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铸刑书史料释义:经济观察:中国股市需要什么样的掌门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7:36

资料图:郭树清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赵晓辉 李云路)中国金融监管层换帅已一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成为当之无愧的财经焦点人物。或致信寄语,或微博建言,中国公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位新上任监管者的期待,重拾A股市场信心。

    舆论反馈实则给新任主席以无比的压力,也让人对证券监管层的职责进行深入思考——中国股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掌门人?

    回顾过去九年,中国股市可谓经历了大变革、大发展。从股权分置改革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推出中小板、创业板到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横空出世,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用九年时间完成了许多资本市场多年未竟的心愿。年轻的中国股市迅速成长,完成了其助推实体经济的一个又一个使命。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为关注的是股市收益。过去九年中,中国股指似乎走了一个轮回,始于熊市,终于熊市。“千好万好叫我亏钱就是不好”,股民对市场的怨愤心态折射到对监管层的不满。

    相信没有哪一个监管者愿意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资本市场整日疲软无力,理智而为公的监管者也不希望股市出现疯狂上涨,但现实是,监管层的很多决策往往受“指数”裹挟过多。每逢股市低迷,人们总是期待监管层能够出台某些举措刺激股指上涨。而在历史上,A股的确多次出现政策制造的牛市行情。如此循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对政策与指数的关系格外关注。以至于,当推出一项新的改革时,决策者首先要考虑其对指数的影响,一些本应推进的改革甚至会因“指数”而停滞。

    当下,郭树清上任之后的首次发审委会议IPO审核仅有一家获通过,其余三家均被否。市场由此猜测,新任主席开始调控新股发行节奏,并将此视为一大利好。减少新股供应的确有利当前股价,但这其中透出的指数思维要不得。投资者万勿寄希望于行政手段的救市,监管者须谨记自身的定位在打造一个规范运行的市场。

    梳理公众对证监会的指责,新股发行可谓是批评声音最为集中的地方。人们认为,证监会操纵着发行节奏,股市扩容过度,甚至猜测,证监会发行审核环节存在种种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