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秀:七旬老太“无人售馍” 顾客自觉“天下无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0:31

七旬老太“无人售馍” 顾客自觉“天下无贼”

熊猫不烧香发帖于:新闻聚焦时间:2011-11-07 08:20:31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复制链接 我来说两句(877)

那堆感动我们的馒头

  郑州一位卖馒头的老太张大娘回家吃饭时不用守摊,只需把摊子一撂,放一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张大娘称从未核对过钱数,“吃几个也不碍事”。街坊对其称赞“比自动售卖机还强”。(11月6日《北京日报》)

  在“碰瓷索财”、“见死不救”频现之时,终有了一种光明的意象令我们感动。寻找温暖的人,仍对现世心怀期许的人,俨然在“无人售馍”中,觅到了一丝慰藉和共鸣。这是一个太容易冷漠的时代,这是一个太易动情的时代。于是,错乱、分裂的景象,在今天变得稀疏平常:尽管伴随小悦悦碾压重伤的,是无动于衷的路人;但其后,轮番的批判、反思,却呈一派“世有大爱”的模样……继而,当“好的道德”稀缺日久,小小的“馒头”,也竟有了温暖人心的能量。

  一件小事,引发的煽情潮,不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心向善,而仅折射了特定年代的道德饥渴。听闻过太多灰色故事,你我的泪腺渐次发达,内心莫名柔弱——实存的道德滑坡,已促成心理预期的下降。这之后,那小小的馒头摊、简练的公示牌,豁达的老人、可爱的顾客,一跃成为舆论场域颂扬的对象。在“其行可嘉”、“心向往焉”的叙事套路中,普罗大众力图证明某些美好的结论——观望此一偶发案例,他们强调周身余热尚存;甚至,“礼赞”本身,也成为自证“不冷漠”的特殊仪式。

  廉价而平庸的“传颂”,正将极端偶然的事例,升华到“影射”、“对比”、“证明”的虚空层面。在各色解读中,“馒头”、“老人”、“顾客”,无形间经历了一次“再塑造”的过程。原型变成符号,那“偶发”的属性,便被舆论悄然抽离。其后的结果是,人人兴奋地沉浸于对“普遍性”、“可复制性”的探讨中。但,我们本该承认,“无人售馍”或许只是个案;正如“小悦悦与路人”,也可能是极端偶然的噩梦。

  每一次或愤怒或感动,人们总习惯推演出“这个社会太无情”和“这个社会尚有爱”的结语。太多人成了“道德哲学家”,或痛呼或鼓掌。而后,喧嚣归于寂静,言说者离场、围观者散去,一切故态复萌、未曾改变些许。在“事发——批判(礼赞)——散场”循环中,民间前赴后继的自我反思,未能对现实产生足够的改进。看似热闹非凡,却极少可能形成一套“新的道德规束力”。因为,言说的巨人,未必不是行动的侏儒;虚拟场的道德卫士,未必不是庸常生活的冰冷路人。

  那么,对着一堆馒头潸然泪下,难免显得矫情。若,自发的“道德救赎运动”,仍旧徘徊在凌空虚蹈的轨道,则注定人心继续坚硬、世风仍旧如斯。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不缺令人感动的符号,不论其形态是馒头还是其他。但,“抽象感动”兑现为“行动激励”,却显然有更长的路要走。

  

  11月4日,张大娘在馍摊跟邻居聊天,每个路过馒头摊的邻居都会跟她聊上几句。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这几天,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热闹起来了,不时有陌生人来巷口打听一位卖馒头的老大娘。人们争相传议,年过七旬的她卖馒头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比自动售卖机还强。”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1月4日,张景珍在馒头摊前等待顾客。

  11月4日,张景珍骑车出门去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