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战争4.22攻略:浅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防指挥体系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2:0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以其独有的精确快捷、廉价高效的传输媒介特征给作战样式、战场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民防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防指挥体系建设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如何建立统一高效、稳定可靠的人防指挥系统,是值得我们思考而又亟待攻克的课题。  信息化战争对系统网络依赖性大,必须强化对网络信息的防护
人防指挥与军队指挥一样,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网络信息有共享和易于扩散等特征,在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上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干扰、滥用、遗漏和丢失,甚至被泄露、窃取、篡改、冒充和破坏,网络系统还会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在未来战争中,网络战将十分激烈,必须高度重视指挥系统网络信息的防护。
一是研究人防信息防护技术。必须舍得投资,下大力发展人防系统自己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如建立防火墙,装配安全服务器、加密设备、身份验证系统、滤波、屏蔽等,从技术上严加防范。二是建立人防信息防护组织。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技术性很强,需要组建专门的组织负责这项工作。要认真分析国际信息安全动态,针对境外情报机关及其组织进行信息攻击活动的基本规律、方式、方法和手段,研究相应的防护对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适时检查系统信息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三是制定人防信息防护法规。人防系统是准军事化部门,安全保密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泄密,酿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管理,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依章办事,在网络内部筑起一道由规章制度铸就的防火墙,不给敌人以任何可乘之机。
信息化战争空袭兵器命中精度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指挥模式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首选打击对方指挥系统,已成为强敌惯用的主要作战手段。精确制导武器不仅精度高,如战斧式巡航导弹命中目标误差仅在9米以下,而且破坏性强,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GBU一28激光制导侵彻炸弹,可以穿透6米厚钢筋混凝土或30米厚土层,毁伤地下隐蔽工程内的人员和设施。由于反侦察监视能力和手段的局限,我国人防指挥所的隐蔽伪装任务显得十分艰巨,只有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指挥模式,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对人防组织指挥的要求。
一是指挥编组多元化。各省(直辖市)都应当建立基本指挥机构、预备指挥机构、机动指挥机构和后勤指挥机构。省(直辖市)人防基本指挥机构通常由省委(直辖市常委)、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及有关厅(局、部、委、办)领导编成,并配备必要的勤务保障分队。在隐蔽防护条件好、便于指挥的预先构筑的坚固:正程内开设基本指挥所,负责对整个人防行动实施指挥;省预备指挥机构通常由省委(直辖市常委)、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副职领导及有关机关人员编成,在便于指挥、便于防护的人民防空工程内开设预备指挥所,与基本指挥所同时展开工作,全面掌握情况,当基本指挥所遭到破坏时立即接替指挥。后勤指挥机构通常由省重要保障系统和军事机关后勤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在防护工程或隐蔽地区开设后勤指挥所,负责整个人民防空行动的后勤保障。人防机动指挥机构由省委(直辖市常委)、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及有关部门指定的精干人员编成,随时准备机动至防空袭主要方向或重点地区,负责该方向或地区的集中统一指挥。自治区和各设区市、县(市、区)可参照省(直辖市)的做法组建相应的人防指挥机构,形成多种类、多层次人防指挥机构并存,既有隶属关系,又能各自相对独立实施指挥的指挥网络系统。
二是指挥场所多元化。不仅要充分利用山体或有利地形建设防护等级高、设备齐全的坑(地)道式基本指挥场所,而且要在其它人防地下工程或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中选建3?4个预备指挥场所,也可结合大型隧道或地铁工程建设人防机动指挥场所。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防空袭作战中,绝对不能像过去那样,在一个固定点上长时间实施指挥,而要适时组织转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几个指挥所机构在不同场所交替实施指挥,使敌人难以摸清人防指挥中枢的确切位置。
三是指挥手段多元化。一方面要利用坑(地)道工事内光纤、电缆、有线、无线各种传输终端设备,及时有效地传递情报信息和各种指令,实现稳定高效的指挥;另一方面要利用无线电单边带多功能车载电台或集群电话车载台达成的运动通信保障,实现动中指挥;再一方面是使用最常见、最常用、简便易行的办法传递有关防空信息和指令,如利用车船鸣笛、枪炮发射信号弹、高地施发烟火、鸣锣敲钟等手段发放和传递防空信号,使用快速交通工具传递各种指令等,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确保信息和指令及时准确传递到位。
信息化战争要求指挥人员素质强,必须造就复合型的指挥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人民防空是一种高技术防空,它既需要先进的设备、器材和先进的系统网络,更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指挥人才。战争实践证明,指挥群体的综合素质与指挥效能成正比关系。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敌我双方在指挥领域的对抗,将成为夺取胜利的核心,效能低的指挥必将导致失败。实现高效指挥的决定因素是指挥人才,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防空袭作战对指挥人员素质的要求比机械化战争条件下防空袭作战要高,它不仅要求人防指挥员熟悉防空袭斗争组织指挥程序、内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战术素质和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而且需要坚定、勇敢、冷静、机智、灵活的气质;不仅需要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而且需要有很高的信息网络专业知识水平。因此,必须把造就“复合型”的指挥人才队伍作为人防基础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
首先是引人人才。根据信息化战争防空袭作战指挥的需要,采取优惠政策,吸收计算机或信息网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加人人防指挥干部队伍,也可优先安置在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工作的转业干部到人防系统工作,提高人防指挥队伍的高科技含量。
其次是培育人才。除了按国家人防办的安排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些干部、专业骨干参加通信指挥学院、国防大学、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等举办的人防指挥专业培训班外,也可选送一些热爱人防专业、组织指挥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进行计算机、信息网络专业培训,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信息网络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与驻军开展共建共育活动,组织一些干部和专业人员到军队指挥自动化工作站实习见学,利用军队的优势培育自动化指挥人才。
再次是锻炼人才。要加强对在职干部的岗位训练,组织他们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知识和信息化战争理论,学习指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防空袭作战的基本知识,适时安排防空袭网上模拟对抗训练和综合演练,有条件的要以未来局部战争条件下防空袭作战为背景,进行实兵演习,提高人防干部知识化、信息化的指挥技能,谋求人防指挥方式、方法的新突破。
信息化战争战场形态变化快,必须构建多功能的指挥控制系统
信息化战争空袭手段多,突然性大,样式转换快,持续时间短,毁伤后果严重。只有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各种技术器材,构成多功能、网络化的人防指挥系统,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与决策科学化,才能提高指挥的效益和质量,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在构建人防指挥控制系统过程中,应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空袭的特点,使之尽可能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一是指挥通信功能。通常应构建军队指挥、地方程控、党政红机、有线无线等多种通信网络,指挥员可以通过可视电话系统,实现上下级之间“面对面”的指挥,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宽带网及时准确地将指令传达到执行单位,可以通过网络协调各个方面行动。
二是辅助决策功能。通过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和防空袭预案优化选择模块,为组织指挥防空袭作战提供优选方案、辅助决策等服务。
三是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引入空情观察警戒网,使前沿雷达观察发现的空情能在人防指挥所同步显示,实现情报实时共享。通过广泛搜集敌空袭兵器种类、数量、战术技术性能、作战特点、兵力部署等各种资料,整理编辑成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建立电脑数据资料库,供组织指挥防空袭作战时查询和参考。
四是情况显示功能。配备性能良好的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使获取的各种信息情报能够实时、准确、清晰地显示出来,并可利用电子地理信息地图,进行筹划部署防空袭任务。还可引进城市公安“110图像监控系统”,以便指挥员在组织消除空袭后果或了解遭受空袭受损情况时,利用其覆盖全市的图像监控系统,对现场进行动态监控或实时调度。
五是内部保障功能。防空袭作战通常不分昼夜连续进行,指挥人员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消耗大,为了减缓疲劳,应当在指挥所内配备性能良好、配套齐全的供电、供水、空气调节、生活保障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