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著千年梦好句:刘墉凤凰卫视「世说心语」第一讲.〈格物致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2:04
刘墉凤凰卫视「世说心语」第一讲.〈格物致知〉 
各位观众好!
真没想到,我在离开电视圈三十年后,又站到了荧光幕前面,谢谢凤凰卫视,他们要我做节目,给我很大的自由,说我讲什么都成。
不过没这么简单,他们又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做了个民调,在网上调查大家希望我讲些什么,我想就少数服从多数,尊重大家的意见吧!
根据五万五千多人票选,在我的十七本书当中。最多人曾经阅读的是《我不是教你诈》,占了12.5%,其次是《超越自己》的10.4%。当问题是对我哪种类型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时,31.2%选了「处世」,27%选择「励志」,23%选了「情感」。
我想在未来的节目里,我就把这些项目的内容结合在一块儿来谈吧!一方面在特定的期间,集中谈处世,励志或感情,一方面不要太拘泥,可以随时把内容延伸出去。
话说回来,无论处世、励志、感情,甚至文学、艺术、自然,不都是生活吗?所以整个说起来,我谈的是人生,是生活,从最生活的地方谈生活,希望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听得懂。
经常有人问我,自认为是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演讲家,还是慈善家,我的答案是我宁愿作个「生活家」,就是在生活中感悟的人。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礼记大学〉篇里也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只要我们深入地探讨每样事物的道理,就能得到系统的知识。
还是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吧──阿基米得浮力的原理是怎么发现的?据说是他有一天洗澡,水放太多了,当他坐进澡缸,里面的水溢了出来,于是灵光一闪,光着身子就跑出去,大叫「发现了!发现了!」他的灵感不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吗?
还有牛顿怎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不是据说因为他被树上的苹果打到,于是想苹果为什么往地面落,月亮却不往地面掉,于是研究发现的吗?
伽利略也差不多,他「钟摆原理」的灵感是怎么来的?不是据说他有一次去比萨大教堂,看见装修工人碰到的吊灯摆来摆去,于是往深处研究吗?
连爱因斯坦都因为在伯恩坐电车的时候,看着城市里著名的钟楼,心想如果电车以光速飞离,钟楼上的时间和电车里的时间会不会不一样,而渐渐想通了相对论。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世界为基础,一切灵感都由生活里产生,文学家在生活中有感悟,虫鸣、鸟啭、竹韵、松涛、残花、落叶、风霜、雨雪,哪一样不在生活中。艺术家,无论画的是人物、山水、花鸟,又有哪样不是在生活中见到的?
就算抽象画,也是由生活中抽象的。譬如这张,我二十岁画的画,乍看挺抽象,其实是画台湾垦丁公园的钟乳岩洞。又像这张我前两年画的山水,不是既抽象也具象吗?再简化一点,就怎么都看不出是瀑布了,只是它再抽象,还是由生活里产生的。
诗歌音乐也一样,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说了诗是心情的一种表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为心里有情,有感动,所以说出来;说不够,还要拉长了调子嗟叹。嗟叹还不够,就要咏歌;唱还不够,不自觉地就手舞足蹈起来。于是我们发现诗歌,舞蹈,音乐,不但由生活里产生,而且是相通的。那源头,那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的心,也是在生活里的感触。
所以我要说无论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家」,当他们从生活里产生灵感,经过思想、创作,成为理论和作品之后,还是要用在生活之中,任何一种创作,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帮助我们生活,引不起我们的感动,都是死的。
这个「世说心语」的节目名称,是源自刘义庆编纂的名作「世说新语」,在刘义庆的书里,记载了很多当时的小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等很多类,都写得很浅白,有的能引人一笑,有的能发人深省‘我的这个「世说心语」也一样,非常轻松,十分实用‘而且因为我说话的速度比较快,虽然每天只有八分钟,内容还真不少。
开场白就说到这儿,明天开始,谈处世的说话技巧,很有意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