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icy couture淘宝官网:沼气构筑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0:44


鹤山宅梧绿湖农庄拥有全市最大的立式沼气池。
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照明、做饭,沼液可以用来养鱼、种菜,沼渣可以用来肥土养树……一个大型养猪场,通过一个沼气工程,不仅可以彻底处理猪群的排放物,防止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综合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从而构筑起一条完整的循环生态农业新模式。
循环生态农业的基石在于沼气工程,而沼气工程的基础又必须依托规模养殖场。江门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养殖业特别是规模养猪场的数量较多,沼气工程的建设也走在了全省前列,这就为我市推广循环生态农业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线探访
千余立方沼气池 一年省电费20万元
从江门驱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鹤山宅梧镇的绿湖农庄。记者一行刚下车,就听到发电机发出的巨大声响。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鹤山绿湖农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远方指着一组沼气发电机大声说:“别看这玩意声音大,它一年可以给农庄节省电费20多万元。”
离发电机房10来米远的地方,耸立着三个巨大的圆柱形水泥池。谢远方说,其中一个就是300立方米的储气池,另外两个是发酵池,整个沼气工程的规模超过1000立方米。别看这三个表面上看去不起眼的沼气池,它们可是绿湖农庄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核心环节。
谢远方告诉记者,农庄现在的养猪规模很大,存栏逾20000头。猪饲料也主要由自己加工研制而成,主要原料就是农庄种植的木薯在加工中产生的木薯渣。通过把猪排泄的尿液和粪便进行发酵,就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发电房发电,同时一部分沼气还被农庄员工用于生活。发酵产生的沼液直接排放到农庄的鱼塘,沼渣则用来肥土种植桉树。
谢远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庄的沼气发电机每天可发电5小时,产生700度电,这些电都被用于加工饲料,每天可节约电费400多元,再加上员工使用沼气灶、沼气热水器节省下来的钱,这个沼气工程一年可以为农庄节省电费20万元。更让人惊讶的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可以满足绿湖农庄2000亩鱼塘的营养需求。“通过把沼液排放到鱼塘,不仅效果好,而且还不用再投放任何鱼料,这一块可节省巨大的成本。”谢远方笑着说。除此之外,农庄还种植了8000亩速生桉以及木薯等,所有的沼渣全都投放到山地里肥土。谢远方说,由于山地面积太大,目前产生的沼渣还远远不够用,但这已经为农庄节省了很多成本,如果沼气工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块的投入成本将更低。
目前,绿湖农庄已经初步形成了“猪—沼—种养”等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无害化、清洁化、循环化。据谢远方介绍,目前农庄正在测试沼气锅炉的运行情况,一旦效果良好,就计划把沼气锅炉项目推向工业。如果这一计划可以实现,绿湖农庄的沼气工程规模将扩大10倍,农庄的收益也将成倍增长。
全市扫描
已建沼气池逾280个大中型沼气全省领先
市农业局钟国活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发展,市委书记陈继兴和市长王南健曾就加快我市沼气建设作了重要批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281个,有效容积达15132立方米,是2005年末的4.2倍,年均递增60%以上,并配套40个共1274立方米的沼气储气柜。目前我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水平已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增加的资金投入分不开。自2006年起,我市投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投入用于农村沼气建设资金达到859万元,是2005年以前总投入的3.12倍。同时,投入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不但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而且养殖场和农户自筹投入比例日益提高。
沼气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沼气综合利用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沼气保温、沼气燃气、沼气发电、沼气火焰消毒、管道集中供气等一批先进适用的沼气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初步建立起“养殖—沼气—种植”的能源生态农业模式。目前全市拥有沼气保温灯890盏、炉具427个、热水器139台、发电机组12台(日发电量约4000度)。
据钟国活介绍,从目前全市综合利用沼气的情况来看,不仅有效治理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有效降低了能耗,减轻了农民负担。据统计,全市15132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约232万立方米。通过综合利用“三沼”(沼气、沼渣、沼液),受益农户和养殖场每年能节省资金290万元以上。我市新农村试点之一的鹤山鹤城五星村,正在通过政府扶持一点、猪场投入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以股份合作形式,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实行管道集中供气给200户村民使用,按表收取气费(初定为市场煤气价格的50%以下)。该工程估计年均能帮助村民节省15万元以上。此外,如鹤山绿湖农庄、新会罗坑大兴猪场、恩平盈润养殖场等,通过沼气发电,日发电量约3500千瓦时,仅节约电费就达8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利用沼气,可以有效治理污染,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据统计,全市281个沼气池,年均可解决44万吨养殖场排放物,成为营造畜禽健康环境、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防控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市利用沼渣、沼液实行循环生态农业种养面积达1.3万多亩,试点项目区基本踏上了绿色、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如已通过江门市科技成果鉴定的江门市果科所沼气技术组装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三沼”,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零排放、无污染,沼气发电增加能源供应,沼液通过管道系统自动给农作物施肥,经济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明显。□文/图本报记者谷江民
记者手记
江门应争做生态农业先行区
作为一个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江门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这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产业化首先要规模化,而规模化的生产则涉及到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内容。如何在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寻找出一条节能环保的生态农业之路呢?
很明显,沼气工程将在农业的循环利用方面扮演一个枢纽的作用。大型养殖厂以往长期受困扰的一个难题就是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可以使用专门的净化剂或污水处理厂净化,农业的废水、臭气污染如何解决呢?沼气工程的应用不仅轻松彻底化解了养殖厂的污染难题,更重要的是,其通过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和沼渣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宝物”。新会罗坑大兴猪场通过建设沼气工程,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遭投诉的环境污染问题,其通过沼气发电一年能节省成本逾十万元。鹤山共和平汉猪场不仅利用沼气照明、取暖,还把大量的沼气输送给附近的村民,经济效益看得见摸得着。鹤山绿湖农庄的做法更是一个典型,从种养到沼气再到回收利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变废为宝,真正实现了农业利用的大循环。有关专业人士做了一个粗略估算,一个大中型养殖厂投入建设一个规模足够的沼气池,大概只要4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
正是因为沼气工程带来的环保节能和经济效应,江门的一大批大中型规模猪场都纷纷建起了自己的沼气工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281个,特别是大中型沼气池已经在全省领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有了沼气效应的示范性,有了全面铺开的良好基础,江门完全有能力争当发展环保节能的循环生态农业先行区。这是江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个突破口,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扶持和引导,比如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补助等方式,让沼气工程全面普及和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