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摔倒老人扶不扶:热议郑州“无人馍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33:25

鲁宁:从“无人馍摊”想到“一碗阳春面”

2011年11月07日 08:2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鲁宁

字号:T|T
19人参与8条评论打印转发

郑州市区一条小巷内,有个不起眼的馒头摊,摊主是年过七旬的张大娘。她的馒头摊贴有纸条:“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她卖馒头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时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

张大娘的邻居说:“老太太挺不容易的,一袋馒头不值多少钱,乡里乡亲的没人占这便宜。”对市井生活有直接感触的读者,听这话既耳熟又亲切。换成社会学家的思维,要在小范围内做到或基本做到“路不拾遗”,那地方恐怕先要满足熟人社会的条件。

与此事类似,河南有所高校,由几个学生在校园路边设立了无人售货箱,如同图书馆全敞开的书架,售货箱中放置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用品,再置一只装零钱的纸糊钱盒,学生有需要,自挑物品、自行付款后可自己在钱盒里找零。

张大娘的“无人售馍机”我信,在社区的菜市场里,我也曾经经常“自动”过。大学生自创的“无人售货箱”还是觉得新鲜,上网一查,这样的案例在国内高校里已经比比皆是。

更感动我,相信也更能打动读者心绪的,是另一个“装成不知”的感动:

长春市新疆街有家不起眼的馄饨店,是一对湖北打工夫妇开的。有位行乞老人常拿一把硬币来吃馄饨,硬币中常夹带着“游戏币”,店主从来不予拆穿,只是一声不吭地把游戏币揣到兜里,然后端上热腾腾的馄饨供行乞老人食用。这事被一位经常光顾这家店的细心食客传上网,引起网友众口一词的赞叹。

读了这则报道,不由人不上网搜寻《一碗阳春面》重读一遍,那是日本作家粟良平的短篇作品。

话说日本有家北海亭面馆,某年大年夜,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幼儿怯生生推开正准备打烊的面馆,点了一碗阳春面。店主“见过世面”,头脑灵光,下面时多放了半份。第二年的大年夜,同样的一幕再次出现。店主的女人示意店主下三份面收一份的面钱,店主依然只下了一份半的面。事后,店主的女人责怪店主小气,店主却说:“不行,如果那样,这母子仨也许会尴尬的。”

同样一幕连续出现在三个大年夜。十几年后的又一个大年夜,母子仨突然再度光临小面馆,这一次点了三碗阳春面。店主夫妇这才得知连续三年的“一份半阳春面”,在当年不但保全了母子仨的自尊心,更唤起了两个年幼男孩自强不息的心气。毫不夸张地说,一碗不同寻常的阳春面,最终成为了母子仨“原汁原味”的“励志面”!

热馄饨和阳春面,故事的当事人和故事情节均有所不同,相同的是故事背后朴素加纯真的慈善理念。比起陈光标式的常常欠顾及受惠对象感受的“高调慈善”,热馄饨和阳春面连小恩小惠都很难够得上,可非但不渺小反倒更高大,更值得行善人效而仿之。

最后给部分好奇心特强的网友提个醒,别去挖掘那个行乞老人,更不可将其介绍到网上去。行乞老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应该坚信,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尽管“恶”不在少数,但“善”终究还是多数。

蒋璟璟:那堆感动我们的馒头

2011年11月07日 06:08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蒋璟璟

字号:T|T
2人参与2条评论打印转发

郑州一位卖馒头的老太张大娘回家吃饭时不用守摊,只需把摊子一撂,放一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张大娘称从未核对过钱数,“吃几个也不碍事”。街坊对其称赞“比自动售卖机还强”。(11月6日《北京日报》)

在“碰瓷索财”、“见死不救”频现之时,终有了一种光明的意象令我们感动。寻找温暖的人,仍对现世心怀期许的人,俨然在“无人售馍”中,觅到了一丝慰藉和共鸣。这是一个太容易冷漠的时代,这是一个太易动情的时代。于是,错乱、分裂的景象,在今天变得稀疏平常:尽管伴随小悦悦碾压重伤的,是无动于衷的路人;但其后,轮番的批判、反思,却呈一派“世有大爱”的模样……继而,当“好的道德”稀缺日久,小小的“馒头”,也竟有了温暖人心的能量。

一件小事,引发的煽情潮,不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心向善,而仅折射了特定年代的道德饥渴。听闻过太多灰色故事,你我的泪腺渐次发达,内心莫名柔弱——实存的道德滑坡,已促成心理预期的下降。这之后,那小小的馒头摊、简练的公示牌,豁达的老人、可爱的顾客,一跃成为舆论场域颂扬的对象。在“其行可嘉”、“心向往焉”的叙事套路中,普罗大众力图证明某些美好的结论——观望此一偶发案例,他们强调周身余热尚存;甚至,“礼赞”本身,也成为自证“不冷漠”的特殊仪式。

廉价而平庸的“传颂”,正将极端偶然的事例,升华到“影射”、“对比”、“证明”的虚空层面。在各色解读中,“馒头”、“老人”、“顾客”,无形间经历了一次“再塑造”的过程。原型变成符号,那“偶发”的属性,便被舆论悄然抽离。其后的结果是,人人兴奋地沉浸于对“普遍性”、“可复制性”的探讨中。但,我们本该承认,“无人售馍”或许只是个案;正如“小悦悦与路人”,也可能是极端偶然的噩梦。

每一次或愤怒或感动,人们总习惯推演出“这个社会太无情”和“这个社会尚有爱”的结语。太多人成了“道德哲学家”,或痛呼或鼓掌。而后,喧嚣归于寂静,言说者离场、围观者散去,一切故态复萌、未曾改变些许。在“事发——批判(礼赞)——散场”循环中,民间前赴后继的自我反思,未能对现实产生足够的改进。看似热闹非凡,却极少可能形成一套“新的道德规束力”。因为,言说的巨人,未必不是行动的侏儒;虚拟场的道德卫士,未必不是庸常生活的冰冷路人。

那么,对着一堆馒头潸然泪下,难免显得矫情。若,自发的“道德救赎运动”,仍旧徘徊在凌空虚蹈的轨道,则注定人心继续坚硬、世风仍旧如斯。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不缺令人感动的符号,不论其形态是馒头还是其他。但,“抽象感动”兑现为“行动激励”,却显然有更长的路要走。

佘宗明:“无人售馍”在为道德充饥

2011年11月07日 05:42
来源:重庆时报 作者:佘宗明

字号:T|T
7人参与4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凡俗生活中,总不乏朴素的情怀,温暖人心。郑州摆摊卖馒头的张老太,她对道德的信任让人心生感动:她坚持“无人售馍”五年,经常不守摊,放个公告牌让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张老太称,从未核对过钱数,“吃几个也不碍事”。街坊邻居称赞此举“比自动售卖机还强”。(11月6日《北京日报》)

“无人售馍”,只因坚信“天下无贼”。张老太“心体光明”,而顾客也十分自觉,呼应着她的信任。僵化的“循规买卖”,变成了默契的互动;涌动的暖流,温存着观者的心田。而基于善意想象的共情、互信,恰是这种默契的支点。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盛筵”,在一个馒头摊谱写的佳话中,张老太和顾客们对善的坚守,绘出了爱心的图标。对等尊重,共同守则,让温情延绵。

当然,“路不拾遗”的高蹈境界,或许是熟人社会里的独特风景;“无人售馍”,或源于乡邻之间的人际信任、道德守约。弥足珍贵的信任,似乎仅存在熟人圈里显得坚固。

较之于“自动售卖机”,剥离了技术制衡的“无人售馍”,尤能考验人心。事实上,在德国,早已涌现无人售票的地铁、超市、花地等。在陌生人社会中,这除了依赖道德自觉,更在于守则理性的根植人心。

在道德彷徨的语境下,信任、守则都尤显奢侈。冷漠围观、见义不为,在抽空着善的氛围;保身哲学的泛滥,在稀释着道德浓度。在此情景下,“无人售馍”,像一汪活水,倾注在了道德洪流里。在冷漠的背影外,个体自觉,织成了又一种道德镜像,慰藉人心。

“无人售馍”,在为道德充饥。它让人懂得,蕴含在公民自身的情怀,可内缩为冷漠自私,也可外延为信任互爱。道德复苏,需要我们对善的坚守——哪怕,它只是“涓涓细流”。

李英锋:道德需要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

2011年11月06日 22:56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李英锋

字号:T|T
2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这几天,河南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热闹起来了,不时有陌生人来巷口打听一位卖馒头的老大娘。人们争相传议,年过七旬的她卖馒头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比自动售卖机还强。”(11月6日《北京日报》)

没有说教,只有口口相传;没有各种规范的约束,只有自觉;没有欺诈和猜忌,只有温暖的良心。在郑州这位老大娘的“无人馒头摊”的两边,买方和卖方相互信任,达成默契,这种默契已经成为了一种“气场”,成为一种看不见的秩序。每一个进入“气场”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自觉遵守看不见的秩序,屏蔽人性私念,很自然地释放出诚意。而这种诚意的累加,又会让气场更加强大,从而吸引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其实,“无人馒头摊”并不是一道孤独的风景。据媒体报道,各地还曾出现过很多“无人菜摊”,有的“无人菜摊”甚至已经摆了几十年,而信任也就一直和“无人菜摊”相伴了几十年。这些“无人摊点”向我们展现出了一种诚信之美,一种道德之美,一种人性之美。这种美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却让我们备受感动,也让我们在一次一次受到不道德行为伤害、在一次一次因为人性的冷漠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向善的希望。

“无人摊点”的美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道德需要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人心中其实既有善念也有自私、贪婪、冷漠等人性的弱点,而当在某种关系中,有了这么一个“气场”,人们便会习惯性地遵循“气场规则”,展现出善的一面。比如,在售票窗口,当人们都在规矩地排队,后来的人往往也会打消插队念头,自觉地站到队伍的后边。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没有一个“气场”,一些人便会主动或无奈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或许,人性的弱点还会给这些人带来一些“便利”,“便利”的诱惑又会对其他人形成误导甚至鼓励,道德也就很容易陷入尴尬或失序的状态。

道德“气场”往往需要用行动来激发,第一时间的行动或最早有机会实践的人又最具示范感召效应。前一阵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和江西南昌群众抬车抢救受伤女孩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小悦悦事件中,十几个路人见伤不救,相继从受重伤倒地的小悦悦身边经过,上演一场人性悲剧。而在南昌群众抢救受伤女孩事件中,以农民工为主的二十多名群众毫不犹豫地抬车救人,大吼一声,形成了“气场”,激发了其他围观群众的善念,大家齐心协力救人,书写了一段道德佳话。如果在小悦悦事件中前几个路人能够较早地施手相救,或许,就会呈现另一种道德场景。

道德“气场”的形成需要相对一方的信任。比如,“无人馒头摊”中老大娘的信任,摔倒在地的老人的信任,相对一方的信任和良心往往是对人们付诸行动的最好激励。另外,道德“气场”还需要法律撑腰、舆论撑腰甚至“校长撑腰”,撑腰的因素越多,道德“气场”就越强。当然,道德“气场”最需要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行动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需要道德“气场”,有了道德“气场”,人人都是受益者,没有道德“气场”,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