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图片: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三十年(55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41:07

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三十年(一)

http://www.xjass.com  2011年10月10日 11:25:35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摘 要︰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三十年的歷程進行了系統的回顧與總結。三十年來我國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歷了起步、發展和壯大三個階段;在區域發展、區際關系、區域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學科理論嚴重滯後于實踐,微觀理論基礎尚未融入區域經濟理論體系,與主流經濟學還有相當距離,對區域經濟現象解釋不夠,進入門檻低,個別研究內容的泛化。未來我國區域經濟研究的前沿問題,不僅包括現實問題,而且包括理論問題。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研究範式,理論體系,研究內容,發展方向

1978年以前,在高度集中的指定性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基本上不存在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 1978年以後,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中國區域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目前,中國區域經濟學研究領域和範圍不斷擴大,隊伍日益壯大,學術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各種區域問題的增多以及國家一系列區域政策的實施,對區域經濟學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各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先後加入到區域經濟研究中來,為構建適合于我國國情的區域經濟體系、理論範式、學科結構和分析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區域經濟學是當代最使經濟學家感興趣、又深為政府決策部門所重視的經濟學科之一。呵以說,當前中國區域經濟學已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繁榮時期。

一、三十年來區域經濟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起步階段(1978-1988)

在我國首先提出區域經濟問題的是夏禹龍和馮之浚,1982年兩人在《研究與建議》第8期發表了《梯度理論與區域發展》一文,這是我國區域經濟研究的開端。1987年,許維新、許晶心翻譯了H?H?涅克拉索夫1978年著的《區域經濟學︰理論?問題?方法》,這是我國引進出版的第一本以《區域經濟學》為書名的外國區域經濟學著作。這一時期,我國的區域經濟學並沒有取得正式獨立的學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經濟地理學、生產力布局學以及國民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對沿海與內地問題、”三線“問題、集中與分散問題以及均衡布局問題等重點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

(二)發展階段(1989-1996)

我國經濟界關于區域經濟和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是在1980年代中後期區域經濟問題突出的情況下開展起來的。1989年4月程必定主編的《區域經濟學︰關于理論和政策問題的探討》出版,這是我國第一本探討區域經濟運行規律的著作,標志著我國區域經濟學的產生。1989年9月,楊海田的《優化生存藝術的空間——區域經濟學》出版,該書“對區域經濟學的過去和現在作以簡介,並就區域經濟學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1989年12月,周起業、劉再興等的《區域經濟學》出版,對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作了可貴的探索和開創性的建設。同年,楊開忠的《中國區域發展研究》出版,這是國內較早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的專著。1993年,陳棟生主編《區域經濟學》出版,該書內容上幾乎是我國具體問題的學術升華。

這一階段,國家計委地區經濟司等組織各方面力量,先後開展了環渤海、長江中下游、東北、西南、西北以及長江流域、隴海、京九和南昆沿線等地區的區域規劃研究。各地區也相繼開展了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投資環境和競爭力評價、區域營銷和形象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學術界則根據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逐步拓展了研究領域,如區域經濟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發展差異、老工業基地改造以及區域政策等。

(三)壯大階段(1997-)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建設實踐的大規模開展,一大批經濟學者、地理學者、社會學者及管理和工程技術專家,都加入了區域經濟研究的行列,研究隊伍不斷壯大。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城市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兩個專業合並,在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立“區域經濟學”二級學科。之後,區域經濟學專業碩士點和博士點迅速增加,成為國內發展最為迅速的新型應用經濟學科之一。

這一期間,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許多學者加入了中央區域政策和區域發展研究行列。同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全國性的國土規劃和區域規劃試點工作、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區域規劃、全國和地方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等在穩步推進。區域經濟研究重點集中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城市群與城市帶、產業集聚與產業集群、企業遷移、區域政策的效應評價、區域創新與區域人力資本、區域營銷與管治等方面。

從學科建設的角度看,這一時期產生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如1999年和2004年郝壽義、安虎森主編的《區域經濟學》;1999年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編寫的“區域經濟學系列叢書”;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主持編寫的“區域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系列教材”;2006年魏後凱主編的《現代區域經濟學》;2007年郝壽義著的《區域經濟學原理》等。

二、區域經濟學的研究範式

國內在區域經濟學研究範式方面有的已達成共識,而在不少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較大差距的存在是區域經濟學長期不被主流經濟學所重視和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研究對象

在發展的初期階段認為區域經濟學就是區域科學。周起業等認為,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建立國家經濟區域系統,並按照地域分工與合作的原則來組織系統內各區域中第一、二、三產業的發展與布局,使之形成一個既能順乎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發揮地區優勢的產業結構;形成一個大中小企業相結合、聚集與分散相結合、以多層次城市為結點,由運網、信息網、服務點分布網等網絡系統將全區城鄉連成一氣的經濟有機體的科學。這種觀點與過去生產力布局研究或經濟地理分析強調的經濟區劃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區域發展研究是我國經濟地理學發展的主要基礎。陸大道等認為,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我國經濟地理學具有相同的研究對象和基本相同的研究內容。與這一觀點有所不同,陳秀山、張可雲認為,區域經濟學是建立在經濟地理學基礎上,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空間問題,是一門關于人的空間經濟活動規律和經濟的區域秩序和區域組織的科學。

學術界多數人認為區域經濟學是一門決策性 (或者應用性)科學。陳棟生認為,區域經濟學是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互關系的決策性科學。魏後凱認為,區域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高洪深、安虎森等對區域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界定也體,現了其作為決策科學的特性。

(二)研究內容

與研究對象相比,學術界對研究內容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陳棟生認為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區域經濟發展、區際經濟關系、區域經濟政策。魏後凱對上述研究內容進行了擴展,認為應包括經濟活動區位、區域供給與需求、區域經濟發展、區際經濟關系、區域經濟政策與管理。

與上述觀點稍有差異,郝壽義、安虎森特別強調研究內容還應包括區域的拓撲性質、區域的自組織能力和區域的地域結構;陳秀山、張可雲認為還應包括區域經濟經驗研究(方法)。雖然存在上述差別,但幾乎所有的學者認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區域經濟發展,因為區域經濟學完全是適應解決日益突出的區域經濟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歸宿是區域經濟政策和區域管治。

(三)學科特點

1.區域性。區域經濟學主要是從空間角度研究經濟活動規律的,因此,區域性是區域經濟學最基本、最顯著的特征。在區域經濟學看來,區域是能夠在國民經濟分工體系中承擔一定功能的經濟區。各個區域的不同特點,使區域經濟烙上強烈的地域性特點。區域經濟學以區域為著眼點,這是它與世界經濟、國民經濟最顯著的區別。其貢獻和獨到之處,就在于它以空間維來觀察經濟現象,對經濟活動做出理性的解釋和把握。

2.綜合性。區域經濟是一個相對獨立而內部又有著密切聯系的有機系統。區域經濟的構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產業要素;既有經濟要素,又有非經濟要素;區域經濟既涉及生產領域的活動,又涉及非生產領域的活動;區域經濟聯系表現為產業間和地區間經濟聯系的綜合與交叉。因此任何區域的經濟活動,盡管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3.應用性,也稱為決策性。無論西方還是中國,區域經濟學都是應許多亟待解決的區域經濟現實問題之需而產生的,它也曾解決了不少重大的政策問題。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是這門學科產生影響或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

(四)理論基礎

1975年,美國區域經濟學家埃德加?M?胡佛在《區域經濟學導論》中,就提出了區域經濟學的三個基石︰生產要素的不完全流動性;生產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產品與服務的不完全流動性。陳棟生和魏後凱的表述雖有所不同,但均認為上述三點是區域經濟存在的客觀基礎。張敦富認為,客觀基礎還應該包括經濟活動的極化性。

郝壽義認為,古典經濟學、古典區位理論、古典貿易理論構成了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基石。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課題組認為,除區位理論和區際貿易理論外,還應該包括區域增長理論。安虎森等認為,區域經濟學的理論依據是規模收益遞增與不完全競爭、非均衡力以及循環累積因果律、市場開放度強化要素流動性、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和結構優化的內生化理論、產業份額決定國民收入地區分配、二元結構與城市聯系理論。可見,國內對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基石看法有較大差異。

(五)理論體系

程必定1989年主編的《區域經濟學》,將區域經濟學的結構體系劃分為五大部分,即區域經濟的要素及其運動的總體分析、區域經濟的基本發展要素、區際經濟關系與區域經濟結構、區域經濟增長與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政策。這五方面涉及到了區域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理論基礎和學科特性,反映了作者對區域經濟學的系統認識。本書“對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大膽探索,構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學科論述框架。”“較好地體現了區域經濟學的學科特征,對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見解。”所提出的許多概念和理論為後來的區域經濟學研究者廣為引用和拓展。

陳棟生1993年主編的《區域經濟學》,對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貢獻巨大,將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劃分為三大部分,即區域經濟發展、區際經濟關系和區域經濟政策。從這個角度去構建學科體系,並且以較少的篇幅精練地、全面地介紹基本理論,對區域經濟學學科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郝壽義、安虎森2004年主編的《區域經濟學》,將理論體系概括為區域結構、區域經濟活動自組織、區際分工與聯系、區域空間結構及組成單元、區域經濟政策五部分。他們的貢獻,一是強調區域自組織的作用;二是將區域的“核心區—外圍區”二元結構發展為“核心區—城鄉邊緣區—外圍區”的三元結構,並提出了與“三元”結構相對應的三種經濟。

魏後凱主編的《現代區域經濟學》,將區域經濟學理論概括為經濟活動區位、區域供給與需求、區域經濟發展、區際經濟關系、區域政策與管理五部分(圖1)。

郝壽義2007年的《區域經濟學原理》,從均質與非均質空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人手,從微觀到宏觀,從區域經濟分析到區域治理,對區域經濟學原理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形成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區域經濟學內容體系(圖2)。

(六)研究目標

魏後凱認為,區域經濟學可以為國家區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避免國家宏觀調控中的“一刀切”現象,提高中央政府協調區域發展的能力和政策實施效果;直接為各地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區域營銷、區域管治和區域形象建設等服務;可以為企業的投資區位決策和空間組織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資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陳秀山、張可雲認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考察決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交互作用過程,進而描述、闡明和評價區域經濟結構的形成及其變動趨向,揭示資源的空間配置過程和經濟主體的空間經濟活動規律。可見,對這一問題認識的分歧還比較大。

(七)研究方法

區域經濟學是借鑒和運用一般經濟理論和其他經濟學科的理論工具分析區域問題的,因此,學術界的分歧不大,研究方法主要來源于經濟學方法、區位分析方法、區域分析方法和數學分析方法。

三、三十年來中國區域經濟研究的主要問題

(一)1978-1990年

1.區域均衡發展與非均衡發展。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區域經濟學界對1978年以前中國生產布局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理論總結,重構了中國社會主義生產布局原則體系。在討論中,逐步認識到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區域經濟都是一個由不平衡到平衡波浪式地向前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平衡只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而且平衡目標只有通過不平衡的途徑才能實現。但是,這種非均衡發展必須以協調為前提,地區傾斜必須適度。

2.經濟結構問題與對策研究。1979-1981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為適應調整的需要,國家組織開展了經濟結構的國際比較和中國經濟結構問題與對策研究。一些地區也相應開展了對本地區經濟結構問題與對策的研究。

3.國土整治。19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策實施,我國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強度增大,國土整治的任務逐漸突出。國家計委國土局組織各方面力量,研究編制了《京津塘地區國土規劃綱要》和《全國國土總體規劃綱要》,同時還選擇了若干不同類型地區作為區域性國土規劃試點。同時,上海經濟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東北能源交通規劃、洞庭湖地區等國土規劃研究也先後開展。

4.經濟發展戰略研究。隨著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紀末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構想,研究發展戰略的熱潮迅速在全國各地興起。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國宏觀區域發展戰略或生產布局戰略的探討。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理論模式。二是對國內某一類型或某一具體區域發展戰略的研究。幾乎所有的省、市以至有些縣、鄉鎮都相繼開展了發展戰略研究,制定了地區發展戰略。

5.我國生產力總體布局框架和經濟區劃研究。1980年代,我國區域經濟學界先後提出了“T”字形布局、弓箭形布局,並提出了生產布局的一、二、三級軸線和國土重點整治地區,學術界的這些研究與認同,後來成為我國區域開發和經濟區劃的理論基礎。經濟區劃是區域經濟管理的手段,國家區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一套完整的區劃體系作為支撐。學術界廣泛討論了我國經濟區劃的劃分原則和方案等,先後提出了三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等,不過至今仍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經濟區劃方案。此外,這一階段學術界還對橫向聯合與區域協作、貧困地區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

(二)1990年代

1.區際分工與貿易。1990年代區際經濟關系的研究集中于四個方面︰一是問題的介紹與評述;二是對區際關系的理論思考與對策研究,董輔扔、陳棟生、程必定、楊開忠、魏後凱等從一定角度實證分析了區際關系不協調的原因,如政策缺陷、體制弊端、政府行為不合理等;三是區域經濟合作基礎、原則與形式等基本問題的研究;四是實踐部門對工作經驗的總結與協作區發展的探討。但這些研究中不少重要問題被忽視了,如對區域經濟沖突的研究多數限于行政區劃框架之內,對經濟區框架沖突的實證分析與規範研究並不多;對提出對策的理論基礎、價值判斷標準、實際操作方式缺乏深人探討;對區域經濟合作理論,特別是轉軌時期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理論與方式,以及區域經濟合作的發生發展規律與機制研究不夠。

區域產業結構趨同與地方保護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學術界主要從地方市場分割的利弊、表現形式、產生原因、對策建議方面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1992年劉君德教授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行政區經濟”的概念,對于理解和研究我國區際經濟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2.區域發展差異與落後(貧困)地區發展。進入 1990年代,由于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突出,政府和學術界空前重視。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代表官方或半官方,從協調地區發展角度的研究。如周叔蓮等1990年的《中國地區產業政策研究》,馬洪、房維中1991、年主編的《中國地區發展與產業政策》,孫尚清、李泊溪1994年等的《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國家計委國土地區司和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1994年和1996年主編的《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報告》等。這類研究以專題性(“條條”和“塊塊”)研究或戰略研究為主,對問題研究比較深入,對政府政策闡述得也比較清晰,但因受制于“條塊”綜合程度往往不足,而且對中央政府區域政策實施效果的評價也比較謹慎。第二類是以理論性探討為主線,兼有實證研究。如楊開忠1993年的《邁向空間一體化》,陸大道1995年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魏後凱1995年的《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等。這些著作著力于建立中國區域研究的理論框架,但對當前區域問題和區域政策本身的揭示並不充分和全面。第三類則是純實證性研究,特別是對地區經濟發展狀態及差距的實證剖析。如劉樹成等1994年主編的《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胡鞍鋼1995年等的《中國地區差距報告》,以及大量學術論文。這類研究力求深入、客觀地反映中國當前區域發展的問題及其機制,但在“深人”過程中不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另外,不少研究對區域差異的刻畫,要麼停留在“東、中、西三大地帶”或“沿海”和“內地”的描述細度上,要麼所使用的指標不夠系統,缺少對指標內涵間相互關系比較深刻的理解。

3.區域政策和區域經濟運行調控。區域政策是區域經濟研究的落腳點和歸宿,幾乎每一本區域經濟學著作都會涉及到。陳棟生深入分析了區域政策的含義、起源、目標、戰略、手段及效應評價。王一鳴主編的《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是國內較早的區域政策著作,提出了制定“國家區域政策綱要”的基本依據、原則和政策目標;認為國家區域政策主要包括區域補償政策、區域發展政策、公共投資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1990年代初,我國的經濟運行體制處于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時期,國家如何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計劃指導,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程必定主編的《區域經濟運行調控》,從區域經濟運行調控的新角度,對省級政府在國民經濟運行和調控中的作用,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4.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後,1994年我國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由此展開。這一時期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集中于四個方面︰影響我國各地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診斷;實現我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和基本戰略;關于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國家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編制。

(三)2000年以來

1.區域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最早出現在《國家“九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綱要》。《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眾多學者圍繞統籌區域發展進行探討。如王夢奎認為,統籌區域發展的實質是把握“兩個大局”、促進共同發展;9陳棟生認為,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可以概括為四大廣域政策覆蓋區、八類重點支持區域、四類主體功能區和四種區際互動機制。

對于三大地帶之間的差距,多數研究者的結論是︰1990年代之前差距穩定或有下降趨勢,但進入 1990年代之後,差距明顯擴大,並且這種趨勢在短期內不會逆轉。關于區域差距的成因,林毅夫、劉培林研究表明,主要原因在于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下形成的生產要素存量配置結構與許多省市區的要素稟賦結構決定的比較優勢不一致;而張慶華從改革開放政策、對外開放程度、地方保護主義、公共基礎設施、教育和地理因素解釋了造成中國區域性經濟不平等的原因。

2.城市化。城市化主要內容是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化的理論問題,1978年至今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0年代末一1980年代末),是中國城市化理論的初步形成階段。第二階段(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是中國城市化理論的總結性研究和比較性研究階段,同時圍繞中國城市化道路展開討論。目前,主流的城市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第三階段(1990年代末至今),則是全方位展開城市化理論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規模效益、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是否協調、城市化動力機制、城市化制度安排等。這一階段“城市群”和“都市帶”受到了廣泛關注。陸大道等認為,近十年來我國城鎮化超出了正常發展軌道,出現冒進態勢。

3.產業集群。我國對產業集群的研究起始于 1990年代,而大量研究是在2000年以後。國內相關研究主要從聚集經濟、專業化分工、後福特制生產方式、知識溢出等角度,分析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形成機制及集群的經濟性。其中王緝慈等較為系統地對產業集群進行了研究。她和她的學術團隊構建了一個“產業、空間、社會交織的分析框架”,形成了中國的“新產業區學派”。

4.城市與區域競爭力。倪鵬飛2001年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是國內較早比較系統地研究城市競爭力的著作。上海社會科學院、東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深圳城市競爭力學會也開始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圍繞城市競爭機制、影響因素、評價、競爭力提升戰略四個方面展開的,但仍未形成大家公認的理論體系。國內學者大多采用“區域”加“競爭力”的模式對“域競爭力”一詞進行定義,但鑒于對“區域”概念認識的模糊和對“競爭力”本質理解的差異,使得對區域競爭力內涵的界定出現了誤解和分歧,至今仍未統一。國內對區域競爭力研究集中于區域競爭力的評價、競爭力基礎、產業集群與區域競爭力關系、區域競爭力形成機制、增強競爭力途徑五個方面。

5.區域創新。我國是1990年代末引入區域創新概念的。2000年以來,研究集中于區域創新系統的結構模式、要素組成、運行機制、時序進程,以及區域創新系統的構建和評價等方面。

6.資源型城市轉型。1990年代後期,許多資源型城市面臨“礦竭城衰”的危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近年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研究領域集中于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定量綜合評價;接續產業的選擇與培育;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產業轉型的對策。

7.區域政策與管理。2000以來,我國區域政策研究在兩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出版。張可雲的《區域經濟政策》,對區域政策的理論基礎、政策程序、作用對象、政策目標、政策工具、效應評價進行了深入分析,稱得上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二是直接為國家重大區域問題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參考的著作。如陸大道、劉毅等2001年的《2000中國區域發展報告》,王洛林、魏後凱2003年主編的《中國西部大開發政策》,王洛林、魏後凱2005年主編的《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戰略與政策》,金風君、張平宇等2006年的《東北地區振興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中部六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06年的《中部崛起的戰略與對策》等。在國內區域管理概念的提出僅僅是近幾年的事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是王錚2000年的《區域管理與發展》;二是陳端蓮2006年的《區域公共管理導論》。《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主體功能區劃分及其分類政策便成為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點問題。

8.重大工程項目的區域效應評價。2000年以來,隨著國家一些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對這些項目的區域效應評價引起區域經濟學界的關注。李善同、許新宜主編的《南水北調與中國發展》,系統分析了南水北調工程在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等方面的影響;陳秀山主編的《西部開發重大工程項目區域效應評價》,從區域經濟學視角研究西部開發重大工程的實施效應,得出的觀點與結論對全面、客觀認識各項工程的實施效應,以及進一步調整戰略、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9.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在某種程度上講,經濟學是研究現實問題的。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經濟學,對現實問題的解釋也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方面。如史晉川、金祥榮等對溫州模式的研究,史晉川、汪煒等對台州現象的研究,鄭勇軍、袁亞春等對浙江專業市場現象的研究,安樹偉提出的“行政區邊緣經濟”等。

四、中國區域經濟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科理論嚴重滯後于實踐“在我國的經濟學科體系中,區域經濟學既是成長快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現之一就是理論方面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區域經濟發展理論來自于宏觀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區域產業結構理論來自于產業經濟學;區域空間結構理論來自于地理學。區域經濟的核心問題(區域經濟發展)還缺少自己的理論。“研究內容、體系和方法都存在明顯差異,區域經濟學還缺乏統一的研究語言和研究範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給人某種程度的‘大雜燴’之感。”“由于理論基礎薄弱,區域經濟學呈現出理論嚴重滯後于實踐的現象。”

2.微觀理論基礎尚未融人區域經濟理論體系區域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是區位論。但對于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學者們則大多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和分析問題的需要進行定義。“作為理論基礎的區位論如何融合到區域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卻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在現有的區域經濟學文獻中,對于如何處理區位理論與區域理論之間的關系,沒有一個穩定的理論研究範式和研究框架。“沒有統一的研究語言和研究範式,不同學者之間就難以展開有效的交流。”

3.尚未融入主流經濟學從事經濟研究,要很快認識到在這個現象中誰是主要決策者?政府、企業,還是消費者?這個決策者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達到這個目標所面臨的限制條件是什麼?有哪些可能選擇的方案?每個可選擇方案的特性、相對的成本和收益是什麼?如果能進行這樣的分析和思考,就不難直接認識到經濟現象背後形成的原因、機制是什麼。但是國內區域經濟學界能真正進行這樣規範經濟學分析的論文並不多,與國內主流經濟學還有相當距離。“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中國區域經濟的實際問題與對策研究。”濟學研究強調主體行為分析,區域經濟學界對研究主體也有不同看法。只有明確了區域主體,才能對區域行為進行深入的經濟學分析。

4.對區域經濟現象解釋不夠經濟研究的基礎是實證分析,只有把經濟現象本身的真實情況搞清楚,才能作進一步研究。科斯主張,經濟理論賴以成立的前提性假設,不但應當是“易于處理的”,而且必須是“真實的”。而目前區域經濟學更多的是“規範分析”。規範分析必須以實證分析作為基礎,而國內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最缺少的就是實證分析,即對于現實的區域經濟現象缺乏告訴民眾已經發生了什麼、所發生事情的來龍去脈,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5.進入門檻低由于缺乏自己的邏輯體系,也由于尚未融入主流經濟學,因此進入門檻比較低。陸大道院士指出︰“近年來在我國,許多方面的人士都在研究區域問題和區域經濟發展。不管什麼人也都可以談論區域經濟發展問題了。其中有許多不了解區域經濟的人士,也發表過諸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區域發展規劃及理論問題的文章。但是,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應有學者們做,這是學者們的責任。”

6.個別研究內容泛化由于進入門檻低,許多人都在談論區域經濟問題,導致個別研究內容泛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本身是有嚴格定義的,但許多人和地方政府領導在沒有準確理解產業集群含義的情況下,即提出要發展幾大產業集群。

五、未來區域經濟學的若干前沿問題

“作為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必須能夠有效解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並通過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獲得自身進一步的理論發展。”我國區域經濟研究的前沿問題,不僅包括現實問題,而且包括理論問題。

1.基本理論

區域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是區域。長期以來,區域的邊界和形成機制、區域發展的生命周期、區域的衰退與反衰退策略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經濟學家。如何界定經濟區域的邊界?區域是如何形成的?區域發展有沒有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中,區域的發展有什麼規律?如何制定有效的區域反衰退政策?這些問題既是區域經濟學的古典理論問題,也是近年來各國學者一直在努力探索但仍沒有得到普遍認同的問題。

2.微觀領域

(1)經濟集聚。我國區域經濟無論在單個城市、城市群的層面上,還是在經濟地帶的層面上,都表現出明顯的集聚趨勢。如何判斷區域的經濟集聚?我國大都市區是聚集不足,還是聚集過度?這直接關系到我國關于大都市區的政策是促進聚集,還是消除膨脹。

(2)企業的空間擴張行為及空間組織。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過去學術界把主要精力放在產業布局和政府布局政策方面,這些研究大多是從政府資源配置的角度展開的。然而,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上述研究思路日益失去其意義。在企業日益成為資源配置重要主體的情況下,當前急需加強對企業空間擴張行為、空間組織及區位政策的研究,以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3)企業遷移和產業轉移。雖然我國學術界對產業轉移進行了較多研究,但從微觀角度對企業遷移研究的較少,這與國外形成鮮明對照。因此,建立中國企業遷移數據庫,在此基礎上探討企業遷移的基本特征、決定因素和動力機制、企業遷移與區域就業的關系、區域補貼對企業遷移的影響、地方政府之間對企業資源的競爭問題,以及企業遷移對遷入區和遷出區的影響,將具有重要意義。

(4)產業集群的識別、風險和衰退。產業集群研究已從以集群競爭優勢、集群創新和集群形成機理為重點,逐步轉移到集群發展戰略和集群政策研究。然而,學術界並沒有找到一個能夠識別產業集群的簡便有效方法,這樣就難以驗證集群更具有競爭力、創新力和增長活力的假說。當然,要從經濟學角度對上述假說進行實證檢驗,不僅需要設計簡便有效的方法,而且需要大範圍微觀數據的支持。產業集群的風險、集群生命周期和反衰退機制以及企業進入、退出和企業遷移對集群的影響機制,也需要學術界進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還應當關注居住區位選擇、公共設施區位選擇等問題。當我國經濟步人穩定發展階段以後,這種微觀領域的研究將會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主流。

3.區域的供給與需求

涉及城鄉勞動力市場、城鄉土地市場、城鄉信用市場、人口遷移對區域各種要素市場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

4.城市與區域發展

(1)對現實區域經濟現象的解釋。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中國區域經濟問題研究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學界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高,解釋中國區域經濟現象的理論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中國區域經濟學界在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問題上有近水樓台之便。豐富的區域經濟現象為我們進行區域經濟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區域經濟學角度對豐富的區域經濟現象進行解釋,是我國區域經濟學進行規範研究的基礎。

(2)開放條件下的區域增長理論。探討PDI、出口、人口流動、技術溢出和擴散、企業遷移和產業轉移等對區域增長的影響;研究基礎設施、規模報酬遞增、集聚經濟、產業集聚和產業集群等與區域增長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衡量它們對區域增長的影響;考察和衡量人力資本、教育、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遷等因素對區域增長的影響,並試圖把教育、技術和制度等因素引入區域增長模型;研究不同地區的經濟增長波動以及區際增長的傳遞機制。

(3)區域競爭力的形成機制和機理。包括區域競爭力的形成機理及評價指標體系,區域競爭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及企業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結合方式,產業柔性集聚體與區域競爭力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國區域競爭力的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階段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能力的關系等問題。

(4)以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為代表,探討區域衰退的動力機制以及反衰退的保障機制和援助政策措施。

(5)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市化。“十一五”期間,國家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城市群的合理邊界及其形成演化的規律性和內在機制、影響中國城市群發展的因素、如何推進中國城市群的發展、大都市圈或經濟圈城市間的分工協作和利益協調的機制,都是中國區域經濟學必須回答的問題。

5.區際經濟關系

(1)區域利益。區域利益是客觀存在的,區域中各行為主體對區域利益認識的不一致,或追求利益目標的差異,使其在謀取利益的行為上表現得千姿百態。研究區域經濟利益的尋求、創造、分配、維護,對于正確規範區域謀利行為、改善區域創利條件、合理協調區際利益差別、協調區際經濟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2)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和措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研究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本質、特征、動力機制和保障機制,以及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的機制和措施。

(3)新型區域產業分工。當代國際和區際分工從部門間分工逐步發展到產品間分工,開始向產業鏈分工發展。什麼是產業鏈分工不斷推進的基礎和源泉?什麼是制約產業鏈分工發展水平或密集程度的因素?在新型產業分工格局下,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機制是什麼?特別是,當今世界出現了經濟模塊化的趨勢,這種模塊化趨勢是否意味著一種更新型的產業分工格局的出現?

6.區域政策與管治

(1)中央區域政策及其效應評價。在當前的情況下,統籌區域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科學基礎,中央區域政策的效應評價,宏觀政策如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資政策的區域效應,以及基于集群的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等,也是我國區域經濟研究的重要前沿問題。通過模擬各種政策措施對區域政策方案進行評估,對比區域政策的模擬結果,最終提出比較滿意的區域政策方案;對區域政策實施以後實際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和綜合分析,以提出下一步區域政策實施的策略等。還要特別重視對區域政策負效應的研究。

(2)重大工程項目的區域效應評價。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的實施,對工程涉及區域的經濟發展的影響,正在改變著中國的區域經濟版圖,需要從產業結構的變化、能源結構的變化、帶動產業的發展、區域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改善和區域經濟增長等方面進行評價。目前,區域經濟學在這一問題上還沒有成形的研究體系,研究方法也不夠完善。

(3)問題區域的劃分與援助政策。我國主要有八類問題區域,這八類區域有彼此重復之處,從區域調控和區域政策的角度,如何劃分不同類型的經濟功能區域以及作為國家援助依據的各種類型問題區域。

(4)區域競爭、營銷和管治。近年來,政府可競爭理論、地方政府間競爭以及政府競爭與資源配置效率之間關系問題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此外,區域間競爭合作機制、反區域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也是當今學術界研究的重點。在承認區域競爭合理性的前提下,政府如何對區域進行營銷、區域品牌的價值如何確定以及區域形象的設計等日益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此外,隨著區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區域的沖突管理、多個區域的協調管理、大都市區和經濟圈的管治問題也成為區域經濟研究的重要問題。(作者系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稿源︰ 《學術界》2008年第5期 作者︰ 安樹偉 責編︰ 張萍