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木工雕刻机:日本二战后经济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10:53
经过50年代、60年代的高速增长之后,日本经济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进入低速增长期,在1982年至90年代初进入调整期。

  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出日本经济明显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使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进一步确立。1982年底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828亿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的35.2%,联邦德国的1.6倍,英国的2.2倍,法国的2倍。同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1680美元,在西方7国中仅次于美国,跃居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成为世界上头号债权大国。过了一年,对外纯资产又跃升到了1298亿美元。198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7142美元,超过美国(16591美元)跃居西方7国之首,仅次于瑞士和卢森堡,世界排名为第三位。至199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9641美元,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在此期间,日本经济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生产过剩,尤其是制造业开工不足的情况进一步突出起来。平均开工率从1965-1973年间的90%下降到1974-1982年间73.9%,近1/3生产能力过剩。为此日本政府自1974年的石油危机之后,在其“政治大国”的总目标下,根据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提出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科技立国”的新战略

  1.“科技立国”新战略的由来。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的转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第一,石油危机的冲击。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遭受的打击很大。因为日本所需石油的99.8%需要进口,其中,82.6%来自于中东。石油价格猛涨大大增加了成本,加深了日本经济的萧条。日本的企业家再一次深切感到,缺乏资源和能源实在是日本经济的一大弱点。他们开始拼命发展省能源、省材料的技术,以及改善企业的体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日本产品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也是从那时起,日本企业自发地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大量录用技术型人才。据统计,从1965年至1982年间,日本企业用于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费用逐年上升,其增幅比实力排名第一的美国还要大。第二,世界贸易形势的变化也促进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的发展。因此,日本长期奉行的是“贸易立国”政策。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磨擦不断加剧。同时,大量的贸易顺差和日元的过快升值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三,“政治大国”总目标的要求。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不愿甘居经济大国的地位,迫切希望取得“政治大国”的地位,彻底摆脱政治“侏儒”的形象。第四,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刺激。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了“战略防御倡议”(人们所说的“星球大战”计划)。日本人经过详细的考察发现,这一战略防御计划竟然是一个“高技术集合体”,实质上是一个“高技术大战计划”。

  2.“科技立国”战略的大体内容。1984年11月底,日本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技术会议向中曾根首相呈交了一份报告,题为“关于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立足于长期展望的,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对策”。这是日本科技界对高科技竞争作出的第一个反应。报告提出了今后10年内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这期间,重点是加强7个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即新材料和新元件、信息与电子技术、生命科学、计算机与软件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地球科学等。要求日本国立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重点,从应用技术逐步向基础科学方面转移,从“科技模仿”向“科技创造”转移。

  进入90年代,科技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各国政府都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做是关系本国经济实力加强,国际地位提高和民族兴衰的关键。1999年8月,日本政府决定成立“高度信息社会推进本部”,由当时的首相村山富市任本部长,以加强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导。1996年7月,日本政府又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加大科技预算,强化人才培训和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等新措施,表明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从侧重“技术”转向更大程度地侧重“科技创新”。

  3.日本经济的“科技立国”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80年代以来,日本在传统工业技术和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取得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又加强了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科技投入,日本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93年达743.82亿美元,占GDP的2.44%,1995年达到GDP的3%,1996年又比上年度增加了10.8%。

  总之,“科技立国”是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期结束后,最重大的战略调整。

  二、战略结构的调整

  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结束之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除从“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二是由“磨擦型”向“协调型”转变。

  由于日本的个人消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率一直比较低,且在80年代初又呈下降趋势,低水平的消费需求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国际上,80年代初,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为恢复美国的世界霸主形象,从1982年起实行高汇率政策,导致日本向美国出口大幅度扩大,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加。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达133.12亿美元,1988年又达到了521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了近3倍。日本和西欧在汽车销售上也进行激烈搏斗。1985年9月,西方5国财长聚会纽约,就调低美元汇率,以纠正西方主要国家之间贸易不平衡等问题达成一致性意见,这就是所谓“广场协议”。此后,西方主要国家在外汇市场上联手大规模抛售美元,造成美元大幅下跌,而日元大幅度上升。1年左右,美元的汇率由约240日元上升到120日元,日元升值将近1倍。为了减轻日元大幅度上升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和缩小日本经常项目收支的巨额顺差,避免与美国及西方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产生更激烈的贸易磨擦,也迫于美国政府要求日元升值,开放市场,扩大内需,实行贸易平衡等方面的强大压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针,在国际贸易上提出了“协调型”的方针。

  在国际贸易上,开放国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增加进口。同时,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大力研制开发新产品,力争在技术上占领国际市场。并在贸易磨擦尖锐化时适当作出让步。

  经济发展战略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明显的效果。1986年-1991年是二战后最长的景气——平成景气阶段。国家公共投资、企业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的扩张成为内需增长的引擎。日本国内兴起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与住房建设的高潮。但另一方面,基本建设高涨也激化了日本国内土地资源贫乏的矛盾,成为房地产投机的催化剂。同时,也引起了国内资金需求急剧膨胀,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大。这为日后股票市场的扶摇直上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也为“泡沫经济”埋下伏笔。

  三、“泡沫经济”及其影响

  1.“泡沫经济”的发生和破灭。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所谓“泡沫经济”,日本学者铃木淑夫将其定义为:“地价、股票等资产的价格持续出现无法以基础条件来解释的上涨或下跌。”它是一种并不真实反映生产活动的金融交易的膨胀。

  日本的股票价格从80年代中期起一直趋向上涨,1985年末日经平均股价为13113日元,以后不断上涨,出现新纪录,到1987年10月,已上涨到26000日元,在不到2年多时间,上涨将近1倍。日本80年代中期以来的股价上涨势头完全呈直线型,而且是异乎寻常的空前上涨,这不能不说是人为因素形成的“泡沫经济”现象。

  地价的急剧变动是构成“泡沫经济”的第二大主要内容。日本地狭人多,近几十年来地价和房价始终呈上涨趋势。但是自80年代中后期之后,这一趋势突然加快。1985年末,日本土地资产总额,按国民经济计算法推算,是1004万亿日元,到1990年末则上涨了2.4倍,达2389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在美国、西欧以及亚洲的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日本投资者大量收购办公大楼、饭店、赌场、高尔夫球场等房地产,形成这一时期日本资本输出的一大特点。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巨资买下了好莱坞中最大的制片公司–––哥伦比亚制片娱乐公司。同年10月,三菱房地产公司以8.64亿美元收购了素有美国鼎盛之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致使美国舆论一片哗然。

  然而,1990年新年伊始,日本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1990年4月,日经平均股价跌至2.8万日元,下跌幅度为27.5%。8月2日,海湾战争爆发,石油价格上涨,股价继续下跌,股市呈现空前的恐慌。1992年4月,股价跌至1.7万日元。同年7月22日,又进一步跌至1.4万日元,下跌幅度达到60%,突破了二战后日本股市的最大下跌纪录。继股市暴跌之后,地价也开始狂泄。到1992年,股票和地价的合计资产价格比高峰期下跌了4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88%。在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这1年里,京都住宅区地价下跌了15.1%,大阪府为27.8%,京都府为27.5%。受地价跌风之影响,大批以不动产投资为主的企业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

  经济“泡沫”化所造成的虚假繁荣必定不能持久。1989年12月,新上任日本银行总裁着手对日本过热的经济和虚假繁荣实施所谓“休克疗法”。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停止其对不动产企业和股票投机者贷款。这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的“泡沫经济”如同气球被针戳了一下,立即泄气。“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固然是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但是根本原因无疑是“泡沫经济”本身。

  2.“泡沫经济”的原因。第一,资本的大量过剩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温床。资本的本性就是要增值,但是当经济发展出现资本的绝对过剩,有利可图的场所变得越来越狭窄时,土地和股票必然成为惟利是图的资本的最佳选择。因为土地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股票是高风险却也是高回报的投资。在市场机制中当求大于供时,价格被严重扭曲,出现了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而这种膨胀又是不稳定的,一旦外部条件变化,危机就立即发生,价格倾刻间便会迅速下跌。日本在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之后,资本已绝对过剩,而大幅度地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的金融政策,又加剧了资本过剩,相比之下资金的需求却增加缓慢。第二,金融政策的失误。从金融政策的角度来说,负责制定金融政策的大藏省和日本银行长期维持低利率,放松银根。在经济已经过热、资产膨胀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仍不调高利率,致使“泡沫经济”得以成长。第三,金融管理体系改革滞后,监管不力。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日本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却没有相应跟上。致此,金融机构营业状况透明度不大,内部监管、贷款审查制度都落后于其他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管理上的漏洞为房地产和股票投机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巨大的市场对“泡沫经济”的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泡沫经济”的影响。“泡沫经济”对日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所谓不良全权,一般是指金融机构拥有的贷款本金或利息回收存在不同的程度困难的债权。80年代以来是“泡沫经济”的膨胀时期,土地价格暴涨,各企业纷纷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不动产;而金融机构又以土地和不动产作保,大量贷出资金。“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土地和不动产价格暴跌,投资者及企业无法偿还贷款。由于股份、地坐大跌造成的资产贬值使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巨额的不良债权。一部分银行不良债权金额相当于12-25年的营业利润,已经极难靠自身实现重建。第二,日本的国际金融地位下降。日本推行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以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从80年代中期起,伴随着经济贸易实力的增强,世界最大债权地位的确实,日本的国际金融地位迅速增高,标志之一是东京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世界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日本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机构中的霸王地位形成。但“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金融业遭受致命打击,经营陷入低谷,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停滞,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下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空心化,金融交易越来越由日本向海外转移。外国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撤离东京,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另一主要表现是:日本金融机构原来在伦敦从外国筹措美元资金时适用伦敦银行交易利率,1995年10月纽约大和银行事件曝光后,日本金融在筹资时还须加上“日本溢价”利率,即要加上额外利率。第三,设备投资过剩,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在经济高涨期间,日本的设备投资已经过剩,而“泡沫经济”又助长了这一势头。第四,官僚贪污腐败,金融丑闻不断,80年代中期的“泡沫经济”还使日本奢侈之风蔓延、社会风气败坏。

  “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由此使日本经济自低速增长时期转变变成90年代“平成萧条”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低速状态。

  四、日本经济的现状和前景

  1、日本经济的现状,从1991年上半年开始,日本经济从顶峰跌落下来,步入了平成萧条。平成萧条。平成萧条的特点一是萧条衰退期长,以1991年为转折点,日本经济由景气进入萧条,至今仍没有持续回升的迹象,开创了自石油危机以后经济衰退的纪录,进入1996年后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似乎雨过天晴,但1997年又复回落。

  造成日本经济走向萧条的原因,除了“泡沫经济”的影响之外,还在于日本经济的同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第一,周期性因素。8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企业设备投资的热潮,劳动雇佣也呈扩大趋势。但是在生产和资本存量之间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设备投资不足,固然不好,但是投资过是亦会出现问题,如设备闲置,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资本过剩是资本主义的顽症之一。第二,结构因素。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开始从重工业化向高科技密集化的方向转变。设备投资的重点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中心,包括“信息部门”和“知识与服务”部门等,具体的投资领域包括:与合理化、省力化相关的智能机器人和设备,以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与生产力和办公自动化相关的投资,以及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开发投资。这类投资是由未来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引发的投资,与由供求因素引发的投资有着显著的不同。后者属于资本扩张型投资,着眼于追求规模效益,用于增产、扩大销售和就业。按乘数原理,它会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扩大。此外,企业单位追求信息化和服务化,则又势必导致成本的提高,效益下降,这不能不是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景。目前,日本经济处于萧条期,1997年、1998年度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摆脱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关于改革现行经济体制问题。现行的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过突出作用,它所确立的企业结构和间接融资体系,促进了工业部门的发展。同时还通过保持社会各方面稳定,特别是劳资关系稳定,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这种体制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历史有效性。但至今这种体制已经显示其局限性。1、原有的企业结构、企业制度阻碍劳动力在企业间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2、间接融资体制使新产业由于风险大而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3、税收、财政的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分权难以实现,地方经济缺乏活力。4、在流通领域盛行的几乎涵盖所有行业的专卖店制、地区限制和回扣,具有极大的排他性。由于存在以上种种弊端,现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这种体制已存在了半个世纪,要想改革,也绝非易事。

  第二,关于金融风潮及金融体制改革,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所需资金,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1997年6月,出台了《金融体制改革计划》,该计划遵循“自由”、“公正”、“全球化”的三大原则进行改革。这次改革从长远利益来讲是有很大好处的。但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1、保持金融体制相对稳定。这次改革还应注意政局的稳定,政局不稳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改革的效果。2、妥善处理好巨额不良债权。关于日本现有的不良债权数额,政府和民间议论纷纷,很不一致。但整体来看,日本金融机构中不良债权之大,暴露出的问题之多,却是可以肯定的。3、防止金融国内市场空洞化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对外汇管理的取消,国内外资本交易完全自由化,日本的资本不断外移,造成日本金融市场空洞化,如何制定可行的政策,留住资本,真正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保证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日本金融界的当务之急。

  总之,日本经济从目前来看,处于萧条时期,到本世纪末,还很难摆脱这种局面。但是,应该看到日本仍然是一个在世界占重要地位的经济大国,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美国,储蓄率大大高于欧美,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贸易顺差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