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特征教案: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中国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4:42

楔子

 

1991年,大学毕业后两年,我离开了第二个故乡桂林,带着一身的风尘来到广州。虽然那时我很年轻,但似乎并没有太多勃放的生气,确切地说,是郁郁地离开看似没有前途的边缘小镇一筹莫展地到新兴的珠江三角洲搏取一个并不自信的未来,简而言之,南下打工。

 

我当时寄居在解放北路,紧靠着有着五羊雕塑的越秀公圆,西北方是赫赫有名的广交会,斜对面是豪华一时的五星级中国大酒店,而住所正对面,是一座颇为古朴和称得上宏伟的红赫色建筑——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虽然博物馆与大酒店是紧贴在一齐的密邻,但我对两者的临幸不可同日而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洒家都会到酒店喝早茶或夜酒,但却连博物馆门口都没进去过,甚至,瞟都懒得瞟一眼。当时的我固执地认为,广州是一个颇让人不屑一顾的二流城市,既没有恢弘的历史,更谈不上厚重的文化。之后的很久,我一直无法把自己融入这个城市,虽然表面上的我故意把混混浪子的放纵和无所谓当成一种潇洒,于这个南边的、港式的、开放的城市里每日与各路江湖人物周旋,从虎狼或鼠辈口中撕打出些金银后,在大排挡或豪华酒肆里狂灌生啤做滋润状,但我的内心告诉我这个城市的一切未必能够滋润我的灵魂。

 

直到偶然的一天,为了避雨和打发时间,百无聊赖的我顺路走进了这个博物馆,让我完全改变了对广州这个城市的印象。

 

南越王墓座落在越秀山公园西面的象岗,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该墓主人是南越开国第二代南赵眜,其尸身穿丝缕玉衣。陵墓的建造距今已有2100多年。按照考古学家的说法,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对于洒家来说,首先震惊的是偏居岭南的广州真的有如此长远的历史!中学时代固然从课本读过,公元前214年,秦统一中国仅7年后,就在南疆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洒家过去一直为自己是半个桂林人而自豪时,却从未想起广州也应该担当起同样漫长的荣耀。其次,墓葬里的大量文物也精美异常,其中雕镂精美的玉器、青铜器集汉、楚、越文化特色于一体,珍稀罕见无比,而放置在南越王身侧的十柄铁剑更是雄伟强悍,最长者达到 146厘米。回想起来,洒家最早对文物收藏的挚爱应该兴起于当地,而遭到中国刀剑的电击亦始于当时。

 

然而,更让我打开眼界的竟然是——广州不仅不是自古封闭的岭南蛮异之地,反而是中国最早通向世界的窗口。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以开拓丝绸贸易闻名世界,而西方国家认识中国是从丝绸开始的。岭南地区丝绸生产的历史悠久,《汉书》记载海南岛一带有“女子桑蚕织绩”,说明南越国时期已经有养蚕和进行丝绸生产。从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绸情况看,丝绸的随葬品品种多,有绢、绣绢、朱罗、朱绢、绣“纱’、超细绢、砑光绢等品种,而且数量很大。如此之多的丝织品整匹随葬和大批包裹器物,说明南越国的丝织产品相当丰富,而且也会有外销,估计墓中出土的象牙、银盒、香料等舶来品,也可能是用丝织品来交换的。

其后,我的心逐渐我安顿下来,再以后,我在广州置业成家,由于各种原因,我开始研究广州的历史,期望逐步揭开它们前尘和往事。其中最让我沉迷的一段历史,就是自清中期广州西方世界的贸易互动时代到辛亥革命的结束,前者倾向于贸易和家族,而后者则侧重于政治和阶级。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其后,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这样,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广州盛极一时,成为中国和西方在经济上最先大规模接轨的福地,作为雄踞广州西关的对外商行——十三行,更是垄断了几乎中国和西方所有的进出口贸易。通过广州这个南方的港口,中国的瓷器、家具、丝绸等大量输入欧洲,中西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碰撞,双方开始在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互为交流。其中的一习闪亮的乐章也就此兴起,并长盛不衰地影响西方世界的思想、审美、艺术和设计,这就是“中国风”。

 

中国风

 

中国风,又称中国风装饰(Chinoiserie designs), “Chinoiserie”是法语“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这个词汇在18世纪中期被吸纳到英语中,指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中国风”。“中国风装饰”指受东方装饰尤其是中国设计影响的西方装饰,在17到19世纪期间极其流行,主要应归功于欧洲和中国之间贸易的扩展。中国风装饰更多是基于模仿和想象的中国式图案,如人物、花卉、亭台楼阁、富有异国情调的鸟、兽以及风景等。除了陶瓷,中国风装饰还被应用到欧洲的家具、银器、玻璃制品、首饰和钟表上。

  

(图:最早的梅森中国风等)

 

中国对外贸易的溯源,并不一定出自广州,亦并非在清朝,事实上,早在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的明朝,中国的商品和艺术品已经流入世界各地,再向前,元代的清花瓷也在伊斯兰世界中风行,再以前的盛唐。。。。。。但造就中国风在西方世界的兴起和流行,却一定要归功于清中晚其的出口贸易和外销商品。十七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清易代,清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一度停滞。以此为契机,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兴起。中国风设计始于荷兰,却在法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在法国宫廷的带动下,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寻常百姓,都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着了迷。且看书中的描述:“以中国为主题的假面舞会与茶会在上流社会盛行,‘中国戏剧’开始在各地上演。绅士们在结束一天的打猎后,坐在壁炉边读着时髦的中国游记”,“妇女们穿着花色明亮的东方织物,聚在一起刺绣,花样上有来自东方的花鸟和风景”。中国风设计先后与当时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相结合,出现在壁纸、挂毯、家具、瓷器、漆器以及园林建筑上,形成了一股席卷整个欧洲社会的中国风,但大多数还是局限于王公贵族的门第。

 

清中期后,由于广州港向世界通商,流传到欧洲的中国商品和艺术品数量激增,中国货不再是贵胄的专利,而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的热爱,尤其在迅速崛起的不列颠帝国,人们一方面热衷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一方面沉迷中国题材的艺术品,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工匠都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创造的新形象。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法国时装、意大利皮具和瑞士名表的追捧。

 

中国风瓷器

 

瓷器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对于广大中国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国内历朝历代的官窑民舀大多口熟能详,但对欧洲瓷器似乎较为陌生。其实从很多最为名贵的欧洲古董瓷器中可以看到中国瓷器的影子,这是由西方瓷器发展的历史轨迹而决定的。 瓷器在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象征了皇室贵族的财富与地位,为王公贵族所珍爱,其价值超过了黄金,欧洲各国掀起了竞相仿制中国瓷器的热潮。一位德国的逃亡炼金术师于1709年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白釉瓷器。接下来的五十年,欧洲的瓷器中心转移到德国迈森(Meissen)地区,而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也成为了目前收藏家所寻觅的珍品。

 

3.为避免珍 公司直接从我国购17世纪以来欧洲掀起18世纪欧洲第年)生产第一件一股狂热的流行中国艺术和十五至四十六雕塑及仿青图案的风气,邻近海瓷器。荷兰例如英国17世纪牙的代尔夫特窑ncepcion号分别沉用美国进专门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销往欧洲各装金属饰物。在欧并模仿中国青花瓷国,这种白釉蓝彩陶器被称为洲称这种白釉蓝彩宫殿、邸宅、德尔费特,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硬质瓷,继厂开始生产硬质瓷。18世纪,法、德、英各国纷瓷器,称“的。二、欧纷建立皇家瓷器工厂,探索与制造中发展陶器生窑异军突国瓷器。在欧洲最初烧制的这些瓷器上,多带有明显的中国痕迹,有的完全是全盘仿制。部分源于中国的传统图案以及绘制手法的陶瓷以至于会让人误会它们是由中国制造的。

 

 (图:梅森中国彩盘)

 

十八世纪中期,欧洲制瓷业的中心从迈森转移到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Limoges)。在欧洲,利摩日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景德镇,这里的工匠在17世纪发明了美轮美奂的瓷钟,中国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着清朝康熙、雍正两代皇帝收藏的利摩日瓷钟。19世纪法国曾掀起东方文化热,利摩日又从中国福建学来瓷观音的制作方法,所制的“洋观音”不但畅销法国,甚至返销到香港和澳门。

 

(图: 利摩日瓷杯及瓷瓶)

 

十九世纪后,欧洲瓷器工业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英国。普利茅斯、切尔西等地因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瓷器而闻名。十九世纪的下半叶,英国的瓷器已经开始逐渐由生活用品转换到装饰用途,而这一时期,欧洲其他各国的装饰瓷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图:维多利亚餐具)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大量中国清代瓷器涌入英国,有青花瓷也有彩瓷。法国、德国对中国瓷器的爱好从青花瓷转向彩瓷,唯独英国却一直对青花瓷情有独钟,尤其偏爱绘有中国风景(Chinese Scenes)的青花瓷。这类青花瓷绘有山水、树石与亭台楼阁,有近景与远景的搭配,白地蓝花,风格清幽雅致,特别受到英国人的追捧。但中国青花瓷价格较贵,且远途运来,破碎损耗在所难免。18世纪中期,英国人学会了烧制真正的硬瓷器,到18世纪晚期,英国与中国的瓷器贸易衰落,进口的中国青花瓷少了,而仿制的英国白地蓝花瓷却多了。因为当时英国社会仍然保持了对中国物品的爱好,使得模仿中国外销瓷制作有中国风景装饰的瓷器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现代中国瓷器在国际高端市场上不见踪迹,多沦为廉价的日常用品。相反受中国影响很深的欧洲瓷器,不论新酒,都成为了顶级产品的主流。作为奢瓷品级别的欧洲瓷器虽然可以使用,但其内涵早就脱离了日用品的范畴,它们最高端的产品是皇室专用的,它们限量版的产品早就进入了博物馆。在收藏家眼中,它们的升值潜力不亚于古董和名画,它们的价值决不低于豪宅和名车。

柳树纹样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风装饰当属“柳树图案”,这一切起源于一个中国古老的爱情传说。

 

由于工作的原因,自上个世纪末,我经常去欧洲公干,最多的是英国和法国。1999年底,我碰巧住在大学同学在伦敦的公寓中,就在诺丁山旁边,记得那时电影《诺丁山》刚刚上画,我也好奇地想去诺丁山的书店看看。那个大早正是周末,而到书店的必经的波特贝罗路上人山人海,几乎走路都很困难,原来这里就是伦敦乃至英国最有名的露天市集。洒家一路走过,也不忘寻宝,虽然当时只爱刀剑,对瓷器并无太大兴趣,但却发现很多摊位上都摆着一些青花瓷,也有少量彩瓷,东西新旧不一,但上面的图案却大同小异而似曾相识,都是些中国的山水楼阁。原来英国人也卖假古董呀,这明明不是中国陶瓷的风格,洒家颇有几分得意。随便操起一件,突然发现不像中国瓷,翻过背面,果然底部都是英文,原来这些竟是英国的厂家生产的。

 

其后,不论在英国的博物馆,古旧的城堡还是朋友的私宅中,都见到类似的清花瓷器,主要是磁盘,也有茶具和其他,而且其中大多数并不是新货,经询问竟以18、19世纪的产品为主,而且上面清一色出现的都是这种“柳树纹样”。

 

柳树纹样很好分辩,大体一致的画面都是中国常见的山水楼阁。不过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是以转移印刷的手法制作的,而且韵味有些不同。画面大多包括:侧面是中国式的楼阁建筑掩映在果树中,中间是一座拱桥,上有桥行走的二或三人、四人,桥畔柳树长长的枝条随风飘动。湖面荡漾着一艘小舟,远处是宝塔或庙宇。最重要的一点是,图案上方一定有两只鸟在空中翱翔。

 

放到明清的山水风景画中,国人大概可以看到宁静和惬意,感受到安详和欢悦,但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这却代表着一个颇为伤感的爱情故事。纹样中的每一处,都深含寓意,引人心碎。

 

在古代东方,自然是中国的一处,有一幢美丽豪华的大宅,依山傍水,掩映在湖光之中。主人是个富有而权重的“大人”,他有一个美丽可人的女儿昆西(Knoon-se,典型的英国名字)。大人雇了一位幕僚,他就是英俊有才华的年轻人张(Chang)。张自然与昆西相知相爱,他们常偷偷地在桥边的柳树下约会。大人知道后勃然大怒,认为出身低微的张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并把张赶出家门。为了怕昆西外出,残酷的父亲不仅将女儿软禁在闺楼中,还在宅院周围树起了一道篱笆墙。昆西常常寂寞地沿着篱笆墙散步,想念她的情人。大人又违反女儿的意愿,将她许配给了一位有权势的将军,这位将军带着一只珠宝盒作为礼品,马上就要前来订婚。张被赶出家门后,念念不忘情人,他挖空了一只椰子,写了一首诗放在椰子壳中,流水带着椰壳飘向园中。女孩看到后,用手中的伞将椰子壳勾过来。诗的大意是:当椰子向你飘去时,也载着我的心飘向你。女孩也回了一首诗给张生,大意是:花儿盛开的时候你来吧,等别人摘走花儿就晚了。因为女孩知道,等楼阁旁果树开花的时候,她就要嫁给将军了。张明白了。订婚宴上,张乔装成仆人的模样,瞒过主人与宾客,悄悄来到女孩的闺房,两人紧紧拥抱后,决定一起私奔。但是,这对情人刚刚逃出家门就被父亲发现了,马上出门追赶,三个人一起跑上拱桥,昆西手拿纺锤,张生手持珠宝盒,怒气冲冲的父亲举着鞭子。两人终于逃脱了,乘小舟驶向自由的彼岸,并在远方搭了木屋,过着幸福的生活。父亲与沮丧的将军不甘心,他们派出士兵四出探访,终于找到了这对恋人藏身的地方。一天夜里,士兵们包围了他们的住所,一把熊熊大火将房子烧成灰烬,两位年轻人也葬身火海。上天被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动,于是将两人的灵魂化成一对鸟儿,在黎明的灰烬中飞向天空。从此以后,这两只鸽子就相依相伴,在自由的天空中,比翼双飞。

 

有情人以死亡为代价成为眷旅,又在爱情的火焰中升华,这个故事里,中国人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典故,如“孔雀东南飞”,如“梁祝”。当然也还有一些稍微陌生的题材,如唐人传奇中张实的《流红记》,后人也称为“红叶传情”:儒生于祐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后于祐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祐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祐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祐所题。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这事许多书上都有记载。   

 

这在喜爱大团圆结局的中国故事中是一个例外。主要人物也是老父与女儿、书生,也是两个年轻人相爱,抵制老父为女儿定下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年轻人最后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死后化成了一对蝴蝶,在花丛中自由地飞翔。17-18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中国戏剧也在英国流行,红叶传情与梁祝化蝶的故事,是否也流传到英国,而被瓷器商改成了柳树纹样的故事呢?

 

根据记载,柳数纹样最早是由英国斯波德陶瓷厂在1780年引进的,故事虽然老套,却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于是这个图案被广泛翻制,包括皇家伍斯特、亚当斯(Adams)、韦奇伍德(Wedgewood)、达文波特(Daveport)、利兹(Leeds)以及斯旺西(Swansa)等。最多时有200多家瓷器厂烧制这个图案。从19世纪起,柳树纹样瓷器几乎进入当时英国的几乎每一个家庭。可以这样总结,在17、18世纪,拥有进口的中国青花瓷是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象征,而到19世纪,英国本土生产的柳树纹样瓷则通过批量生产而满足了普通英国人对中国风格瓷器的需要。这也是今天文物市场上可以见到不少19世纪柳树纹样瓷的原因,虽然不同的版本很多,但主题都离不开柳树、苹果树、塔、庙、水、桥、船、三位主人公和一对比翼鸟。不同版本、不同国家烧制的柳树图案瓷器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传统,极受收藏者的独钟。

 

有趣的是,柳树纹样的故事也明显地加入了英国人对中国的想象。首先,纹样却以柳树命名,因为欧洲人认为柳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离别的感伤,与故事中的爱情悲剧十分契合。其次是在道具上,书生用椰子壳放入诗页,让它随水流向园中,而女孩用伞把椰子壳勾到岸边,这又是典型的“中国想象”。同时,这则故事也体现了西方人的爱情观。你看书生乔装打扮,潜入闺房,与情人拥抱,最后两人私奔,驾一叶小舟,驶向自由的远方,似乎又能见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子。

 

与其说是柳树纹样的流行,不如说是人们对于凄美爱情的向往,可见无论东西方,对于人间至纯至美爱情的追求都是一样的。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大多可以选择自己的爱情和伴侣,因此,虽然柳树纹样延续到今天,但其造型多样,甚至有以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风物作为主题的设计,其中不乏搞笑风格,希望人们在莞尔之余,还能够想起这个其后美丽的爱情故事,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图,搞笑系列,如剑桥,牛津,伦敦等)

 

结语

 

从第一次见到柳树纹样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人生的一个甲子,我深深沉迷在这个古老的情感传奇中,同时也成为柳树纹样瓷器最忠诚的热爱者。从第一次以几个英磅在地摊上购买柳树纹样的瓷盘,到现在拥有数千款飞翔的比翼鸟,我始终无法抵御它们的吸引力。是呀,欧洲人以淳朴的热爱把心中对东方和对爱情的情节保持了超过二个世纪,而我更愿意把其中的美妙和忠诚再讲述给故事制造者的后人。世界上美丽的古董实在太多,我们无法一一列举,更不可能悉数纳入手中,正如我们实在无法经历从古到今所有的时空一样。韶光易逝,华年短暂,图中这二只美丽的比翼鸟,无论它们曾经的摇曳的翅膀下带来东风还是挥去西风,到现在都已经是昨夜星辰昨夜风。不过,叹气是不必的,毕竟还有经过岁月洗礼的古老物件静静地在光阴的另一端等待与我们邂逅,把情人还给爱情,把眼前与将来还给时光。天下太平,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