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理寻衅滋事罪:论语---《处 世 之 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5:11
博客朋友们大家好,继续跟着我开始今天第四节的学习内容:

六:《处世之道》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常常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呢?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

   就是说,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写了一本关于父母的书,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赋有哲理的话:真心希望博客朋友能用心领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密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你阅历丰富了之后,做事仍然要谨慎。《论语》中概括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要像站在深渊旁边一样谨慎行事,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悔”。(让自己少一点后悔)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是成功。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其实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当下精英的品格。

    当我发奋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在这样一个行所当行,乐所其乐的过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

    这是孔子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人格的一个写照。

    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当下的我们做好自我,就是起点。坏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乃至朋友更广阔的社会能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我想,《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二十一世纪。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

 

当下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当下的我们也欢迎这样的孔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