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席卷天下2 八一:酒与中国政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36:12
酒与中国政治
酒的社会化过程从西周就已经开始。从晋代始, 酒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精神价值也越来越大。客从远方来, 无酒不足见款款厚意朋到远方去, 无酒不足见依依深情春风得意, 无酒不足畅其怀困顿践跄, 无酒不足消其忧良辰佳节, 无酒不足显其乐丧葬忌日, 无酒不足致其哀。酒成了人们表达感情, 寄托理想, 增进友谊, 扩大交往, 维持心理平衡, 调节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精神幽灵。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而酒则正是引导人通向社会的一张特殊通行证。古代如此今日依然。
如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政治一样, 酒的社会化就必然导致酒的政治化古代把饮酒当成天子诸侯的专利, 并制订详尽的饮酒规定, 实质上都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维护特权, 巩固统治。至于象殷朝因酒招灾, 北宋赵匡借酒夺权, 明朝朱元璋的借酒消患, 南朝刘义隆的以酒解仇, 汉相陈平的以酒全身, 竹林七贤的以酒避祸,“鸿门宴”的以酒为政治斗争工具, 李白、杜甫等以酒为抨击时弊的媒介, 三国时刘备、北魏拓跋焘、明末李自成等以酒为拢络人心的手段,更是直接给酒贴上了政治的标签, 成了赤裸裸的酒政治或政治酒。
酒与中国政治的联系方式很多, 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 酒与政治情怀
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戴高乐将军曾经对他的部下说二你们所看到的戴高乐, 根本不是本来的戴高乐, 本来的戴高乐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段话表明, 人的基本人格结构大体上由两部分组成原形人格和变形人格。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都是变形人格, 而其真情实感、欲望、情性等原形人格因素表现得隐晦曲折, 只有在特殊的场所或遇到特殊的契机, 才能得到较为明显的表现和渲泄, 政治情怀更是如此。这种人格分离的情况在古代, 在专制的封建国家里的政治生活中表现更为突出。而在此情况下, 酒对政治情怀的表达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 不少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都往往借酒抒发自已的政治情怀, 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宏伟抱负和豪情壮志, 唱出与封建专制社会政治不完全和谐的理想之曲。如酒对于素有诗豪之称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来说, 与其说是寻欢的媒介, 不如说是抒发政治情怀的桥梁。他在高呼过“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之后, 紧接着便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在描绘过“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的盛宴之后, 论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在高唱过“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之后, 想到的却是“惧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酒便没有抒发美好政治情怀的诗人李白。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多借酒表达对现实政治的爱憎褒贬, 抒发自己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揭露了尖锐深刻的阶级矛底“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平息叛乱、收复失地的无限欣喜。
最能体现酒与政治情怀的密切关系的, 还是集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曹操。他不仅善于以酒施恩、以酒抒发其政治情怀、以酒招安, 而且善于以酒赋诗, 以酒结识天下豪杰。酒在其政治生活、军事生涯和文学生涯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三国鼎立之前, 刘备势单力薄, 寄人篱下, 虽胸怀大志却不可有所表露。为防曹操谋害, 他韬光养晦, 以种菜为乐, 暂作权宜之计, 曹操深知刘备乃天下“袅雄”,是自己真正的竞争对手, 便借酒点破了他的机关, 演出了“煮酒论英雄”的一幕。曹操自幼任侠放荡, 不拘一格, 极爱饮酒, 饮后便有颇多激情, 政治情怀傲然勃发, 大丈夫之志澎湃激荡。也通过饮酒抒乐、饮酒作歌, 把自己的人生感叹、鸿鹊之志和政治抱负表现得淋漓尽致。建安十三年, 曹操挥军南下, 远征东吴, 泊船于长江之上, 踌躇满志, 遂置酒于船上大宴文武百官, 几杯酒下肚, 凭栏远观并慷慨赋诗, 吟出了有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比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之所以和人的政治情怀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 在于他能刺激人的感性思维活动, 使人们心灵激越, 神情飞扬, 暂摆脱理性思维的严格控制, 解除了内心深处各种禁忌和顾虑, 可以言平时所不能言, 为平时所不敢为。同时, 在这一状态中, 人们的雄心壮志、政治情怀较平常更易勃然而发。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就可能在酒后显出其政治家本色,一个无多少壮志的普通人也可能借酒升华思想境界, 所谓“酒助英雄胆”,“酒后吐真言”是也!
◆ 酒与政治谋略
以酒解仇、以酒招安、以酒赐恩、以酒避难、以酒消灭异己、以酒巩固政权等等, 这些都是酒在封建社会政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很多帝王和政治家都在酒的掩护下不自觉地把酒当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 演出了一幕幕的政治悲喜剧。曹操是一位深解酒中滋味的政治家, 他不仅常常以酒赋诗、以酒抒情, 而且每每以酒释仇、以酒施恩、以酒招安, 把酒引人政治谋略之中“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是以酒赋诗大宴长江, 缅怀以往, 是以酒抒怀青梅煮酒之日, 关羽、张飞直闯小亭, 他不但不见怪, 反而赠酒压惊, 是以酒释仇赐饮降将, 是以酒赐恩设宴抚慰关羽, 是以酒招安。
以酒释仇, 是历代统治阶级和政治家、军事家贯用的政治谋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之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入侵南朝, 并俘虏了南朝将领蒯应, 事过不久又放了他, 临行前对他说“魏王致意安北, 远来疲乏, 若有甘蔗及酒, 可见分惠。“刘义隆听后,立即派人给拓跋煮送去了上等美酒和甘蔗。于是, 南朝和北魏化干戈为玉帛, 敌对关系得到缓和。在这里, 酒成了和平使者, 释仇的媒介。类似的以酒释仇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很多, 甚至连有勇无谋的吕布也深谙其中的奥秘。当时, 袁术出兵攻击刘备, 刘备势弱莫敌, 向吕布求援。吕布为了救援刘备而自救, 就设宴请袁术统兵大将纪灵和刘备前往,以寻机从中调合。酒过三巡, 吕布说道“现在咱们共进一杯, 请你们两家各自罢兵, 握手言和。”刘备欣然同意, 纪灵因自己兵多将广, 稳操胜券, 不愿罢兵。吕布见状, 心生一计, 说百步之外摆一方戟, 我若一箭射中, 两家立即罢兵, 我若一箭不中, 两家即可再战。如有不从, 我将与另一方合兵一处, 共戮一方, 勿怪言之不预。”结果, 他一箭射去, 正中方戟, 纪灵慑于吕布之威, 只得收兵, 与刘备互不相扰。这就是有名的“辕门射戟”,成了以酒释仇的千秋佳话。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 酒还是消灭异己的特殊工具。“鸿门宴”就是这方面的显例。项羽在鸿门设宴, 意在严惩先入关中的刘邦, 刘邦不得已而赴宴, 诚慌诚恐, 谦恭之至。项羽妇人之仁,不忍立下毒手。范增见状, 让项庄舞剑助兴, 寻机杀掉沛公, 终因项伯作梗而未能如愿。张良见势态紧急, 急召壮士樊哙入内, 樊哙凭借不怕死的一腔豪气慑住了项羽, 终使得刘邦安然脱险。“鸿门宴”上杯盏交错中的谋杀, 成了后人创作的绝好题材和政治家学习的绝好范本。
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谋略,酒还有巩固政权之作用。曹操专权时, 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密谋除之。曹操发现后, 便设宴诈请王子服等人, 在酒宴上一网打尽, 铲除了敌对势力。赵匡胤“黄袍加身”后, 总感到政权不稳固, 有“尾大”之患。他从五代的更替中总结出一个规律:兵权过多的掌握在武将手中, 皇帝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便极易导致政权的解体和叛乱的发生。为防止“黄袍加身”的情况在自己的武将身上重演, 他决心收回军权,便借酒演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一戏。有人说在中国政治史上, 赵匡胤是最善于借酒这一工具解决棘手的政治、军事问题的“酒政治”专家。
作为一种政治谋略, 如果说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还有其积极意义的话, 那么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则是最高统治者“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免死, 走狗烹”的自私残忍本色的一次爆光。朱元璋当皇帝后, 总担心过去和他一起出生人死、战功卓著的将领们会危及他的皇权, 就以设宴庆功行赏为名, 把所有有名望的将领和功臣都招进京城赴宴, 然后将庆功的大楼付之一炬, 把他们全部烧成灰烬。手段之残忍, 计谋之阴险, 亘古未有!
以酒遁世避祸, 也是常见的政治谋略。所以有人说“酒从来一直就被人视为一种方法, 一种手段, 来躲避政治上的迫害和人事上的纠纷, 而且有些人的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 酒与雄将奇兵
对于文学家来说, 如果酒是消忧解愁的媒介, 感悟生命的桥梁, 是高扬主体意识、引发自由意志的有效手段那么酒对于军事家来说, 则是增加豪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灵丹妙药。酒在文学家眼里带有阴柔之特质, 而在军事家手中则更有阳刚之品性。
武松醉拳打猛虎,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表现了大丈夫的豪勇和威仪。五代时后梁大将王景仁带兵有方, 作战晓勇, 他带兵打仗时, 往往在交战方酣时回到营中, 同诸将大饮几杯后再挥戈上阵, 诸将因此威勇倍增, 以一当百, 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 埃及国王杜特蒙斯出兵叙利亚前就先大宴将士, 为军队将士壮行, 出征时还带了六千瓶酒供军队享用,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带酒出征的君王。在我国古代, 每次出征作战前, 君王们也都要为将士设宴饯行。显然, 以酒饯行除了表达君王的关心和祝福外, 主要是为了增强将士誓死杀敌的斗志和义无反顾的豪勇。“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酒对于激发出征将士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所特有的作用。
公元前480年, 经过12年卧薪尝胆的勾践发动伐吴战争, 当军队誓师时, 群众纷纷来献美酒劳师, 无奈酒少兵多, 勾践便将酒倒人河中, 自己首先舀起一碗,一饮而尽, 然后让军民共饮投有美酒的河水, 顿时群情激昂, 士气倍增, 同仇敌汽奔赴前线, 终于消灭吴国, 生擒吴王夫差, 报了当年切齿之恨。
饮酒诈醉, 诱敌上当常常作为一种用兵之计被广泛应用。古籍中多有记载。《三国演义》中张翼德醉计胜张郃就是一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