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袁家庶子txt下载:千年名刹资福寺将于2015年重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12:17

千年名刹资福寺将于2015年重生

2011年11月07日 16: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健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资福寺重建动工仪式现场。(图片来源:人民网 摄影:程永强)

岭南名刹穿越千年的烟尘,再续佛缘。11月1日上午,东莞资福寺在东城同沙生态公园黄公岭南侧举行重建动工仪式。据介绍,资福寺总投资4.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150亩,预计2015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佛教寺庙。副市长严小康,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钟淦泉等市领导出席活动,并启动资福寺重建动工按钮。

已募集重建善款近1亿元

资福寺历经千年,是东莞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佛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史籍记载,该寺于南汉大宝五年(公元962年),为南汉禹余宫使邵廷琄(东莞篁村人)捐献私人住宅建成。此后,资福寺历经多次损毁和修缮。当时东莞县立第一小学迁到资福寺,并拆毁寺内建筑扩建小学,现在是莞城中心小学所在地。1974年,随着大雄宝殿被拆,资福寺不复存在。该寺庙昨日在东城同沙生态公园动工重建,对于东莞广大信徒来说,不啻于福音。

资福寺筹建办主任谭锦湖介绍,资福寺总投资4.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分两期完成。第一期主要是寺庙区,预计2014年建成。第二期为寺庙配套区,预计2015年完成。据了解,当天首先破土动工的是寺庙区的天王殿,占地面积为378平方米。目前,资福寺已经募集到了9000多万元的重建善款,这些善款大部分由东莞本土企业和信徒捐助。资福寺主持觉悟法师表示,重建后的资福寺,将引导大众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设计方案改平地庙为山地庙

资福寺于去年5月举行了奠基大典,但为何事隔一年后才动工建设?谭锦湖解释说,寺庙设计方案出来后,大家都觉得不够大气,与东莞如今的文化和经济地位不相匹配,所以便邀请名家,对原设计方案做了改动,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改动最大的是空间布局,由原来的平地庙改为山地庙,通过层层高台营造深山禅院的韵味,符合岭南传统深山寺庙的布局。”

规划显示,资福寺总体布局自西向东可概括为“一线、一圆、一片”。“一线”即从北往南为:寺庙—山门广场—虹桥—佛坛。“一圆”即以佛教艺术博物馆为圆心,其西有静思园,其北有东坡阁、接待中心,其东有药师典故雕塑墙、入口广场、修行桥、琉璃照壁;其南则有宝瓶广场、奇石苑。同时四周还散布着许多园林小品。“一片”即为停车区、换乘区及员工生活区。其中,大雄宝殿为核心建筑,为重檐庑殿结构。其南有天王殿作为前导,加强纵深感,北有藏经阁作为后座,更显亲和力。宝殿四角对着东、西偏殿,观音殿与药师殿,宛如四星拱月,加之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将显得庄严大气。

苏东坡用犀带换取佛舍利供奉寺内

史籍记载,大文豪苏东坡与资福寺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苏东坡不仅曾夜宿资福寺,还于公元1100年写下三篇文章,名为《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记》、《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广州东莞资福堂老柏再生赞》,流传至今。

另外,苏东坡用至爱的犀带换取佛脑舍利,并将其供奉在资福寺内,此事在他的《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一文里有记载。可惜在公元1277年,元将张弘范攻陷东莞,取佛舍利进京。为纪念苏东坡,1896年,资福寺后建东坡阁,嵌苏氏《罗汉阁碑》(残石)于壁,由莞人进士邓蓉镜募捐建成。后来东坡阁在1953年左右被拆,苏轼残碑放在当时的东莞县立第一小学校内图书馆,后不知去向。

资福寺僧团募铸5000斤铜钟

根据有关史料,资福寺中原有一个大铜钟,该铜钟由该寺僧团募铸于公元1346年。铜钟重2500公斤,高2.1米,口径1.2米。钟款在钟的上方,分4面正书,每面17行,每行字数不等,记述当时僧众化缘铸钟经过,开列施主名单及其捐财物数量,还记有鸣钟规则、祝词偈颂等。四面的间隔处分别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在钟腰处横列咒语、梵文。

此钟铸造时,曾经掺入波斯人捐赠的一种贵重铜料——真瑜铸成。1973年6月,伊朗参议院长法多尔·谢里夫·埃马率友好代表团来我国访问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及东莞资福寺铸的铜钟有波斯人所捐真瑜投入铸造的事,还说此史实在伊历史有记载,要求一睹为快。当时依照上级指示,曾将资福寺铜钟运去广州参加中伊文物展览,现在东莞博物馆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