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c pro测评:中老年人运动注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20:34

中老年人运动注意

中老年人运动注意
大气压, 老年人, 反应时间, 压力, 运动
快乐退休老人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老年人运动的知识,整理后供网友们参考。

    一.不宜负重练习: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二.不宜屏气使劲: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避免锻炼有集中憋气环节的运动项目,比如举重、拔河、引体向上、硬气功等。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

  三.不宜激烈竞赛: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四.不宜急于求成: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大。

  五.不宜头部位置变换: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老年人清晨不宜运动

  很多人都认为,清晨是锻炼的最佳时间。但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老年人锻炼的最佳时段是下午黄昏前后。此时绝大多数人的体力、反应、适应能力等都处于最佳状态,体内的糖分增至最高峰,锻炼不会产生能源代谢紊乱和器官机能运转的超负荷现象。

  那么,为什么说清晨并非运动的最佳时间,尤其对老年人不宜呢?
  早晨是肝脏含糖最低的时候。老年人在这一时段进行锻炼,作为运动能源的糖,将主要靠脂肪分解供给。脂肪作为能源物质源源不断进入血液后,由于肌体不能有效地利用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致使游离脂肪酸浓度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由于心肌活动能力降低,过剩脂肪酸所带来的毒性,往往导致心率失常,甚至引发心源性休克,继而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研究发现,上午9时,心脏病发作的机率比下午1时要高出3倍,早晨起床后的几小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晨练对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十分不利,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群。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现象,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驰状态,心跳和呼吸缓慢,代谢水平较低,肢体反应慢,灵活性差。这时进行锻炼,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造成摔、碰、扭伤等。

  清晨大气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扩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段。户外健身需要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和适宜的气温等,因此晨练对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减弱的老年人不宜。



秋冬晨练要在9点以后



      很多人习惯一大早就开始晨练,他们认为清晨空气新鲜、污染少,此时晨练有益健康,即使秋冬寒冷的气温也难挡晨练的热情。但晨练还要考虑气象和环境因素,否则会影响健康。

  秋冬日出前气温非常低,此时外出锻炼,易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身体的外露部位,如手、脸也易受冻。另外,冷空气对呼吸道刺激大,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末梢循环差,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血压不稳的老人风险更大。

  因此,秋冬季节,最合适的晨练时间应该是9点以后。此时气温稍有提升,公园空气好,可以边晒太阳边锻炼,一举两得。另外,经过一夜睡眠,人体会丢失很多水分,晨练前最好喝200—300毫升温水,也可在温水中加点蜂蜜。晨练不要空腹,尤其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要吃些粥类等易消化的食品。有慢性病的人最好服药后再外出晨练,避免意外。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换上干爽衣服。也可以选择下午四五点钟去公园锻炼,此时公园里的树木进行了一天光合作用,空气含氧量高,这种环境适合锻炼。



中老年人不宜空腹晨跑
近代科学研究认为,中老年人空腹晨跑会发生低血糖症,更可怕的是还
会诱发或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中老年人空腹跑步时,其能量供应来自于体内脂肪的分解。脂肪酸浓度
显著增高。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不仅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招致休克而死亡,
而且血液中因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高,促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加剧心脑血
管疾病。应喝杯豆浆、牛奶或糖水,然后再跑步。

老年人在饱餐后,食物都会集中到胃肠道等待被消化,但老年人的消化系统不比年轻人,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消化掉体内的食物,机体血液就会自动“支援”到肠胃,脑部供血量相对减少,因而出现餐后头昏、困倦、乏力的情况。再加上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较弱,饱餐后血液循环的改变,也容易使心脏供血不足,于是导致心率加快。通常情况下,这种状态持续半小时左右就会恢复正常。

因此提醒,为了避免餐后可能出现的低血压症状,老人进食时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加重心脏和肠胃负担,影响肠胃正常的消化。为了确保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进餐后最好不要立刻就动,不要立刻猛起,以免引起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老人吃完饭,在原位小坐一会儿,然后再起来走动;半小时后,则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进行锻炼。

老年人与球类运动

网球有成瘾性,会让老人收获乐趣,但网球对力量要求很高,骨骼变脆、关节僵化的老人,并不适合练习。除了网球,还有些球类也不太适合老人。比如,家住回龙观社区的王大爷说,他们小区有个“老年足球队”,每周都要进行足球赛,风雨不误。足球、篮球是群体性的运动,和球友们一起驰骋球场,说说笑笑,确实是件开心事。但足球、篮球对抗性都很强,稍不留神就可能受伤,所以爱好此类运动的老人,可约上好友随便踢两下,或者做几次投篮舒展筋骨,过于激烈的比赛就不要进行了。

  乒乓球和羽毛球对抗性差,活动量可大可小,强度较低,更适合老年人。轻松杀上一局,活动四肢的同时,可以锻炼小脑的协调性,延缓脑部衰老。目前打门球的老年人特别多。门球占地少,花费省,很安全,且技术简单、趣味性强,适于老年人。台球也值得推荐给老人。打台球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益智性强,且较为绅士,不会发生身体冲撞。

  不管哪种球类,对老人来说,技巧和成败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放松,以及从与伙伴们的交流中获得乐趣。



不宜做退步走运动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对老年人来说,偶尔一次退步走,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1luokuang.com

老年人避免长时间蹲马步。

有许多锻炼项目都有蹲马步这一动作,有些老人还认为蹲马步坚持时间越长,锻炼效果越好。

  其实,老年人在蹲马步的时候一定不能保持得时间太长或者太频繁。因为人在屈膝的时候,膝关节就要高度紧张起来,使膝关节磨损得非常厉害,特别是有关节炎的老人,长时间蹲马步不但不会帮助缓解病症,还会使关节炎更加厉害。

  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伸韧带,这是一个很好的柔韧性锻炼。但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腿的时候不能用大力,不然很容易受伤。



老年人不宜爬楼梯爬山的

  1、爬楼梯: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要负担体重的3—4倍,使损伤加重。



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



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以坐电梯为宜。



  2、爬山:爬山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是不利于保护膝关节。因为,上山的时候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因此

老年人不适合练瑜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上很多功能都开始退化,就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肌肉容易损伤这三个原因来看,老年人就不适合练瑜伽。尤其是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更加不能练瑜伽。

第一,骨质增生大多数发生在颈椎和腰椎,是中老年的多发病,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骨质增生。但一旦得了骨质增生,由于瑜伽的运动强度很难自行控制,腰部、颈部的动作又不可避免,很容易造成损伤。

第二,肌肉的应急性比较差,在做牵拉运动时,容易肌肉痉挛。

适合老年人锻炼的体育项目很多,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兴趣爱好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项目。

建议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可以游泳、打太极拳,扭扭秧歌也可以,但注意幅度不要太大,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中老年人不宜踏石健身

        小区内,公园里、很多小道上都铺上了鹅卵石,每天早上几乎都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这些鹅卵石上来回地走着。
   
        石老伯所在的小区一角就铺了一片鹅卵石,石老伯每天清晨都会去那里走上几圈。可是没走多长时间,石老伯的脚面就出现了水肿的现象,后来连走路都有些困难了。经医生检查后发现,都是鹅卵石惹的祸。
   
        本来,通过在鹅卵石上行走,使足底的穴位受到刺激,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健身防病的效果。但问题是,石老伯患有骨质疏松,如果在坚硬并且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上长时间行走,就会加重关节面的摩擦损伤,引起关节面的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造成关节肿胀、疼痛。
   
        除了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不宜在鹅卵石上长时间行走之外,足部有疾病、患寒性病以及双脚皮肤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也不宜在鹅卵石上长时间行走。
   
        如果足部刚刚发生过骨折或扭伤的中老年人,在骨折尚未愈合,关节和脚趾肿胀尚未消退的情况下在鹅卵石上行走,会使原有的骨折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脚部有伤的中老年人不适合在鹅卵石上行走。
   
        患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及糖尿病足部坏疽的中老年人,不宜在鹅卵石上行走。因为这些患者大多双脚血管弹性差,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如果踩踏鹅卵石,足底受冷的刺激后会引起血管痉挛,使血流速度更加缓慢,不利于新陈代谢,加重足部病变。
  
        患有足癣真菌、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不宜在鹅卵石上行走。由于长期受风吹雨淋,鹅卵石上不免粘有各种灰尘和细菌。如果赤脚行走,脚上有轻微的皮肤破损,真菌、病毒就会趁机侵入,引起足部传染病。

高血压老人不宜扭秧歌

据介绍,扭秧歌时,鼓点节奏快而有力,老人容易兴奋,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心跳增快,血压急剧上升。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做这种运动,往往会造成脑血管意外或内脏损伤等。

  是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不宜扭秧歌呢?张教授认为,应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早期单纯高血压没有合并靶器官损害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冠心病,也没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肥厚等合并症,血压也控制得比较好,且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扭秧歌。但是,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的老年人就不适合扭秧歌了。

  80%的冠心病患者都患有高血压。如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扭秧歌,可能会在兴奋时血压升高,使脆弱的脑血管破裂,发生意外。长期扭秧歌会使患者的心肌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易发生心力衰竭。还有些单纯高血压患者,休息时血压比较好,但一运动血压反应就特别大,这些老年人也不宜扭秧歌。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最好能到专科医生那里听取建议。最好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在运动时配合做深呼吸,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这样能使血管松弛,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散步也有讲究

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既安全又易行。但是。下面介绍几种适合不同老年人的散步法。

  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快速散步法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坚持用脚尖走路可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经济又实惠,老年人不妨一试哦!

  “脚尖步” 抬起脚后跟,只用脚尖走路。这样会动用比平常走路更多的能量,也可活动平常很少活动的脚趾上关节,改善脚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忍者步” 背靠墙壁站立,沿墙壁横向移动。若向左移动,要首先将右脚交叉于左脚之前,接着左脚大步向左迈出,反复进行,犹如忍者在暗处行走一样。这种步子比平常的步子能消耗更多的能量,并充分活动脚上的各种关节。



老年人要慢慢增加活动量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

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