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地图:农民工的呐喊:《中国式农民工》出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58:43
[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点击数:494   时间:2010-4-26   录入:武夷青竹 ]

本书简介
这是一本农民工写创作的讲述农民工生存现状的长篇小说,是2010年春最具震撼力的“打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值得城市人思考的力作。小说以小凡、小林和张志伟这三个农民工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为主线,讲述农民工在城市里打拼的种种际遇,以及艰难找寻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故事。小说内容覆盖面极其广泛,涉及到黄牛党、黑中介、狠城管、卖淫小姐等众多社会角色,有工伤索赔之痛,有用生命相胁讨要工资的血泪故事。小说给读者展现了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的原生态生活,以及在现有体制下,农民工们演绎出的一幕幕悲壮而艰辛的生存之路。该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由农民工创作的讲述农民工生存现状的长篇小说,亦是继“知青文学”之后诞生出的“打工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内容所揭示出的社会伤痕发人深思,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读者书评:
一个拖家带口的农民工,一个而立之年的初中生,在一台二手电脑上,用17个月的时间敲出了《中国式农民工》。
在中国工人刚刚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时候,这本展现民工声音之书的出现显得特别有意义。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麦禾脑海里不断想到几年前的那边《中国农民调查报告》,那是本描写中国东部中国农民的书,很普通的文笔写出了90年代中国农村的悲惨——请允许我用这个词,眼前的这本从书名就能感觉到表述内容的书,则用更不同的文笔写下了2亿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如果说前者展现了少数学者对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痛苦经历的关注,那么这本书就是表达了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对自身境况的思考,前者是外界对农村的观察,后者则是一代城市农村人自己的思考,也是这个社会前进中不可或缺的声音。
书的作者叫周述恒,今年31岁,16岁开始只身外出打工,2008年5月开始用闲暇时间写出了以自己切身经历为主要素材的描述农民工原生态的书。仔细琢磨下书名,感觉有点怪怪的,莫非国外也有农民工的概念?在麦禾的印象中农民工应该是中国特色的概念,国外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看了报道才知道,这是借鉴《中国式离婚》来的,虽然有点怪,但词能达意,够了。顶着周围的闲言碎语,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周述恒用1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描述社会之痛的书——《中国式农民工》。
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平常与平常媒体上不一样的农民工,就像当年从那本农民调查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农村一样。麦禾很是担心这本书会不会很快给和谐掉,因为它不仅仅描写了打工者的生活,更展现了社会转型中是怎样丧失法律、道德尊严和社会正义的。比如,书中描写了主人公找工作困难,好不容易找到了,工资非常低,低就罢了,要拖欠,找到有关单位后,明显遭到不公正的处理,最后拿着劳动局处理结果去要一半工资的时候,遭遇到了暴力。如果说找不到工作和工资低是市场原因的换,那后面的就是政府的不作为和企业的暴力,阅读到此处的时候,读者心中那法律何在?正义何在的疑问早已产生。而这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的农民工面对的状态。
由于作者自身的原因,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未必是本修身养性、增长学识的好书,甚至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这本书本身却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是他集中展现了堪称我们社会基石的农民工真实生存状态,与那些所谓专家学者有各种数字组成的研究报告相比,这本亲历者原始态的描写给读者更直白、准确的形象,从而改变读者原来对农民工飘渺模糊的印象。二是这本书表达了农民工群体自己的思考和声音,平时媒体上农民工的概念仅仅是一群进城打工的农民,虽然数量庞大,却没有丝毫声音,更没有他们的思想,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作者的经历,更表达了农民工这个群体对自身,对社会,对正义,对法律的思考。第三,这本书的完成标志着农民工这个群体开始慢慢成熟,思考之后就是同社会其他群体进行交流了,未来的互动还将更加精彩。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写的普通的关于自身经历的书,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个特殊的时刻,他有着特殊的意义。(麦禾)
中新网:《我只是一个写了书的民工》
核心提示
历时17个月,写了199章共45万字……去年10月,只有初中文化的四川籍农民工周述恒令人惊讶地完成了一部长篇“巨作”——《中国式民工》。小说以自己 13年的打工经历为蓝本,以周小凡、小林和张志伟这几个民工的打工生活为主线,近乎白描式地刻画了农民工艰辛的生存状态。被“挂”上网短短数月,《中国式民工》便占据了多家读书网站首页,点击率超过百万。经由央视等主流媒体的轰炸式报道,周述恒更是以“民工代言人”的身份昂首步入公众视野。而聚光灯下,周述恒却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淡定。近日,记者走入了他位于金山浦上工业区不足20平方米的“家”,对话他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1 “名人”周述恒 幸福的烦恼
采访那天,天空淅淅沥沥飘着小雨。从市区乘车逾1个小时,方到达与周述恒约定的地点——128路终点站,金山浦上工业区。10分钟后,一个相貌斯文、戴着眼镜的年轻人骑着电动车出现在面前。
周述恒载着记者来到工业区内一栋不起眼的农民自建房楼下,将借来的电动车还给了修车店的老板。因记者的频繁来访,这段时间他常来借车拉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修车店楼上便是周述恒每月300元租来的小“家”,一张电脑桌、一张大床和一个满是书的书架,构成了他和妻女不足20平方米的栖身之所。
谈及“成名”的滋味,他叹了口气,“哎,春节前就没法工作,自然也没了收入;妻子也要在家带女儿,现在只能'吃老本了’。”
出书后,小周第一次去了北京,且一去就是几回——上了“小崔说事”、上了凤凰卫视、和出版社沟通出书的事;回来后,还得不时和编辑沟通改稿、接待纷至沓来的媒体;下月,到北京和成都办签售也被摆上了小周的“档期”……
一开始的“感觉很爽”,如今却成了周述恒幸福的烦恼。
“哪个公司都不容许你到处跑,请假是要扣钱的,来来去去工资就被扣得差不多了。”小周说,这波宣传结束,自己还会捡起老本行——推销橱柜、地板,“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养家糊口还是头等要务!”
“说真的,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名人,我只是一个写了书的民工而已,还要因工作四处奔波,依然要为奶粉钱头疼……”更让小周始料未及的,则是出名后,周围民工、甚至一些老家乡亲对他产生的种种看法,这让他“觉得很麻烦。”
但小周着实还是出名了,“红”得让他始料未及,搜集媒体联系方式的名片夹已基本装满,里边不乏法新社、日本读卖新闻这样的国际知名媒体。
“与其说媒体让我出名,不如说我更愿意利用这个平台来为农民工说话,这才是成名的真正收获。”
2 “农民工”周述恒 铭心的记忆碎片
书中,周述恒化身周小凡演绎民工生活,15年的打工生涯,关于歧视、职业病、欠薪、冲突的记忆碎片真实地困扰着他。
从1978年出生至17岁随堂姐赴榕打工,老家留给周述恒的幸福回忆不多。遭遇母亲在一场农村纠纷中被打死这一巨大变故之后,一直盼着他上大学的父亲改变了初衷,“就希望我能在工厂安稳打工赚钱”。
可很快,儿时对于城市的所有美好想象,却在他拥有第一份工作时被彻底击碎——在一个建材厂与令人窒息的香蕉水气味打了一个月交道后,他选择了逃离。
在《中国式民工》中,周述恒笔下的周小凡曾换过上百个工作,为此出版社编辑曾致电求证真实性。“这事千真万确!”周述恒拍着胸膛说。
“那会儿,一个月换七八份工作再正常不过了!”他笑言,自己对福州的熟悉程度绝不亚于当地人,鼓山、白湖亭、新店、金山、洪山桥、祥坂、连潘、王庄,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像我这样瘦小的男性外来工可能是最不受待见的,手工活不招你,力气活扛不住,透支生命的不愿做。”周述恒自嘲道。
有一年多,小周没觅到像样工作,而比“饿肚子”更难受的则是自尊的“被下岗”,“在城里人'骨子里的高傲’面前,很难承受!”
他说,一次给公交车上带小孩的妇女让座,“但她坐下后,啥也没说,哪怕一个微笑的眼神……”于是在小说中,有了“城里人,我在等你说谢谢”这样触人心弦的章节。
为了多赚钱,周述恒也曾学着老乡在繁华路段摆起地摊,随之而来的是与城管不可避免的冲突。他把这些糅合了伤痛与悲愤的经历写进了书中,但编辑过程中,一些过于偏激的情节还是被删除了……
“我大概算了一下,书中60%以上是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20%是身边人的。”周述恒说。
3 “代言人”周述恒 另类“抗争”
电视里的周述恒语速总是特快,快到有时口舌打结,对困扰农民工的种种话题,他好似永远说不完。“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是说起来觉得好多了,那些东西张嘴就来。”
节目播出后,大量农民工兄弟加他为QQ好友,不少人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辛酸。
“我是农民工这一点永远不变;但我感觉现在,自己的责任在变,我有了一些发言权,可以代表他们把心里话说给大家听。”
这和他写书的初衷无异,他说,最终下定决心写源于“不满”的重复叠加。
“我们也想用汗水去换取个前程,但努力后却终究无法融入城市,就像两个世界。”小周说,现实中,感受自尊的陨落根本不需要 “城管”、“公交车妇女”这样的“参照物”。
1998年金融危机,农民工供大于求,“老板都很拽”。当时在镗钢厂工作的他,面对从未背负过的沉重钢材,“硬着头皮也得去搬”。因为,那时他就知道,农民工是不能抱着自尊工作的,“如果执著于此,面临的将是失业”。
不满,还来源于主流声音的“不真实、不响亮”。
小周爱看书,爱读报,但看得越多就愈觉得,少有声音站在农民工的平行线,“一些有知识的人在论坛上说农民工的种种不是;报纸上充斥着农民工的过于正面或极端负面的形象;专家的言论也流于片面”。在周述恒眼中,都只是些委屈与忍辱负重,“我想展示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反抗精神的群体,不管这种反抗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
周述恒选择的抗争模式,无疑是理性的,但又是另类的,那就是写书!
4 “作家”周述恒 坚持着、执著着
与农民工“网友”交流,继续写作,成了周述恒近期填补“下岗得闲”的“良方”。如今,周述恒的《中国式民工》第三部(原稿被拆分为一、二两部出版)正稳步推进,新作中,他聚焦两代民工的冲突与对立。
“上一代个性隐忍、为生存担忧,80后则更张扬,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工作环境、教育,乃至个人发展。”
周述恒的不少“80后”亲属都在外务工,加之借助网络平台,支撑其创作的素材并不缺,“但我只有初中文化,构思情节和结构是个难关”。成名后,他得到了一些业内名家的指点,但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帮他“捅破这层窗户纸。”
创作的17个月里,妻子怀孕,周述恒平日还得跑建材业务,只能稍有空闲,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下突现的灵感。这期间,经历了两年中福州的最热天,经历了女儿的诞生,但都没有阻碍创作进度。为写书,他把“绝对不看电影!绝对不玩斗地主!”的警示语贴到了墙上。
缺乏写作经验,字里行间,他有意无意地模仿打小爱看的古龙金庸;结构处理无从下手,他便把《中国式离婚》当作范文,依样画葫芦……他笑言,自己的作品“大概是《中国式离婚》与《天龙八部》的混合体吧”。
发到网上后,从起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日点击量逾2万,周述恒“大呼过瘾”。网友的支持也给了他无限动力,“几天不见文稿上传,就有人催促;写到四五十章时,还有热心人愿意帮着从头修改……”
作品收工后,周述恒就开始在网上联系出版商,“刚开始,他们就觉得民工出书很不可思议,碰了一鼻子灰。”直到去年11月,在网上认识了在北京做图书市场分析的一位朋友,他将作品引荐给了世界知识出版社策划编辑李汀,这事才有了眉目。
书稿做了不少修改但书名不变,这是周述恒据理力争的结果,“我不介意别人说我'山寨’,我就是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很直白”。
小周说,有条件的话,他还想到其他地方打工,只为了搜集鲜活素材……关于新作结局是否一如前作般“大团圆”,他说还没想好,“但应该还会是阳光的”。
5 “好人”周述恒 妻女、父亲、兄弟
“这是我女儿,看她脸圆圆的,眉眼挺像我。”谈及11个月大的宝贝闺女,为人父的小周一脸幸福,尽管女儿的哭闹声曾不止一次打断他的写作思路。
他感激女儿的降生为他平淡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更感激妻子对自己写作的支持。
周述恒与闽侯籍的妻子是登山时认识的,“她人很好。”他说,写作时,“宝宝会哭,为给我一个安静的空间,妻子曾带着孩子回老家住了段时间。”他说,自己穷得很幸福,“老婆不像四川女人一样逼你赶紧上班。”
前些年,周述恒远在老家的父亲曾生了场大病。后来,他把病愈了的父亲也接来到了福州,为的是有个照应。年近六旬的父亲现在一家物业公司当保洁员,“一个月薪水不到一千,每周只有一个休息日,但还是比在老家好,农民真的很苦,常年务农的手经常裂。”
关于写作可能的收入,小周已有规划,“先将几万块钱的债还了,然后回趟老家,把母亲的墓给整修一下。”他觉得这一生最对不起母亲,能出书,也算是自己的骄傲了,“但她看不到了”。如果书的销量不错的话,周述恒还打算用所得版税在老家盖座房子,“起码得有自己的家,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出来打工了,但是理想与现实不一样,未来的事也说不清。”
而在妻女和父亲眼中,周述恒无疑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只是有时做事有点固执,对于自己的喜好或是信念,近乎顽固地捍卫——比如,时刻惦念着社会底层的那拨人,如同小说里“爱管闲事”、好打抱不平的周小凡。
他曾帮法律知识匮乏的兄弟去讨薪,他曾在最落魄时资助过境遇更糟的兄弟。接下来,他还打算为购买维权书籍到工业区免费发放,帮助更多的农民工来维权……去年底,小周应福建电视台邀请去录节目,回来后,他还将台里给的补贴捐了一部分给两个患有尿毒症的学生。
“大家关注的不是我,而是我背后的那个巨大的圈子,而身为农民工,我也该想着如何去回报社会,回报大家的关注”。
记者手记
只需一个微笑的眼神
“当接到'小崔说事’的邀请电话并告知飞机票已订好,我使劲拧了一下大腿,发现自己没有做梦;不过,我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要抓住机会为自己所在的民工群体发出点声音。”
周述恒真正打动每一个来访者的,恐怕并非其完成了一部长篇巨著,而是他时刻牵挂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态度,抓住一切机会让社会了解这一群体,其情如此迫切!
打一开始,他就压根没想到写作能给他带来的名与利,只为寻求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和命运抗争,为整个群体鼓与呼。正因此,他简单文字下蕴含的力量才如此之巨大,如此震慑人心——他以自己的方式维护民工群体的尊严,他的勇于担当让人感佩。
去年底,美国《时代》杂志将 “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亚军,并送上了如此高规格的评价:正是这些以千万计的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用奋斗、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
而一部《中国式民工》,周述恒则将中国这个“两亿”群体少为人知的种种磨难陈然纸上——他们未获足够尊重、没有平等机会,没有与付出对应的收入,却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肩背和双手浇筑出繁华都市;他们付尽心血,收到怎样美好的词汇褒奖本都不为过,可看似极易为身旁种种悲欢离合生情动容的城里人,却唯独对他们吝啬,哪怕一句“谢谢”……
周述恒告诉了城里人,农民工不会要求回报,甚至还想着回报社会的关注。而如今,只消更多一丝的了解、更多一点尊重与关怀,甚至“只需一个微笑的眼神”,便足以慰藉他们受伤的心。
对于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无动于衷?
延伸阅读
希望这本书对大学生有所借鉴
——《中国式民工》策划编辑者李汀眼中的其人其书
《中国式民工》的初稿稍显粗糙,从文学角度,肯定不如那些“大家”。但我说过,“打工文学”是“知青文学”的延伸,同样的城乡差异与文化碰撞,同样的前程未卜的人物命运以及离别与伤痛,着重的都是一种经历,而并非“文学秀”。
“我不苛求媒体去大篇幅报道我们的故事,但是我希望媒体能够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
第一遍看周述恒寄来的稿件,这个开篇自序便深深打动了我,这种呐喊很震撼。而整部作品近乎白描的文字叙述,很简单却很真实,这才是最终促使出版社从人文角度去运作这个作品的原因。
对于这部作品的市场前景,我持谨慎的乐观。虽然小说面对着2亿农民工群体,但这个群体购买力并不强。但我觉得,作者10多年打工经历倒很适合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尤其是刚到陌生城市的一群人。另外,喜欢故事性情节的读者群也可以去阅读,作者写的是有感情的生活,里边精彩的故事情节足以吸引人的。
关于周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个学者,无论是外表还是谈吐;他读了很多书,很有人文情怀;最后能取得成功,恰恰是因为他写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帮助底层的人,替他们呐喊,争取权益。
关于续作,他设定的描写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很与时俱进,今年“两会”上也有很多代表委员在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问题,因而我预计下一部的市场空间可能比这一部还要大。
《中国式民工》推荐语
● 海岩(著名作家):我们应当感谢这部关于民工生活的小说。数以千万计寄居于城市的民工无疑是我们社会中既主流又边缘,既壮大又弱势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境遇几乎得到过整个时代的同情与唏嘘。他们未来的愿景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命运与共,他们对城市有巨大的热情和巨大的贡献……但我们对他们却甚少了解,甚少关注,甚少感激。他们渺小,迷茫,多极分化……《中国式民工》既是这个群体的客观写照,又是他们自身的集体记忆。或许,也能成为一部当代社会生态—— 城市与乡村,原住民与外来者既排斥又互慰的生动史料。
●曾子墨(著名主持人):本书是以周述恒13年的打工经历为原型结合身边工友们的故事,记录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里打拼的种种际遇,悲欢离合。这种原生态的白描手法让人感动,而书中揭示出来的社会伤痕也发人深省。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这是一本用生命体验写成的书。它对农民工喜怒哀乐的真切感受,必将让这个巨大而漂移群体的生存状况再一次进入公共视野。(本网记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