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山东省:“诺亚方舟”何处寻(附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38:45

“诺亚方舟”何处寻(附照片)

           文汇报20111106期 电子版 数字报


    上图:摩天楼均以巨大的钢铁索道连接,上面悬挂着一连串独立住宅。

    上图:宏伟的“新凯旋门”将被改建成一个迷你住宅聚集区。

    上图:屋顶的太阳能板收集阳光,以提高住宅需要的所有电力。本版插图:张旭菁

    撰文王朝昀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速,建筑师们开始为未来城市构思全新概念的建筑——环境学家预言,海平面上升、大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水资源短缺以及污染加剧这四项要素,将对50年后人们的居家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变化。这并非杞人忧天或是“2012”式的危言耸听,环境剧变和技术进步对人们居住方式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考古学者早就指出,早期人类之所以走出非洲,正是因为当地降雨量的急剧波动,中断了他们的食物链供应。在未来几十年中,一个越来越热的地球,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将迫使人们思考应对之道,建筑师们推出各种版本的“诺亚方舟”,试图在剧变的环境面前,为人类寻找重新构建家园的方式。

    

    海面上涨应对之道:远离海面的轴状城市

    电影《2012》描绘出环境变化下人类即将遭遇的恐怖场景,不过这样的描述未免过于悲观。科学家指出,相对各种对未来的绝望预测,人类最迫在眉睫的危机,或许是沿海大城市很快就将遭遇到的海平面急速上涨——一群来自丹麦、英国以及芬兰的科学家预言说,到本世纪末,受融化的冰层以及空气热量升高的交互影响,全球海平面将升高至少3英尺以上。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能预测出未来会有多少人将被迫居住到更高的地方去,但眼前的数据还是多少能够说明问题——全球目前约有10%的人口住在高于海平面不足30英尺的沿海地区,这些地方未来将随时保持警惕,以预防越来越频繁的暴风雨和洪水袭击,或者像重建中的新奥尔良市那样,在水面上加造一座新城。

    来自土耳其的建筑师穆斯塔法·博尔格(MUSTAFABULGUR)与西那·甘尼(SINANGUNAY)为未来的纽约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方案。他们预计到2080年,纽约将失去约20%的城市土地。为此,这两位初出茅庐的建筑师提议,纽约客们可以在那时的摩天大楼间拉起成行的巨缆,将约60万个活动房舍悬挂在高楼大厦之间,以此补足丧失的住宅。在淹没的街区与大道上空将会出现纵横交错的巨缆——上面是一连串的独立住宅,这些房子可以供250万人安全入住。

    在两位年轻设计师的计划中,这些活动房屋的面积大都不会超过800平方英尺,它们将由极轻的钛合金建造,并由更轻的碳微管接合。每一个公寓单元都将以强力电磁石固定在支持巨缆上。2080年天气还会更热,因此北墙和南墙将由光感树脂玻璃所覆盖,它们将根据光照强度调整自己的透明度。其余的墙面将覆盖八英寸厚的尖钉状光感镶板。每个独立公寓都包含自己的“农业单元”——由硅网包裹成长圆柱状的土壤,它将生产出新鲜的果蔬,并且有助于住宅隔热。而水槽将贮存超过5千加仑的淡水,这些淡水来自大海,水槽将使用高效去盐工序,以使城市的“麻烦来源”转换成它的“养料来源”。

    其余的建筑师推荐了不同的方法:完全不需要陆地的住宅。加拿大一家设计公司Zigloo构思了一种部分位于水下的摩天大楼,水下的部分超过了帝国大厦的高度。通过收集雨水用作淡水、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的方式,它能为2000人提供自给自主的居住空间。

    

    人口爆炸应对之道:堆叠住宅

    2008年,全球城市居民首次超过了地球人口的50%。这对环境来说是个好消息,举例来说,纽约人的碳消耗是郊区及乡村居住者的三分之一。可是这一人口比例的变换,也将引发严峻的挑战。比起当下33亿的城市人口,到了2030年,预期将有约50亿的城市居民——50亿人集中居住在城市是怎样一个概念?想想北京和上海早高峰时拥挤的地铁吧!

    新型建筑将有助于缓和一部分拥挤问题,不过建筑师斯蒂芬尼·摩尔卡有别的主意:更好地利用早已存在的建筑。35岁的法国人摩尔卡计划“接管”位于巴黎德拉方斯新区的新凯旋门——它是一座361英尺高的办公大楼,被公认为是展现内充式设计系统的完美建筑。而在摩尔卡的计划中,这座拱门建筑的中空腹腔,将被转换成一个450388平方英尺的活动公寓聚集地。他称这个计划为“自我防御”,依赖于基本模块的集成。住宅单位将以钢铁、玻璃、以及从其它建筑上剥下来的木质外墙来预先建制,接着由卡车装载并运送至新凯旋门。抵达之后,它们将被置入一个结构脚架中,后者本身已经嵌在了巨型拱门的内表面,并以简单的榫锁结构固定。在这座纪念建筑中,活动房屋可以堆叠至25层之多……更重要的是,摩尔卡的设计同样适用于任何建筑的侧面。

    从设计图来看,居住者们要进出他们的住宅,可以搭乘拱门两侧办公室之间的电梯——而拱门的两侧将由以缆绳悬吊的空中走道相连接——还可以通过更多的走道在不同住宅间移动,这些走道安装在结构脚架上。

    摩尔卡的闭合式堆叠住宅构想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至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就已经在东京建造过类似的房子(中银大楼)。在此之前,建筑师增沢洵(MakotoMasuzawa)于1952年为政府的保障房计划,建造了538平方英尺的微型房舍样板房。而在2002年,建筑师小泉诚(MakotoKoizumi)重拾增沢洵的灵感,在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造之后,这套老旧的房子可以舒适地住进一家五口。2009年,东京的Boo-Hoo-Woo公司在在小泉诚复兴微型房舍的设计基础上,为狭窄的都市中心区居民设计了一系列15种不同的住宅。而在阿姆斯特丹,一个由海运集装箱改装的高密度宿舍区基特旺尼公寓(Keetwonen),1千个箱型住所住满了附近的大学生。

    甚至在地广人稀的洛杉矶,也有人开始尝试“堆叠”这一全新的住宅模式。建筑师休斯敦·德拉姆设计了一座高达1900英尺的复合塔式摩天大楼,它可以容纳80万空中住客,26倍于目前的城市人口密度。

    

    环境污染应对之道:耐受住宅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控制污染方面取得的进展,也许不足以抵消成倍的人口爆炸与能源消耗造成的空气与水源污染。在20年内,全球汽车数量将升至20亿,而大多数车辆的能源都来自汽油或柴油。到了2100年,南加州的空气质量,每年将比现今多出50天突破联邦空气质量标准。

    针对这些挑战,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师们构想出2020年的“耐受住宅”,这种公寓建筑的设计是为了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哪怕是身处于空气质量最糟的城市环境中。“我们面对的问题很令人沮丧,”菲利普设计部的克莱夫·凡·希尔登说,“在这种都市化速度中,如果悲观主义是对的,你要怎么办?我们要如何着手使建筑物更具耐受性?”

    在设计师们的规划中,未来的“耐受住宅”由超过一百个面积为431平方英尺的居住单位组成,它是为亚洲未来城市设计。多功能外墙是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点状分布的杯型吸入状“漏斗”,它在户内与户外形成了一层薄膜,以控制光、空气与水的进入。注意——这些漏斗中镶嵌着光能电池与感应器,这些装置追踪着湿气、风向、以及日光的明暗与角度。当感应器察觉到气候条件的变化时,它们将指示漏斗根据即时任务,改变为最有效的形状。比如说,在空气清晰度良好的日子里,漏斗们像花朵一样追随日光,将光线传入户内,并产生足够的太阳能供应建筑中所需的所有电力。(白天贮存能量用于夜晚的照明)下雨的时候,漏斗们改变成收集雨水的杯状——当雨水点滴进入这些锥体时,水就被吸入外墙之后的一个单位小室中,淡水在这里过滤、储存、并被导入一个闭合环状系统,所有的水,甚至包括厕所用水都在这个系统中循环利用。而刮风的时候,漏斗便拉伸成喇叭形——形成一个自然风洞,引导空气经过过滤器后吹进室内(如果天气又晴朗又刮风,漏斗们便进行多项复合工作)。

    其他建筑师们也本着相同于2020耐受住宅的核心精神,开始各种项目尝试。美国旧金山一家名为IwamotoScott的建筑师事务所,计划在旧金山海湾的金银岛上,为一个退役军人基地设计一种低矮的住宅,它被命名为“水母住宅”。项目发起人称这种房屋有着可渗透的墙体,简直就是一只生物——半透明的外墙细胞可以通过触摸来调整。内墙将像水箱一样工作,净化并储存由公寓外墙的漏斗捕获的雨水。

    

    沙漠化对应之道:梦想住宅

    全球变暖的悖论之一,就是即便它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引发洪水,它也将在其它地区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联合国气候报告宣称,沙漠化将最终影响至少100个国家中的约10亿人口。气候变化很可能会使覆盖全球陆地面积41%的干旱地带减少降雨量,其中包括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来自匹兹堡的建筑师罗伯特·费利(ROBERTFERRY)对此却并不悲观,他的观点是:沙漠未必是不适合居住的,甚至未必是不舒适的。他的梦想住宅,是一栋单个家庭居住的3200平方英尺的房屋,其设计不仅能为五口之家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水与清凉的空气,还将向电网回送能量。

    水源是沙漠住宅的核心。在罗伯特·费利的设计中,供应住宅的水将通过大气集水器收集,它类似于现在的商用集水器。这些装置以金属环形管致冷,水蒸气通过它们冷凝,接着注入一个净化贮存箱。(沙漠空气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潮湿。好比迪拜,在正月里,一天的特定时段中它有平均80%的相对湿度)两个集水器将收集足够的淡水供饮用及淋浴,淋浴用水将会被循环利用以冲洗厕所以及栽培作物(一个相关的堆肥系统同时将生成生物气体用以烹饪)。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穿过窗门的自然风将足以使屋内凉爽。不过在最炎热的几个月中,排气装置将把门外炙热的空气抽进一个地下腔室,那里的温度终年在50-60华氏度间,接着将之抽进地下室,由地面通风孔往上排放。当清凉的空气再度从四周吸取热量时,它穿过一个200平方英尺的内部庭院向上逃逸,这个庭院细长的垂直空间将形成一个风洞。

    屋顶有24面追踪阳光并聚合光能的电池板,每一面都运用多达2000个的透镜以放大光路,它们能产生屋主每日消耗的所有80千瓦时的电力。而屋顶的风车涡轮将生成另外40千瓦时电力。盈余的能量将满足任何突发状态下对电力的额外需要,不过在正常的日子里,他们将把电力回输入电网,从而获得收入。在美国,一个每天向电网输送40千瓦时电力的房主,一年大概能赚进3千美元外快。

    目前这一技术投入小规模应用。一个称作“探雾(FogQuest)”的非盈利组织在埃塞俄比亚的村庄中截获雾气以产生淡水;在津巴布韦,东门商业购物中心使用多孔的烟囱状巨型结构从外部抽取空气入内;而在加利福尼亚的橘郡,地下水重复利用系统使下水道中的水重新适宜饮用。

    

    链接未来漂浮城市规划中的“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

    高达1200英尺(365.76米),占地3000万平方英尺(278.71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这座漂浮城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的巨大破坏。眼下,波士顿“太空时代”设计事务所的一群设计师,正在着手尝试一种新漂浮城市的设计理念。在他们的规划中,这座“漂浮城市”将成为重建后的新奥尔良市城区的一部分,位于密西西比河岸——虽然它外形怪异,看起来更像是乔治·卢卡斯电影中的道具,但实际上,它可能是防止极端天气毁坏城市的一个解决办法——这种名叫“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NOAH)的三角形建筑,能把飓风对建筑物的破坏降至最低值。

    “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高达365米,占地约280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从酒店到商店、娱乐场和学校,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这个太空时代的设计甚至配备有花园、专用快速电梯和为步行者提供的移动人行道。这个古怪建筑物的设计灵感来源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的巨大破坏。目前该市仍在重建过程中。

    根据设计,三角形的NOAH,其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其上安装的飓风板,可以确保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这个独特创意出自美国建筑师凯文·朔普费尔之手,他解释说,在提出“新奥尔良理想城市栖息地”的设计时,该设计组需要解决3个问题。

    凯文·朔普费尔表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需要克服重现的恶劣天气对我们造成的身心损害。为新奥尔良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极为重要。第二个挑战是新奥尔良的水太多。这座城市就建在海平面上,甚至有些地方低于海平面,高水位导致这里极易发生洪水和风暴潮等灾害。第三大挑战是这座城市下方的土壤由数千英尺软土、盐和粘土组成。在这种土壤条件下很难建设大规模集中式建筑物。我们克服这些挑战的办法,就是通过采用漂浮城市概念,充分利用这些看似不利的条件。这个新规划图的目的是建设一座可容纳4万人的未来派建筑物。除了住宅区外,这座水上漂浮城市还包括学校、商业购物中心、零售店、酒店、娱乐场所、停车场和公共工程设施。值得关注的是,NOAH漂浮在一个固定位置,即一个直径约365米、深76米的充满水的盆地里。它的一部分与密西西比河岸上的现有陆地相连,另一部分向外延伸到水上。尽管这个独特设计是为新奥尔良打造的,但是该设计组认为他们的漂浮城市适用于任何海岸城区。朔普费尔说:“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项目,它超越了人们对新奥尔良的现有预期。在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它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