年4月,日本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上有位华侨青年著文说,在他住处附近的公园里见到一种淡紫色小花,过去只在中国见过,叫“二月兰”又叫“诸葛菜”,想不到日本也有,因此倍感亲切。当时已77岁高龄、重病在床的山口诚太郎听妻子读到这段文字,振奋不已,叫老伴立刻给报社写信,说明紫金花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经过。妻子连夜写了篇散文,写从军的丈夫怎样发现和带回了紫金花……最后表示:“如果您愿意让这种象征和平与希望的花开满你家的小院,请和我们联系。”文章见报后,从全日本寄来六千五百多封信。山口先生直到临终前还嘱咐他的儿女们:“要永远叫它紫金花,别忘了是从南京的紫金山脚下采回来的,让人们在赏花的同时,记住那段历史……”2001年春天,山口诚太郎的儿子、石冈市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山口裕先生率领的“紫金花”合唱团,来到“紫金花故乡”,第一次在南京公演《紫金花组曲》,带来了日本人民的心声。

南京诗人冯亦同的诗作《紫金花》取材于此。这首构思精巧、立意深远的十六行短诗,热情赞颂了“古城墙下的二月兰/朱雀桥边的野草花”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怎样挺身而出,表现了我们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诗人没有正面描绘“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面,只用一句“当红梅遭凌辱、雪松被虐杀”作了含蓄又形象的体现,因为梅花和雪松在南京最常见,也是今天的市花和市树。又因为“二月兰”盛开时如火如荼、一片蓝紫,诗人用“托起寒夜里坠落的星光……让姗姗来迟的春天/捧读一座名城的肝胆”来形容,也非常贴切又传神,进一步开拓了诗的意境。在下半首中,诗人以“音符”喻“草籽”,“春风”奏“乐章”,既艺术地交代了“紫金花”的传播过程,更为揭示主题作铺垫——是小小草花给“黄钟大吕”以生命的音响,紫金山下的土地“要告诉全世界”:战争和苦难,摧毁不了人类追求幸福和平的意志,连小草都没有放弃大自然赋予它的开花的权利。生活、劳动和歌唱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类,有什么理由不为维护和保卫共同的家园而心心相印、声息相通呢!

这首2003年“南京,我心中的城”征诗大赛中获特别奖之作,不仅在报刊评奖和朗诵会上赢得好评,经网络传播后,还引起海外华文诗歌界的关注,被美藉华文诗人非马称赞为“激动人心的好诗”。江苏老诗人丁芒在阅读与此诗同名的冯亦同诗集《紫金花》后题诗云:“胸中万朵紫金花,撒向金陵一望霞;想是江淹梦里笔,仙人今又送冯家。”丁老引用南朝诗人江淹在金陵“梦失彩笔”的故事并联想紫金花的盛开激励今天的同行。 

(傅天虹)

 

 

周涛(1946-),山西潞城县人。著有诗集《牧人集》、《神仙》、《野马群》、《鹰笛》、《云游》及长诗《八月的果园》等。

 

这是一块偏心的版图

 

若干世纪以来所发生的事情

都证明这家族的分配不均

多山的北方多高原的北方多雪的北方

用脚掌暖化冰雪却无奈它向东倾注的北方

眼见那河流在南方养育三角洲

却在北方在中原菌生群雄并起的纷争

 

北方坐在马鞍上透过风扬的黑鬃俯视河水

听远行商旅带来的秦淮河传说

满地珠宝城廓,十万富贵人家

楼头有红衣倚栏拔琴低唱

便对这偏心的版图产生妒恨和野心

黄河粗野的浪头就从血脉中腾起

 

饮马长江从来是一句诱人的口号

游牧者的劳动是战争,追逐水草是天性

奴役人如同役使畜牲

发起一次战争像围猎一支兽群

但是南方却用一个宫女就解了围

用一曲幽怨的琵琶引去遍野铁骑

 

在南方水池里依旧游动着红鲤

亭台畔假山旁青翠的竹林不生荒草

凭一江天险富庶的和平

等五十后以躁动的马蹄又叩响长城

三千年不息的内战证明这版图的偏心

--偌大的中国东南倾斜而失去平衡。

 

(选自《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1期)

 

[赏析]

这是一首意蕴独特的抒情诗。诗人将历史上南北纷争不息的原因归结为版图的“偏心”,对南主北客的传统历史心态进行了深刻反思,以通达的心态阐述了三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侵的历史动因。

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走向,决定了北方“大江东去”、“千里冰封”、层峦耸峙的地理特征。这是不可选择的客观事实。而作者以诗人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将不可选择性理解为版图的偏心。然北方除却山川地貌外,有着南方三角洲不可匹敌的广袤平原。这本是北方的优势所在,诗人却将中原大地定为先秦群雄割据的罪魁祸首,再一次证明了版图的偏心。认为这是北族南侵的根本原因。

于是,北方游牧民族“便对这偏心的版图产生妒恨和野心”。而商旅带来的秦淮水榭、烟柳画桥、“珠宝城郭,十万富贵”、红衣少女倚栏拨弦的美妙传说的诱惑,进一步促使“黄河粗野的浪头就从血脉中腾起”。这是北族南侵的客观诱因。

第三节,作者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天性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列为南侵的第三层原因。在战争爆发的紧张历史氛围的映衬下,昭君出塞这一典故的引用既恰当及时又富有诗意。

暂时的和亲、一江的天险,终究抵挡不住因版图的偏心而埋下的祸根的生长。“五十年后躁动的马蹄又叩响长城/三千年不息的内战”再一次“证明这版图的偏心”,直扣主旨。

全诗具有散文化的特点。历史典故的征引,使全诗洋溢着史论的文质;诗词的化用,使全诗不失风骨。感情雄迈,见解独到。以情驭理,凭理骋情,情理兼备。 (张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