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之锻造天下:蒋翊武:盛名沉寂的辛亥总司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9:41:49
2011年09月27日

4月9日,长沙岳麓山麓山寺正门下约20米处的蒋翊武墓。1916年9月自桂林迁葬于此。花岗石碑塔高4.15米,墓区前方有珍贵树木构棘,墓下方有一座单檐、攒尖顶、小青瓦的六方亭,叫“蒋公亭”,被今日爬山者当做“半山亭”。
转播到腾讯微博

蒋翊武(1884-1913)
湖南澧县人。1911年在湖北新军中组织革命团体文学社,任社长。武昌起义爆发后,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嗣继黄兴任战时总司令。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回湖南策动反袁,失败后在广西全州被捕,10月就义于桂林丽泽门外。
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6日,湖南澧县蘭江(醴水支流)上的翊武桥,现已恢复原名“多安桥”。
1912年10月,蒋翊武回乡省亲。澧县人将他要经过的路改成翊武路,桥改成翊武桥。结果蒋翊武在当晚绕道进城,第二天对乡人申明,自己“无功可纪,不得享此殊荣,将通衢要道冠以己名尤属不妥”。
这一次省亲,蒋翊武还做了一件事,他去了岳麓山,祭扫陈天华、姚宏业、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墓。
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6日,常德津市,以“翊武”命名的中学。
蒋翊武的湖南足迹。
他“不事科举”,却以第一名考进省西路师范学堂,学习近代新学;
他不曾留洋,却与东渡的救国求索者保持着思想的一致先进性;
他是辛亥革命的两位总司令之一,另一位也是湘人,黄兴;
本期,湖湘地理追寻蒋翊武在湖南的足迹,出生、长大、读书、革命、回乡,直至归葬。
5月6日,阵雨转阴。
从长沙往常德澧县的一路上,瓢泼大雨,透过车辆前玻璃和刮雨器几乎分辨不出路。直到临近南县,天气才逐渐转阴。我一路上还在翻着手头那本《共和元勋蒋翊武》,署名漫征的这位作者,是蒋翊武的侄子,序言中说,书是在“对其一生有一自信尚属公允的判断的情况下才着笔的”。
澧县是蒋翊武的故乡,但是之前澧县宣传部的干部“很抱歉”,对于“共和元勋”蒋翊武,他们手头的资料极其有限。所以在去往澧县之前,我们绕道南县,特地去见了一位最熟悉蒋翊武生平的省内研究者,并请他随行,他已经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二十余年。
若非这位75岁老人的指引,我们恐怕很难完成这一次探寻之旅,因为可倚仗的实例证据,可询问的人事线索,实在寥寥。这位本应声名赫赫,唯一被孙中山称为“开国元勋”的辛亥人物,如今却有着与功绩不相符的沉寂。
1
[祖居:澧县车溪乡蒋家庙]
因为蒋翊武,蒋家澧县分支的声望开始高过本支
蒋翊武出生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澧州府城(今常德澧县),但他的祖辈一直生活在澧县的蒋家庙,持续10多代。湖南文理学院的副教授周星林在他的论著《蒋翊武家世考》中这样分析这一家世和蒋翊武性格的关系,“澧水流域的蒋家本支自清朝乾嘉以来,富甲一方,逸官贵人层出不穷,为当地望族,这使得蒋翊武所在的蒋家庙分支相形见绌。正是在这种家族背景的影响下,蒋翊武形成了埋头苦干却又勇于抗争的性格”。
蒋家庙位于澧阳平原腹地,现属澧县车溪乡群力村10组,据漫征老人说,“距离现在的澧县县城二三十公里,现在还有不少蒋家的族人住在那里”。2006年清明节,周星林教授特地前往之时,看见了当地居民集资修建的、原蒋家庙中用于宗族祭祀的“广富宫”。作为家族里光耀门楣,甚至影响到澧州(澧县的古称)联宗的大人物,蒋翊武的名字自然名列其中。而家族本支中富甲一方的临澧蒋家,1940年代后逐渐衰落,也要靠“供奉蒋翊武的灵位,建立翊武公祭祠堂”,“以显家威”。
2
[故居:澧县老二街25号]
父亲开的“蒋兴发豆笋店”,后来成了《竞业旬报》的湖南“代派所”
所谓故居,其实已经消失52年了。在澧县的老二街25号,如今挂着“澧县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牌子的地方,正是当年蒋翊武在澧县的居住地。五层的水泥小楼,寂寥空落。原来的房子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拆掉的,“木楼,两边都是,还有两根石柱”。后来蒋翊武的几次回乡,也都是住在此地。
这并不是蒋翊武出生的地方,在蒋翊武的父亲自己置房产之前,从乡下出来跟堂兄学做腐竹时,租住的是人家的地方,就在“澧县街上,南街吕家的白家巷崔氏祠堂”,蒋翊武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当年蒋翊武的父亲学做豆油皮,后来自己开店的小油坊所在地,如今是光灿灿的“翊武电影院”,漫征老人说,“门口的两个狮子做得不错”。蒋翊武父亲开办的这家小商号名为“蒋兴发豆笋店”,“蒋兴发”这个名字,后来出现在蒋翊武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竞业旬报》的湖南“代派所”名单当中,证明蒋翊武“不仅参与了报纸的编撰,还将发行触角引伸到湘西北地区的沅澧大地”。
因为丁公桥街和蒋家住的崔氏祠仅隔百米,翊武每天到店里,帮父母干活儿。他的启蒙教育是从“澧兰书屋”开始的,当时城里有名的态度严谨的学者、塾师晏开甲、周宣生等,都是这个书屋的。不知道是不是真如传闻所说,算命先生告诉做父亲的“令郎必成大器”,所以虽然家道艰难,蒋翊武还是成为家中五男一女六个孩子中,唯一一个被送去读书的
3
[澧州高等小学:今澧县一中]
唯一的苦读生,无论寒暑,都是“履露足趾”
我们在澧县一中的操场边上看到了一溜名人的塑像,从贝多芬到马克思,“都是外国人”,摄影记者远远看一眼那些面部线条说。在学校的校史馆有关于蒋翊武的生平,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学生真的对这个校友产生过兴趣。当时在学校里的蒋翊武,书自然读得不错,他写古体词赋、文章,尤为出名的是一手好字,“字迹俊逸,遒劲有力,深受乡党器重”。
当时维新运动正在湖南兴起,一些“新学”书刊广泛流传,也发行到了澧州一带。蒋翊武“搜求披阅,胸襟为开”,深感“惟年幼应时,尚希深造”。
1897年,蒋翊武听到湖南时务学堂在长沙开办的消息,即“欲考该校”,后来因“戊戌政变发生……时务学堂被封,凡论政治学术革新者搜索逮捕,网罗殆尽”,而蒋翊武也因为“言论维新,颇遭世忌”。在师友规劝下,“避世幽居,岁余未出门户,诗酒为乐,意效金人三缄其口矣”。那段时间里,他帮着家里的店子挑水推磨,同时也在自学。
1902年,蒋翊武18岁。澧州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蒋翊武被破例录取,编入第一班就读。在校中,他是唯一的穷学生,也是唯一的苦读生。无论寒暑,都是“履露足趾”。学校学制四年,蒋翊武仅用了三个学期,通读了全部课程,“试辄优等”,1903年即提前毕业。
毕业那一年,正值各府、州、县生员会试,会试关系着次年举荐人才的乡试,所以读书人纷纷应试,考场就设在澧州的棚厂街。蒋翊武不去,遭父亲责怪,他抗辩说:“奴隶功名,要他何用?”19岁的他,已经选定了一条不以科举进阶的前行之路。
4
[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今常德市一中]
常和同学林伯渠流连在西师附近的“启智书局”,读留日学生在东京出版的进步书刊
虽然没有参加会试,但是蒋翊武读书的本事很快在另一场考试中显露了出来。
1903年,设在常德的西路师范讲习所扩充为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面向西北四府二直隶州五厅共三十县招生。蒋翊武考入该校的成绩,是第一名。当时西师的课程有十几门,入学者“多为湘西俊秀”,内容“集传统经学和近代新学兼而有之,任教者皆海内博学之士”。这也是我省第一所师范教育学校。
清末的常德是湖南第二大城,西师作为沅澧流域最高学府,位于武陵北门城内的玛瑙巷中,算得上是闹中取静之地。蒋翊武在这里结识了有识之士,其中就有同班同学、后来同样大名鼎鼎的林伯渠。那时他们最常流连在西师附近的“启智书局”。这家书店专门出售香港、上海或留日学生在东京出版的进步书刊,经理唐承隋和林伯渠的父亲是武昌博文书院的学友,欢迎学生们来翻书,不买也没关系。就是在这一家小小的书局,蒋翊武读到了《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新湖南》……为了交流读书心得,推广知识,蒋翊武和伙伴们还发起了一个“新知书社”,成员发展到四五十人。
5
[常德袛园寺:华兴会起义][常德津市:翊武中学]
他剪去长发,着学生装,走在澧县被当做“外国人”
参加华兴会起义是蒋翊武初涉革命活动的第一步。在那之前他已经是个出了名的“革命派”学生,他在西师写文章直言“革命排满”,在清朝官员面前疾呼“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民族功臣,曾、左(曾国藩、左宗棠)民族罪人”,使得清吏“瞠目而视良久,亦不敢对外声张,从此再未来校说教”。他剪去长发,着学生装,走在澧县被人当做“外国人”。
1904年,这一年,黄兴30岁,正在准备借西太后生辰举办“皇会”,在长沙起义;宋教仁22岁,正从湖北回到常德,在武陵县衙门对面的五省客栈,设下西路联络总站,为起义做准备;而20岁的蒋翊武,就是在这里认识了宋教仁,加入了华兴会。
那还是科举尚未完全废除的日子,读书人还做着埋首书卷的梦,殊不知日俄战争早已爆发。革命尚未成潮流,蒋翊武以联络学界为己任,在泮池街附近的袛园寺建立了华兴矿业有限公司湘西联络分站,以备在起义之时策应省城。之后华兴会起义失败,常德知府问罪,学校当局恐被波及,以“文艺不慎”为借口开除蒋翊武学籍。
这一段低落时期,别人只看到蒋翊武“居家岁余,杜门不出,日以诗酒自遣,时或仗剑高吟,旁若无人”,却不知道他依然与流亡东京的宋教仁书信联系,了解党人在海外的情况。
他从常德出发,经沦港,由汉寿围堤湖、酉港渠道南州之茅草街入湖,至沅江,又从临资口入湘江而到长沙,奔走于沅湘两岸的数县——这是蒋翊武读书生涯的尾声,也是他职业革命家道路的开始。
蒋翊武在西师求学时,最为相知的好友是黄贞元和夏国瑞。一次他与黄贞元结伴回乡,途经鳌山脚下的渡口,对黄说,这地方风景这么好,将来革命胜利了,要在这里办个学校。后来黄贞元果然承其遗愿,办起一所中学,就是今天在常德津市渡口的翊武中学。
我们在5月6日中午到达翊武中学时,雨正下得细密,师生都在午休。校门口有一座蒋翊武塑像,与别处不同,似乎有点稚气地骑在马上。透过围栏可以看见一座小亭,随行的漫征老人说,这也是“蒋公亭”。没有看见一名学生,满是绿树的校园中,整齐的红色小楼,看得出管理整肃的气氛。
60年前,这学校的名头不小,董事长覃振,副董事长程潜、辛树帜,名誉校长黄贞元,校长许和钧。如今,学校只有初中部,除了纪念一个伟人,这里同样也记录了一段“恰同学少年”的同窗之谊。
6
[岳阳楼:复国运动中的鄂豫招抚使][岳麓山:蒋公亭]
那个无端改名的半山亭,何时回归蒋公亭的原名?
1912年10月,蒋翊武回乡省亲,这距离他发出第一道作战命令的武昌起义已经一年多,他特意注明“白布系左膀为标志”的那道命令以来,作为战时总司令的蒋翊武,已经以一个最热烈的姿态经历过这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同样也是他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回乡的安定日子过后不过几个月,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这时蒋翊武正在澧县探视父母,接到友人催他去长沙发动湖南独立的电报,他向父母说,“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也”。
7月25日,湖南宣布独立,他被任命为鄂豫招抚使,派往岳阳布置军队。指挥地点,就在岳阳的地标——岳阳楼上。
蒋翊武对父母说的话是经过考量的,当时的形势是,湖南都督谭延闓虽然也加入了国民党,但并不真正反袁,虽然宣布独立,却没有在军事上积极准备。果然,一个月不到,江苏、江西等地的讨袁军遭受失败后,湖南于8月12日宣布取消独立。蒋翊武回到长沙,事情已无可挽回。
别人都经汉口乘舟沿长江东下,蒋翊武觉得汉口太危险,那里认识他的人太多,决定改道广西去香港。可是刚走到广西全州所属兴安县唐家冲,就被驻军统领秦步衢的部下所捕,由全州押解到了桂林。
当时有人向桂军师长陈炳馄求情,陈炳馄却坚持蒋翊武是要犯,不能徇私。不久,袁世凯电令广西方面把蒋翊武就地枪决。蒋翊武看了电报,仍与看管他的刘家正谈论武装讨袁,又索纸要笔,书写遗嘱,并为遗腹子取名。第二天,天气酷热,蒋翊武对刘家正说:“治斋(刘家正字),天气太热,可否改在傍晚执行,以免暴尸当午。”刘家正表示同意。下午4时,刘家正备饭,佐以白兰地酒款待,蒋翊武丝毫不把即将到来的死亡放在心上,他痛快地吃饭喝酒,以至微有醉意。
饭后,即押赴桂林丽泽门外行刑。刑场监视员是营部副官黄沛然,监斩员是营部副官陆云高,士兵环立,围观者无数。蒋翊武这时穿着丝绸衫裤,端坐于大红毡上,向观众讲革命真理,听众动容,有些为之痛哭。执刑士兵凝神静听,迟迟不肯开枪。领头的排长见状,担心事情有变,突然拿出手枪,从背后向蒋翊武开枪。友人为蒋翊武装殓,时间是1913年9月9日。
“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只余有哀逐水流。”蒋翊武就义时,年仅28岁。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督师北伐,下令为蒋翊武立纪念碑,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并命胡汉民先生撰写了碑文,其中写到“公之死……而其成仁取义之志则一也”。漫征老人曾经亲去桂林看过这块碑,“原来在路边的,有点麻烦,设法把它往后退了一些,好保护些”。
蒋翊武去世三年后,1916年护国战争胜利,遗骸归葬长沙。如今,蒋翊武墓静静地位于麓山寺正门下约20米处。一块小小的空旷平地,墓冢居中,花岗石砌平台四级,上建方形顶碑塔。很多人认为墓地的过于朴素,与蒋翊武的本身功绩并不相衬。省内对辛亥革命研究颇深的专家,湖南师大饶怀民教授就说,“连孙文的评价都没有,这可是辛亥革命里唯一一位被称为‘开国元勋’的将领啊”。
而更让人费解的一件事是,墓下方本来建有的一座“蒋公亭”,不论形制还是材质都是墓碑的配套建筑,却被莫名改名为“半山亭”。2008年1月,政协湖南省委曾经发函政协长沙市委,要求恢复原名。当此事得以实施时,才将是交还蒋翊武先生墓碑真正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